国舅薄昭不肯死,汉文帝在国法面前没有退路,软刀子更厉害

汉文帝是被历代称颂的贤明君主。在他的成长过程中,舅舅薄昭陪伴左右,是保驾护航的有功之臣。

刘恒是刘邦的四子,论嫡、论长、论亲,他都距皇位甚远,其封地代国,也是偏僻贫瘠之地。8岁时,他与母亲薄姬、在舅舅的陪同下前往封地,远离了政治中心,也得以远离了吕后的淫威。

在代国平静生活15年后,传来了吕后病逝的消息。忐忑中的某日,一个馅饼从天而降。

一、舅舅薄昭

薄昭是外戚,刘邦时就生活在长安,但并不受重视。

毕竟后宫中,吕后的地位无人能及,戚夫人的受宠又一时无双,而薄昭的姐姐薄姬,只获得了刘邦的一日之幸。

薄姬一举得子,生下了刘恒。8岁时,刘恒受封为代王,同年刘邦病死吕后掌权。因薄姬一直不曾受宠,吕后也没与她计较,命其随儿子就国,前往封地,薄姬的弟弟也随之前往代国。

其后,在吕后的迫害下,刘邦的子辈、孙辈多人惨死,而刘恒因为没有威胁,顺利成长到23岁,等到了吕后病亡、周勃等功臣与宗室合作、铲除诸吕、迎立亲君。

在新帝的选择上,刘邦的长子长孙刘襄及其二弟刘章都立有大功,地位也尊崇,但因自身势力强大、且个性强势,为功臣们所忌,因而共谋迎立没有背景的刘恒。

汉使到了代国,刘恒心中疑惧,害怕有什么阴谋,不敢赴京。薄昭于是出面,自请先往长安、探听虚实。薄昭赶到长安,了解情况,与绛侯周勃详谈后,回报刘恒。

在帮助汉文帝稳定住局势后,薄昭又回代国将太后迎往长安。因陪伴、拥立之功,薄昭被封为车骑将军、轵侯。

二、位高权重

汉文帝没有后台,薄昭是其在朝中唯一的亲人,也是最值得他信赖之人。薄昭的意见在朝廷中格外有分量,皇帝也对其时常加以赏赐。

正因为薄昭是国舅,趋炎附势之徒将其奉为神明,他的地位不是丞相、胜似丞相。

周勃晚年,受到汉文帝猜忌,为将来着想,他把加封受赐的财物都送给了薄昭。等到周勃入狱时,薄昭替他向薄太后求情,周勃由此逃过一劫。

权势、地位是双刃剑,富贵已极的薄昭开始变得骄奢淫逸,飞扬跋扈。他开始在朝中安插亲信,骄纵不法。文帝数次给予警告,薄昭却依仗己功、加之姐姐薄太后的庇护,毫不悔改。

公元前170年,汉文帝前往甘泉宫。派使者安排薄昭工作,不知何故,惹怒了轵侯,竟然拔剑将汉使杀死。

薄昭公然杀死皇帝的使者,这是对皇权的蔑视与挑战,按律必杀。

结语:

薄昭的行为激起了朝廷官员的公愤,一致要求汉文帝依法办事。但若将国舅斩首,又势必让极度伤心的薄太后难以接受。汉文帝只好采取他法。

他让几个亲近的大臣陪薄昭喝酒,于杯觥交错时劝其自裁,即可以保其全尸和家族利益,又可让皇帝免于难堪。

有道是"千古艰难唯一死",能自尽的人,不是自知罪大恶极、难逃一死的,就是为了信仰、无惧生死的,薄昭正享受权势、乐在其中,他不想死,更自认是国舅,谁能奈我何?

事情僵持下去,必将引起朝局的动荡。汉文帝叹了口气,命大臣们换上丧服,齐至轵侯府邸哭丧。

看着朝中同僚在自己府中哭祭,对自己这个大活人却熟视无睹,薄昭深切感到虽生犹死,不由得万念俱灰,拔剑自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