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奇诗·减字诗

减字诗, 就是在原诗基础上,减字或减词再创作的诗。有减头的, 有减尾的,有减中间的,如缩体诗、缩脚诗。

 1、减字剥皮诗, 缩体诗

唐杜牧《清明》诗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后有人将其缩为:“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童指杏花村。”且理由充分:第一句点题,“清明”二字不必书出;第二句“行人”当然在“路上”,“路上”二字是“蛇足”,可删;第三句有问号(?)“借问”二字反嫌累赘;第四句改后精辟,不失原意。这样的缩诗改诗,实质也叫“剥皮”,名之曰“减字剥皮诗”又叫缩体诗。有人还要将五字再减缩为三字:“雨纷纷,欲断瑰。何处有?杏花村。”此诗就有些没头没脑的不成话了。

 《鼓》:“紧紧蒙上皮,密密钉上钉。天晴和落雨,打起一样声。”有人以为可压缩为三字句: “紧紧蒙,密密钉。晴和雨,一样声。”

唐朝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78)秋天,魏扶被派往某地担任科举的主考官。他一进入考场,就写了一首七言绝句张贴示众:

梧桐落叶满庭阴,锁闭朱门试院深。

曾是昔年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前心。

前两句演染了考场的肃穆气氛,也表示了坚决杜绝舞弊的决心。后两句是说:自己也经历过应考的辛苦,如今一定要善待应试者。可是,此人言行不一,评卷极其苛刻,导致考上的人极少,引起应试者的强烈不满。有一个考生就将他各句诗的头两个字抹掉,使它成了一首五言绝句:

落叶满庭阴,朱门试院深。

昔年辛苦地,今日负前心。

这一来,最后一句的意思就与原作完全相反,气得魏扶吹胡瞪眼。此事成了当时的趣闻。

 2、另有一种缩身法,不是缩字,而是减句子

 渔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日出烟销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首天际下中流,岩间无心云相逐。

苏轼以为:其尾二句,虽不必亦可(见《诗人玉屑》卷十)。甚至有人以为东坡此论柳宗元复生亦当心服,清人郑板桥在书写此诗时就仅取前四句而缩之为一首七绝。

又如杜荀鹤《春宫怨》本为五律;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明·王世贞认为:删去后四句,为五绝乃妙。他又把王勃的“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八句、高适《哭单父梁九少府》二十四句、白居易“曾与情人桥上别”六句都删为绝句。纪昀也把白居易《晚岁》十六句,删剩八句。似乎把字句当成内容的衣服,衣服竟宽肥,就得“剪裁”浮词、芟繁去秽地加以缩身。至于缩身后是否更合体,则众说纷纭。(资料来源:个人图书馆  http://ccy460102.360doc.com)

(0)

相关推荐

  • 清明节与“隐括词”

    刘清云新彩瓷板"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清明"诗,据说是唐代杜牧做的,很有名.有人将其改 ...

  • 翻出新意的剥皮诗(六)

    陈振桂,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教授,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特聘教授,出书98本,其中大学教材10本. 2.在原诗基础上添字.例如,从前有个考生应考,看着考卷半天都做不出来,忽然灵机一动,在考卷上写 ...

  • 最强大的一首唐诗:稍做改动,便能变成词、散文、剧本和戏曲

    时代的发展,总是伴随着无数优秀人物的出现,而这些人用自己的智慧赞叹着我们.比如北京四中网校上便有一个网名为wyxtj之人,他总结了大家对杜牧<清明>一诗的改编情况,令人惊叹不可思议. 杜牧 ...

  • 中国古代奇诗·同字诗

    同字诗,也称复字诗,就是在诗中重复使用相同的一个字,差不多每句都有,甚至每句不只一个字,但读起来不觉罗嗦,反而有一种新鲜感,像无名氏的<春诗>: 春水春池满,春诗春草生. 春人饮春酒,春鸟 ...

  • 中国古代奇诗·一字诗

      一字诗不是只写一个字的诗,而是将"一"字巧妙地用在诗中,别具情趣. 唐代王建<古谣>: 一东一西陇头水,一聚一散天边路. 一来一去道上客,一颠一倒池中树. 四个反义 ...

  • 中国古代奇诗·析字诗

    析字诗实际上也是拆字诗.析字诗一般是每四句为一首,每首前三句的字头组成第四句的字头.先举一例: 立也伤悲坐也伤,日斜光景对残阳.  心怜夫嗣儿还父,意惨君愁女伴娘. 这里说的是丈夫在外当兵几年不回来, ...

  • 中国古代奇诗·十七字诗

    十七字诗,又称"无赖体",俗称"瘸腿诗"."吊脚诗"."翘脚诗","十七字诗"属于诽谐诗体,全诗四句 ...

  • 中国古代奇诗·十二时诗(之三)

    (三)吟咏男女爱情的悲欢离合 "十二时诗"与"五更转",都是杂体诗中,影响较大的诗体. 古代民歌时调或俗曲中的"十二辰诗",多吟咏男女爱情的 ...

  • 中国古代奇诗·十二时诗(之二)

        (二)反映社会生活的 从唐代始,<十二时>世俗歌辞,也带有劝善的内容,如<天下传孝十二时>: 平旦寅,叉手堂前谘二亲. 耶娘约束须领受,检校好恶莫生嗔. 日出卯,情知耶 ...

  • 中国古代奇诗·十二时诗(之一)

    十二辰诗,古或称十二时诗.有了十二辰记时法,也就产生了"十二辰诗". (一)禅家 十二时颂 一天之计在于晨,修道之人,要坚守十二时辰的修炼,自然要从寅时开始.这样在禅家便产生了&l ...

  • 中国古代奇诗·五苦诗

    五苦诗是以"生.老.病.死.爱"为苦,并以此题的诗."五苦"的观念最初是佛教宣传的一种人生理念,佛教<心经释义>说人生有四苦:生.老.病.死:< ...

  • 中国古代奇诗·四相诗

    梁时的傅翕(傅大士.善慧)将生老病死四苦与四相,融合为四相,他有<四相诗>: 生相 识托浮泡起,生从爱欲来. 昔时曾长大,今日复婴孩. 星眼随人转,朱唇向乳开. 为迷真性法,还却受轮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