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与东坡肉,探寻文豪与美食背后的秘密!

北宋的大文学家苏轼,号东坡居士,世人喜爱称他为苏东坡。

他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又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婉约,更有“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超脱。

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苏东坡都取得很高的成就。但你知道吗,在美食界苏东坡也是响当当的专家!

他来到黄州,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他被贬岭南,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即使又被贬谪到更远的海南,他也不忘写下:“海蛮献蚝,剖之,得数升。肉与浆入与酒并煮,食之甚美,未始有也。”

人有真乐,虽至苦亦不能使之不乐。吃,就是苏东坡的快乐。走到哪儿,吃到哪儿,苏东坡简直就是一个大吃货。他也自谑自己为“老饕”,饕餮原本在古代传说是一种贪吃的野兽,如此比喻,说明自己是个极爱吃、极贪吃之人。

盘点“东坡系”菜肴,有东坡肉、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饼、东坡羹……其中最负盛名的,要数东坡肉了。

东坡肉的美味是众所周知的。肥瘦结合,肥而不腻,软糯合口,入口即化,配上料酒和调料味道妙不可言。

那时候,因为“乌台诗案”,苏轼险些遭杀身之祸。后来他被贬黄州,担任团练副使一职,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没有什么实权。苏轼可谓正经历着人生的大难,仕途曲折,他人诬陷,但困难并没有将他打倒,他豁达乐观,来到黄州不忘游山玩水,更不忘享用美食。

在黄州时,为东坡肉,苏东坡就写下了一首打油诗《猪肉颂》: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把锅子洗得干干净净,放入少许水,燃上柴木,控制火候,用温火来煨炖。

做东坡肉的简单步骤,连洗锅子这样的小事苏东坡都讲得清清楚楚。这虽然看似微不足道,却展现出苏东坡对制作美食的敬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每个环节都做到位,这是苏东坡一丝不苟的严谨。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等它自己慢慢地熟,不需要催促它,火候足了,它的味道自然就美。

文火慢煮是做东坡肉的关键,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美味需要时间,而这世间许多事情都需要时间的沉淀,一步一步走,时机到了,该属于你的便会属于你。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黄州有上好的猪肉,价格低廉如同泥土。富贵的人不肯吃,贫穷的人不懂吃。

苏东坡因为东坡肉这道美食发现了猪肉的好处,然而当地人却不懂,这不禁让苏东坡感到惋惜。生活中其实处处藏着美,但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热爱生活的心。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我早上起来打上两碗,自己吃得饱了您莫要管我。

好家伙,苏东坡吃东坡肉一吃就吃两碗。即使人生遭遇挫折,但胃口还是照样得好。无论何时,吃饱肚子都是一件重要的事。短短两句,不仅透露着苏东坡豁达的胸襟,更展现出他根深在骨子里的开朗乐观。

小小一碗东坡肉,小小一首打油诗,却藏着大大的人生智慧和处世哲理。在最艰难最困苦的时候,苏东坡依旧不忘美食之乐,一点一滴创造属于自己的快活。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一蓑烟雨仍平生”。在诗词中,在美食中,苏东坡早已看破人生苦乐,没有什么再能阻挡他勇往直前的脚步。流言蜚语早已如过眼云烟,在这人世间捧着一颗真心是最重要的。

那一碗好吃的东坡肉,便是苏东坡的真心,是他对生活满满的爱与眷恋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