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文稷:説一说科举考试——看清朝状元刘春霖试卷图片的联想

这一状元试卷弥足珍贵。看了这篇试卷,使我联想到明清两代知识分子的“进身之途”——科考。

明、清两朝的科举考试制度是非常严苛的。分为四个阶段,三个大考。

一, 首先要“入学”,取得“学生”资格。学生,就是我们俗称的“秀才”。

这需要经县官亲自主持本县“童生”们考试,选拔优秀者三五十名,送到府里(现在的地区级市)参加由省“提督学政”(现在省教育厅长)主持的考试,这种考试叫“院试”。“童生”,是指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应考人,不管多大年龄。院试被录取的才算可以“入学”,成为官办学校的“学生”。一般情况,三年考一次,每次录取十几二十名。考上个秀才也是很难的啊。

考秀才必须经过严格的“政审”。要审查考生的父、祖、高祖三代。必须没有作奸犯科行为。必须没有干过“下九流”行当。还需要五名老秀才具名担保,才能取得考试资格。

说现在的政审严,比那时差多了。政审的目的是保证考生没有受到过不良影响。从本篇“状元卷”上即可见其填写的祖宗三代履历,这在以后的每次科举考试中都要填写。

因为考上秀才首先需要本县县官选荐,然后经省提督学政考试、选拔、批准。所以,这些秀才就尊称当时的县官和提督学政为“老师”。自己称为他们的“门生”。同一届考中的互称“同年”。同年之间的情谊如同现在的同学。

“学生”分好多种,录取入县学的叫“县学生”,录取入州学的叫“州学生”,录取入府学的叫“府学生”,被国家国子监录取的叫“国子监学生”,简称“监生”,也叫“太学生”,因为国家办的“国子监”也叫过“太学”。这些“学生”的资历都是秀才。只是学校不同。如同现在“霸州一中毕业”,“衡水一中毕业”,“北京师大附中毕业”,“天津南开中学毕业”,都是高中毕业,但还是有所不同的。

“学生”每年都要参加县里、州里、府里组织的年度、季度考试。不参加考试的就自动失去了下一步考举人的资格。

学生中资格老的,国家补助生活费,本人不负劳役,不缴人头税的叫“廪缮生”。廪缮生有名额限制,一般大县二三十,小县十几个。下一等的叫“増广生”,新近考上的叫“附学生”。这两种学生国家不给“钱粮”,但也享受不负劳役不纳税,见了官员不下跪的待遇。他们想成为“廪缮生”,要等廪缮生缺额才能递补。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田文境在山东执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政策就是破坏了这个规矩,引起了秀才们罢考和逰行示威。

学生,也就是“秀才”为什么见了官员可以不下跪?这是因为这些秀才们还要参加更高级的考试,保不准哪个秀才以后就考上个举人、进士,甚至还可能中个状元,那么他以后的身份可能就比现在见的官尊贵,要是给现任的官下跪,岂不折了现任官的寿,岂不荼毒了这个秀才的身份。这也是体现国家对人才的尊重。当然秀才见了有封爵的贵族,还是要下跪的,因为你以后无论当什么官,也很难成为贵族。

“学生”,也就是秀才,虽然也是考取的,但是没有当官的资格。也不算“功名”。

学生中还有“贡生”和“监生”。

贡生是从学生中选拔出的“贡献给国家的优秀学生”。他们在国子监注册,但不必去上学,也不必再参加普通“学生”每年的考试,自动取得了每次考举人的资格。

贡生因为取得的途径不同分六种不同名号。

拔贡生, 是省里每几年不定,组织成绩好的学生考试“选拔出来的”优秀学生。每次每个府“拔”两名。

副贡生, 是每三年秀才考举人时,没被录取为举人,但考试成绩很接近举人,考官决定发布于“副榜”上的学生。每次十几名。这如同现在考大学离录取分数线差一两分的学生。

岁贡生 , 资格老的廪缮生,每年学习很勤奋,但总是考不上举人,省里每一两年给县里一两个名额,从这些老廪缮生中考选优秀者赏给贡生资格。这一般要论资排辈,按当廪缮生时间的长短挨个来,因此也被戏称为“挨贡”。

恩贡生, 国家逢大典、大喜,如皇帝登基,皇帝大婚,皇帝、太后大寿,册立太子 ,平叛大捷等,经朝廷议决,“开恩”多给读书人一次考试的机会,这叫“恩科”,是例外的加考。“恩科”考举人时发布的“副贡生”叫“恩贡生”。

优贡生, 每个省管教育的最高长官“提督学政”任职期满即将离任前,组织各府县选送的优秀学生考试,从中选拔十几名最优秀者给与贡生资格。这些贡生称“优贡生”。这表示省学政对这些人寄以期望,给于鼓励。

请大家注意,以上五种贡生都需要经过考试才能取得。还有一种是只经“考查”就可取得的。

例贡生, 当国家因为战争、救灾需要钱时,往往就会“开捐”。你给国家捐献多少钱,国家就给你一个相应的名号奖励。这时,秀才就可按“例”捐款得到一个贡生的资格,这叫“例贡生”。

在这六种贡生中,按“牌子硬不硬”排列,依次是优、拔贡,副、恩贡,岁贡,例贡。

监生是指国子监的学生。贡生虽然也都算国子监学生,但都不称监生。

监生分官监生和一般监生。官监生要到国子监上课,一般监生可以不到国子监上课。这如同现在的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和在职自修研究生。

监生一般都是官员子弟,其大部分是在京为官者的子弟。凡当一、二、三品大官的,国家就奖励给其子弟去国子监上学的名额,这叫“荫”。中小官可以“捐钱”为子弟捐一个监生资格。好处是可以不回原省籍去考举人,可以参加在北京的“顺天府乡试”。

贡生和监生都具有了当官的资格。但初任都是八、九品的小官。相当于现在的科级、股级。最高可累升至府级、司级。再往上升,没有特殊贡献就不可能了。

贡生、监生,虽然严格讲还是属于“学生”,但是具有了当官的资格,也可认为是“功名”了。

二,取得“学生”资格才能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考举人。这就是“乡试”。

乡试是全省秀才集中统一考试,三年一次,在考秀才的次年举行。各省主考官、副主考官都是由皇帝任命的。

直隶省,即现在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及周边区域,整个东北地区,北京国子监学生,在一起参加乡试。这个乡试叫“顺天府乡试”,是全国最重要的乡试。主考官必须是“进士出身的翰林”,还得是朝廷的“大学士”、“协办大学士”或者是哪个部的尚书。也就是正部级以上级高官。中兴大功臣曾国藩当了多年“直隶总督”、“大学士”,也出版了很多著作,本已是朝廷重臣、一品大员、侯爵,“顺天府”还在“直隶”的治下,可他想当一次顺天府乡试主考官,就是不成。因为他是三甲的“同进士”出身,虽然也当过翰林,但是资格还是差了点儿。如果让他一个“同进士”去考选谁能当进士,考生们都觉得窝囊。

乡试发布的录取榜文叫“乙榜”,乙榜分正榜和副榜。上副榜的就是前文所言的“副贡生”。

乡试被录取的叫“举人”,意思是“被选举出来的优秀人才”。这是正式的“功名”,具备了初任科级、副县级官员的资格。但是在升平年间,举人出身最高也就升到府一级的四五品官,再高升可能性就很小了。一般每个省三年录取举人一二百名。

被录取的举人就成了该届主考官、副主考官、具体判卷子的“房师”的“门生”。这种师、生关系将維系其仕途的一生。

三,全国“会试”

会试是由具有“举人”功名的考生参加的全国统考。注意,参加会试者必须具有举人功名。著如“贡生”、“监生”、“官监生”,虽然已经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要去参加会试,还是不可以的。因为这些“高级的生”其本质上还是“学生”,可以认为他们的学识已相当于举人,但还不是举人。要想取得国家最高功名的考试资格,这些高级的学生必须回原籍考上举人才行。此处毫不通融。

霸州的吴邦庆就是取得贡生资格,到昌黎县当了几年县学教喻,又考上举人才考进士、点翰林的。

全国会试三年一次,在考举人的次年举行。主考官不但要是大官,而且最好是老状元、榜眼、探花才能入选。考中的叫“贡士”,每次取中三百人左右。录取比例大体是参加考试举人的十分之一。第一名贡士叫“会元”。

四,皇帝殿试

考中的贡士还要经过皇帝亲自任主考官的“殿试”。明朝初期在天安门进行过殿试,后来明、清两朝在故宫保和殿进行。考中的叫“进士”。贡士们一般都会考中。但这就要分等次了。

一、二、三名叫“一甲”,这就是状元、榜眼、探花,皇帝“赐进士及第”。
四至五十名左右叫“二甲”,皇帝“赐进士出身”。

其余没大问题的一律录取,大致有二百名左右。叫“三甲”,皇帝“赐同进士出身”。其意是“也认为你们和进士相同”。

进士、同进士都是进士。他们都有晋升到一品官的资格。

这些进士是经过国家礼部的会试中贡士一榜,再经皇帝殿试中进士一榜,连续两次考试,两次发榜录取的。两榜人员除名次不同外,人员全部一样,所以叫做“两榜进士”。有些史家认为“两榜”是指乡试中举人的“乙榜”和殿试中进士的“甲榜”,这是不细研究的人云亦云。需知很多考生中举人乙榜后又经多年、多次考试后才中了甲榜的贡士,这样的“两榜”之说还有什么连考连捷的意义吗,这样拉扯到举人考试就离“两榜”太远了。

贡士的第一名叫“会元”。是由主考官、副主考官选定的。殿试的第一名叫“状元”是由皇帝选定的。一般会元和状元很少是同一个人。

因为这些进士是由皇帝主持的考试录取的。他们的功名都是皇帝“赐予”的,所以,进士都算是皇帝的学生,也就是“天子门生”。

殿试只考“策论”。策论是政治、经济、教育、国防等方面如何治国平天下的论文。一般考三个试题,都是必答题。

这篇状元卷是标准的“八股文”,八股文只是一种文体,是写论文必须的“起、承、转、合”四大部分分八个小段子。现在的作文也是这样的套路。

除殿试外,考秀才,考举人,考贡士都是考三场三种试卷,第一场考四书经义,三四个题目作文,都是必答。第二场考诗词、诸子百家、案例解剖、判定。第三场考策论,三四篇论文,都是必答。每场考试都是头一天检录入场,第二天考,第三天出场。

五,馆选

馆选就是进士考翰林。前三名不用考了,都是翰林编修。二甲的前十名,一般也不用考,都是翰林院庶吉士。其余的“二甲”、“三甲”的进士们自愿参加。如同现在大学毕业了考研究生,可这相当于现在中央党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博士后研究生。是国家的后备高级官员培训班。一般每次录取翰林二三十名,大部分是“二甲”的。“三甲”的大部自知成绩不敌,一般不参加翰林馆选,可也有能考上的。翰林出身的,一般都有当上省、部级高官的前程。

清朝霸州的崔之瑛、吴邦庆、边宝泉都是翰林出身,都当到省部级高官。

以上讲的是国家处于“治世”的一般情况。处于“乱世”那就另当别论了。比如平“太平天国”之乱时,拔萃而出的左宗棠。清末对付革命党的袁世凯。都是举人出身,也当到了“大学士”。

《状元卷》的书法就别讨论了。就拿那时任何一个秀才、举人的书法,比现在一般的“书法家”们都要强得多。

2017.4.11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京畿学堂

传播文化  欢迎转发

投稿邮箱:

523090170@qq.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