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荆轲献头给嬴政的樊於期,历史上为什么叛逃秦国、投奔太子丹?

影视剧《大秦赋》中的秦将樊於期

秦将樊於期得罪秦王,逃到了燕国,被太子丹收留。后来,太子丹找荆轲去刺杀秦王,荆轲想用樊於期的头当献礼,说了这么一番话: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首,金千斤、邑万家。”

可知,秦王诛杀了樊於期的父母宗族,还重金悬赏樊於期的头颅。那么,秦将樊於期究竟犯了什么罪?什么仇什么怨,让秦王这样痛恨他?

搬出堪称“大秦名将录”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上面清楚记载了每次出战的秦将名字,唯独没有“樊於期”。

别急,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另一位秦将——桓(huán)齮(yǐ)。想不到吧,此人很可能就是樊(fán)於(wū)期(qí)。

先来看看,这个叫桓齮的秦将是个什么样的人。

影视剧《大秦赋》中的桓齮

和王翦等人攻下赵国九座城池,气死赵王赵偃

秦王嬴政即位九年后,终于亲政。他改变了把国事委托给臣子的情况,将权力都抓在手上,新任命了桓齮为将军,想重用他办大事。什么呢?兼并六国、称帝天下。

桓齮,站到了起飞的风口上。

这边秦王亲政,那边赵王赵偃也改变了对秦的策略,谋划与秦国合作来获取利益。秦王在咸阳置酒招待了赵王。

当时,赵偃想要兼并燕国的土地,怕秦国趁机攻赵,就去请求嬴政、获得攻打燕国的许可。

嬴政答应了,但经过燕国使者的一番劝说,又改变了主意。最终,嬴政趁着赵国攻打燕国的时候,暗中派人攻占了赵国九座城池。

这一战,出战的秦将中就有桓齮。

影视剧《大秦赋》中的名将王翦

王翦是主将,桓齮为次将,杨端和为末将。在秦将攻打的赵国九座城池中,最重要的一座是邺。这是赵国的军事重镇,有重兵防守,很难攻打。但是,历经苦战,邺最终被桓齮打了下来。

赵国想兼并燕国不成,反倒丢了九座城池,赵偃一气之下,不得意而死。

保持了秦兼并六国战争史上的最后一次斩首纪录

这一年是秦王政十三年,赵偃已经凉了,在位的是赵偃的儿子赵迁。嬴政攻打赵国,还是派了桓齮,战绩怎么样?

桓齮攻下了赵国的平阳和武城,平阳在邺的东边,武城在邺的西边,邺也是先前桓齮打下的。

不仅如此,桓齮杀死了赵国的将军扈辄,斩首十万。

影视剧《大秦赋》中的秦王嬴政

请注意“斩首十万”这个记载,这是秦兼并六国的战争中,最后一次的斩首记录。

咱们知道秦国人自从有了吞并天下的野心,就常常大量斩杀敌军以消耗对手的力量。桓齮攻打赵国、斩首十万,是最后一次的记录。

为什么呢?一来是六国已经被打残,没什么战斗力了;二来是秦国按照吕不韦《吕氏春秋》的主张开始以“义兵”自居来灭六国。

桓齮成了最后一次斩首记录的保持者。

大败给李牧,畏罪潜逃

桓齮,几乎成了攻赵专业户。他“斩首十万”的第二年,作为主将又去攻打赵国,这一回打的是赵国的宜安。

宜安宜安,并不宜安。这一战,桓齮的对手是赵国长期和匈奴作战的猛将李牧。

影视剧《大秦赋》中的名将李牧

两军在宜安东北一个叫“肥”的地方大战。李牧不愧是名将,大破秦军,夺回了被秦国占领的土地,由此被封为“武安君”。

秦赵的这一战,称为“肥之战”,是秦灭六国路上的一个惨败,秦王的脸上是挂不住的,连秦国的史书也不敢直接记载说败了,反倒故意写成嬴了,讳败为胜。

到此为止,嬴政亲政四五年了,说着要灭六国,可一个国都没灭,又大败给了赵国。

这一战的失败,影响不小。

桓齮呢,大败之后就畏罪潜逃了。

影视剧《大秦赋》中的秦将樊於期

再说回樊於期,他得罪秦王叛逃到燕国的事,差不多就发生在这期间。

桓齮大败叛逃的第二年(秦王政十五年),在秦国当质子的太子丹逃回燕国,后来有了荆轲用樊於期头颅献礼、刺杀秦王的故事。

假如说樊於期就是桓齮,这是一种很可能的推断(这个观点最早是史学大家杨宽先生提出的)。为什么呢?

影视剧《大秦赋》中燕太子姬丹

前面说到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了每次出战的秦将名字,唯独没有樊於期;而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早先在民间口耳相传,后来才被文字记录下来。不论是《战国策·燕策》还是《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的荆轲刺秦,都来源于当时盛传的民间故事。

在这个流传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核对史料,人们凭借着语音记忆,将秦将桓齮(huán yǐ)记载成樊於期(fán wū qí),是很有可能的。

所以,樊於期究竟为什么得罪秦王,也许有了一个可能的猜想:那就是樊於期和秦将桓齮是同一个人,因为大败给李牧,而畏罪潜逃去了燕国。

你怎样看待秦将桓齮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