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峰书院
鳌峰书院
鳌峰书院位于鄂城县左岭公社周庄村的后座山,即今天的武汉市洪山区境内的左岭街周庄古村村后的鳌鱼山。在1903年之前的1700多年的时间里,这里隶属于武昌县神山乡民籍。据《武昌县志》记载:“鳌鱼山在县西北九十里河堤右臂,旧建鳌峰书院,今废”。又载:“古姆山在县西北九十里,相传蔡道人修炼于此。明举人严君化建有古峰寺,旁有蔡道人庵。今严裔犹修葺焉。下有龟蛇二山,以形肖龟蛇得名。”这里龟蛇二山中的“蛇山”,是指从古姆山南麓延伸到车墩湖口的大路岭。该岭向古姆山弯曲呈月芽形,从古姆山上的竹石坳往下瞭望,宛如一条舞动的长龙。在“长龙”中间的外切线的切点上,向南蹬坐着一座小山包,后高前低,活像一个龟背形的鳌鱼在饮着脚下一道蜿蜒流过的长港里的港水。约百十户人家的周庄古村就座落在鳌鱼山的前端,鳌峰书院就座落在古村村后的龟背中央,龟背的后半部分是近百亩的一大片树干都要两人合抱的古松林。当年包括车墩湖在内的严家湖是通江湖,车墩湖口的严家大堤也称为江堤,与江堤垂直的大路岭从周庄古村的松林边穿过,周庄古村所在的鳌鱼山即在“县西北九十里的河堤右臂”。
鳌峰书院始建于明朝崇祯年间,古村籍湖广乡试解元严君化在直隶知县任上回乡省亲时,严氏族人借解元公的名气和吉兆,以严家湖的族产收入为资本,加之族中各大户的捐赠,在鳌鱼山的中脊上修建了这座书院。因期冀族中后代读书成才,在科考中独占鳌头,遂起名为鳌峰书院。
这座书院坐北朝南,为前后两进,两边以厢房连接的四合院。前面一进为门厅,中间是大门及过道,大门上方高挂“鳌峰书院”匾额。大门两边的房间为低班教室。后门一进的中间的神龛上供有孔子牌位,上挂有“万世师表”的匾额,为高级班的主教室。左边房间为收藏典籍的“经堂”,右边房间也为教室。左右两边的厢房为山长、先生和住读生的“斋房”。
鳌峰书院的低班主要是周庄古村和周边严姓村民子弟就读,课文主要是《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神童诗》 《幼学琼林》等。高级班是灵湖严氏有一定基础的子弟及外姓有一定基础的子弟就读,课文主要是《四书》 《五经》,以及吟诗作赋和练习写作八股文等,攻读数年后参加县、州、府的考试,成绩合格者为县学生员,即人们常说的考中了秀才。周庄古村在明末特别是在清代考中的秀才、举人甚多,被四周乡邻誉为书香湾子,并不是人们传说的地脉风水好,而是鳌峰书院教育的结果。
鳌峰书院在明末清初的战乱时期曾经荒废,清顺治十二年进士、山东滋阳县知县严翼王罢官回乡后进行了修葺并重新招生。因清代的书院的教学内容直接与县学的考试内容挂钩,加之书院的先生都是见过科考世面的秀才、举人,梦想读书做官的家庭都把子弟送到书院读书,两百多年书院一直办得很红火。直到清末慈禧太后颁布“仿行宪制",废除了自隋唐以来实行了千年的科举制度,改全国书院为学堂,省、府官办的两湖书院、江汉书院、钟台书院等均改为大学堂和中学堂,县官办的书院改为小学堂,民间私办的书院因没有科举考试的需求,又没有官方资金的支撑,大都废毁。鳌峰书院虽然也顺应形势改为“大学”,但名不副实,有钱有文化的学生都到城里的洋学堂深造,这所“大学”只能招收到一些发蒙的学生,加之遭逢民国乱世,书院后庭及两边的厢房逐渐湮没。到全国解放时,将黄氏宗祠改为朝阳小学,将严西祠改为泉井小学,鳌峰书院倒塌得只剩下了前面的门厅,整个长方形的院落在上世纪60年代初成为笔者家中的大菜园,几年后又成为生产队的篮球场。解放初村民们利用“大学”原先的青砖在门厅下面做了下半截墙,不足部分用土砖补上,作为全村开会和排演楚戏的场所。虽然用途全变,全村老幼人等仍习惯性地将这一场所称之为“大学”。如:“都到大学里开会呀!”“到大学里排戏呀!”现在随着高新区的建设,书院的门厅也被拆毁了,但“大学”的称谓仍在村民中传诵,“大学”的地名成为了村民心中永恒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