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升华七律诗 方今
方今
方今谁惧半虚空,三尺神明一哂中。
青琐皆欣玉钱色,红尘尽慕绮罗丛。
悲看身外贫心死,恨睹人间直道穷。
敢问何由弃初志,民风竟是与秦同?
【注释】读唐李商隐《潭州》诗,步韵而咏别事。原诗云:“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记于2020年12月26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现如今,谁还惧怕那个曾经忌惮过的半虚空,一代一代告诫时的三尺神明已经扫进了一笑之中。青琐中的显贵都是那样喜爱玉钱的颜色,红尘里的群氓尽都羡慕绮罗艳丽的人丛。含着悲痛看一看身外,冰清玉洁之心正在枯死,愤懑地看一看人间,坚持公义的正道已经面临途穷。敢问一声,为什么要放弃原初弘扬的志向,民众的风气竟然是与秦时相同?
首联中的“半虚空”,指冥中,冥界,此词可见《醒世姻缘传》第一百回:“诸恶不可作,半虚空有登纪,分毫不错。”
这一联中的“三尺神明”,是一个典故,意为人在做,天在看,苍天在你头上,其实只有三尺的距离,见中国民间俗语:“举头三尺有神明。”
颔联中的“青琐”,原指装饰皇宫门窗的青色连环花纹,此意可见五代诗人张昭的《观德舞》诗:“氤氲龙麝交青琐,彷佛锡鑾下蕊珠。”后来亦借指宫廷,此意可见唐代诗人岑参的《西掖省即事》诗:“西掖重云开曙晖,北山疏雨点朝衣。千门柳色连青琐,三殿花香入紫微。平明端笏陪鹓列,薄暮垂鞭信马归。官拙自悲头白尽,不如岩下偃荆扉。”还有清代诗人姚鼐的《郑前邨以辰州守被议授员外郎》诗:“青琐几人怜故侣,白头相遇数衔桮。”
这一联中的“玉钱”,指的是古代玉质钱币,见晋王嘉《拾遗记·晋时事》:“因墀国献五足兽,状如师子;玉钱千緍,其形如环。环重十两,上有‘天寿永吉’之字。”还可见唐代诗人皮日休的《奉和鲁望白菊》:“蕊香亦似浮金靨,花样还如鏤玉钱。”
颔联末一句的“绮罗丛”,指的是富贵者丛集之处,亦指繁华浮艳的生活环境,见宋代词人晏几道的《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九日悲秋不到心,凤城歌管有新音。风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初见雁,已闻砧,绮罗丛里胜登临。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还有宋代词人柳永的《如鱼水·是处小街斜巷》:“是处小街斜巷,烂游花馆,连醉瑶卮。选得芳容端丽,冠绝吴姬。绛唇轻、笑歌尽雅,莲步稳、举措皆奇。出屏帏。倚风情态,约素腰肢。当时。绮罗丛里,知名虽久,识面何迟。见了千花万柳,比并不如伊。未同欢、寸心暗许,欲话别、纤手重携。结前期。美人才子,合是相知。”
颈联中的“贫心”,意为使心纯清,谓不以外物累其心,此词见唐代诗人刘禹锡《秋中暑退赠乐天》诗:“暑服宜秋着,清琴入夜弹。人情皆向菊,风意欲摧兰。岁稔贫心泰,天凉病体安。相逢取次第,却甚少年欢。”
这一联中的“直道”,指的是人间正道,即确当的道理、准则,见唐代诗人徐铉《寄蕲州高郎中》诗:“贾傅栖迟楚泽东,兰皋三度换秋风。纷纷世事来无尽,黯黯离魂去不通,直道未能胜社鼠,孤飞徒自叹冥鸿。知君多少思乡恨,并在山城一笛中。”还有宋代诗人方回的《秋日古兰花十首》:“纫兰为佩楚忠臣,直道从来不屈身。为报拖金鸣玉者,如君多是折腰人。”
尾联中的“何由”,意思是“怎么能够”,见南朝宋朝谢灵运《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濑修竹茂林》诗:“美人游不还,佳期何由敦?”还有宋代诗人陆游《纵游归泊湖桥有作》诗:“西蜀东吴到处游,千岩万壑独吾州。短篷载月娥江夜,小蹇寻诗禹寺秋。村酒可赊常痛饮,野人有兴即相求。何由唤得王摩诘,为画湖桥一片愁?”以及明代政治家刘基的《次韵和脱因宗道感兴》诗:“路远无羽翼,何由得飞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