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事儿丨黄廷付:故乡在游子心上
回家的钟声敲响,我的思绪早已飘到故乡。曾经的美好回忆在心头浮现。
小时候和现在一样盼望过节,只是那时候为了美食和新衣裳,现在为了微笑在亲人的皱纹里绽放。
我的眼前依稀又看到那个穿着新衣服的孩子,蹦蹦跳跳,摔倒了赶紧爬起来,看看衣服有没有弄脏,拍拍身上的尘土,抹着眼泪跑回家了。
那时,更多时候,我们喜欢围着锅台打转,小馋猫的眼珠随着妈妈的手移动着。
那些看似平常的食材,在妈妈手里总能变成美味佳肴,那勾人的香味儿,诱惑着贪吃的我们,以至于到现在想起,仍禁不住流口水。
妈妈有一双魔术师一样的手,一把剪刀就可以把一块花布变成漂亮的小书包;几根竹签交叉飞舞就把父亲穿旧的毛衣改成了我和弟弟的新毛衣;几块破布黏在一起就成了我的千层底。
那时候,乡下还不习惯过那个叫作“元旦”的节日,管它叫“阳历年”。阳历年不是很热闹,只是我们期盼过年中间的一个数字。我们伸长了脖子翻日历,掰着手指头,还有多少天才能到年。
小时候的街上比现在热闹,有句老话:“腊月集,挤掉皮。”就是说街上人特别多。
我记得十字街东北角的抹角楼,就是当时的合作社,村里人都喜欢到那里买东西,因为那里的东西物美价廉,更多的是为了省几分钱买一盒火柴,或者给孩子买几颗糖豆。
临近晌午时分,赶集的人们陆陆续续地回来了,几个穿长衫的爷爷嘴里叼着旱烟袋,背上驮着鼓鼓的袋子;小脚的奶奶挎着竹编的篮子,走起路来颤颤巍巍,一步三晃;年轻的父母手里提着几个大包;还有一个大个子叔叔肩上扛着满满的一个蛇皮袋……
正在玩耍的孩子们远远地看见了,赶紧围上去,抱着他们的腿,嘴里喊着爸爸妈妈、爷爷、叔叔,他们也会笑着掏出口袋里的东西:“小宝,来,给你糖吃;来,这个给你。”
不远处靠在树旁的那个发楞的小孩,眼瞅着村外,期待那个熟悉的身影。
“婶子,看到我爸了吗?”
“你爸在后面呢,买了好多东西呢!”
“真的吗?我去接我爸去。”说完撒丫子就往村外跑。
“这孩子,给你糖啊!跑慢点,别摔着了。”
寂静的村庄,不时会传来鸡鸭鹅的叫声,偶尔还夹杂着老牛“哞哞”的声音,不远处的烟囱正冒着青烟,灶房里饭香四溢。
“三娃,快来烧火。”
“二狗,牛都叫半天了,你没听见啊?”
“雪儿,来家吃饭了。”
……
晌午时分,村庄里那些响亮的喊声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韵味十足,听起来总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这些声音一直延续了许多年,贯穿了我的整个童年。
很久没有听到这些声音了,就是过年回家,妈妈也不再去村口喊了,都是打电话:“光儿,饭都快凉了,你还不回来吃饭吗?”
车间里很多家远的同事已经开始买回家的车票了,有的抢不到车票,还干脆买了机票。有个同事说,他买不到回家的直达车票,只能转车回家。我问他要多长时间到家,他说:“转车前要走40个小时,转车后还要28小时。”
“这么远啊?”
“嗯,老人和孩子都在家里盼着我们回去,再远也要回去呀!”
是啊!路的尽头就是家,家里还有我们的牵挂。期盼放假的那一刻,我们背上行囊,冲向那久违的故乡。
(已载12月30日《德州晚报》)
■作者:黄廷付 ■编辑:王晓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