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长江洪水,他的预报让中央决定不分洪

◎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

我们党,我们国家,正处在一个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刻。我能够在这样重要的历史时刻,志愿加入我们伟大的党,感到无尚的光荣和幸福,同时也深感肩头的责任重大。

——摘自陶诗言1978年12月

《入党志愿书》

以下视频来源于
科技日报

视频来源:科技日报,制作:李忠明、赵卫华、何沛苁、齐伟、马延梅

1954年

长江流域连日暴雨

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

工业重镇武汉危在旦夕

如果情况继续恶化

就必须采取分洪措施

但这样会淹没大片良田

造成重大损失

这场雨还要下多久?

水位还会不会继续上涨?

问题摆在气象专家面前

他们的预报将直接决定中央最后的决策

他和同事

利用刚刚建立的中期降水预报方法

反复研究分析

最后果断判定暴雨不会继续

江水不会再涨

后来的事实证明

他和同事作出的预报非常准确

雨没有再下

不仅武汉成功脱险

而且也避免了分洪造成损失

为此

国务院授予他“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

他就是我国著名气象学家

我国现代天气预报理论和方法的

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陶诗言

20世纪60年代

我国原子弹和导弹试验列入日程

“两弹”试验对气象保障的要求非常高

为完成这项任务

需要一位气象专家专门预报卷云

由于陶诗言专业技术能力过硬

时任现场试验总指挥的张爱萍将军

亲自拍板让他在试验现场做气象保障工作

作为气象保障把关人的陶诗言

他必须保障试验时不能有云出现

特别是卷云

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用肉眼观测导弹在空中的姿态

沙漠里头虽然时常晴空万里

但云还是经常会有的

尤其是在我国西北的戈壁沙漠中

还常常出现高云

而云又是气象预报中最难报准的

巨大的压力让陶诗言夜不能寐

每次做完预报

都会提心吊胆

常常在半夜起来看看天空中是不是有云出现

最终

陶诗言出色地完成了气象保障任务

他的辛勤工作也得到了

领导和广大指战员的高度肯定

1965年5月

陶诗言荣立二等功

1966年荣立大功一次

20世纪60年代末

卫星云图已在发达国家用于天气预报

为填补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空白

陶诗言组织了一支队伍

着手研制卫星云图的接收设备

编纂了《中国卫星云图使用手册》

他还总结出一套

利用卫星云图识别天气系统的科学方法

特别是预报台风发生、发展的方法

该方法推广到全国

至今仍在国内各地气象台站广泛使用

陶诗言从事大气科学研究工作七十余载

始终从国家需求出发

并抓住国际前沿问题进行研究

在国家重大建设与国防需求等

重要气象保障任务中

做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贡献

他是

中国科学院院士陶诗言

197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是富有鲜明科技特色的综合性日报,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央主流新闻媒体,是党和国家在科技领域的重要舆论前沿,是广大读者依靠科技创造财富、提升文明、刷新生活的服务平台,是中国科技界面向社会、连接世界的明亮窗口。
720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来源:科技日报  图片由中科院直属机关党委提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