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治疗个案前后胃镜病理对比

膏方治疗个案前后胃镜病理对比

1

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病例及处方:

某,女,59岁。

出生日期:1950年3月。

就诊日期:2015年1月16日。

发病节气:大寒前四天。

主诉:胃胀隐痛伴纳呆四年,加重两月。

现病史:患者4年前因进食辛辣以及饮食不节后,出现上腹部饱胀,胃脘隐痛,呃逆,纳呆,恶心,无呕吐。时有心烦易怒,二便正常。

诊见:上腹部饱胀,胃脘痛,纳差,呃逆、恶心,大便正常,睡眠尚可。

胃镜 HP检查:胃镜萎缩性胃炎,HP(-)(2015年1月9号)。

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征阴性,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舌苔薄白,脉小弦。

中医诊断:痞满

证候:肝郁脾虚、胃气上逆

体质辨识:气郁质

西医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

治法:舒肝健脾、理气降逆和胃。

2

开路方如下:

健脾汤加味

太子参12g

茯苓12g

炒白术12g

炙甘草6g

木香6g

砂仁6g后下

炒山药15g

肉豆蔻10g

焦山楂10g

神曲10g

炒麦芽10g

谷芽12克

陈皮6g

木瓜10克

柴胡12克

白芍10克

郁金12克

七付煎服

同时要求患者注意饮食,要有良好的心态,加强适当活动。

3

膏方如下:

木香80克

砂仁60克

三棱60克

桔梗90克

栀子90克

山药12克

生姜60克

茯苓150克

党参150克

陈皮120克

黄芪210克

白芍100克

郁金100克

柴胡120克

佛手100克

枳壳100克

黄精120克

沙棘150克

内金200克

麦冬120克

元胡120克

蜂蜜300克

阿胶150克

大枣100克

炒白术120克

生甘草60克

法半夏100克

蛇舌草120克

半枝莲100克

八月扎100克

煅瓦楞200克

刺猬皮100克

旋复花120克

炒枣仁300克

川楝子120克

黑芝麻150克

龟板胶150克

焦三仙各120克

黄酒300毫升

上药经过浸泡、煎煮、浓缩后,继之收膏。

取一调匙膏滋,放在杯中,将白开水冲入搅匀,使之溶化,空腹 服用,每日2次。

3个月为1个疗程。

忌宜:一般忌生冷、油腻、辛辣及不易消化食物;又忌食浓茶、绿豆,生萝卜。

4

方解:

方中以太子参、生黄芪、大枣、杭白芍、炒白术、怀山药、麦冬健脾益气养阴为主;

柴胡、栀子、元胡、佛手、枳壳疏肝理气;

重用清热解毒、祛湿活血、抗癌防癌之品,如半枝莲、蛇舌草,八月扎、刺猬皮、沙棘等;

佐以消食健胃、利湿健脾之品,如炒谷芽、炒麦芽、山药等;

纳差更加入神曲、山楂、鸡内金等。

这样不仅可以防止清热解毒药苦寒伤胃,而且能顾护胃气,改善食欲,有助于药物吸收;

以制黄精、阿胶、龟板胶、补肾固本。

全方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注重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的结合,消补兼施,消而助补,相得益彰;注重近期与远期治疗相结合,灵活调整药味,药证合拍而收显效。

5

疗效:

    2015年 4月12号复诊:服药一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上腹部饱胀,胃脘隐痛大为缓解,纳增,心烦、呃逆已经消失,口干有时乏力,二便调。舌苔薄白,脉稍弦。

处方:

继用上方,

去旋复花、 桔梗、 栀子、川楝子、郁金、党参。

加太子参120克、炒扁豆120克、灵芝150克、玉竹120克 。

以增强健脾滋阴的功效。

一料膏滋,服用方法同前。

2015年6月5号就诊,服用膏方后诸症轻,舌红苔白脉沉。效不更方,继用上方一料膏滋,服用方法同前。

患者15年7月28号胃镜报告:浅表性胃炎。

   经过膏方两个疗程的治疗萎缩性胃炎已经逆转,转变为浅表性胃炎。

附:几个个案胃镜报告对比

病人一:

病人二:

病人三:

病人四:

病人五:

膏方大师李学武《名医话膏方》栏目视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