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实现“老有所养”把养老服务管起来,三大重点必须重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关于如何养老?有多少钱才能安心养老?成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话题。这也表现对如何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表现出的养老焦虑问题越来越多,说明大家越来越对养老存在焦虑。

近日,#多少岁退休更合适#、#你有养老焦虑吗#,两个话题成为热搜并收获了超一亿阅读量,更说明让人开始对养老问题进行深思。

以前我们是养儿防老,并已经习惯于家庭养老、子女养老的养老模式,但是随着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步入养老阶段,如何通过社会化养老、社区养老、商业化养老?越来越成为很多人的选择。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 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如何更好地实现“老有所养”明确了意见。更好实现“老有所养”把养老服务管起来,三大重点必须重视:

第一大重点,随着我国面临着老龄化的趋势,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我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21世纪注定成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同时如何解决“老有所养”问题也是一个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很多人可能对我国老龄化的状况不以为然,现实可能比我们的想象更严重、更迫切。我国已经从1999年就进入老龄社会,从2001年到2020年我国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平均每年新增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2亿人,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6.1%,而且老龄化程度还在持续加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5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到2020年,我国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

更重要的是,有数据预测显示,到2050年我国每3个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中国的老年人数量达到4.87亿;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在2060年前后达到最高峰,占总人口近33%左右。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长,养老问题会越来越突出,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就越来越迫切。如果现在不下大力气加以解决,养老的欠账就会成为未来养老的巨大服务缺口,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人口老龄化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家庭都将带来一些新的矛盾和挑战,特别是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的压力巨大;增加为老年人服务的设施、健全为老年人服务的网络压力巨大;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服务会产生巨大的社会问题和家庭问题;特别是对老年人的护理、医疗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

第二大重点,目前我国已经采取了一些应对老龄化以后的养老措施,对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

面对老龄化的气势汹汹,我国已经开始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的重要措施,但这些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是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这意味着延迟退休年龄不仅仅已经进入议事日程,更重要的是已经进入实施阶段。

面对老龄化问题,延迟退休都是大势所趋,更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因此也加剧了让更多的人关心和关注我国老龄化以后的养老问题。老龄化导致的延迟退休虽然是必要之举,但也导致更多的人担心养老金的问题。毕竟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从“钱”(养老金)的角度看,缴纳养老金的人数与支取养老金的人数形成倒挂,从而加大养老金的压力;从“人”(劳动力)的角度看,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在职劳动力会形成短缺。

二是另外一具重要的措施是开放“二胎”生育政策的实施。但民政部部长李纪恒撰文指出的,我国适龄人口生育意愿偏低,总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线,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官方数据显示,我国出生人口数量已经连续数年下降,2019年我国出生人口1465万人,比2018年减少58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48‰,比2018年下降0.46个千分点。10.48‰的人口出生率已经是自2000年以来的最低值。

我国新出生人口数量在逐年下滑,女性不愿意生娃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什么阻碍了女性的生育意愿?生育成本居高不下、生育年龄延迟、受教育程度提高、生育丧失机会成本、自我意识苏醒等都是原因。但无论是什么原因,生娃意愿的下降都是事实,从而加剧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有专家再次强烈呼吁放开生育,并对生二孩给予鼓励,在生育配套政策上完善。他认为,中国没有中等收入陷阱,中国未来最可怕的陷阱是低生育陷阱和老龄化陷阱,这是影响中国能否进入发达国家目标的最大因素。

三是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将长期护理险试点扩围,被称为社保“第六险”来了。所谓的社保“第六险“是民间的简称,真正的名称是长期护理险,即根据政策,通过评估的老人,根据失能程度等级不同每周可获得3到7小时的服务。有人惊呼:社保第六险要来了!今后我们养老能靠社保第六险生活吗?

四是北京市出台《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管理办法》。《办法》明确:解除各级各方束缚在驿站上的不适应市场的管制行为,参照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模式、监管模式,支持驿站连锁品牌运营。按照养老服务区域无缝衔接、服务人群全覆盖的原则,综合考虑区域内老年人分布密度、驿站及养老照料中心分布等因素,科学划分每所驿站服务的责任片区,明确驿站基本养老服务责任及服务对象。参照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模式、监管模式,发挥街道(乡镇)对居家养老服务统筹作用,支持驿站连锁品牌运营。建立驿站管理负面清单,明确驿站“十个严禁“。

第三大重点,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 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我国“老有所养“的顶层进行了设计并值得关注

虽然说我国陆陆续续出台了一些措施,对缓解我国的养老服务和养老的社会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养老是一个社会的整体,如何从整体上设计养老服务、建设整个社会的养老服务体系,并真正形成“老有所养“还需要进行整体的安排和设计。

如何才能让广大居民能够“老有所养”?实际上有三大关键因素:

一是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各个层次的养老机构是硬件的关键。大家都以为我国养老的缺乏主要是硬件,因此,发展各个层次的养老机构,建设多元化的养老院和社区服务机构就非常重要。未来养老机构的社会化是“老有所养”非常重要的方面,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体系是未来“老有所养“的关键。

二是建立养老服务的标准,为养老提供高质量的养老服务是软件的关键。有了养老机构,养老服务也是一大重点。解决“老有所养“仅仅设立机构是不够的,包括养老服务体系和养老机构队伍建设,农村养老制度建立等。

三是建立养老服务的监督,是全社会改善“老有所养“的关键之关键。实际上,如何强化监督社会养老服务质量和服务体系的落实非常重要,包括不能将”社会化养老“机构成为一些资本的牟利工具,包括对养老中的诈骗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以及对养老服务中出现的各种恶劣现象进行严厉的监管。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 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就是针对现在我国养老服务领域的问题,围绕着三个核心问题提出的一系列的措施。

一是明确了监管重点。从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加强从业人员监管、加强涉及资金监管、加强运营秩序监管、加强突发事件应对五个方面,实现对养老服务机构全流程、全链条、全方位监管,用制度管人、管事、管资金、管设施,牢牢守住质量和安全底线。

二是明确了监管责任。从强化政府主导责任、压实机构主体责任、发挥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作用三个方面,构建了政府主导、机构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大监管格局,明确各方职责任务。

三是明确了创新监管方式。从加强政府部门协同监管、加强信用监管、加强信息共享、发挥标准规范引领作用四个方面,提出了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规范监管行为、提高监管效能的具体措施,建立健全行业监管、综合监管的协调配合机制,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者“利剑高悬”。

“老吾老及人之老“,尊老、养老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更是我国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但上面的三大重点必须重视并加以解决才是根本之道。(麒鉴)图片来自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