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045总第四十五期 小小说散文赏析

魁星楼诗词散文号——发布正能量诗词歌赋。 以字契心,以词会神,以句沁魂。 随它世间沧桑, 我自吟歌狂啸。 揉碎时间空域, 九州笔墨皆友。 诗文岂有价, 道义值千金。

小小说散文赏析

甘南,一片朝圣的净土

姚嫘/闻多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中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与黄土高原西部过度地段,是藏、汉文化的交汇带。甘南风景秀丽,松林、草原、溪流、寺庙……如梦如幻,如诗如画,缱绻于心,令人神往。

8月11日,风行者俱乐部近40人终于远赴甘南藏族自治州,目睹她的壮丽,感受山川大美气息。甘南,甘之南、川之北。我想像中的甘南,光影中姑娘绯红的侧脸如格桑花,转经廊外的老者默念着六字真言,充满信仰的人们匍匐在漫漫的膜拜路上……转山转水转佛塔,在落满皑皑白雪的藏族村落寻找那些尘封的故事……去甘南,这注定是一次深度的人文与美景之旅,有着静谧之美。

大巴车沿高速公路一直前行,过了兰州直达临洮。此时,大巴车行驶了12个小时,这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县城,晚上住在这里。一大早,我们出发去冶力关。到达冶海时,天下起了小雨,温温润润,郁郁葱葱的山林笼罩着白色的雾气,翠绿欲滴,空气清新。在这个质朴而惊艳的地方,远离凡尘,有佛教的吟唱,偶尔还能遇见身披袈裟的喇嘛,与他们擦肩而过,感受那份执着与虔诚。小雨淅沥,也许沾了水汽,头上的花环鲜艳夺目,仿佛自己就是花仙子,来到凡间寻寻觅觅,找到了一片净土,一汪青山环抱的碧水——冶海。冶海位于临潭县冶力关白石山与八角乡庙花山峡谷中,是一面积为6.2平方公里的高峡平湖,水源从八角乡石门河注入,无出口,有地下暗流从冶力关乡北部山腰涌出,湖边浅水处有小鲵栖息,别无其它水生动物。冶海的四周青山环绕,水色幽绿,疑似仙女的绿萝裙轻舞水面,难道是情定青山?天边的雾气弥漫,一定是纱巾的飘逸;岸边的植被开着红的、黄的小花,雨水润泽,艳丽芳菲,一定是绿裙的流苏飘带,美丽而浪漫……有一牛头样的标识,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我想那是佛语禅心,凡夫俗子是读不懂的。一名身披袈裟的喇嘛走来,冒昧的合了影,竞有一些禅意在心头!

据说,最为神奇的是冶海冰图。每至冬季,湖水结冰如镜,冰面呈现出千奇百怪的图案,神灵的信手涂鸦,空灵超脱,妙不可言。我们夏季来冶海,自然看不到冬景,但我们从水面的倒影里,看到了水的不同颜色,或绿得安静、或淡淡的一抹浅白、或一片幽深,一如爱情的眼神……细雨霏霏,时停时下,清清爽爽的凉意沁人心扉,满目青翠的山峦叠嶂起伏,梯田层层,或葱绿、或淡黄,山脚下的饮马泉是冶海的一滴相思泪,那一定是仙女对青山依恋的深情……

下午15时左右,我们来到了赤壁幽谷。从字面上解释,“赤壁”是两边的山是红色的丹霞地貌;“幽谷”既一条狭长的深沟。对于丹霞地貌,我并不陌生,酒泉周边的红山,也去过好几次了。但赤壁幽谷奇就奇在两边是褐色的山峰,而沟底溪流潺潺,植被茂密,气候宜人,红绿相间,犹如远古时代一精壮的男子,赤膊而立,腰间是绿色的草裙,威武雄壮,几千年来守护着佛的神灵。沿通幽曲径蜿蜒的小路行走,雨后的各种植被绿得醉人,绿得清透,水珠滚动的叶片,犹如翡翠托珠,巧夺天工!红山、蓝天、白云、绿树……恍如置身仙境。明媚的阳光照在脸上轻轻的温润,暖暖的心境,惬意而忘我,几许期待,几多思绪,无人知晓。眼前,一块突出的岩石上写着“神仙度”,不知度心还是度情?我想一定是超越自我,度到理想的彼岸。只能容得下一人的缝隙,如果能度人心海,我愿意走过……瀑布哗哗流淌,清清澈澈,旁边的植被被雨水冲刷的绿绿葱葱,忽然一枝红艳露凝香,那红果上还挂着水珠,真想摘一颗吃……

晚上,我们住在了一处农家小院,晚餐是野菜、大饼、面片儿,清新而爽口,有一种原生态的味道。虽说四人一间的房子简单了点,但找到了童年的记忆……新鲜、好奇,不知不觉睡着了,一睁眼天大亮,林间传来了小鸟的鸣叫,悦耳动听,犹如天籁之音。因为在钢筋水泥丛林的城市生活的太久,偶有这般自然而悠静的环境,挺好,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享受!早饭的烟雾缭绕,此时又见烟欢……

大峪沟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木耳乡,洮河水系支流大峪沟从北向南贯穿全境70公里,共有9条支沟,依次为云江峡、旗布峡、桑布沟、阿角小沟、阿角大沟、燕麦沟、扎崖它沟、巴什沟、涅座沟等,我们去的是阿角沟。刚进沟,映入眼帘是一条河,哗哗啦啦,流水成韵;两边山势陡峭,树木成林,别有洞天。百年老树,浑然天成,没有一丝人工修剪的痕迹。水流湍急,青山滴翠,小径通幽,漫步其中,感受着它的古老,抚触着岁月的年轮……一棵紫果云杉吸引了我的目光,那粗糙的树皮,是风霜雨雪的吻痕,那不羁的枝条,昭示着生命价值的存在!一路上,蓝天丽日,水清浅滩,树繁叶茂,绿草如茵。一串串不知名的小黄花分外若眼,长在柔软的草地上,星星点点,黄黄绿绿,抢夺视觉。不知不觉,我们走过了四道石门,有些气喘,部分队友已经返回了,但我和几名队友还是坚持走到了第五道石门,也就是这条沟的尽头!两边的山石使劲想要“握手”,只留下一方蓝天,白云飘动,静动于心,感到自己的渺小,青山不老,岁月静好,我们追逐着远方和诗,我们享受着上天赐予我们的美景,我们抛弃一切烦恼,把岁月过如诗如歌。

官鹅沟位于陇南市宕昌县城郊。由官珠沟、鹅嫚沟、木隆沟、庙沟等组成,总面积4.2万公倾。居住有藏、羌民族3000余人,至今仍保留着独特的服饰、风俗。官鹅沟四面环山,是养在深闺的世外桃源,保存了最原始的风光,最纯粹的美景。刚进沟,一池碧水映蓝天、青山、白云,美醉了天地,陶醉了我的世界,是人间美景?还是神圣仙境?我的思绪纷乱了,理不清,心也乱,大脑意识停顿了,人间天堂啊!一汪清澈透明的瀑布,冲刷着大大小小的鹅卵石,我们戏闹、拍照,留下靓影,留住美景。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官珠是藏族帅哥,鹅嫚是羌族美少女,帅哥美女一见钟情,古代藏、羌族是不能通婚的,他们只有偷偷相会,留下了许多足迹与浪漫爱情故事。夏季的官鹅沟的色彩虽没有秋季来的斑斓,但满目的翠绿,加上充盈的负氧离子,养眼而舒适,呼一口气,清新而悠长,让人不知归途。在这样的峡谷漫步,蓝天、白云、碧水、鸟语花香,正是:山嶂青松含晚翠,激流清湍乱石间。

山水间散落着羌族民居,小桥流水,九曲回廊,一幅山水画,一眼川山水清,真是羡慕致极。小院儿四周植满了花花草草,显现浓郁的生活气息,每家每户都有一院房子,都是接待游客的旅店,日子过得安逸而闲适。静下心来细想,我们追名逐利,忙到心累,累到心碎,到头来还是想过这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日子,而这里的居民正在过我们想要的日子。据资料介绍,羌族因受自然条件和环境制约,其生产生活习俗大多停留在农耕文化阶段,所居之处,“依山居之,垒石为室”。羌族住房一般依地取材,用石块随手砌成,房背用黄泥夯实挡雨,略有倾斜面以利排水。三十、五十房聚为一寨,即为羌寨,分别座落于半山腰和河谷地带,鳞次栉比,蔚为壮观。羌碉邛笼为羌族的另一特色建筑,一般建于寨口,高者十余丈,经数年而不衰,属羌族的一种文化现象。据说,居住在这里的村民,被认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立宕昌国的古羌人后裔,他们至今还保留着最古老的苯教文化习俗,供奉凤凰山神,按苯教仪规由苯苯主持开展祭祀活动,生活习俗完全传承远古时代的羌人风俗。

从山顶上看鹅嫚沟,一汪绿水间点缀着点点小岛,犹如漂浮在水面的绿叶,看着赏心悦目……走到沟底,山青水绿,无法用语言表达它的静谧之美,只有用心灵去抚触它的古老、它的灵秀。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随着微风送来了阵阵清凉,溅在石上,荡漾涟漪,惊呼壮哉!相传宋朝万历年间,羌人得罪上苍,大地连旱三年,颗粒无收,羌人背景离乡,流离失所,此时掌管司雨的龙王于心不忍,毅然违背天条,私自降雨,惹怒了玉帝,将他压于此石崖之下,化为山崖,龙口却喷泻出一股瀑布,终年飞泻,如青山绿水间随风飘荡的一道白练。虽然是神话传说,但我们敬仰龙王的大爱心胸!一个如房屋般的巨石旁,写着“十八相会”字样,传说是官珠与鹅嫚约会的地方……一个凄美的爱情传说,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官鹅沟的名字,取官珠与鹅嫚的头两个字组成,也许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期待!

官鹅沟主要是瀑布的世界,这银光四射的水花让我有一种梦幻般的遐思,让人流连忘返。我想像着秋天来临,官鹅沟色彩斑斓、层林尽染,猛然听见一阵哗哗的水声,抬头一看,这串串银珠飞泻而下,闪着七彩的光芒,有彩虹般的光晕、朝阳般绚丽的霞衣……美哉!人间仙境!

途经腊子口,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参加观了腊子口战役纪念馆。腊子口在迭部县东北,是迭部通往汉族地区的门户和重要交通要道。腊子口系藏语意为“险绝的山道峡口”。腊子口周围群山耸列,峡口如刀劈斧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1935年9月16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抵达甘肃南部的天险关隘腊子口。国民党军鲁大昌部3个团据险阻击红军前进。当天,红军正面强攻,未能突破国民党军防御阵地。第二天,红军两个连翻越悬崖陡壁,穿插国民党军侧背,一举将守敌击溃。天险腊子口突破后,中央红军进入甘南开阔地带,北上陕甘地区的通道开辟出来了。在纪念碑前,我们缅怀先烈,我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

扎尕那是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西北30余公里处的益哇乡的一座古城,藏语意为“石匣子”。藏寨内游牧、农耕、狩猎和樵采等多种生产活动合理搭配和互补融合,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典范。这是个景与诗相融合的地方。沿山路往上走,来到一片草地,遥望远处的村寨,犹如雪山的一缕彩虹,多姿多彩,纯净如画……周边万壑千岩,云雾缭绕,白云风清,山脚下的小河奔向远方,急切地想滋润一方沃土。来到扎尕那,一切美好的词语都显得苍白无力,惟有闭上眼睛,用心去读景、读物、读那份不可言状的纯净与佛的慈悲。各种野花点缀着草地的芬芳,牛羊在悠闲地吃草……我们遇到了一对放牧的夫妻,他们的睑庞晒得黝黑,牙齿显得格外白亮,他们透着健康与纯朴,耐心地回答我们的问路,尽管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从他们羞涩的笑容里看到了真诚与善良。沿着一条碎石铺满的路走,一路无语,静静的听禅音,默默地与天神心语,感受这份古老的文明与神圣。来到山上的仙女湖,那一汪清水,是仙女的双眸熠熠生辉,纯净明亮,注视着我、注视着你。我们与仙女的双眸对视,看到了本原的自己,善良而温和,不再浮躁,不再轻狂,岁月静好,素心如简。透过“一线天”的阳光,远山犹如一幅水墨画,明朗而清新脱俗,白云似乎定格在画中,恋恋不舍离去,那翠绿的松树枝条,伸出了画面,难道是向远道而来的客人招手吗?那溪流潺潺,是画中浓墨淡彩的一笔,渴望人们洗却铅华,还原本色的善与真……路上,有骑马上山的人,而我们是经常徒步的群体,自然徒步上山。沿着水流走,两边是原生态的景色,树木自然生长,枝条横生,无拘无束,洒脱奔放……曲径蜿蜒,山路难行。忽然,耳边传来哗哗作响的水声,一股清泉从山而降,犹如白龙下凡,守护着这方热土,守护着心灵的纯净,守护着人间天堂!这里有雪山、草原、清流,还有古老的信仰,纯朴的民风,这里是扎尕那。

拉卜楞寺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在拉卜楞寺,让我震撼的是那美伦美奂的酥油花。酥油花是藏地雕塑艺术的一种特殊形式,几乎所有的藏传佛教寺院都将其列为镇寺绝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晚,拉卜楞寺举行盛大的酥油花灯会,僧侣们将工艺精巧、色彩鲜艳夺目,千姿百态的酥油花,抬到大佛殿前展出。酥油花主要以佛祖神仙、菩萨金刚、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山林树木、花卉盆景组成各种故事情节,形成完整的立体画面,堪称拉卜楞寺“一绝”。据说,酥油花是每年在寒冬之时,僧侣们选取秋天草黄之后产下的牛奶,从中提炼出纯白色的酥油,浸泡于冰凉的水中,经过长时间揉搓而成膏状,去除杂质后的酥油更加光滑细腻。酥油花艺术是一种颇不寻常的创作,必须在寒冷的冬季才可制作。由于酥油的融点很低,为了防止手指体温对酥油花的影响,艺僧们在捏制之前都要把手浸泡在刺骨的冰水中,然后进行工作。一旦手温回暖,必须再次浸泡。整个制作过程十分艰辛,艺僧们的手上大多会生出冻疮。对佛教的虔诚和对艺术至美的追求,完全超越了肉体上的痛苦,冰冷的手中,艳丽的酥油花不断生成。制好的酥油花,因受气温的影响,每隔一两年就要重塑一次。那些制作酥油花的艺僧,往往在制作几年或者十几年之后,双手都会患严重的风湿病。原来这美丽的背后,有这么残忍的付出,可见美是不可以轻易得到的。

我们在大殿内看到的是夏季的的酥油花,有融化的痕迹,但依然美得惊人、美得脱俗,五色缤纷,纷繁富丽,菩萨佛祖,盘龙卧虎,花卉树木,无一不精无一不美,看得人啧啧称奇。我甚至略略怀疑,它们真的都是酥油所塑吗,便微微倾身凑近细嗅,近距离感觉那酥油的一缕缕香气。与之细语,我们仿佛听到美丽的酥油花,在讲述着尘世的渴望和藏传佛世界的五彩缤纷,讲述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执念,讲述着未来与向往。

在拉卜楞寺,我们或是进出各个寺院经堂,或是跟在朝拜的人身后转经筒,或者看着那些五体投地磕着等身的长头的人。若不经意间和他们虔诚的眼神对视,他们会善意的微笑示意,也许这就是信仰。我想,在人漫漫的旅途中,总有一个地方会让你成为他的信徒,不论走到哪里,他总是深深吸引着你,没有任何原因,这种莫名的安定感,似乎是一种回归。在这片朝圣的净土停走,停走,岁月静好大概就是如此。

美丽的甘南,如诗如画的风景,有朝圣的虔诚,有祈祷的禅心,更有读书和旅行的远方……

2017年8月22日

编辑张兆生点评:

作者虽说是旅游朝圣,其实是被祖国山河的壮美所吸引。无论蓝天白云,寺院人物,山石溪水,亦或一草一木,在作者笔下都是那么有灵性。一景一特色,景景醉人心,给读者展现了甘南美丽的画卷。就像电影画面那么美。“冶海的四周青山环绕,水色幽绿,疑似仙女的绿萝裙轻舞水面,难道是情定青山?天边的雾气弥漫,一定是纱巾的飘逸;岸边的植被开着红的、黄的小花,雨水润泽,艳丽芳菲,一定是绿裙的流苏飘带,美丽而浪漫……”“沿通幽曲径蜿蜒的小路行走,雨后的各种植被绿得醉人,绿得清透,水珠滚动的叶片,犹如翡翠托珠,巧夺天工!红山、蓝天、白云、绿树……恍如置身仙境。”是女性的笔触,那么柔和、轻灵、细腻。

作者为祖国甘南的美景陶醉,发出了由衷的赞叹,抒发了积极向上的情感。“眼前,一块突出的岩石上写着“神仙度”,不知度心还是度情?我想一定是超越自我,度到理想的彼岸。只能容得下一人的缝隙,如果能度人心海,我愿意走过……”“白云飘动,静动于心,感到自己的渺小,青山不老,岁月静好,我们追逐着远方和诗,我们享受着上天赐予我们的美景,我们抛弃一切烦恼,把岁月过如诗如歌。”

作者文笔流畅,如涓涓流水,娓娓道来,洋洋洒洒,衔接无缝,情景交融,是一篇难得的好散文。这么好的风景怎么没写首诗呢?

记忆中的秋天

李春燕/吉祥树

小时候,到了秋天,园子里,成熟的李子在树上招摇,引得我口水直往外淌。红红的沙果挂满枝头,风儿掠过,沙果好似向我们点头微笑。

成熟的稻穗沉甸甸的,弯着腰向我们示好。一大片一大片的玉米地,秋风吹过时,渐黄的叶子随风摇曳,玉米棒子倒挂,忙碌的人们,擦过额头涔涔的汗珠,开心地收获着硕果,满满的喜悦写在脸上,挂在眉梢。

儿时的记忆里,给大人们送水,经常和几个伙伴一起啃甜杆,啃的舌头都破了,手也经常出血,但乐此不疲,还有就是在田间采摘甜甜的黑星星和黄星星,特别喜欢甜菜地长出来的黑星星和黄星星,乡下人都这么叫的,至今我也不清楚书面语叫什么,是不是黑加仑,确切的名字,我也不知。只知道一把一把采摘,味道好极了,后来,吃了蓝莓的时候,感觉蓝莓味道正如儿时吃的“黑星星”,只是蓝莓个头稍大些,颜色偏蓝些,小时候感觉秋天真的好美,只是多年未回乡村了,即便回了,也是来去匆匆。

一切都成了回忆,那李子、沙果、甜杆儿、黑星星黄星星,都成了记忆中的味道,这些记忆总是在我梦里萦绕,记忆中的秋天总是那么美好!

2017年8月25日

苦 行

佫雪生/一径通幽

知青中很少有人拉过煤,因为农民们也都不愿意去。那时拉一趟煤,一个人一车要拉上一吨多,至少还要连续走上一天一夜的路,太苦,太累。

七四年十一月底,已近隆冬。老队长贺永章派我和小队的社员邓振权、邓春风去拉煤,三人三辆平车。那时邓振全,邓春风还都是三十左右未成家的独身汉子,身体强健,是小队最棒的劳力。晚上会计邓春风在家请吃的面条。九点随着小队去修武拉货的马车一块出发,走夜路人多些也好有个照应。

拉煤的地点是焦作方庄。听会计春风说,从村里到方庄大概一百五十来里地。

黑乎乎的夜伴着冷嗖嗖的风。我们各自拉着车,朝着焦作的方向,一路向西走去。路上偶尔有焦作拉煤回来的货车呼啸而过,闪过一瞬光亮。

空车、步行,说说聊聊加上新鲜感,前半夜倒没觉得什么。不久,赶着马车的李有才到了修武就独自下路了。只剩下我们仨人拉着车继续前行。后半夜,稍有些冷,大家也不再说话,只是加快了脚步,整整走了一夜。到天蒙蒙亮的时候,就感觉有了些困意和疲乏。此时,春风朝我问了句:“行不行?还有好一段路呢!”,我不示弱地说:“还行!”其实,早有些困乏了。说真的,不行也得行,没了退路。

又走了大半晌,近十一点的时候,终于到了方庄煤矿。挨着煤矿有一个方圆几里大的露天煤场,地上的煤堆成了山,有的堆着煤沫,有的堆着煤块儿。里边到处停着等待拉煤的车。有带拖挂的载重货车、有大、小拖拉机、还有马车、平车。煤场东西各有一个地磅,东边的大些,专门是为重车过称;西边的一个小些,专门给小拖拉机、马车、平车过称。

那天还算是顺利,拉煤沫的车不太多。 三人一到煤场就赶紧装煤。那时,拉一次煤不容易。因此,平车用的都是前后“加高挡”。拼命地往上装,车车冒尖,每辆车装的足有一吨多重。装好煤,我们仨人的鞋都成了煤黑色,脸也被手抹成了黑花脸儿。从装煤、排队、过完称,已经到中午十二点多了。车拉出煤场,在附近路边找了个小地摊儿,匆匆吃了碗面条,歇了会儿,就开始往回赶。

回来的时候,就感到了肩上的重量。头一次拉这么重的车,肩上沉甸甸的。平时拉车感觉的是轻快,现在感到了吃力。就像部队搞负重体能训练快跑到终点的感觉,拼尽了力气。路上,一步一行,一步一个脚印,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三个人没了说笑,只是不停的擦汗。纵然是经常拉车的农民也不轻松啊!

车拉到修武,实在是快走不动了。口干舌燥,汗水滴滴答答,棉袄搭在车把上,上衣脱的仅剩下一个背心。我埋头默默地拉着车,咬着牙,坚持着。在经过一段漫上坡长路时,就更费劲了。双手拽着平车把手,肩膀斜挎着平车背带。脚、腿、腰、背、甚至连脖子都在一起用劲儿,身体极力向前倾斜,几乎贴到了地面。犹如俄罗斯著名的“伏尔加船夫曲”那幅油画所描绘的奋力拉船的纤夫。一步一蹬,一步一喘,全凭的是耐力与毅力。此刻我的体力已达到极限,两眼冒花,心跳加速,浑身发软,嗓子像冒了烟一般。

不知是怎样熬过了这段艰难的路。刚上了坡顶,仨人就歪倒在路边,谁也无力说话了。我半躺着斜倚着路边的一棵小树,扭头看了看这段漫长的坡路,心里不由得发出感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想着孟子的这番话自己又暗自苦笑到:“天会不会降大任于我,只有天知道!可自己的筋骨和体肤却实实在在遭了大罪”。

尽管如此,孟子的“降大任”一句话还挺有鼓惑作用,身体感觉像蓄了电一样,用力起来喝了点水壶里的凉水,几口啃完了春风递过来的一个玉米饼子,又匆忙上路了。

不知后半夜是几点回到村里的。仨人勉强把车停到了小队草屋院里,就各自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去了。我昏昏沉沉回到自己的房间,立刻瘫倒在床上,完全像散了架一样,连喝水说话的力气都没了。

这次拉煤,我们连续走了将近一天两夜,三十多个小时,路上只吃了一碗面条和一个玉米饼子。

第二天早上,迷迷瞪瞪醒来,带着一身疲倦,扛起锄头又去上工了。

这趟苦行让我耗尽了体力,倍尝了艰辛,当然也让我悟出一个道理:遥远的拉煤路,不正像人生要走的一条漫长的路吗?路上有平坦,有曲折,有上坡,有下坡,困难是无法回避的。要想达到终点,没有什么捷径,只有脚踏实地,咬牙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前行。

这次的 “苦与累”给了我磨难,给了我坚韧,也给了我难得的历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苦和累对我和我们知青而言,何尝不是影响我们,砥砺我们一生的宝贵财富呢!

老公出差    小小说

春醉伊人/张萍

老公终于走了,去外地出差一星期才能回来,李君感到很惬意。老公的嘴和手一样能干,在家事必躬亲。既使上班之后也时常打电话提醒她关好煤气阀、拧紧水龙头之类的琐碎小事,这让她不胜其烦。现在耳朵终于可以清净几天了。

可接下来发生的两件事,不仅让她心惊肉跳,还让她倍加思念老公的唠叨。

老公出差的第一天,正上中班的她突然接到邻居的电话。

“李君,你在哪呢?快回家看看吧,你家发大水了。”

她猛然想起,上班前小区维修管道停水,家里所有水龙头她全部打开忘了关。她请假赶回去,看到楼下邻居正在抗洪救灾,水正源源不断从楼梯上潺潺流过,形成一道别样的风景……

事隔一天,她趁熬稀饭的空当,跑去不远处的小卖部买了一包盐,回来正碰上邻居买菜回家,两人聊起了共同关心的话题。

聊着聊着她突然记起家里还煮着稀饭。急匆匆的冲回去,屋内已是浓烟弥漫,火依旧贪婪地舔着锅底……她刚处理完,老公给她打来了电话。

老公说:“我知道你记性不好,所以在家时我时常给你提个醒。我知道你烦我唠叨。出差这几天,我想让你清静清静,可我实在不放心你一人在家。这两天煤气阀、水龙头都关好了没有?”

“你怎么不早打电话……”她将这两天发生的事告诉了老公。

老公安慰她道;“吃一堑,长一智,以后做事要专心、细心,不要三心二意……”

听着老公的唠叨,那感觉好极了。

编辑张兆生点语:

老公终于走了,李君如释重负.......人就是这么乖,天天在一块就觉得腻了,分别一段时间才觉得那个人是多么重要。要不说夫妻小别胜新婚呢!

小家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学会经营小家其实也不容易,需要多一分理解和宽容,所谓小家无小事。彼此的唠叨正是爱的表现,假如突然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不唠叨了,那可得警惕了,可能就是婚变的前奏。

作者以小见大,选择家庭最普通的事撰文,正说明了作者对家庭的热爱和关注。去年全国第一届和谐文明家庭大会,本人虽无机会参加,但也是代表山东省农行唯一一个获得总行《家风故事》二等奖,并成为和谐文明华庭。所以对家庭和谐我有深刻体会。

论影视

独霸剑客(张大平)网络评论员

影视作品,已淡化了~文学艺术指导现实意义的精神主旨,已削弱了~文化产业引领社会审美的价值功能,却强化了~以商业利益运营的经济模式和市场导向,注重了以追逐票房效应、市场收益的暗箱操作,最终达到片酬红利的预期目的!

影视作品己不是观众的精神聚宝盆,而是剧组的物质摇钱树。影视本身是遗憾的文化艺术,只是承载社会审美导向和时代价值展视的使命,是弦扬历史文化、现代精神的载体,不应被经济市场的商业利益所奸污。不应被社会功利所套牢!

功夫片~是江湖道义的裹挟泛滥,是信条礼教的极端愚忠,是野心挑唆下、私欲鼓惑下的信奉陪葬品。不是以民族大义作出的理想圣战!常以个人江湖恩怨作出的暴力渲泄,以唯我独尊作出的野心宣扬。缺乏人性化的道德感召,缺乏人格化的情操共鸣。总是以理想化、幻想化去帮架英雄主义的价值光环去宣耀…

影视作品己流失了民族的精神品格和民族的文化品质,已沦落为商业活动的寄生物。不容置疑,(若影视产业不挣脱商业化的帮架)未来必将给民族的自身发展带来~精神崇拜的困惑和文化信仰的迷失。这种意识形态的危机,必将会导致民族价值观的扭曲和精神审美观的堕落!

(呼吁)影视作品应成为:健康的视觉快餐,文明的精神视宴,高雅的灵魂佳肴。以此引导或暗示观众们去建立正确的伦理底线、审美原则、价值取向,以美学意义、哲思内涵去丰富、升华观众的精神世界。让影视真正成为~凝聚民族情感,弦扬民族品质,鼓舞民族士气,励志民族情怀,振奋民族精神……的媒介法宝,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民!

(希望) 影视,它应该是精神意义的美学,不该为追逐物质利益被商业行为所捆帮!

【作者后语】影视作品应塑造现实生活的原生态,文化产业应引领社会审美的价值观,文学艺术应弦扬时代精神的新内涵。随着国民审美情操堕落,精神意志沉沦,价值取向扭曲,己给民族带来了精神崇拜的困惑和文化信仰的迷失。文化产业的社会功能如何运用?文学艺术的历史使命如何传承?值的深思与探索!

长寿湖真是个好地方

刘仁平/仁者忍者行者

1958年2月下旬,周总理离京,在李富春、李先念等中央领导陪同下,率有关部委领导和湖北四川省委领导及各方面专家,一行百余人乘坐江峡轮,经过荆江大堤考察三峡。于3月5日晨,船停靠在长寿。在四川省委书记阎红彦,重庆市委书记任白戈等领导的陪同下,周总理视察了长寿狮子滩电站,长寿湖农场,接见了当地的干部群众。他盛赞长寿湖是个好地方!勉励大家一定要把长寿湖建设好!

在那个困难的计划经济时代,周总理非常节约。中午吃饭的时候专门给工作人员打招呼,要求吃饭要简单,只吃工作餐。当日最好的菜就是工作人员专门在长寿湖打捞上来的鲫鱼。如今健在的老人回忆起这一幕,仍然激动不已,泪水盈盈。

如今的长寿湖,如总理所愿:美丽富饶,到处绿树成荫,飞鸟成群;湖水波光粼粼,空气清新。真应了总理的话:长寿湖真是个好地方!

今年的8月18日下午,初秋的骄阳似火,趁着暑假还未结束,我们一行10来人带着孩子们来到了长寿湖。在长寿湖西南面的山坡上,靠近湖边,居高临下,我们租了四间房车。美丽的长寿湖,在夕阳的余晖下,熠熠生辉。我们忘记了炎热、忘记了行车的疲劳,呼吸着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陶醉其中,欢欣雀跃。

大家纷纷掏出手机,摆着各种造型,硬要把自己嵌进这美丽的景色中。不远处,外地来的游客,纷纷从车上取出帐篷,男的忙着搭建,女的忙着自拍,真是不亦乐乎。

入夜,月牙弯弯,繁星满天。凉风习习,饭后漫步草丛间,听蛙叫虫鸣,红尘的烦忧,逃离眉间。脚下静谧的长寿湖,将星罗棋布神龟似的小岛揽入怀中,沉睡酣然。我等止步听风,不敢高声语,恐惊湖仙梦,意犹未尽地回到房车中。小小的房车内也有十几个平米,里面空调冰箱、卫生间、卧房、客厅一应俱全。躺在柔软的床上,想到敬爱的周总理一生艰苦朴素,不由慨叹:要是如今他老人家仍然健在,该多好啊。

翌日清晨,霞光漫天。我们沿着湖堤,一路拍照,孩子们恣意嬉闹,惊起一群群早起的鸟儿来回飞翔。旭日透过茂林修竹,五光十色的阳光跟随着我们。湖中沉睡的小岛已然苏醒,两艘游船,被飞来飞去的小鸟吵得不情愿似的慵懒地游弋。

突然我们发现,在距离湖堤一箭之遥的东南面的草坪中央,矗立着一座白雕塑像。那音容笑貌多么的熟悉!正是我们敬爱周总理的雕像!大家顿时欢欣鼓舞,争先恐后地拍照留影。周总理和朱德元帅并肩微笑着看着我们,我想此刻他们的心里,一定也乐开了花。

我们暂别总理雕像,踏上了游船,五光十色的湖面顿时热闹起来。时不时 惊起一条条鱼儿跃出水面,如白练一般惊艳。我们弃船登岛,尽管烈日炎炎,却兴致不减。一路拾级而上,两旁的花草绿树,含笑弯腰,送给我们一阵清凉。

更多的惊喜呈现在我们面前,原来这个长寿湖是由:知寿、享寿、修寿、悟寿四个景点组成。分别设有:亲水休憩台、养生书院、百岁长廊、观寿亭等园林设施。园内分布99尊神态各异的雕塑,栩栩如生,生动地展示了中华悠久的养生文化。

却说那观寿亭畔有一座由六位仙风道骨般的古人并排站列的雕塑,雕像下方,一方碑文道得明白:很多年前,当朝宰相戴渠亨,微服私访。行至乐温县,入酒肆避雨,偶遇年逾九旬老翁来店沽酒给爷爷祝寿。于是问曰:令祖父高龄几何?老翁笑答:祖父正满150岁。宰相惊奇,亲赴寿翁家中祝贺,主人敬请题词,于是写下四句藏头诗:花眼偶文,诗曰:花甲两轮半,眼观七代孙。偶遇风雨阻,文星拜寿星。落款为:天子门生门生天子。众人皆惊,方知乃当朝宰相。于是乎宰相通过察访,得知当地物产丰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百岁老人比比皆是。便上奏天子,改乐温县为长寿县。众人看罢,竞相拍照留念,盼能沾上一点仙气,以延年益寿。

我们汗流浃背地离岛,复入游船,欢声笑语荡出船舷。大家还在津津有味地慨叹百岁寿星的传说,但听那开船的大姐,却道出了另一个缘由。却说那乐温县,有一座长寿山,山上遍长何首乌;山下有一口何石井,何首乌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她的汁液浸润在何石井中,人们长期饮用,故此,健康长寿,百岁老人遍布,因此人们即更名为长寿县。

真是不虚此行啊,不仅饱览了湖光山色,还听闻了引人入胜的传奇掌故,更令我们无限神往。我们再次来到周总理的雕像前,望着他慈祥的笑容,耳旁仿佛响起总理那洪亮的声音:长寿湖真是个好地方……

写于2017年8月24日

编辑张兆生点语:

《绣金匾》“三绣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鞠躬尽瘁为革命,人民热爱您。”每当听到郭兰英的这首歌,我对周总理的尊敬便油然而生。

本文作者起手就以1958年2月下旬,周总理视察三峡长寿县开始,那是对党和总理的无限热爱之情。然后写游长寿湖的快乐,细致描写长寿湖的美,景写的越好,情就越浓。字字写景,句句情浓。

对伟人节俭的感动 “.....当日最好的菜就是工作人员专门在长寿湖打捞上来的鲫鱼。如今健在的老人回忆起这一幕,仍然激动不已,泪水盈盈。”

看完美景,想到的是周总理的简朴为现在人带来的幸福生活不易。 “.......躺在柔软的床上,想到敬爱的周总理一生艰苦朴素,不由慨叹:要是如今他老人家仍然健在,该多好啊。”

看完雕像,缅怀伟人。 “......周总理和朱德元帅并肩微笑着看着我们,我想此刻他们的心里,一定也乐开了花。”

临别,“我们再次来到周总理的雕像前,望着他慈祥的笑容,耳旁仿佛响起总理那洪亮的声音:长寿湖真是个好地方……”。这哪是休闲之旅,分明是红色之旅,缅怀之旅,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崇敬和对现在幸福生活的赞美。

文字优美,情景交融。信步走来,自然流畅,感情真挚,段落衔接自然,全无雕琢痕迹。好散文!

游园

王文/竹窗花雨

昨天朋友从国外回来,邀三五好友小聚,高兴间多饮了几杯,今晨还感觉胃热难受,简单为孩子做了早餐,就到楼下的公园去了。

时间将近七点,早锻炼的人已陆续回家,公园的人并不多,我喜欢清净,真是再好不过。今天晴天,天空高远,水洗过似的湛蓝,偶有几块宛若轻纱的白云飘过,阵阵凉风吹来,如爱人的手柔柔地抚摸,季节已过处暑,温度只有二十五六度,特别舒适。

这个公园方圆1520亩,处于沱河与新汴河交叉处,故名三角洲公园。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水域面积较大,占地810亩,深水区是湖,碧波荡漾,浅水区种植了大片的蒲草和芦苇,地面上树种繁多,四季花开不断,游乐场、健身设施一应俱全。整个公园生态很好,多种鸟在此栖息。这个当地最大的生态公园,是老百姓锻炼、休息的好去处,也是宿州的一张名片,据说政府投入2个多亿,远比多建几栋楼房更让老百姓得到实惠,从来此游玩的一张张笑脸中,可以看出幸福指数提升不少。

秋天的早晨,我走在青砖铺就的林荫道上,一边听着配乐散文《秋风送秋凉》,一边欣赏着三角洲初秋的景色。沿湖是清一色的垂柳,树叶已由初春的鹅黄、嫩绿,盛夏的深绿变成现在的黄绿相间,就像四五十岁人花白的头发,略显沧桑。但见每天驻足的荷塘,荷花渐渐稀少,莲蓬倒多了起来,很想采摘下来,放在手心里,感受果实的丰盈。在一片片浓密的绿色中有一些零星的花开着,显得格外醒目、娇艳;轻柔的凉风吹皱了水面,把周围的建筑倒影揉碎在湖心。公园里工人忙碌着,几台除草机轰鸣着,被修剪的草坪散发出诱人的清香,禁不止深吸了几口,沁人心脾。不远处,数十只麻雀在草地里觅食,本想蹑手蹑脚慢慢靠近拍个特写,不料一不小心触动了路边的树枝,发出了声响,只见它们惊恐万状慌不择路地四处飞散了。

沿着小路向湖心走去,穿过木桥来到一个小岛,岛上树木茂盛,走在树下青石板上,稀疏的光线照进来,突然有种超然物外的感觉。小岛上有两三人在水草处垂钓,好长时间一动不动,入定了一般。几只野鸭不时从密密的芦苇丛中钻出来,有两只特别可爱,在水面上来回滑翔,似孩子般嬉戏,我屏声静气,隐隐中仿佛看见李清照划着小船,吟诵着“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从远处而来,真怕惊扰到他们。等他们远去了,受到感染的我靠近岸边,把手伸进水中,沉浸在无边的清凉中,这时你悄悄来到我的身边,趁我不注意撩起水花朝我身上泼,我哪甘示弱迅速还击,吵着、闹着,一会儿功夫,衣服全湿了,也累了,我们就牵着手回到沙滩上,四仰八叉地躺着,毫不顾忌一点形象,此时眼中只有蓝天、白云、沙滩、湖水、你和我。沙,细细的,软软的,多像你温暖的怀抱,我慢慢地闭上了眼睛。不知过了多久,你贴在我耳边喃喃地说“小公主,快醒醒,看,我送你的城堡”,说着把我轻轻地揽在怀里,我顿时脸上飞起了红霞,我们就这样相拥着,沉醉着……突然“噗通”一声,一条鱼儿跃出了水面,惊醒了我,原来,我又做了一回白日梦。

看看周围,除了几只鸟儿在枝头叽叽喳喳外,再无其它声响。静静地坐在湖边,看着眼前的一切,享受着秋天的静美、生活的安宁、闲适,心底里漾起暖暖的幸福。

回来的路上,随处可见挂满枝头的海棠、柿子、石榴,到处果实累累。脑中忽然飘过孩子们的身影,再过几天就要开学了,不知道我的那些学生现在怎么样了,来学校一年,应当也收获不小吧。他们就像这些小树一样,只有经过风雨的洗礼才能茁壮成长、开花结果。

写于2017年8月25日

航母星辰

总编辑:傅绪文 张競方(常务)

理事长:田海石

刊务委员会主任:江涛

委员会副主任:王蔚 祝敏成 刘仁平

副总编:江风鸣(常务) 言家楼 张萍 王文君 江涛

艺术总顾问:韩波月 石龙吉 蒲先鹏 孙崇祥 徐婉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