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头条』大匠之道 · 郑国明
▲
大匠之道 · 郑国明
作 者:郑国明
主 编:王 伍 武晔男
出版社: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策 划:北京艺彩风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郑国明 ZHENG GUOMING
1957年生,国明雕刻艺术园艺术总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木雕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木·竹雕刻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会长,国际造型设计学会艺术委员会会员,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专委会艺术顾问、台湾著名闽南古建木雕艺术顾问、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泉州师范学院客座教授等。
2004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雕刻艺术委员会授予“德艺双馨雕刻艺术大师”称号。2010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惠安木雕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荣获第五批泉州市优秀人才称号;2017年被泉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认定为泉州市第二层次高级人才。
郑国明大师多件作品被国家、省、市博物馆收藏,其天然木包石雕《飞峰度厄抢佳人》、木雕《磨剪刀》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永久收藏;木雕《霸王别姬》被福建省工艺美术馆永久收藏;木雕《空》被中国(东阳)国际木雕艺术大奖赛组委会收藏等。
郑国明自幼从师学艺,苦练基本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几十年如一日的刻苦勤练钻研,从寺庙古建到仙鬼人兽等雕刻,从木雕、石雕到根包石雕,对传统技艺的全面掌握与娴熟运用,对传统技艺的改良创新,练就其“三巧”神功。“刀工巧”——他的雕刻技艺不局限于浮雕、透雕、平刀、圆刀等方法的固守,在他的作品中,为表现激越情思,常常以平雕完成对圆型的塑造,以跳刀进行立体刻画,方圆结合、浮透并举,展现“巧”与“新”的魅力;“选材巧”——他突破木雕雕木的传统选材,将天然木抱石、根雕、拼贴、镶嵌等手法综合运用,因材施艺,随形就势,在保持自然原始形态上巧妙构思,借力施以斧凿化腐朽为神奇的刀工之笔,充分展示了“敬天惜物”的灵魂思想;“意境巧”——他的创作常运用写意与写实、繁与简、抽象与具象对比,既表现传统木雕的神韵,又汲取现代艺术的理念,已不仅仅是木石雕像而是精神造境。以画笔传诗境已属不易,而以刻刀木石传词意,如临其境,其胆其艺令人叹赏。
《霸王别姬》 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别金奖
《赤壁赋》
《三打白骨精》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博会金奖
《捞月》
“匠心的根本在于传承。”郑国明对此有很深的体会:“传承——学艺为承,教习、发扬、壮大为传,有'承’才能'传’,而'传承’把'传’放在'承’前,是因为对于传统手工艺来说,教习、发扬和壮大更为重要”。与当地的传统工匠一样,他在15岁时走入木雕工匠行列,跟学的师傅是当地技精德高的严师,按传统学徒规矩严求严管,每个步骤都苛尽其极,这数年的苦练苦修使他深知入行之艰辛,在盛名之下,始终保持“工匠身”和“平常心”,每遇同行、师生、学者、专家来访,温和谦逊,把手言茶叙雕艺,亦师、亦友、亦兄弟,其工作室即为师徒的传习场所、学生的实习基地、大咖的交流沙龙,技艺传承与发扬在郑国明艺术园自然发展,水到渠成。
《凤儀亭》
《白云深处》
《单刀赴会》
郑国明创作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其有一“陋习”,喜欢闻鸡演武、随手练画,时刻在寻找佳物摸索创作,从中华书画的一笔一画到一刀一斧的雕琢,每一作品都有深浅、力度、粗细的差异,也有线断雕连、虚实结合的意境,这种差异、意境是雕刻者的“用心”领会和中国文化演绎的传承和贯通。其作品《同心酒》取义“桃园三结义”,义薄云天精神堪称中华民族的道德典范;作品《弘一法师》注重生活和感受,深深刻诠释弘一法师的慈悲、怜悯、博爱,体现国之和谐大爱的追求,正所谓“匠心国魂”是也。
《同心酒》
《弘一法师》
天然黄杨木雕《永恒》荣获韩国国际造型艺术设计展金奖
郑国明在艺术谈中说过:“在艺术性的表现中,常常是越过技巧的处理层面,甚至不在乎技巧,这就是所谓的'大巧若拙’,从表面看见是简单,其实是高难度的制作。因为艺术的追求,不仅要重现视觉功能的感觉,更要有情感的倾注和理智的思考,才会有超凡脱俗的表现。”如今,郑国明即使身负盛名,依然守持匠心发挥老师傅的“传帮带”作用,弘扬传统雕刻传播技艺,在他的工作室里,随时迎来师徒学生研习讨论,创新发展传承,雕艺也必将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封面封底
内页版式
(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