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形象的演变史

01

我们都知道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所著,但在吴承恩之前,这部书的雏形却早已出现。

在吴承恩诞生前300多年,西夏开凿的榆林窟第三窟中,就出现了一幅《唐僧取经图》壁画。随侍在唐僧身后的,是一个头戴金环、似人又似猴的和尚。可见此时已有了猴行者随唐僧取经的传说。

现存的最早关于西游的文学作品,是南宋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书中讲到唐僧师徒六人去取经途中(没错,是六人,且没有猪八戒和沙僧

),有一个白衣秀才,自称“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前来相助唐僧一行。唐僧于是称他为猴行者。

猴行者在这部书中的经历:偷吃仙桃——被囚山下——参加取经——上天成佛,已经为后来孙悟空的故事奠下了基础。

但这部书中的猴行者,还没有鲜明的个性。

之后元代的剧作家杨景贤创作了杂剧《西游记》,第一次出现了孙悟空的鲜活形象。

杂剧中的孙悟空本名“孙行者”,号称“通天大圣”,桀骜不驯、机智狡黠,和吴承恩笔下的“齐天大圣”已有了七分相似。

不同的是,这个“旧版”的孙悟空很黄很暴力。

他不只说荤话,还做荤事:在花果山时,就掳了一位金鼎国公主上山当压寨夫人;经过火焰山时,一见到铁扇公主,就出言调戏,要和她“凑成一对”。

而他刚被唐僧从山下解救出来,就高高兴兴地要吃掉唐僧,幸好观音及时出现,丢了一个紧箍咒,才救下唐僧一命。

吴承恩正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才塑造出了我们熟悉的孙悟空形象。

02

那么,第一个赋予了孙悟空“猴”的形象的艺术家,又是从哪里得到的灵感呢?

鲁迅认为,孙悟空“猴”形象的灵感来自中国本土的无支祁。

无支祁是中国神话中的水怪。他的形状像猿猴,塌鼻子,凸额头,火眼金睛。他力大无比,又敏捷非常。

大禹治水时,无支祁作怪,使淮水附近风雷齐作,木石俱鸣。

大禹先后派童律、乌木由擒拿无支祁,都无功而返。最后派庚辰出战,才擒获了无支祁。

无支祁虽被抓,但还是跳腾不息,谁也管束不住。

于是禹用铁索锁住他的颈脖,拿金铃穿在他的鼻子上,把他镇压在淮河下游的龟山之下。

从人物形象来看,无支祁的外形和神通,与孙悟空颇为相似。

从传说的相关故事结构来看,无支祁作怪而被大禹镇于龟山脚下,和与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镇压在五行山下的情节,也很像。

而孙悟空也和大禹有不少关联:孙悟空是由仙石孕育而生,传说大禹的儿子夏启,也是从石头中生出来的。

另外,孙悟空的武器如意金箍棒,也叫定海神珍,正是大禹治水时使用过的工具。

无支祁的传说在淮扬一带流传极广。鲁迅认为,作家在创造孙悟空这个形象时,不可能不受其影响。

胡适的看法则与鲁迅不同,他认为孙悟空“猴”形象的灵感,得自印度的哈奴曼。

哈奴曼是印度的神猴,是风神伐由的儿子。他聪明非凡,力能排山倒海,善于腾云驾雾,是智慧和力量的化身。

哈奴曼刚出生不久,就显现了自己的神通和淘气的天性。他以为天上的太阳是一颗水果,跳起来想把太阳吞下去。天帝因陀罗大惊失色,一雷杵把哈奴曼打落凡尘。

风神伐由十分愤怒,让三界之中不再有风吹动,使三界陷入了近乎死亡的境地。

于是众神不得不向哈奴曼赔礼道歉,并给予哈奴曼永生不死、不可战胜的能力。

长大后的哈奴曼依然淘气贪玩,并且有许多妻子,但他对印度传说中的圣王罗摩(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主人公)十分忠诚。

罗摩的妻子悉多曾被恶魔罗波那抢走,哈奴曼为了寻找悉多,一个筋斗飞跃大海。

但海里忽然冒出一个罗刹女,将哈奴曼一口吞下肚去。

哈奴曼在罗刹女肚子里,先把身子变得非常高大。罗刹女不得不随之把身子变大,后来竟变得光是嘴巴就长达几百里。哈奴曼又突然把自己的身体缩小,从她的右耳朵孔里飞出去。

之后哈奴曼变成一只猫,潜入恶魔罗波那统治的楞伽城。

在城里的御花园无忧园里,他发现了被囚禁的悉多。

为了试一试罗波那的威力,哈奴曼大闹楞伽城,并故意被擒。

罗波那想杀掉哈奴曼,于是把油涂在他的猴尾巴上,点起火来。哈奴曼的尾巴着火,所到之处,烈炎随之。但他没有被烧死,反而用尾巴把楞伽城变成火海。

哈奴曼之后又协助罗摩杀死罗波那,救回悉多。

胡适认为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情节,即改编自哈奴曼大闹无忧园的情节。

他说:“我总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一件从印度进口的。”

现存于泉州开元寺的《猴王哈奴曼》浮雕,也证明了哈奴曼的神话,在宋代以前就已传入中国。杨景贤和吴承恩等人存在知道哈奴曼故事的可能性。

而季羡林则认为,孙悟空形象是中印的混血儿。

他说:“不能否认孙悟空与《罗摩衍那》的那罗与哈奴曼等猴子的关系,那样做是徒劳的。但同时也不能否认中国作者在孙悟空身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把印度神猴与中国的无支祁结合了起来,再加以幻想润饰,塑造成了孙悟空这样一个勇敢大胆、敢于斗争、生动活泼的、为广大人民所喜爱的艺术形象。”

季羡林甚至在翻译《罗摩衍那》时,还借鉴了如意金箍棒的名称,将哈奴曼的武器翻译为虎头如意棍。

目前季羡林的观点已被较多学者接受。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03

素材运用:

以创新或文化交流为主题的作文,都可以将孙悟空的形象演变史作为材料。

运用示例:

1.传承与创新

所谓传承,并不是对传统文化、古典文化的故步自封,而是一个流变的过程。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传承,文化便是无源之水;而没有创新,文化便是一潭死水。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才会“清如许”。

如何进行传承与创新:

  • 澄沙汰砾,去芜存菁

传承要区分精华与糟粕,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正因为吴承恩批判性地接收了杨景贤等人的创作成果,才让孙悟空的形象变得妇孺皆知、深受喜爱。

  • 博采众长,独树一帜

创新往往从模仿、借鉴开始,但不能止于模仿,要博采众家之长,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吴承恩的孙悟空,既有无支祁的特点,又有哈奴曼的影子,但经过作家的加工,终于成为独一无二的齐天大圣。

2.文化交流

吉野源三郎的小说《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这样讲述文明传播的历程:“学问和艺术没有国境。喜马拉雅山脉、兴都库什山脉、昆仑山脉等堪称亚洲大陆脊梁的险峻山脉,和塔克拉玛干那样的大沙漠,最终都没能妨碍卓越艺术的远行。千百年前,希腊文明越过这样的天险,横跨中国大陆,不远万里来到日本。”

任何民族都无法独立于世界之外。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为各民族文化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为这一泓清泉注入更为丰富多元的特质。

如何进行文化交流:

  • 开放包容,美美与共

余秋雨说:“学术无界,文化无墙,永远不能画地为牢。”在进行文化交流时,我们需要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其他文化,欣赏不同文化的美。

  • 相互借鉴,兼收并蓄

文化的进步要根植于自身的文化土壤,也离不开对其他文化优秀成果的借鉴。吴承恩既从中国文化中汲取营养,也从印度文化中得到智慧,才写就了名垂千古的名著。

(0)

相关推荐

  • 孙悟空的三种原型:水怪、神猴、高僧

    作为经典名著<西游记>的主人公之一,孙悟空自古以来就因其神通广大的本领和嫉恶如仇的性格而受到人们的喜爱.按照原著中的设定,他本是女娲补天石经天精地华滋养孕育而出的石猴,生来便灵性十足,且具 ...

  • 孙悟空一共三个可能身份,随便一个都能让玉帝和如来畏惧三分

    说起西游记,就不得不提及西游记的神秘人物,小编觉得,西游记中一共有四大神秘人物,分别是:菩提祖师,乌巢禅师,砍柴樵夫,孙悟空.其中谜团最大的并不是菩提祖师,而是孙悟空. 孙悟空大闹天宫,所向无敌,孙悟 ...

  • 金箍棒突然闪闪发光,是孙悟空召唤金箍棒?不!金箍棒召唤孙悟空

    西游记中,有一个谜团很让人费解,就是金箍棒与孙悟空初次见面,为何会闪闪发光?原著对于这一奇怪景象,是这样描述的:正说处,后面闪过龙婆.龙女道:"大王,观看此圣,决非小可.我们这海藏中,那一块 ...

  • 孙悟空仅仅是抢走定海神针那么简单吗?不!他亲手放走了上古水怪

    上一回我们说到,天河有一水怪出现,引起了天庭恐慌.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真武大帝,猪八戒,沙和尚,哪吒等熟悉水性的大神,全都前往天河收服水怪.而天庭已经再没有人手可用了,玉帝又不好意思出面亲手降妖,只能 ...

  • 完整的汉字起源和演变史,独家的

    大家好.我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汉字的演变史.弄懂汉字的历史非常重要,因为你只有搞懂汉字的历史,你才能够明白汉字它的造字原理,那么明白它的造字原理,我们才知道汉字它的最初的含义是什么?这样才能读懂每一个 ...

  • 喜爱收藏景德镇567瓷的你,应该了解新中国陶瓷窑炉演变史!

    都说景德镇瓷器是火的艺术,那么新中国成立以来, 几次重大窑炉技术变革,你了解吗? 景德镇制瓷历史先后经历了从柴窑到煤窑.油窑.气窑(电窑)的发展演变,伴随着陶瓷工业向前推进,不同燃料和外形的窑炉工艺技 ...

  • 刘海粟美术馆 · 静远雅集第101回 · 三人谈 | 花鸟画的演变史

    静绘心中图,远品画中意.大家好!刘海粟美术馆 · 静远雅集第101回今天与大家见面了.本期节目和以往有所不同,我们将以全新的"三人谈"的方式,也就是一位老师.一位学生,再加上一位观 ...

  • Instagram的UX和UI的演变史

    介绍 用户体验(UX)和用户界面(UI)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两个术语的意义常常被误解: UX设计师需要平衡业务目标和产品目标,同时对用户的需求也有深刻的理解. UI设计师确保产品的界面直观,响应迅 ...

  • 金文的演变史

    金文指铸造和鏨刻在铜器上的铭文,主要以商周青铜器铭文为主. 因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周代以前把铜称之为金,因此金文也被称为吉金文字:又因青铜器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鐘为代表,故金文又称鐘鼎文.在书法中一 ...

  • 《子弹演变史》一颗子弹打爆15毫米的3A钢板,解密百年史的子弹

    《子弹演变史》一颗子弹打爆15毫米的3A钢板,解密百年史的子弹

  • 1分钟看完茶叶演变史!

    2019-05-28 11:22:31 首先要说的是,"茶"这个字,在唐代以前是没有的,当时写作"荼"字,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才将"荼 ...

  • 《伦敦雾:一部演变史》| 暗蓝解读

    关于作者 克里斯蒂娜·科顿,英国肯特大学博士,目前任职于剑桥大学沃尔森学院,剑桥狄更斯学会创始人,自由写作者.曾就职于哈米什·汉密尔顿出版社和企鹅出版集团. 关于本书 这是一部从现实入手探究意象演变历 ...

  • 中国货币演变史(读书笔记)

    起源: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 在原始社会末期最早出现的货币是实物货币. 一般来说游牧民族以牲畜.兽皮类来实现货币职能,而农业民族以五谷.布帛.农具.陶器.海贝,珠玉等充当最早实物货币.据考古发掘新石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