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形象的演变史
01
—
在吴承恩诞生前300多年,西夏开凿的榆林窟第三窟中,就出现了一幅《唐僧取经图》壁画。随侍在唐僧身后的,是一个头戴金环、似人又似猴的和尚。可见此时已有了猴行者随唐僧取经的传说。
现存的最早关于西游的文学作品,是南宋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书中讲到唐僧师徒六人去取经途中(没错,是六人,且没有猪八戒和沙僧
),有一个白衣秀才,自称“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前来相助唐僧一行。唐僧于是称他为猴行者。
猴行者在这部书中的经历:偷吃仙桃——被囚山下——参加取经——上天成佛,已经为后来孙悟空的故事奠下了基础。
但这部书中的猴行者,还没有鲜明的个性。
之后元代的剧作家杨景贤创作了杂剧《西游记》,第一次出现了孙悟空的鲜活形象。
杂剧中的孙悟空本名“孙行者”,号称“通天大圣”,桀骜不驯、机智狡黠,和吴承恩笔下的“齐天大圣”已有了七分相似。
不同的是,这个“旧版”的孙悟空很黄很暴力。
他不只说荤话,还做荤事:在花果山时,就掳了一位金鼎国公主上山当压寨夫人;经过火焰山时,一见到铁扇公主,就出言调戏,要和她“凑成一对”。
而他刚被唐僧从山下解救出来,就高高兴兴地要吃掉唐僧,幸好观音及时出现,丢了一个紧箍咒,才救下唐僧一命。
吴承恩正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才塑造出了我们熟悉的孙悟空形象。
02
—
那么,第一个赋予了孙悟空“猴”的形象的艺术家,又是从哪里得到的灵感呢?
鲁迅认为,孙悟空“猴”形象的灵感来自中国本土的无支祁。
无支祁是中国神话中的水怪。他的形状像猿猴,塌鼻子,凸额头,火眼金睛。他力大无比,又敏捷非常。
大禹治水时,无支祁作怪,使淮水附近风雷齐作,木石俱鸣。
大禹先后派童律、乌木由擒拿无支祁,都无功而返。最后派庚辰出战,才擒获了无支祁。
无支祁虽被抓,但还是跳腾不息,谁也管束不住。
于是禹用铁索锁住他的颈脖,拿金铃穿在他的鼻子上,把他镇压在淮河下游的龟山之下。
从人物形象来看,无支祁的外形和神通,与孙悟空颇为相似。
从传说的相关故事结构来看,无支祁作怪而被大禹镇于龟山脚下,和与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镇压在五行山下的情节,也很像。
而孙悟空也和大禹有不少关联:孙悟空是由仙石孕育而生,传说大禹的儿子夏启,也是从石头中生出来的。
另外,孙悟空的武器如意金箍棒,也叫定海神珍,正是大禹治水时使用过的工具。
无支祁的传说在淮扬一带流传极广。鲁迅认为,作家在创造孙悟空这个形象时,不可能不受其影响。
胡适的看法则与鲁迅不同,他认为孙悟空“猴”形象的灵感,得自印度的哈奴曼。
哈奴曼是印度的神猴,是风神伐由的儿子。他聪明非凡,力能排山倒海,善于腾云驾雾,是智慧和力量的化身。
哈奴曼刚出生不久,就显现了自己的神通和淘气的天性。他以为天上的太阳是一颗水果,跳起来想把太阳吞下去。天帝因陀罗大惊失色,一雷杵把哈奴曼打落凡尘。
风神伐由十分愤怒,让三界之中不再有风吹动,使三界陷入了近乎死亡的境地。
于是众神不得不向哈奴曼赔礼道歉,并给予哈奴曼永生不死、不可战胜的能力。
长大后的哈奴曼依然淘气贪玩,并且有许多妻子,但他对印度传说中的圣王罗摩(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主人公)十分忠诚。
罗摩的妻子悉多曾被恶魔罗波那抢走,哈奴曼为了寻找悉多,一个筋斗飞跃大海。
但海里忽然冒出一个罗刹女,将哈奴曼一口吞下肚去。
哈奴曼在罗刹女肚子里,先把身子变得非常高大。罗刹女不得不随之把身子变大,后来竟变得光是嘴巴就长达几百里。哈奴曼又突然把自己的身体缩小,从她的右耳朵孔里飞出去。
之后哈奴曼变成一只猫,潜入恶魔罗波那统治的楞伽城。
在城里的御花园无忧园里,他发现了被囚禁的悉多。
为了试一试罗波那的威力,哈奴曼大闹楞伽城,并故意被擒。
罗波那想杀掉哈奴曼,于是把油涂在他的猴尾巴上,点起火来。哈奴曼的尾巴着火,所到之处,烈炎随之。但他没有被烧死,反而用尾巴把楞伽城变成火海。
哈奴曼之后又协助罗摩杀死罗波那,救回悉多。
胡适认为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情节,即改编自哈奴曼大闹无忧园的情节。
他说:“我总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一件从印度进口的。”
现存于泉州开元寺的《猴王哈奴曼》浮雕,也证明了哈奴曼的神话,在宋代以前就已传入中国。杨景贤和吴承恩等人存在知道哈奴曼故事的可能性。
而季羡林则认为,孙悟空形象是中印的混血儿。
他说:“不能否认孙悟空与《罗摩衍那》的那罗与哈奴曼等猴子的关系,那样做是徒劳的。但同时也不能否认中国作者在孙悟空身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把印度神猴与中国的无支祁结合了起来,再加以幻想润饰,塑造成了孙悟空这样一个勇敢大胆、敢于斗争、生动活泼的、为广大人民所喜爱的艺术形象。”
季羡林甚至在翻译《罗摩衍那》时,还借鉴了如意金箍棒的名称,将哈奴曼的武器翻译为虎头如意棍。
目前季羡林的观点已被较多学者接受。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03
—
素材运用:
以创新或文化交流为主题的作文,都可以将孙悟空的形象演变史作为材料。
运用示例:
1.传承与创新
所谓传承,并不是对传统文化、古典文化的故步自封,而是一个流变的过程。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传承,文化便是无源之水;而没有创新,文化便是一潭死水。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才会“清如许”。
如何进行传承与创新:
澄沙汰砾,去芜存菁
传承要区分精华与糟粕,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正因为吴承恩批判性地接收了杨景贤等人的创作成果,才让孙悟空的形象变得妇孺皆知、深受喜爱。
博采众长,独树一帜
创新往往从模仿、借鉴开始,但不能止于模仿,要博采众家之长,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吴承恩的孙悟空,既有无支祁的特点,又有哈奴曼的影子,但经过作家的加工,终于成为独一无二的齐天大圣。
2.文化交流
吉野源三郎的小说《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这样讲述文明传播的历程:“学问和艺术没有国境。喜马拉雅山脉、兴都库什山脉、昆仑山脉等堪称亚洲大陆脊梁的险峻山脉,和塔克拉玛干那样的大沙漠,最终都没能妨碍卓越艺术的远行。千百年前,希腊文明越过这样的天险,横跨中国大陆,不远万里来到日本。”
任何民族都无法独立于世界之外。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为各民族文化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为这一泓清泉注入更为丰富多元的特质。
如何进行文化交流:
开放包容,美美与共
余秋雨说:“学术无界,文化无墙,永远不能画地为牢。”在进行文化交流时,我们需要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其他文化,欣赏不同文化的美。
相互借鉴,兼收并蓄
文化的进步要根植于自身的文化土壤,也离不开对其他文化优秀成果的借鉴。吴承恩既从中国文化中汲取营养,也从印度文化中得到智慧,才写就了名垂千古的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