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律时,aVR 导联P波倒置、QRS波群主波向下、T 波倒置,其中 aVR 导联P波倒置是确定窦律的关键指标。排除左心房后上部起源导致 aVR导联P波倒置后,再结合Ⅰ、Ⅱ、V5、V6 导联P波直立,则可诊断为窦性心律。
通过aVR导联直立的P波,可以轻松做出非窦性心律的判断!
传统上,利用具有最高R波的肢体导联来确定心脏的额面电轴。而确定心脏额面电轴的另一个方法是寻找负向波或S波最深的导联,额面电轴即该导联在六轴系统中所处的位置相反。当aVR导联的S波最深时,则额面电轴将直接与aVR导联相反,即+ 30°。右位心和左右手反联的共同特点是左右上肢的肢体电极接反,致使Ⅰ导联 P、QRS、T波全部倒置,Ⅱ导联和Ⅲ导联颠倒,aVL 导联和 aVR导联颠倒。故当 aVR 导联 P 波直立同时存在Ⅰ导联 P、QRS、T波全部倒置时,结合 aVL 导联呈正常 aVR导联样改变,则可确认左右上肢电极接反。若胸前导联图形正常,则为单纯左右手反联; 若胸前导联 V1 ~ V6无正常,反而R波越来越小,则为右位心,此时,左右电极交换、重新摆放胸前导联( 与正常胸前导联位置呈左右对称) 则可明确诊断。由于肢体导联电极不受电极位置、呼吸以及心脏移位的影响,在诊断左室肥大时,aVR导联向下的QRS向量明显增大( SaVR≥15 mm) ,而当 aVR导联R波振幅≥0.5mV 或R/Q≥1是诊断右心室肥大重要和可靠的指标。aVR及 aVL 导联有终末R波时,aVR导联终末R波顶峰的出现迟于 aVL 导联R波顶峰,是左前分支阻滞的辅助诊断条件。冠心病是全球导致死亡的首要高危因素,研究显示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时,aVR导联ST段抬高提示左主干狭窄或三支冠脉病变,提示预后差。aVR导联描述了心脏右上方的改变,包括右室流出道和室间隔基底部,当左主干或左前降支近端狭窄,尤其是室间隔基底部有缺血损伤时。aVR和 V1 导联 ST 段抬高,V5、V6以及下壁导联 ST 段下移。
与此相反,当前降支第一间隔支之后病变时,左室心尖部出现缺血损伤,出现下壁、V4~V6导联 ST 段抬高、aVR导联 ST 段下移。
aVR 导联ST段发生明显变化,是因为第一间隔支近端的左前降支发生急性闭塞后,室间隔基底部会发生透壁缺血,从而引起 aVR 导联的ST段抬高,而在左主干闭塞也会造成室间隔基底部透明壁缺血,从而引起ST段改变。aVR导联 ST 段抬高预示着 30 天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尤其针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预测价值是明确的。在鉴别早期复极综合征与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 死时,前者下壁、V3 ~ V5导联 ST 段抬高,仅有 aVR导联 ST 段压低,偶有单独出现下壁或前壁导联 ST 段抬高; 后者在出现 ST 段抬高后,会有多个对应导 联 ST 段下移,而非仅有 aVR导联 ST 段压低。在窄QRS型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中,aVR导联逆行 P 波倒置提示右房局灶性心动过速,aVR导联逆行 P 波直立,可能是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或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而 aVR 导联 ST 段抬高则提示旁路存在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左侧旁道介导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可见明显的aVR导联ST段抬高!
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鉴别上,明显的 P 波和 PR间期≥100 ms 支持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而在诊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时,aVR导联伪 r 波的出现在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准确率方面均优于 V1 导联伪 r 波和Ⅱ导联的伪 s 波。在宽QRS型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中,2008 年,Vereckei 提出了 aVR 单导联 4 步鉴别法:
- 第 2 步 aVR导联初始 r 或 q 波 > 40 ms
- 第 3 步初始负向和主波向下且 QRS下降支起始部位有顿挫
但是该法不适用于下列情况:局部心梗、QRS波起点及终点不易辨认、分支型室速伴窄QRS波及 折返环路靠近希浦系统。aVR导联QRS波群振幅(R 波振幅+S波振幅)可用于估测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公式:LVEF(%)=2.264×aVR导联QRS振幅(mm)+0.645×年龄在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 aVR导联T波直立多提示有较高的肺动脉压力、较高的左心房平均压和较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研究表明,aVR导联ST段抬高(aVR导联ST段压低) 提示下壁心肌梗死或前侧壁心肌梗死时累及了更多的心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