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里的保定

东南过广昌县南

  广昌县故城,疑与今涞源县城东北之曲村遗址有关。按卷十二巨马河条注文:“有二源,俱发涞山。东迳广昌县故城南”的方位描述,则涞源曲村一带的战国遗址恰当其位。曲村遗址位于甲村乡曲村南,面积约16万平方米。暴露遗迹有灰坑。采集遗物有战国时期的泥质灰陶绳纹板瓦、罐、盆等[1]。杨守敬认为在广昌县(今涞源县)北。(守敬按:汉县属代郡,後汉属中山国,魏因,晋复属代郡,後魏废。在今广昌县北。)

滱水东迳嘉牙川,有一水南来注之,水出恒山北麓,稚川三合,迳嘉牙亭东而北流,注于滱水。水之北山,行即广昌县界。

南来之水,疑与今唐河支流西河有关。

嘉牙亭,疑与今涞源县南城子战国城址有关[2]。

滱水又东迳倒马关,关山险隘,最为深峭,势均诗人高冈之病良马,傅险之困行轩,故关受其名焉。关水出西南长溪下,东北历关注滱。

倒马关,倒马关位于河北唐县西北60公里的倒马关乡倒马关村。最初为战国时置,称鸿之塞,汉代称常山关,明代以后通称倒马关。现存倒马关城始建于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后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维修。整座关城依地势而建,唐河水由西、北、东三面环绕关城而流,平面呈东西长方形,分为上下两城。

滱水南山上起御坐于松园,建祗洹于东圃,东北二面,岫嶂高深,霞峰隐日,水望澄明,渊无潜甲。行李所迳,鲜不徘徊忘返矣。

又东南过中山上曲阳县北,恒水从西来注之。

滱水自倒马关南流与大岭水合,水出山西南大岭下,东北流出峡,峡右山侧,有祗洹精庐,飞陆陵山,丹虹盘梁,长津泛澜,萦带其下。东北流注于滱。

大岭水,即出小石沟门、南上沟、教场东北流注入蔲水倒马关处之支流(今已干涸)

“祗洹精庐,飞陆陵山”中的“飞陆”王东在《<水经注>“飞陆"考辨》一文中疑为“飞陛”之误[3]。他认为:

从“飞陛”的使用义项来看,“飞陛”,义为“凌空直上的阁道阶梯”。三国魏曹植《七启》:“华阁缘云,飞陛凌虚,俯眺流星,仰观八隅,升龙攀而不逮,眇天际而高居。”赵幼文校注:“飞陛,谓阁道阶除,凌空直上,不在于地,故称日飞陛。”本文姑从王氏所论,按“飞陛陵山”。

图表 1大岭水等注入滱水处

滱水又屈而东合两岭溪水,水出恒山北阜,东北流历两岭间,北岭虽层陵云举,犹不若南峦峭秀,自水南步远峯,石隥逶迤,沿途九曲,历睇诸山,咸为劣矣,抑亦羊肠、邛崃之类者也。齐、宋通和,路出其间。其水东北流,注于滱水。

恒山,按《元和郡县志》:在县北一百四十里。常水所出。《周官职方氏》“并州山镇曰恒山”,是为北岳。汉以避文帝讳,改曰常山。至周武帝平齐,复名恒山[4]。

两岭溪水:按注文“齐、宋通和,路出其间”疑今S241省道与之有关,而流域内的岭北村亦进一步佐证了注文中的峭秀“南峦”。

又东,左合悬水,水出山原岫盘谷,轻湍浚下,分石飞悬,一匹有馀,直灌山际,白波奋流,自成潭渚。其水东南流,扬湍注于滱。

悬水,今称清水河,俗名北岭子沟。该水源于涞源县白石山南麓,历涞源银坊,过玉皇沟入唐县,历周家堡等村,在花塔村西南入唐河。

图表 2两岭溪水、悬水、大岭水等鸟瞰图

滱水又东流历鸿山,世谓是处为鸿头,疑即《晋书·地道记》所谓鸿上关者也。关尉治北平而画塞于望都,东北去北平不远,兼县土所极也。

鸿上关,按:《九州岛要记》云:“中山有鸿山关者。昔项羽于此关见群鸿,乃誓众曰:‘我当南面,而中其一。’引满射之,莫有中者,乃折弓投地而去。时知项羽终不能济。鸿郎城:《九州岛要记》云:“鸿城,俗号为鸿郎城,即帝尧时丹朱所居”此城是也[5]。

综合考量鸿城,即今北洪城城址,该城址位于唐县葛公乡北洪城村北,建在依山临水的山间高台地上,西临唐河,东、北为山岗,面积约42万平方米。城址略近方形,南北长约700、东西宽约600米。西城墙残长约430米,东城墙残长约380米。墙基宽约20米,顶宽约5米,残高3-15米。城墙夯筑,夯层0.314 ~0.32米。城址破坏严重,城内散布有夹砂和泥质灰陶罐、豆、夹砂红陶釜[6]等。值得注意的是鸿城是扼控太行山通往河北平原的要塞之一,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望都县,按《元和郡县志》:本汉旧县,属中山国。以尧山在北,尧母庆都山在南,登尧山见都山,故以望都为名。据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战国赵三孔布有‘王夸’布,解读为‘望诸’,又称‘望都’、‘庆都’,均为同一地名之音转。《汉志》中山国属县望都,战国时此地先属中山国,后属赵。。……从此币文和文献看,赵置望都县,西汉沿置,推之秦也设置此县,其故址地望在今河北省望都县西北三十里[7]”

滱水于是,左纳鸿上水,水出西北近溪,东南流注于滱水也。

鸿上水,按保定地方志网:鸿上水即青虚山(一名葛洪山)之行(南)唐沟、西胜沟的涧溪水;但若此则与注文“滱水于是,左纳鸿上水”方位不合且流向为西南与“东南流注于滱水”不符。故本文姑且存疑。

图表 3鸿上水的对比校验

又东过唐县南,

    滱水又东迳左人城南,应劭曰:左人城在唐县西北四十里。

左人城:按注文“滱水又东迳左人城南”及下文雹水“西流历左人亭注滱水”;结合考古综合考量,左人城应即今唐县雹水村南之西城子遗址[8]。

549

县有雹水,亦或谓之为唐水也。水出中山城之西如北,城内有小山,在城西,侧而锐上,若委粟焉,疑即《地道记》所云望都县有委粟关也。俗以山在邑中,故亦谓之中山城;以城中有唐水,因复谓之为广唐城也。《中山记》以为中人城,又以为鼓聚,殊为乖谬矣。言城中有山,故曰中山也,中山郡治。京相璠曰:今中山望都东二十里有故中人城。望都城东有一城名尧姑城,本无中人之传,璠或以为中人,所未详也。《中山记》所言中人者,城东去望都故城十馀里,二十里则减,但苦其不东,观夫异说,咸为爽矣。今此城于卢奴城北如西六十里。

城之西北,泉源所导,西迳郎山北,郎、唐音读近,寔兼唐水之传。西流历左人亭注滱水。

雹水,“水出中山城之西如北”之雹水今称逆流河,因从东向西流,故又俗称倒流河。发源于唐县城北东杨庄西偏北粟山(中山城)东部,流经北城子村东,北店头村南,向西北经南张各庄村,至明伏村南入唐河。

郎山,疑与今狼山有关。

中山城,按上述注文雹水(逆流河)、相关地貌结合考古综合考量即今唐县北城子古城遗址[9]。

中人城,不少学者按“《中山记》所言中人者,城东去望都故城十馀里”认为中人城即注文所谓之中人亭。位于今望都县都亭村一带,但路洪昌、李晓明在《中山早期地域和中人、中山其名》一文中通过钩沉《史记》、《左传》、《后汉书》等相关典籍后分析指出:“中山与中人, 在战国时本来分别是国名和城邑名.......人们以中人城曾为战国中山国都城, 汉初为中山郡治, 故将其称为中山故城[10]”

而鉴于都亭一带未有相关中人古城址,本文暂从路氏等所论。

卢奴城,治即今定州市。

马溺山今称嘉山,马溺水今杏树村北河道,是发源于曲阳西北马溺山(嘉山)的溺水河

图表 4两条雹水

滱水又东,左会一水,水出中山城北郎阜下,亦谓之唐水也。然于城非在西,俗又名之为雹水,又兼二名焉。西南流入滱,竝所未详,盖传疑耳。

郎阜:疑即今郎山,结合Googleearth考量,注文“水出中山城北郎阜下”疑有误当更正为“水出左人城北郎阜下”

滱水又东,恒水从西来注之。自下滱水兼纳恒川之通称焉。即《禹贡》所谓恒、卫既从也。滱水又东,右苞马溺水,水出上曲阳城东北马溺山,东北流迳伏亭。《晋书·地道记》曰:望都县有马溺关。《中山记》曰:八渡、马溺。是山曲要害之地,二关势接,疑斯城即是关尉宿治,异目之来,非所详矣。马溺水又东流注于滱。

恒水,即今通天河,发源于大茂山(古恒山)东麓,历经岳岭口(今称大岭口)、北岳行宫、石门、担(旦)里、和家庄、军城镇、娘子神,在贤(献)表,从柏岩山西入曲阳界,经灵山镇国际友人何明清故居宋家庄、定窑遗址、聚龙洞,从横河口出曲阳。在十八渡入唐县,与三会河(长星沟)会合,至东庄(张)湾入唐河;恒水河谷为古代重要的孔道。

图表 5恒水鸟瞰

滱水又东迳中人亭南,《春秋左传·昭公十三年》,晋荀吴率师侵鲜虞及中人,大获而归者也。

中人亭,路洪昌、李晓明在《中山早期地域和中人、中山其名》一文中指出:

“《水经注》始将中山、中人区分为二城, 然而隋、唐、宋诸代志书并未信从此说。直到清末民国初期,《唐县志》、《袭辅通志》、《河北通志稿》重操此说, 并指出中人亭在今唐县城西南六里的都亭”。今检索相关文普资料未发现都亭村附近有城址遗存而都亭距离北城子城址(中人城)不过6公里,故结合注文滱水 “东迳中人亭南”考量,中人亭仍指上文所谓之中人城(郦注又称之为中山故城)即北城子古城。此城址规模颇大占地面积约120万平米左右。(2013 河北文物局)

滱水又东迳京丘北,世谓之京陵,南对汉中山顷王陵,滱水北对君子岸,岸上有哀王子宪王陵,坎下有泉源积水,亦曰泉上岸。滱水又东迳白土北,南即靖王子康王陵,三坟竝列者是。滱水又东迳乐羊城北,《史记》称,魏文侯使乐羊灭中山。盖其故城中山所造也,故城得其名。

乐羊城,今人通传为东建阳村处。

滱水又东迳唐县故城南,此二城俱在滱水之阳,故曰滱水迳其南。城西又有一水,导源县之西北平地,泉涌而出,俗亦谓之为唐水也。东流至唐城西北隅,堨而为湖,俗谓之唐池。莲荷被水,嬉游多萃其上,信为胜处也。其水南入小沟,下注滱水,自上历下,通禅唐川之兼称焉。

唐县故城,按《一统志》及相关考古依据综合考量即今唐县固城村[11]。

上述注文所谓唐川“下注滱水”的相关河道,因地处河流冲积平原摆动幅度很大,河道之剧烈变迁亦给相关地望的判定带来较大麻烦。故此段河道不明。

从Google earth 审视,注文中“小沟、唐川”等似与今大运河河道部分重叠。

应劭《地理风俗记》曰:唐县西四十里得中人亭。今于此城取中人乡,则四十也。唐水在西北入滱,与应符合。又言尧山者在南,则无山以拟之,为非也。

阚駰《十三州志》曰:中山治卢奴,唐县故城在国北七十五里。駰所说北则非也。

卢奴,即今定州市。

注文中“阚駰《十三州志》曰:中山治卢奴,唐县故城在国北七十五里”。但郦道元认为“駰所说北则非也”。但经Google earth 测量唐县固城村与定州市距离约34公里,约合79北魏里,与阚駰所谓“唐县故城在国北七十五里”基本吻合,而注文“駰所说北则非也”当系郦氏误判。

《史记》曰:帝喾氏没,帝尧氏作,始封于唐。望都县在南,今此城南对卢奴故城,自外无城以应之。考古知今,事义全违,俗名望都故城则八十许里,距中山城则七十里,验途推邑,宜为唐城。城北去尧山五里,与七十五里之说相符。然则俗谓之都山,即是尧山,在唐东北望都界。皇甫谧曰:尧山一名豆山。今山于城北如东,崭絶孤峙,虎牙桀立,山南有尧庙,是即尧所登之山者也。

《地理志》曰:尧山在南。今考此城之南,又无山以应之,是故先后论者,咸以《地理记》之说为失。又即俗说以唐城为望都城者,自北无城以拟之,假复有之,途程纡远,山河之状全乖,古证传为疎罔。是城西北豆山西足,有一泉源,东北流迳豆山,下合苏水,乱流转注东入滱,是岂唐水乎?所未详也。

又于是城之南如东十馀里,有一城,俗谓之高昌县城,或望都之故城也。县在唐南,皇甫谧曰:相去五十里。稽诸城地,犹十五里,盖书误耳。

此城之东,有山孤峙,世以山不连陵,名之曰孤山,孤、都声相近,疑即所谓都山也。

高昌县城,是尧帝之母庆都居住和生活过的地方。该镇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唐县县城东北,距县城6千米,与望都顺平两县相邻。据台湾版白话《史记》(秦始皇本纪六注)称,上古此地因近孤山得名孤邑。后因尧母庆都曾居,得名庆都邑,曾是望都县第一治所。北魏主拓跋珪曾将此地建成北魏中山国行台,并兼有移民转运站功能。后世取名高昌。《魏书》所载唐县有“高昌城”之说即源于此。后世陆续围绕高昌形成诸多聚落,均以高昌为名,有北高昌、南高昌、东高昌、高昌屯、高昌店、高昌庄等6个村[12];

检索相关文普资料附近未现城址,但却在高昌村西北却又颇具规模的战汉墓群[13],故此推断高昌城亦在佐近。(2013 河北文物局)

《帝王世纪》曰:尧母庆都所居,故县目曰望都。张晏曰:尧山在北,尧母庆都山在南,登尧山见都山,故望都县以为名也。唐亦中山城也,为武公之国,周同姓。周之衰也,国有赤狄之难,齐桓霸诸侯,疆理邑土,遣管仲攘戎狄,筑城以固之。其后,桓公不恤国政,周王问太史馀曰:今之诸侯,孰先亡乎?对曰:天生民而令有别,所以异禽兽也。今中山淫昬康乐,逞欲无度,其先亡矣。后二年果灭。魏文侯以封太子击也,汉高祖立中山郡,景帝三年为王国,王莽之常山也。魏皇始二年,破中山,立安州,天兴三年,改曰定州,治水南卢奴县之故城。昔耿伯昭归世祖于此处也。

按注文“此城之东,有山孤峙.... 孤、都声相近,疑即所谓都山也”考量,郦氏所谓之尧母庆都山疑为今唐县高昌镇东的一座独立小山,惜呼毁于凿山开石,惟余二坑。

今当地以高昌镇西北联袂之山峰为庆都山,似不合注文“世以山不连陵”的描述,因为高昌村西北有颇具规模的战汉墓群接近此处山岭。

此外从注文“名之曰孤山”推析郦氏所谓的孤山显然是一处孤峙小山与今唐尧文化园区所处“连峰接势”之庆都山显然不合。

此外据逸泉轩主人考证:“所谓庆都山,就是现在在顺平县城通往唐县县城的公路旁,唐县高昌城东、望都郭村村北的“孤山”,当地人俗称“小孤山”。孤山面积0、1平方公里,海拔111、9米,因为四周皆是平原,无山脉相连,故名。因山体结构是“麻片岩”,石质尖脆,便于开采,近些年当地人过度开采石头,已经基本快炸平了。据本地老人们说,孤山上曾经有塔和庙 ,后因开山取石,今天庙、塔今已荡然无存[14]。

不过鉴于郦道元也是揣测(“孤、都声相近,疑即所谓都山也”),故真正的都山究竟何处,恐已是无法破解之谜团。

图表 6唐县高昌镇东孤山(郦道元疑为尧母庆都山)已被凿山采石毁为二坑,摘自逸泉轩《庆都山辩》

图表 7尧山、庆都山、孤(都)山鸟瞰


[1]河北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卷(下),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555页。

[2]河北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卷(下),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555页。

[3]王东:《<水经注>“飞陆"考辨》,《语文研究》,2011年,第4期,第9页

[4]《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八

[5]《太平寰宇记》唐县条下

[6]河北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卷(下),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549页

[7]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58页。

[8]河北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卷(下),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549页

[9]河北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卷(下),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549页

[10]路洪昌、李晓明:《中山早期地域和中人、中山其名》,《河北学刊》,1988年第1期,第75页。

[11]河北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卷(下),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549页

[12]摘自保定地方志网

[13]河北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卷(下),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555页

[14]逸泉轩主人:《庆都山辩》,《观鱼论史山房公众号》,2016年8月1日

滱水之右,卢水注之,水上承城内黑水池。    《地理志》曰:卢水出北平,疑为疎阔;阚駰、应劭之徒,咸亦言是矣。余按卢奴城内西北隅有水,渊而不流,南北百步,东西百馀步,水色正黑,俗名曰黑水池。或云水黑曰卢,不流曰奴,故此城藉水以取名矣。池水东北际水,有汉中山王故宫处,台殿观榭,皆上国之制。简王尊贵,壮丽有加,始筑两宫,开四门,穿北城,累石为窦,通池流于城中,造鱼池、钓台、戏马之观。岁久颓毁,遗基尚存,今悉加土,为利刹灵图。池之四周,居民骈比,填褊秽陋,而泉源不絶。暨赵石建武七年,遣北中郎将始筑小城,兴起北榭,立宫造殿,后燕因其故宫,建都中山小城之南,更筑隔城,兴复宫观,今府榭犹传故制,自汉及燕。池水迳石窦,石窦既毁,池道亦絶,水潜流出城,潭积微涨,涓水东北注于滱。

卢奴城:即今定州市。

黑水池,旧志称之为黑龙泉。(守敬按:旧志俗名黑龙泉)

石窦即石穴。注文中“简王尊贵”之简王盖指中山简王刘焉(中山简王焉,建武十五年封左冯翊公,十七年进爵为王。焉以郭太后少子故,独留京师。三十年,徙封中山王[1]),考古资料显示定县北庄子附近发现东汉中山简王刘焉墓[2]

滱水又东迳汉哀王陵北,冢有二坟,故世谓之两女陵,非也。哀王是靖王之孙,康(应为“穅”)王之子也。

“康”应为“穅”;杨守敬、赵一清等按《汉表》考证哀王是靖王之子,王之父[3]。另据《河北省出土文物选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等资料显示定州三盘山汉墓群可能与中山哀王昌和王昆侈及其家族有关。但考古发掘报告显示的“三墓东西并列,坐北朝南,均为大型土坑木椁墓”与注文“冢有二坟”的描述有所不同,故仍待微观层面的进一步细勘校验。

卢水:今踪迹难觅,按注文所述其河道大致如下:

滱水又东,右会长星沟,沟出上曲阳县西北长星渚。渚水东流又合洛光水,水出洛光沟,东入长星水,乱流东迳恒山下庙北。汉末丧乱,山道不通,此旧有下阶神殿,中世以来,岁书法族焉。晋、魏改有东西二庙,庙前有碑阙,坛场列柏焉。其水又东迳上曲阳县故城北,本岳牧朝宿之邑也。古者,天子巡狩,常以岁十一月至于北岳,侯伯皆有汤沐邑,以自斋洁。周昭王南征不还,巡狩礼废,邑郭仍存。秦罢井田,因以立县。城在山曲之阳,是曰曲阳;有下,故此为上矣。王莽之常山亭也。

长星沟,按《元和志》长星沟水在恒阳县西北十七里,《清一统志·定州》“长星沟”条引《旧府志》:“狄水河,在曲阳县东三里,出恒山北谷,南流至定州界入滱。相传宋狄青帅定州,尝转漕于此,故名。盖即长星古渎也。今塞。”长星沟又名狄水河、七星沟。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东南流经定州市南合古滱水。相当今孟良河。据熊会贞考证长星沟为今曲阳东三里之小青河[4]。但按“沟出上曲阳县西北长星渚”考量今孟良河之上游可与之相当。

长星渚,疑与今曲阳县东西海子附近的水库有渊源。

按《元和志》:恒岳下庙,在县西四十步。另据曲阳当地文物工作者考证: “《水经注》中称曲阳的北岳庙为下庙……阜平的千亩台当为恒山上庙遗址[5]

又东南流,胡泉水注之,水首受胡泉,迳上曲阳县南,又东迳平乐亭北,左会长星川,东南迳卢奴城南,又东北,川渠之左有张氏墓,冢有《汉上谷太守议郎张平仲碑》,光和中立。川渠又东北合滱水,水有穷通,不常津注。

上曲阳县故城,按《地图集》所示在今曲阳县城西(案《一统志》上曲阳故城在县西战国时赵邑;估计《地图集》便是从此说)。但翻检相关文普资料,今曲阳县城西一带并未发现有规模较大的汉遗,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今曲阳县城西北约三十里处有颇具规模的党城城址,由于没有进一步的考古发掘报告可供参考,故此本文颇疑党城城址与上曲阳县故城有渊源。(备注:党城城址位于党城乡河东村与城南村之间·汉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750米,东西宽约500米。城垣夯土筑成,残高l—2米。采集遗物有铜镞和泥质灰陶绳纹板瓦、简瓦及素面瓮、罐等残片[6]。)

平乐亭,会贞认为即是《魏书.地形志》中的平乐城(会贞按:《地形志》,上曲阳有平乐城,即此)。但城址不明。疑与今曲阳县北平乐村附近的汉墓群有关。(河北文物局,2013)

又东过安憙县南,

县,故安险也。其地临险,有井、涂之难,汉武帝元朔五年,封中山靖王子刘应为侯国,王莽更名宁险,汉章帝改曰安憙。《中山记》曰:县在唐水之曲,山高岸险,故曰安险;邑丰民安,改曰安憙。秦氏建元中,唐水泛涨,高岸崩颓,城角之下有大积木,交横如梁柱焉。后燕之初,此木尚在,未知所从。余考记稽疑,盖城地当初,山水渀荡,漂沦巨栰,阜积于斯,沙息壤加,渐以成地,板筑既兴,物固能久耳。滱水又东迳乡城北,旧卢奴之乡也。《中山记》曰:卢奴有三乡,斯其一焉,后隶安憙。城郭南有汉明帝时《孝子王立碑》。

安险()县故城,约于章帝建初元年(76年)改为安憙县(76年-219年);属中山国、郡。三国魏时写作“安喜县[7]”。按《一统志》:故城在定州东三十里。周振鹤认为治所在今河北定州市东南[8]。结合考古资料综合考量疑与今翟城遗址有关。翟城遗址位于东庞乡翟城村南,1986年调查发现,面积约10万平米。采集遗物有泥质灰陶绳纹瓦、罐、盆等残片[9]。汉末刘备参与镇压黄巾军起义,因功擢为安熹县县尉(灵帝末,黄巾起,州郡各举义兵,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据鱼豢《典略》载刘备(非张翼德)曾于此怒鞭督邮。(典略曰: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枊[10])

又东过安国县北

安国县故城,周振鹤在《汉书地理志汇释》认为治所在今河北安平县东北[11]。但河北文物局则认为安国城即今安国县西安国乡东城村西北汉城。城址平面近方形,残址边长约190米,城垣夯土筑成,残高1米,采集遗物有泥质灰陶罐、盆等残片[12]。(《地图集》所示安国城地望亦大致如此)当然值得注意的是此处注文是“又东过安国县北”而非“东过安国县故城北”;所以单凭此注文对汉安国县故城位置做出的判断亦是较笼统的。

滱水历县东分为二水,一水枝分,东南流迳解渎亭南,汉顺帝阳嘉元年,封河间孝王子淑于解渎亭为侯国,孙宏,即灵帝也。

解渎亭,按《元和志》:解渎故城,县东北九里。本汉解渎亭,灵帝袭爵解渎亭侯,桓帝崩无子,窦武定册迎立,即灵帝也[13]。检阅相关文普资料颇疑即今安国市颇具规模的北马庄遗址。(备注:北马庄遗址,位于安国市北段村乡北马庄村西60米,遗址被断代为商代。1986年调查发现。面积约50万平方米。采集遗物有陶器残片,以夹砂和泥质灰陶为主,器表多饰绳纹,可辨器形有鬲、罐、盆等[14]。)

又东南迳任丘城南,又东南迳安郭亭南,汉武帝元朔五年,封中山靖王子刘传富为侯国。其水又东南流,入于滹沱。

任丘城,按《太平寰宇记》:“任丘古城,在县南二十六里”结合相关文普资料推析,疑即今之刘家庄城址【位于沧州市辛中驿镇刘家庄村北50米·战国一汉·县文物保护单位】  城址平面近方形,边长约1000米。城垣夯土筑成,残高l5米。城内采集遗物有泥质灰陶绳纹板瓦、筒瓦、罐和索面豆等残片。(河北文物局,2013

任丘城是汉平帝巡海使中郎将任丘所筑,故以任丘命名。任丘于元始二年(公元2年)筑此城以镇防海口。盖因当时此地近古黄河入海口处,民风彪悍私铸铁器、傍海煮盐从事盐铁走私等不法勾当者较猖獗,故朝廷专设职官与此查禁。【按任丘古城,在县南二十六里。《三郡记》:“汉元始二年,巡检海使中郎将任丘筑此城以防海寇,即以为名。至后汉桓帝崩,无子,太后使校尉窦武诣河间迎灵帝,乃居此城,群臣至此朝谒,又谓之谒城[15]”】

安郭亭,具体位置不详,按文物地图集结合百度地形图综合推析,颇疑安郭亭与今河间市规模庞大的束城遗址[16]有渊源。(备注:束城东周遗址位于河间县束城镇束城村西,1986年调查发现。面积约100万平方米。采集遗物有泥质灰陶绳纹板瓦、罐、盆和索面豆等残片。)

滱水又东北流迳解渎亭北而东北注。

又东过博陵县南

滱水东北迳蠡吾县故城南,《地理风俗记》曰:县,故饶阳之下乡者也,自河间分属博陵。汉安帝元初七年,封河间王开子翼为都乡侯,顺帝永建五年,更为侯国也。

又东北迳博陵县故城南,即古陆成(城)。汉武帝元朔二年,封中山靖王子刘贞为侯国者也。《地理风俗记》曰:博陵县,《史记》蠡吾故县矣。汉质帝本初元年,继孝冲为帝,追尊父翼陵曰博陵,因以为县,又置郡焉。汉末,罢还安平,晋太始年复为郡,今谓是城为野城。

蠡吾县故城,按《一统志》:在河北博野县西南。则今位于博野县城西南的博陵镇东风(战国)遗址恰当其位。该遗址位于博陵镇东风村西北,1989年调查发现。面积约100方平方米。文化层厚1-2米。暴露遗迹有灰坑。采集遗物有铜矛、铜布币、铜镞和大量陶器残片。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其次有夹砂红褐色陶,器表多饰绳纹,可辨器形有板瓦、瓮、罐、盆、豆等[17]。(《地图集》所示亦大致如此)

博陵县故城(古陆城、野城),按注文所述方位次序,遗址位于河北博野县城东乡里村西南10米处,1986年调查发现。面积约15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米。暴露遗迹有灰坑、水井河墓葬。采集遗物有泥质灰陶瓮、罐、盆、板瓦等残片[18]

滱水又东北迳侯世县故城南,又东北迳陵阳亭东.

侯世县故城,杨守敬疑与侯井城有关;但赵一清认为二县不可混淆,侯世县故城在蠡县东北。若按赵一清所述,结合相关文普资料,则侯世县故城疑与蠡县蠡吾镇有渊源,城址虽不明,但蠡吾镇一带分布有数处汉墓群可为佐证[19]。(河北文物局,2013(《水经注疏》:《寰宇记》定远军、东光县有候井城,引《郡国县道记》云,后汉省,旧地理书并失其所在,以理推之,盖在今弓高县西北三十五里,房将池侧,置县,谓之候井。《地理志》河间国之第二县曰候井,其即侯世欤?赵云:按非也。侯世县故城在蠡县东北,候井废县在东光县西,两地悬殊,岂可混而为一乎?)

陵阳亭,按注文方位所述,结合相关文普资料及地名渊源综合考量,陵阳亭应即今蠡县陵阳遗址。(河北文物局,2013)

又北,左会博水,水出望都县,东南流迳其县故城南,王莽更名曰顺调矣。又东南,潜入地下。博水又东南循渎,重源涌发。东南迳三梁亭南,疑即古勺梁也。《竹书纪年》曰:燕人伐赵,围浊鹿,赵武灵王及代人救浊鹿,败燕师于勺梁者也。今广昌东岭之东有山,俗名之曰浊鹿逻。城地不远,土势相邻,以此推之,或近是矣,所未详也。

望都县,按《元和郡县志》:本汉旧县,属中山国。以尧山在北,尧母庆都山在南,登尧山见都山,故以望都为名。据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战国赵三孔布有王夸布,解读为望诸,又称望都庆都,均为同一地名之音转。《汉志》中山国属县望都,战国时此地先属中山国,后属赵。。……从此币文和文献看,赵置望都县,西汉沿置,推之秦也设置此县,其故址地望在今河北省望都县西北三十里[20]。结合相关文普资料推析望都县故城疑与今望都县城西北十几公里处的固现、安庄等战汉遗址有渊源。(河北文物局,2013

博水又东南迳谷梁亭南,又东迳阳城县,散为泽渚。诸水潴涨,方广数里,匪直蒲笋是丰,寔亦偏饶菱藕,至若娈婉丱童,及弱年崽子,或单舟采菱,或叠舸折芰,长歌阳春,爱深緑水,掇拾者不言疲,谣咏者自流响,于时行旅过瞩,亦有慰于羁望矣。世谓之为阳城淀也。阳城县故城近在西北,故陂得其名焉。《郡国志》曰:蒲阴县有阳城者也。今城在县东南三十里。

阳城县故城:即今规模庞大的清苑县阳城镇阳城汉遗址,面积约110万平方米,采集有泥质灰陶瓮,罐、盆等残片。(河北文物局,2013

阳城淀,按注文“阳城县故城近在西北”结合地形图考量,应即今清苑县阳城镇南的那片洼地。

其水又伏流循渎,届清梁亭西北,重源又发。博水又东迳白堤亭南,又东迳广望县故城北,汉武帝元朔二年,封中山靖王子刘忠为侯国。

又东合堀沟,沟上承清梁陂。又北迳清凉城东,即将梁也,汉武帝元朔二年,封中山靖王子刘朝平为侯国。其水东北入博水。

白堤亭,熊会贞认为在清苑县西南三十里处的白城,按此今清苑县白城村恰当其位,但白城一带未见有相关考古发掘报告,故此本文姑且存疑。(会贞按:宋咸平六年,王继忠与辽战于康村,傍西山而北,至白城。即白堤亭也,在今清苑县西南三十里[21]。)

广望县故城,熊会贞认为在清苑县西南五十里处。(会贞按:前汉县属涿郡,后汉废,在今清苑县西南五十里[22]。)按距离方位及相关文普资料综合考量,本文以为广望县故城疑与望都县北柳絮汉遗址及北贾村汉遗址有渊源。(河北文物局,2013

清凉城,即今清凉城遗址;位于保定市清苑区全昆乡清凉城村北15米·汉代)  1986年调查发现。面积约16万平方米。暴露遗迹有灰坑和水井。采集遗物有泥质灰陶瓮、罐、盆等残片[24]

博水又东北,左则濡水注之,水出蒲阴县西昌安郭南。《中山记》曰:郭东有舜氏甘泉,有舜及二妃祠。稽诸传记,无闻此处,世代云远,异说之来,于是乎在矣。其水自源东迳其县故城南,枉渚回湍,率多曲复,亦谓之为曲逆水也。张晏曰:濡水于城北曲而西流,是受此名,故县亦因水名而氏曲逆矣。《春秋左传·哀公四年》,齐国夏伐晋,取曲逆是也。汉高帝击韩王信,自代过曲逆,上其城,望室字甚多,曰:壮哉!吾行天下,惟洛阳与是耳。诏以封陈平为曲逆侯。王莽更名顺平。

博水,部分河道大致相当今清苑清水河。

昌安郭:按注文“《中山记》曰:郭东有舜氏甘泉”则昌安郭与甘泉毗邻;《水经注疏》中杨守敬援引《一统志》以为甘泉与顺平县甘城村有渊源[25]。故此颇疑昌安郭即今甘城遗址。(河北文物局,2013)(备注:甘城遗址位于顺平县蒲阳镇甘城村【东·商、汉】1973年调查发现。1986年复查。面积约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l米。暴露遗迹有灰坑。采集商代遗物有石斧、石刀、石镶和陶器残片。陶器以夹砂和泥质灰陶为主,器表多饰绳纹,可辨器形有鬲、盆、罐、纺轮等;另采集有汉代的泥质灰陶瓮、罐等残片。)

濡水又东与苏水合,水出县西南近山,东北流迳尧姑亭南,又东迳其县入濡。

濡水又东得蒲水口,水出西北蒲阳山,西南流,积水成渊,东西百步,南北百馀步,深而不测。蒲水又东南流,水侧有古神祠,世谓之为百祠,亦曰蒲上祠,所未详也。又南迳安阳亭东,《晋书·地道记》曰:蒲阴县有阳安关,盖阳安关都尉治,世俗名斯川为安阳扩。蒲水又东南历扩,迳阳安关下,名关臯为唐头坂。出关北流,又东流迳夏屋故城,实中险絶。《竹书纪年》曰:魏殷臣、赵公孙裒伐燕,还取夏屋,城曲逆者也。其城东侧,因阿仍墉筑一城,世谓之寡妇城,贾复从光武追铜马、五幡于北平所作也。世俗音转,故有是名矣。

濡水,上游约今曲逆河。

苏水,约今沿顺平县西魏村、尧城一线东北流注入曲逆河的那条小支流。

尧姑亭,按注文“(苏水)东北流迳尧姑亭南”,比对文物地图,约今顺平县下叔乡北尧城遗址。(河北文物局,2013)该遗址位于下叔乡北尧城村北10米【汉、宋金]1989年调查发现。面积约20万平方米。暴露遗迹有红烧土堆积和灰坑。采集遗物有汉代泥质灰陶板瓦、罐、盆等和宋金时期的白釉瓷碗和灰陶盆等残片。

蒲水,约今顺平县蒲阳河

安阳关,按《地图集》所示约今顺平县安阳乡(西安阳村)一带。按注文“又南迳安阳亭东”结合文普资料综合考量,附近的李思庄周遗址约与之相当。(河北文物局,2013(备注:李思庄遗址,位于安阳乡李思庄村东1300米,(商、西周、战国)  1990年调查发现。面积约1万平方米o采集遗物有商代的央砂和泥质灰陶绳纹鬲、罐;西周时期的泥质和夹砂灰陶绳纹鬲、盆、罐;战国时期的夹砂红褐陶釜、泥质灰陶绳纹罐、素面豆等残片[26]

夏屋故城、寡妇城:按注文“其城东侧,因阿仍墉筑一城”则夏屋故城与寡妇城二城毗邻,今顺平县赵家蒲南(战汉)遗址与赵家蒲西(商周)遗址恰好毗邻。因寡妇城位于夏屋故城东侧,故此本文以为寡妇城即赵家蒲西(商周)遗址,而夏屋故城即赵家蒲南(战汉)遗址。(河北文物局,2013)【备注:    17 - A17 赵家蒲南遗址  【蒲上乡赵家蒲村南600米·战国一汉]  1986年调查发现。面积约I5万平方米。暴露遗迹有灰坑和窑址o采集遗物有夹砂红褐陶绳纹釜和泥质灰陶绳纹罐、盆及索面豆等残片。赵家蒲西遗址(蒲上乡赵家蒲村西500米·商周】  1986年调查发现,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l米。黎露遗迹有灰坑。采集遗物有石铲、石斧和陶器残片。陶器以夹砂和泥质灰陶为主,器表多饰绳纹,可辨器形有鬲、罐、盆等】

其水又东南流迳蒲阴县故城北,《地理志》曰:城在蒲水之阴。汉章帝章和二年,行巡北岳,以曲逆名不善,因山水之名,改曰蒲阴焉。水右合鱼水,水出北平县西南鱼山,山石若巨鱼,水发其下,故世俗以物色名川。又东流注于蒲水,又东入濡。故《地理志》曰:蒲水、苏水,竝从县东入濡水。又东北迳乐城南,又东入博水,自下博水亦兼濡水通称矣。

蒲水,约今蒲阳河。

蒲阴县故城,《中国历史地图集》将其定位于完县(顺平县)东南;比对文物地图,则今顺平县东南规模庞大的子城城址恰当其位。(备注:子城城址位于北城乡子城村北·西周一汉·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界河西岸的台地上。城址平面近方形,边长约2500米。城垣夯土筑成,基宽11~25、残高3—8米。城内采集遗物有西周、东周和汉代等三个时期的陶器残片o西周时期的陶器以夹砂和泥质灰陶为主,器表多饰绳纹,可辨器形有鬲、罐、盆等。东周至汉代的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器表除素面外,多饰绳纹,可辨器形有板瓦、简瓦、瓦当、瓮、罐、盆、豆等。城址以外还发现有西周和汉代的墓葬,出土随葬品有陶鬲、罐和铜戈等。依考古资料分析,该城址的年代约在东周至汉代时期[27]。)

乐城,乐城汉代故城址位于今献县万村乡孔东城村西。为省保单位,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3000米,东西宽约2000米。城垣夯土筑成,基宽35、残高l—4米。城内暴露遗迹有夯土台建筑基址、水井和灰坑。采集遗物有泥质灰陶绳纹板瓦、简瓦、云纹瓦当和索面罐、盆、豆等残片。据史载,汉河间国,治乐城县,故城在今献县东南。该遗址应即汉河间国所治乐城故城址。(河北文物局,2013

《春秋·昭公七年》,齐与燕盟于濡上。杜预曰:濡水出高阳县东北,至河间鄚县入易水。是濡水与滹沱、滱、易互举通称矣。博水又东北,徐水注之,水西出广昌县东南大岭下。世谓之广昌岭,岭高四十馀里,二十里中委折五回,方得达其上岭,故岭有五回之名。下望层山,盛若蚁蛭,实兼孤山之称,亦峻竦也。

鄚(mào)县,即今河北省沧州市鄚州镇古州城址。遗址位于鄚州镇古城村,平面近圆形,南北长约1500米。城垣夯土筑成,基宽22、顶部残宽6、残高l—10米。城内采集遗物多届战国至汉代,有铜壶、刀币和陶器残片。陶器有夹砂和泥质灰陶绳纹鬲、罐、盆、板瓦、简瓦和索面豆等。另采集到少盈唐代的青釉瓷碗等残片。据史载,战国时已有鄚邑,属赵;汉置鄚县,唐.置鄚州,宋省。该城址应是战国至唐代的鄚县故城址。(河北文物局,2013)

     广昌县故城,疑与今涞源县城东北之曲村遗址有关。按卷十二巨马河条注文:“有二源,俱发涞山。东迳广昌县故城南”的方位描述,则涞源曲村一带的战国遗址恰当其位。曲村遗址位于甲村乡曲村南,面积约16万平方米。暴露遗迹有灰坑。采集遗物有战国时期的泥质灰陶绳纹板瓦、罐、盆等[1]。杨守敬认为在广昌县(今涞源县)北。(守敬按:汉县属代郡,後汉属中山国,魏因,晋复属代郡,後魏废。在今广昌县北。)

徐水三源奇发,齐泻一涧,东流北转迳东山下,水西有《御射碑》。徐水又北流西屈迳南崖下,水阴又有一碑。徐水又随山南转迳东崖下,水际又有一碑。凡此三铭,皆翼对层峦,岩障深高,壁立霞峙。石文云:皇帝以太延元年十二月,车驾东巡,迳五回之险邃,览崇岸之竦峙,乃停驾路侧,援弓而射之,飞矢逾于岩山,刊石用赞元功。夹碑竝有层台二所,即御射处也。碑阴皆列树碑官名。

徐水,上游大致相当今漕河。

三处御射碑及御射处(摘自张鹏飞《<水经注>石刻文献丛考》),1936年故宫博物院徐鸿先生于易县东南猫儿村,发现太武帝御射碑之残碑[28]。时残石高,六尺、庚二尺三寸有余,碑额阳文篆书“皇帝东巡之碑“,然碑文已摩灭不可识。徐鸿寳时拓此残碑,其后傅振伦、周肇祥先生亦到此地再拓,并广为传世。罗振玉得此碑拓本,曾加题跋(载于《后丁戌稿》),言即太武帝御射碑,出于易县猫儿洼,并録碑文于《石交録》[29],施蛰存《水经注碑録》据之而録其碑文。碑额篆额“皇帝柬巡之碑“六字,二行,行三字;碑阳隶书,文十四行,行二十六字,首二行残缺不可识。其文有云:

泽历定冀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恒山北行而归。十有二月口口口五口之崄口口崇之口峙乃停。驾路隅援弓而射之,矢逾于口口山百余。于是爰命左右将士善射者射之,若武卫将军昌黎公丘眷,前军将军浮阳侯阿齐,中坚将军蓝田侯代田,积射将军曲阳口口口  射声校尉安武子口元兴次飞,督安患子李盖等数百人,皆天下口口也,射之莫有过崖者,或至峰旁,或及岩侧。于是群臣内外,始知上口口之速口代绝口口口,咸嗟欢圣艺之神明,虽古有穷蓬蒙之善,方之于今口口口口口口口口遇镇东将军定州刺史乐浪公乞立石,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立铭口广德美垂之,来世三年丁丑功讫,会乐浪公去口口刺史征柬将军,  张掖公宝周初临绩赞其事,遂刊]口乃作颂曰:思皇神武,应期挺生,含弘宽大,下济光明,口仁不口无口不口肃肃,  四海速至,  通平荡荡,  圣域民口,  能口口口口口,天下咸宁[30]

其后末行之字不可识。此为碑阳之文,而碑阴之题名则未载。据碑文可知,郦注与《太平寰宇记》所载碑之略有出入,其碑文言时太武帝先望峰而射,“逾于口口(当为山巅)五百余步”,又令左右将士善射者丘眷、阿齐、代田、李盖等数百人射之,而未有遏崖者,故群臣皆颂帝之神射,时定州刺史乐浪公乞上立石,遂建碑及碑亭于御射处至太延三年丁丑而成。此即郦注所言“御射碑”者,为定州刺史乐浪公所立,中山安喜贾聪所书,太延三年乐浪公去职,而继任之定州刺史张掖公宝周续之乃作新碑,即郦注所言徐水阴二碑之一,而另一碑则未知为何人何时所立。然此残碑后又下落不明,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山西省书法家协会林鹏先生于易县南管头村(今易县狼牙山镇)再次发现该残碑之残片若干[31],林鹏认为此系徐鸿寳所发现之残碑于1936年被当地洪水冲倒碎裂而埋于泥土中。

 2010年北京大学罗新教授、李泉汇教授再次对易县南管头村进行实地考察,从而确定郦注所言三碑,其二碑位于今易县狼牙山镇口头村东侧漕河河谷,而南画猫村为太武帝御射之处,并寻得其中一完整碑座及另一碑座及碑身残石数块,罗氏采其残文数十余字,其文与罗振玉、施蛰存所録碑文基本相合,但与国家图书馆藏周肇祥拓本则校,其行款格式不同,当为另一御射碑也,并进而推论郦注所言三碑为不同官员所立,其碑阳文同,而碑阴所题立碑之人名不同也[32]

徐水东北屈迳郎山,又屈迳其山南,衆岑竞举,若竖鸟翅,立石崭岩,亦如劒秒,极地险之崇峭。汉武之世,戾太子以巫蛊出奔,其子远遁斯山,故世有郎山之名。山南有《郎山君碑》,事具其文。徐水又迳郎山君中子触锋将军庙南,庙前有碑,晋惠帝永康元年八月十四日壬寅,发诏锡君父子,法祠其碑。刘曜光初七年,前顿丘太守郎宣、北平太守阳平邑振等,共修旧碑,刻石树颂焉。

郎山,按注文“徐水东北屈迳郎山,又屈迳其山南,衆岑竞举,若竖鸟翅,立石崭岩,亦如劒秒,极地险之崇峭”的山水方位及郎山岩岭险俊异常的描述,结合今易县狼牙山群峰林立,峥嵘险峻的山势特征综合考量,郎山即今易县狼牙山;也就是那个小学课本上我们熟悉的五壮士浴血抗日,最后舍身跳崖而闻名于世的狼牙山。

图表 1衆岑竞举,若竖鸟翅,立石崭岩,亦如劒秒,极地险之崇峭(狼牙山风光)

徐水又迳北平县,县界有汉熹平四年幽、冀二州以戊子诏书,遣冀州从事王球、幽州从事张昭,郡县分境,立石标界,具揭石文矣。徐水又东南流历石门中,世俗谓之龙门也。其山上合下开,开处高六丈,飞水历其间,南出乘崖,倾涧泄注,七丈有馀,渀荡之音,奇为壮猛,触石成井,水深不测,素波自激,涛襄四陆,瞰之者惊神,临之者骇魄矣。

东南出山迳其城中,有故碑,是《太白君碑》,郎山君之元子也。

其水又东流,汉光武追铜马、五幡于北平破之于顺水北,乘胜追北,为其所败,短兵相接,光武自投崖下,遇突骑王丰,于是授马退保范阳。

北平县,今河北满城北。

龙门,按注文“徐水又东南流历石门中,世俗谓之龙门也”,此处龙门应与今满城龙潭峡谷风景区有渊源。

                     满城龙潭峡谷风景区

东南出山迳其城中,应指徐水流经北平县城

范阳,结合相关文普资料综合考量,范阳故城疑与今定兴固城镇三街遗址有关[33]

顺水,盖徐州之别名也。徐水又东迳蒲城北,又东迳清苑城,又东南与卢水合,水出蒲城西,俗谓之泉头水也。《地理志》曰:北平县有卢水。即是水也。东迳其城,又东南,左入徐水。《地理志》曰:东至高阳入博,今不能也。

蒲城,按注文“徐水又东迳蒲城北”结合文普资料综合考量颇疑即今规模庞大的要庄遗址。满城县要庄遗址【要庄乡要庄村西·西周·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漕河南岸高出附近地表34米的高台地上,面积约7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l3米。暴露遗迹有灰坑。1977年调查.19821983年发掘。遗迹发现有灰坑、房址、水井和墓葬。墓葬多为小型,有棺椁和腰坑,随葬品主要是陶器。遗址出土遗物有铜器、陶器、石器和骨器等a铜器有镜、刀和镞。陶器以夹砂和泥质灰陶为主,次为央砂偈陶。器表多饰绳纹。器形以鬲为主,其次有瓮、罐、盆、豆、琏等(见‘文物春秋>1992年增刊)

清苑城,《地图集》将清苑城定位于今保定市区北,是基于对注文“徐水又东迳蒲城北,又东迳清苑城,又东南与卢水合”所述方位次序的正确理解而所做出的判定(估计是参考了《水经注图》)。清苑城地望本文亦大致从《地图集》所示。按此今保定市区的马庄遗址有可能为清苑城之孒遗。(河北文物局,2013)(备注:马庄遗址位于保定市区东金庄乡马庄村西南200-米·汉、宋】  面积约1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米。-暴露遗迹有灰坑。采集遗物有汉代的泥质灰陶罐、盆-等残片;宋代的铜钱币叶铜洗和灰陶罐、白釉瓷碗等[34]。)

徐水又东,左合曹水,水出西北朔宁县曹河泽,东南流,左合岐山之水,水出岐山,东迳邢安城北,又东南入曹河。曹水又东南迳北新城县故城南,王莽之朔平县也。曹水又东入于徐水。

邢安城,按“(岐山之水)水出岐山,东迳邢安城北,又东南入曹河”结合文普资料综合推析,颇疑邢安城与徐水县遂城汉遗址、巩固庄战汉遗址等有渊源。(河北文物局,2013

北新城县,按注文所述次序综合考量,本文颇疑北新城县即为徐水县规模庞大的防陵汉遗址。(备注:防陵遗址[大因乡防陵村东北200米·西汉]  1985年调查发现。面积约15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聚嚣遗迹有灰坑口采集遗物有泥质灰陶板瓦、筒瓦、瓮、罐、盆、豆等残片[35]。)

徐水又东南迳故城北,俗谓之祭隅城,所未详也。徐水又东注博水。《地理志》曰:徐水出北平,东至高阳入于博,又东入滱。《地理志》曰:博水自望都,东至高阳入于滱是也。

祭隅城,杨守敬认为即樊舆城。(守敬按:《易水注》言樊舆城在北新城东二十里,是樊舆即祭隅,地望不差[36]。)位于清苑县城东偏北18.6公里处,南与御城村相连。遗址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300米,地面上散存大量陶片。1986年农民在此取土,发现汉井七眼,采用陶井瓦和汉字砖砌成。遗址文化层1米左右,出土文物有高腿实足鼎和刻有龙虎纹的陶壶等。据《汉书》记载,汉元朔五年(公元前124),汉武帝封中山靖王之子刘修为樊舆侯,置樊舆国,建樊舆城。后因樊舆王之妻死于此城之隅,又称祭隅城,后演变为御城。西晋时在此置樊舆县,寻省,改置乐乡县[37]

高阳县故城,即今高阳县旧城镇旧城村战汉城址。旧城遗址位于旧日城镇旧城村。(战国一汉·县文物保护单位)  城址平面近方形,边长约1300米。城垣夯土筑成,基宽约10、残高I3米。暴露遗迹有灰坑。采集遗物有铜镞、铜镜和泥质灰陶罐、瓮、盆及夹砂红褐陶釜等残片[38]

又东北入于易。

滱水又东北迳依城北,世谓之依城河。《地说》无依城之名,即古葛城也。  《郡国志》曰:高阳有葛城,燕以与赵者也。

滱水又东北迳阿陵县故城东,王莽之阿陆也,建武二年,更封左将军任光为侯国。滱水东北至长城注于易水者也。

古葛城(依城), 据《安新县志》,安州在战国时名葛城,西汉时葛乡(葛城)隶属涿郡高阳县”“东汉末年,曾在葛城置依政县(又名依城县),属河间国,不久即废。三国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年),依政县又名依城县。晋武帝太康二年葛城名依城,属河间国高阳县[39]。而安州镇附近分布有数处汉墓群亦可为辅证。(河北文物局,2013)

阿陵县故城,学界多认为即今陵城城址。位于任丘市陵城乡陵城村南100米,平面近方形,边长约1000米。城垣夯土筑成,残高l2米。城内采集遗物有泥质灰陶绳纹板瓦和隶面罐、瓮、盆等残片。据史载,汉置阿陵县。该城址可能即汉代阿陵县故城址。(河北文物局,2013


[1]详《后汉书》

[2]河北省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中),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510页

[3]《水经注疏》(上),第1067页

[4]《水经注疏》,第1067页

[5]吕兴娟:《访大茂山遗迹谈古北岳恒山》,《文物春秋》,2006年第4期,第21页

[6]《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下),2013年,第541页

[7]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北省志》第2卷《建置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4页。

[8]周振鹤:《汉书地理志汇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51页

[9]《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下),2013年,第509页

[10]《三国志》先主传二

[11]周振鹤:《汉书地理志汇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50页

[12]《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下),2013年,第501页

[13]《元和郡縣圖志》卷18

[14]《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下),2013年,第501页

[15]《太平寰宇记》卷六十六)

[16]《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下),2013年,第649页

[17]《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下),2013年,第506页

[18]《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下),2013年,第506页

[19]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下),2013年,第618页

[20]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58页。

[21]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078页

[22]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078页

[23]河北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卷(下),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499页。

[24]河北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卷(下),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498页。

[25]守敬按:《一统志》,今完县西北三里有甘城村。

[26]河北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卷(下),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527页。

[27]河北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卷(下),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527页。

[28]傅振伦:《七十年所见所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98页。

[29]罗振玉撰《石録》卷三,《罗雪堂先生全集续编》,文华出版公司,1969,第977 – 978页

[30]碑文据林鹏《寻访御射碑记》, 《文物春秋》, 2001年第6期;罗新《跋北魏太武帝东巡碑》,《北大史学》第十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施蛰存《水经注碑录》,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而辑录。

[31]林鹏:《寻访御射碑记》, 《文物春秋》, 2001年第6期,第78页

[32]罗新、李泉汇:《北魏太武帝柬巡碑的新发现》,《中圆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年第9期,第99 -109页。

[33]河北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卷(下),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604页。

[34]河北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卷(下),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485页。

[35]河北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卷(下),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604页。

[36]《水经注疏》,第1089页

[37]《樊舆故城》,网易,2017-10-31 17:46:04 来源: 清苑区政府网

[38]《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下),2013年,第614页

[39]安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新县志》,新华出版社,2000年,第11-12、79-80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