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里的滦河

---《水经.濡水注》考略作者:杨年生摘要:《水经·濡水注》是研究滦河流域最重要的史地文献之一。本篇主要采用“三层二维法”[①]即宏观层面依据文献记载着重从时间维度进行多重比对勘验(鉴于文献记载的模糊性);中观层面则借助百度地图、谷歌地球等工具着重空间维度的方位校验;而微观层面则以相关考古资料及实地踏勘等为据进行细探甄别。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时空维度的综合考析着重对《水经注》卷十四濡水(滦河)流域所涉史地疑难:御夷镇、连渊浦、安乐县故城、卢龙城、令支县故城、肥如县故城、海阳县故城、碣石等进行系统探究。期冀能为修复和保护滦河流域相关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历史文脉恪尽绵薄之力。关键词:水经注; 濡水;滦河、碣石等○濡水△濡水从塞外来,东南过辽西令支县北。濡水出御夷镇东南,其水二源双引,夹山西北流,出山合成一川。又西北迳御夷故城东,镇北百四十里,北流,左则连渊水注之,水出故城东,西北流,迳故城南,又西北迳渌水池南。池水渊而不流。其水又西,屈而北流,又东迳故城北,连结两池沼,谓之连渊浦。濡水即今之滦河,其上游为发源于坝上草原的闪电河。御夷城(御夷镇之初名),学界多认为即今沽源县大宏城城址。大宏城遗址位于闪电河乡大宏城子村西南750米的高岗上。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30~177米,南北宽约146米,面积约25000平方米。城垣夯土筑成,残高2米。东墙有城门遗迹。采集遗物有泥质、夹砂灰陶绳纹、布纹板瓦、筒瓦、泥质灰陶暗纹罐、夹砂红陶盆等残片,时代属北魏时期。郭郛先生、李逸友先生认定为御夷故城,筑于北魏初期[②]。(备注:御夷镇不在六镇之列,但也是北魏主要军镇之一,其地位与六镇相同。据洛阳出土的《元怿墓志铭》记载:(六镇起义造成)“四方愤惋,所在兵兴,七镇继倾,二秦覆没。”说明也有“七镇”之说。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御夷城置镇,南迁于赤城县西北。经省、市考古工作者及长城学家成大林先生调查,赤城县西北的猫峪村发现的古城址位置与御夷镇相对应,应是御夷镇城址,猫峪城址位于猫峪乡猫峪村西南500米处的白河(北魏时称沽水)东岸。城址平面呈长方形,由上下两城组成,南北长约1200~1300米,东西宽约700米,总面积约90万平方米。上下城南北相连,北侧的上城稍大,西北角已毁。城垣夯土筑成,宽约34米,残高0,4~1.5米。东墙、南墙有城门遗迹,东门外残存高台基建筑基址,南门外残存夯土台基,采集遗物有夹砂灰陶板瓦、莲花纹瓦当、泥质黑灰陶赶口瓶、水波纹陶片、“开元通宝”铜钱、白瓷碗等残片,其时代从北魏延续至,唐代、辽金[③]。)

连渊浦,按注文“其水又西,屈而北流,又东迳故城北,连结两池沼,谓之连渊浦”结合地形图综合推析注文中的“两池沼”约相当今之公鸡淖尔与水泉淖尔。又东北注难河。难河右则污水入焉。水出东坞南,西北流迳沙野南,北人名之曰沙。镇东北二百三十里,西北入难河,濡、难声相近,狄俗语讹耳。濡水又北迳沙野西,又北迳箕安山东,屈而东北流,迳沙野北,东北流迳松林山北。水北有池,潭而不流。沙野,按注文“濡水又北迳沙野西,又北迳箕安山东,屈而东北流,迳沙野北”推析则沙野地望约今闪电河右岸正蓝旗一带。箕安山,约今正蓝旗与哈毕日嘎之间的山岭。松林山,约今正蓝旗东,元上都遗址南一带之山岭。濡水又东北流,迳孤山南,东北流,吕泉水注之。水出吕泉坞西,东南流屈而东迳坞南,东北流,三泉水注之。其源,三泉雁次,合为一水。镇东北四百里,东南注吕泉水。吕泉水又东,迳孤山北,又东北,逆流水注之。水出东南,导泉西流,右屈而东北注,松林山水会之。水出山南,东注逆水,乱流东北,注濡河。孤山,约元上都遗址北一带之山岭。濡河又东,盘泉入焉。水自西北,东南流注濡河。濡河又东南,水流回曲,谓之曲河。镇东北三百里,又东出峡,入安州界,东南流迳渔阳白檀县故城。《地理志》曰:濡水出县北蛮中。汉景帝诏李广曰:将军其帅师东辕,弭节白檀者也。白檀县故城,濡水即今河北之滦河。大要水即今河北滦平县兴州河。按注文所述方位比对文物地图集,白檀县故城当即今滦平县小城子。【备注:大屯乡小城子村·战国一汉·省文物保护单位。城址平面长方形,有内外两重城垣。外城东殖长约480、南北宽约440米6城垣夯土筑成,基宽13、残高3—4米。内城东殴长约220、南北宽约124米。城垣夯土筑成,残高3米。城内散布有石器、铁器和陶器残片等文化遗物,陶器有夹砂红褐陶绳纹釜和泥质灰陶绳纹罐、板瓦等。内城夯土中还夹杂有辽金时期的砖瓦残片;推测该城始建和使用于战国、汉代时期,内城在辽金时期可能作过修补并沿用[3][④]。(河北文物局,2013)】又东南流,右与要水合,水出塞外,三川并导,谓之大要水也。东南流,迳要阳县故城东,本都尉治,王莽更之曰要术矣。要水又东南流,迳白檀县,而东南流入于濡。濡水又东南,索头水注之。水北出索头川,南流,迳广阳侨郡西。魏分右北平置,今安州治。又南流注於濡水。大要水,即今牤牛河。发源于选营乡杨树底下冰郎山脚下,水势由西北向东南走向,入滦平县兴州河,至滦平张百万乡汇入滦河;北魏时称大要水。要阳县故城,当地学者白光认为丰宁县城东南部的凤山土城子遗址就是秦汉要阳县故城遗址。(备注:凤山土城子遗址位于凤山镇城内东北角处,今存有城子里、城子后两条东西向胡同。1977年后,数次对凤山土城子遗址进行文物调查。初步查明土城子遗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长超过500米。北面墙体东起一季节河边,由此向西延长277.5米,残存墙体长210米,高2.90米;墙体为平夯法,每层夯层8-10厘米,夯窝清晰,夹杠眼10厘米,间距75厘米。对部分地段进行了剖析勘探,在地表下33厘米处,发现城基宽8.5米,深至2.3米处仍见夯土。调查获知,清代初年时,其城垣尚存。原有城门东、北、南三处,因西有牤牛河为天然屏障,故未设城门。至今凤山仍有东关、北关、南关地名之称。在城墙边采集文物标本有:战国时期的弦断纹灰陶片、泥质灰陶豆把、绳纹板瓦、筒瓦;西汉时的绳纹、弦纹、布纹、网格纹瓦片,弦纹黑陶器底等。在城北的山坡上发现土坯拱劵的汉墓中,出土的弦纹陶瓮与城址中采集的文物标本器物相同。根据土城子遗址地理位置、山川水系、出土文物的器型、纹饰断定,这是一座汉代故城[⑤])濡水又东南流,武列水入焉。其水三川派合。西源右为溪水,亦曰西藏水,东南流出溪,与蟠泉水合。泉发州东十五里,东流九十里,东注西藏水。西藏水又西南流,东藏水注之。水出东溪,一曰东藏水,西南流出谷,与中藏水合。水导中溪,南流出谷,南注东藏水,故目其川曰三藏川,水曰三藏水。东藏水又南,右入西藏水,乱流左会龙泉水。水出东山下,渊深不测。其水西南流注于三藏水,三藏水又西南流,与龙刍水合,西出于龙刍之溪,东流入三藏水,又东南流,迳武列溪,谓之武列水。东南历石挺下,挺在层峦之上,孤石云举,临崖危峻,可高百馀仞。牧守所经,命选练之士,弯张弧矢,无能届其崇标者。其水东合流入濡。武列水,今武列(烈)河。案清乾隆四十六年所撰《钦定热河志》:“热河即古武列水,避暑山庄在焉”。值得一提的是《钦定热河志》这本书虽然是由大贪官和珅负责编撰的但历史评价相当高。(备注: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建成,是清政府与外国使者、边疆少数民族会晤场所,也是除了北京以外清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面积约是颐和园的2倍。)石挺,注文“(武列水)东南历石挺下,挺在层峦之上,孤石云举,临崖危峻,可高百馀仞”所描述的便是今棒槌峰的风光。石挺,为一擎天峭立的石柱直插云端,柱高二十丈,上粗下细,形如棒棰,民间俗称'棒槌峰”,康熙皇帝赐名“磬锤峰”,为承德十大名山之一。B濡水又东南,五渡水注之。水北出安乐县丁原山,南流迳其县故城西,本三会城也。其水南入五渡塘,于其川也,流纡曲溯,涉者频济,故川塘取名矣。又南流注于濡。濡水又与高石水合,水东出安乐县东山,西流历三会城南,西入五渡川,下注濡水。安乐县故城,沽水流域的安乐县故城位于今顺义区后沙峪地区古城村北。(北京文物局,2008)但此处五渡水(熊会贞认为即今承德老牛河[⑥])流域的安乐县故城明显与沽水流域的汉安乐县故城(即安乐公刘禅的公国[⑦])是两处同名而内涵不同的地望。杨守敬认为此处的安乐县故城应是北燕所置,但亦待商榷[⑧]。(守敬按:据安乐故城,则当为北燕所置,而魏收略之。当在今平泉州西[⑨]。)三会城,按注文“(五渡水即今老牛河)南流迳其县故城西”、“(高石水)西流历三会城南”;结合相关文普资料综合考量应即今承德六沟镇东山咀战国城址。【备注:位于六沟镇东山咀村东北1OO米-战国城址;城址平面近椭圆形,东西长约130米,南北宽约107米。城垣夯土筑成,残高3米。采集遗物有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绳纹罐、盆、瓮、板瓦、鬲等残片[⑩]。而附近亦分布有数处汉墓群。】高石水,约今源出七沟镇,经东山咀于六沟镇附近汇入老牛河的那条季节性小支流。(备注:熊会贞认为今承德瀑河即高石水[11]显然是错误的,因为瀑河是直接注入濡河的,并非是五渡水的支流。)濡水又东南迳卢龙塞。塞道自无终县东出,渡濡水,向林兰陉,东至青陉,卢龙之险,峻坂萦折,故有九峥之名矣。燕景昭元玺二年,遣将军步浑治卢龙塞道,焚山刊石,令通方轨,刻石岭上,以记事功,其铭尚存。而庚仲初注《扬都赋》,言卢龙山在平罡城北,殊为孟浪,远失事实。余按:卢龙东越青陉,至凡城二百许里。自凡城东北出,趣平罡故城,可百八十里。向黄龙则五百里。故陈寿《魏志》曰:田畴引军出卢龙塞,堑山堙谷,五百馀里,迳白檀,历平罡,登白狼,望柳城。平罡在卢龙东北远矣,而仲初言在南,非也。濡水又东南,迳卢龙故城东,汉建安十二年,魏武征蹋顿所筑也。卢龙塞,约今潘家口。附近有著名的潘家口水下长城(备注:万里长城到了宽城满族自治县潘家口水库境内有一段“钻”进水下,形成独一无二的“水下长城”奇观,出现了“三关堞下藏鱼蟹,点将台上泛轻舟”的独特景观。)卢龙故城,按注文“濡水又东南,迳卢龙故城东”结合相关文普资料推析,颇疑与迁西县照燕州遗址有关。(备注:照燕州遗址位于迁西县兴城镇照燕州村北lOO米·青铜时代,1986年调查发现。面积约7万平方米。采集遗物有夹砂渴陶绳纹罐、盆等残片。[12])无终县,右北平无终县即今天津蓟县。白檀县故城,学界多认为即今滦平县小城子古城。濡水又南,黄洛水注之,水北出卢龙山,南流入于濡。濡水又东南,洛水合焉。水出卢龙塞,西南流注濡水。又屈而流,左得润水,又会敖水,二水并自卢龙西注濡水。又东南流,迳令支县故城东,王莽之令氏亭也。秦始皇二十二年,分燕置辽西郡,令支隶焉。《魏土地记》曰:肥如城西十里,有濡水,南流迳孤竹城西,左合玄水,世谓之小濡水,非也。水出肥如县东北玄溪,西南流迳其县东,东屈,南转,西回,迳肥如县故城南。俗又谓之肥如水,非也。故城肥子国,应劭曰:晋灭肥,肥子奔燕,燕封于此,故曰肥如也。汉高帝六年,封蔡寅为侯国。西南流右会卢水水出县东北沮溪,南流,谓之大沮水。黄洛水,按注文“(黄洛水)水北出卢龙山,南流入于濡”推析,颇疑即今迁西县长河。令支县故城,按注文结合相关文普资料综合考量,疑与今迁安市倪屯村西青铜遗址有关。【备注:倪屯西遗址位于迁安市杨店子镇倪屯村西北800米·青铜时代·县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滦河西岸的台地上。1986年调查发现,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l米,采集遗物有石斧、石刀、石凿和夹砂褐陶绳纹鬲、罐等残片。[13]】玄水,约今青龙河。又南,左合阳乐水,水出东北阳乐县。《地理风俗记》曰:阳乐,故燕地,辽西郡治,秦始皇二十二年置。《魏土地记》曰:海阳城西南有阳乐城。其水又西南,入于沮水,谓之阳口。沮水又西南,小沮水注之,水发冷溪,世谓之冷池。又南得温泉水口,水出东北温溪,自溪西南流入于小沮水。小沮水又南流,与大沮水合而为卢水也。桑钦说卢子之书,言晋既灭肥,迁其族于卢水。卢水有二渠,号小沮、大沮,合而入于玄水。卢水又南与温水合,水出肥如城北,西流注于玄水。《地理志》曰:卢水南入玄。玄水又西南迳孤竹城北,西入濡水。故《地理志》曰:玄水东入濡,盖自东而注也。《地理志》曰:令支有孤竹城,故孤竹国也。《史记》曰:孤竹君之二子伯夷、叔齐,让国于此,而饿死于首阳。汉灵帝时,辽西太守廉翻梦人谓己曰:余孤竹君之子,伯夷之弟。辽海漂吾棺椁,闻君仁善,愿见藏覆。明日视之,水上有浮棺,吏嗤笑者,皆无疾而死。于是改葬之。《晋书地道志》曰:辽西人见辽水有浮棺,欲破之。语曰,我孤竹君也,汝破我何为?因为立祠焉。祠在山上,城在山侧;肥如县南十二里,水之会也。卢水,按《地图集》所示约今冷口沙河。肥如县故城,按注文“(玄水)水出肥如县东北玄溪,西南流迳其县东,东屈,南转,西回,迳肥如县故城南”结合相关文普资料,综合推析肥如县故城疑与今唐山迁安市杨各庄镇一带分布的数处战汉遗址及汉墓群[14]有关。本文以为:今迁安杨各庄镇一带分布的数处战汉遗址看似零散,但大致是以杨各庄镇为中心分布藕连的,这些战汉遗址群,其实可视作是肥如县故城相关之孒遗。(备注:谭其骧先生《中国历史地图集》幽州刺史部所示肥如县故城地望亦大致在杨各庄镇一带)此外1984年,唐山市文管处在文物普查中,从迁安县发现一件北魏时期的墓志;墓志中所记的“平州辽西郡肥如县”,其地望据《永平府志》记载:“辽西郡故城在卢龙城东。”“肥如县右卢龙西北”;当地考古工作者认为辽西郡应在今天的卢龙和抚宁县一带,肥如县应在今迁安一带[15]。孤竹城,学界多认为上述注文所提到的孤竹古城即今卢龙县的蔡家坟商代遗址[16]。2011年8月在孤竹国文物保护专家论证会上,与会专家认为:综合文献、古文字和考古三方面证据,可以明确卢龙是孤竹国文化的中心之一;卢龙县城南的蔡家坟商代遗址,面积较大,遗址内文化遗存信息丰富;遗址依山傍水,周边资源充沛,符合人类定居选址的要求,可以初步断定为孤竹国都遗址。按此孤竹国都邑应在今河北卢龙县;但这样的论断却无法合理解释1973年在辽宁喀左发现的古“孤竹”国相关铭文青铜器[17]。这显然又牵涉到古孤竹国可能存在迁都等新的问题;孔华等学者认为,商代孤竹可能族居于辽西喀左地区,西周成康以后则迁至今河北卢龙县西北……春秋初期,曾与山戎、令支一道反对燕侯对北疆的治理,因而受到齐桓公的大举征伐,孤竹国从此消失于历史舞台[18]。 至于古孤竹国都邑相关迁徙问题,因超出本文所考范畴,此处暂不赘述。C△又东南过海阳县,西南入于海。濡水自孤竹城东南,迳西乡北,瓠沟水注之。水出城东南,东流注濡水。濡水又迳牧城南,分为二水。北水枝出,世谓之小濡水也。东迳乐安亭北,东南入海。孤竹城,约今卢龙县蔡家坟商代遗址。乐安亭,具体位置不详。【黄盛璋考证:新河最后合濡水在乐安亭南,乐安亭即汉乐安故城。据《乐享县志》:“乐安旧城县东北二里亦名旧镇庄。”今地方讹为大救阵,并有关千救阵之传说故事,乃近代所附会。其他为辽金故址。金予此置乐亨县。但城址全不可考。访间故老,亦皆未见,曾出一铜脾,据云上有六个不识文字,后亦不详下落,当为辽金遗物。其地并无汉代遗物,汉之乐安或在其附近,尚待发现[19]。】濡水东南流,迳乐安亭南,东与新河故渎合。渎自雍奴县承鲍邱水,东出,谓之盐关口。魏太祖征蹋顿,与泃口俱导也,世谓之新河矣。陈寿《魏志》云,以通河海也。新河又东北,绝庚水,又东北出,迳右北平,绝巨梁之水,又东北迳昌县故城北,王莽之淑武也。昌县故城,《地图集》将西汉昌城标注于今唐山丰南区治西北处[20]。新河上源为鲍邱水,今宝坻南还有一条小河名鲍邱河,即古鲍邱水之残遗。盐关口即新河西日承鲍邱水源处。新河与泉州渠运道联接,故盐关口必在其东不远.庚水即今州河。巨粱水一般认为即今还乡河[21]。(黄盛璋,1982)新河又东,分为二水,枝渎东南入海。新河自枝渠东出,合封大水,谓之交流口。水出新安平县,西南流迳新安平县故城西,《地理志》辽西之属县也。新安平县故城,疑与今滦县榛子一村遗址有关。(2011,河北文物局)又东南流,龙鲜水注之。水出县西北,世谓之马头水,二源俱导,南合一川,东流注封大水。《地理志》曰:龙鲜水东入封大水者也。乱流南会新河,南注于海。《地理志》曰:封大水于海阳县南入海。新河又东出海阳县,与缓虚水会。水出新安平县东北,世谓之大笼川,东南流迳令支城西,西南流与新河合,南流注于海。《地理志》曰:缓虚水与封大水皆南入海。新河又东与素河会,谓之白水口。水出令支县之蓝山,南合新河;又东南入海。新河又东至九濄口,枝分南注海。缓虚水、封大水、素河,封大水为今之陡河。缓虚水为今之沙河,素河即沂河。“沂”是“素”的音变。(黄盛璋,1982)新河又东迳海阳县故城南,汉高祖六年,封摇毋馀为侯国,《魏土地记》曰:令支城南六十里有海阳城者也。新河又东,与清水会,水出海阳县,东南流迳海阳城东,又南合新河,又南流一十许里,西入九濄,注海。新河东绝清水,又东,木究水出焉,南入海。新河又东,左迤为北阳孤淀,淀水右绝新河,南注海。新河又东会于濡。海阳县故城,黄盛璋认为即滦县马城遗址[22]。黄盛璋在《曹操主持开凿的运河及其贡献》一文中指出:海阳故城,即今马城,《唐书·地理志》,“平州马城县,古海阳墟也,开元二十八年置以通水运。”城垣基址尚有残存,近年取土,所余日少。一九八一年作者第三次至此城考察时,仅存一剖面,城内汉陶片极多,确为汉城无疑。《中国历史地图集》所示海阳县故城地望亦大致如此[23]。但若将海阳故城判定为滦县马城遗址则与令支城(约今迁安市倪屯村[24])相距约60公里与注文“令支城南六十里有海阳城者”所述严重不符。故按注文“令支城南六十里有海阳城者”爬梳相关文普资料综合考量,本文颇疑海阳县故城即今滦县老站遗址。(备注:老站遗址【滦州镇老站村西500米·青铜时代)位于滦河西岸的台地上;1989年调查发现。面积约2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米。采集遗物有陶器残片,以夹砂灰陶和褐陶为主,次为泥质灰陶,器表多饰绳纹,可辨器形有鬲、罐、盆等[25]。】清水, 清水令仍名清河。这是唯一未变之河名。《明一统志》。“在乐亭县,西源出马城北,蔡家庄,旧已堙塞。洪武中濬故道,置闸潴水,以通海运。”《滦州志》记清河运洗地名极为详细,最后“至蚕沙口入海,其水极清,人海二十里不溷,亦名清水河,秦汉以来为漕运故道,闸迹尚存,明永乐十八年以运艘遭风罢.”作者曾沿流考察,该志记所迳村庄地名大抵皆在,迳流形势与《水经注》清水合。(黄盛璋,1982)新河会濡水处,濡水即滦河,但下游经常摆动,现亦不经旧镇庄,相距尚有数里。会濡水处确址更不可考。《乐亭昌志》.“有新河套在县西二十五里,夹于河滦之间”认为即曹操所开新河之遗,今新河套地名尚可访问。新河可能经过这里,但其地并无遗迹.以上关于新河径流实地考察,目前所能做的就是这些,虽一一落实尚有困难,但基本通流方向、部位,大致可以恢复。这些河都是自北向南流入海。而新河则横绝这些河,并截取其中一部以为运河水渠,横截之处必采取一定措施,所以新河开凿工程比较大,也比较复杂,并且为旧未曾有。“新河的得名大概就是因曹操第一次开凿,可惜记载简略,如何施工开凿,全无可考。《水经注》虽记新河径流较为详细,但对于所过诸河的水工措施,包括堰闸等设计与建筑情况全都未提.在当时条件下能横截这些河流,完全开凿一条人工运河,在水利工程史上不能不认为是一项伟大而稀见的设计与创造,值得大书特书。(摘自黄盛璋《曹操主持开凿的运河及其贡献》[26])

D濡水又东南至絫县碣石山。文颖曰:碣石在辽西絫县。王莽之选武也。絫县并属临渝,王莽更临渝为凭德。《地理志》曰:大碣石山在右北平骊成县西南,王莽改曰碣石也。汉武帝亦尝登之,以望巨海,而勒其石于此。今枕海有石如埇道,数十里,当山顶,有大石如柱形,往往而见,立于巨海之中,潮水大至则隐,及潮波退,不动不没,不知深浅,世名之天桥柱也。状若人造,要亦非人力所就。韦昭亦指此以为碣石也。《三齐略记》曰:始皇於海中作石桥,海神为之竖柱。始皇求与相见。神曰:我形丑,莫图我形,当与帝相见。乃入海四十里,见海神,左右莫动手,工人潜以脚画其状。神怒曰:帝负约,速去。始皇转马还,前脚犹立,后脚随崩,仅得登岸。画者溺死于海,众山之石皆倾注,今犹岌岌东趣,疑即是也。濡水于此南入海,而不迳海阳县西也,盖《经》误证耳。又按《管子》齐桓公二十年,征孤竹,未至卑耳之溪十里,闟然止,瞠然视,援弓将射,引而未发,谓左右曰:见前乎?左右对曰:不见。公曰:寡人见长尺而人物具焉,冠,右祛衣,走马前,岂有人若此乎?管仲对曰,臣闻岂山之神,有偷儿,长尺,人物具。霸王之君兴,则岂山之神见。且走马前,走导也,祛衣,示前有水,右祛衣,示从右方涉也。至卑耳之溪,有赞水者,从左方涉,其深及冠,右方涉,其深至膝。已涉,大济。桓公拜曰:仲父之圣至此,寡人之抵罪也久矣。今自孤竹南出则巨海矣。而沧海之中,山望多矣,然卑耳之川,若赞溪者,亦不知所在也。昔在汉世,海水波襄,吞食地广,当同碣石,苞沦洪波也。絫县故城,有学者认为可能在今昌黎县小庄遗址一带。(备注:建国以来,昌黎境内曾多次发现战汉时期的遗迹遗物。昌黎一中出土汉代瓦当;昌师院内发现战汉时期瓮棺葬;邵埝坨、河南庄、东林上等出土战国刀币;小庄、陆庄、吕庄等地发现战汉遗址……小庄遗址位于泥井街西北1公里处。西距陆庄遗址7.5公里,南距河南庄7公里,东偏南距吕庄7公里,北距昌黎一中9公里;吕庄与河南庄相距7公里;陆庄遗址与邵埝坨相距8公里;一中与邵埝坨间距9公里;东林上距一中8公里。根据上述诸遗迹地点的分布情况,小庄遗址与其周边遗址大多相距7公里左右,其他各相邻遗迹的距离也大多在8公里最大未超过9公里。这一现象与前述讨论的絫县聚落分布规律基本吻合,小庄、陆庄、吕庄、河南庄、邵埝坨、东林上以及昌黎一中等遗迹地点应当就是絫县聚落的一部分。其中的小庄遗址仅距泥井街1公里,且位置适中。所以,絫县故城很有可能就位于小庄遗址,当然确切的结论还有待于今后对遗址的发掘[27]。)《地图集》所示絫县方位亦大致如此[28]。碣石,谭其骧在《碣石考》中认为:魏武以及秦皇汉武所登的碣石山,就是今天昌黎县北的碣石山。但山前的地貌,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在发生变化[29]。而黄盛璋认为《水经注》所描述的碣石现象与实际不符且碣石是碣立之石而不是山;并推析秦汉碣石应在今金山嘴附近[30]。按《地图集》所示碣石应即今昌黎县碣石山[31]。本文以为按《水经.濡水注》中所述碣石山方位“濡水又东南至絫县碣石山….《地理志》曰:大碣石山在右北平骊成县西南”则大碣石山应即今昌黎县碣石山[32]。而《水经.濡水注》中郦道元所描述的碣石:“今枕海有石如埇道,数十里,当山顶,有大石如柱形,往往而见,立于巨海之中,潮水大至则隐,及潮波退,不动不没,不知深浅,世名之天桥柱也。状若人造,要亦非人力所就。韦昭亦指此以为碣石也”则大致可理解为黄盛璋先生所谓的碣立之石[33]。按此则碣立之石应与大碣石山(即今昌黎县碣石山)区别对待;但郦氏却将其混为一谈。骊成县,按注文“《地理志》曰:大碣石山在右北平骊成县西南”结合相关文普资料推析,右北平骊成县应即今秦皇岛市抚宁镇汉城址。(备注:抚宁城址  位于抚宁镇西南200米·汉代·县文物保护单位。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850米,东西宽375米。城垣夯土筑成,遗迹基本不存。采集遗物有铁犁、铁剑、铁锄、铜镜、铜镞、五铢钱和陶器残片。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器表多为素面,可辨器形有瓮、罐、盆、豆等[34]。)拙文摘自《燕山大学首届东北亚古丝路文明论坛》论文集20201024,第557-569页

附录:1,《燕山大学首届东北亚古丝路文明论坛》上午大会的直播链接https://shangzhibo.tv/watch/10184933?sharedBy=10367812&invitedBy=103678122,《燕山大学首届东北亚古丝路文明论坛》下午大会的部分录音

[①]备注:“三层二维法”系笔者独创的系统考证方法,即宏观层面依据文献记载着重从时间维度进行多重比对勘验(鉴于文献记载的模糊性),中观层面则借助百度地图、谷歌地球等工具着重空间维度的方位校验,而微观层面则以相关考古资料及实地踏勘等为据进行细探甄别。(详拙作《<水经注>卷六汾水上游流域新考》)[②]郭郛:《元察罕淖儿行宫实地考辨》,《文物春秋》,1993年第2期;李逸友:《中国北方长城考述》,《内蒙古文物考古》2001年,第1期。、[③]李文龙:《河北境内北魏长城及镇戍遗址初探》,《北魏六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08-01[④]《河北文物地图集》(中),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308页[⑤]白光:《秦汉要阳县治考》,《文物春秋》,2015年3月[⑥]《水经注疏》,第1249页[⑦]《水经.沽水注》:“《晋书地道记》曰:晋封刘禅为公国”[⑧]按考古资料显示三会城(即东山咀古城)为战国古城。[⑨]《水经注疏》,第1249页[⑩]《河北文物地图集》(中),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283页[11]会贞按:今瀑河即高石水,出平泉州西北(《水经注疏》,第1249页)[12]《河北文物地图集》(中),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433页[13]河北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中),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440页。[14]河北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中)文物出版社,2011年,页439-442。[15]李子春、刘学梓:《河北迁安县发现北魏墓志》,《文物》,1998-11-15[16]宋柏松、刘军、孟凡栋:《古老的孤竹国都城位于卢龙城南蔡家坟村》,《河北日报》,2011年8月21日[17]1973年辽宁喀左县北洞村发现的一号铜器窖藏坑出土了五罍一瓿青铜器,李学勤从二号罍铭文中考释出“孤竹”二字。(晏琬:《北京、辽宁出土铜器与周初的燕》,《考古))1975年第5期》[18]孔华、杜勇:《孤竹姓氏与都邑变迁新考》,《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7-03-10[19]黄盛璋:《曹操主持开凿的运河及其贡献》,《历史研究》,1982年12月15日,第27页[20]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幽州刺史部),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页27-28[21]黄盛璋:《曹操主持开凿的运河及其贡献》,《历史研究》,1982年12月15日,第27页[22]黄盛璋:《曹操主持开凿的运河及其贡献》,《历史研究》,1982年12月15日,第27页[23]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幽州刺史部),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页27-28[24]详拙文:《水经.濡水注》新考(二)[25]河北文物局:《河北文物地图集》(中),2011年,文物出版社,第425页[26]黄盛璋:《曹操主持开凿的运河及其贡献》,《历史研究》,1982年12月15日,第27页[27]石守仁:《絫县探秘》,《昌黎日报》,2007年5月9日[28]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幽州刺史部),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页27-28[29]谭其骧:《碣石考》,《学习与批判》,1976第2期,第62页[30]黄盛璋:《碣石考辨》,《文史哲》,1979-06-30[31]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幽州刺史部),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页27-28[32]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幽州刺史部),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页27-28[33]黄盛璋:《碣石考辨》,《文史哲》,1979-06-30[34]河北文物局:《河北文物地图集》(中),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381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