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颍水注 》所涉颍上县等考略

A7

别汝又东迳蔡冈北,冈上有平阳侯相蔡昭冢。昭字叔明,周后稷之胄。冢有石阙,阙前有二碑,碑字沦碎,不可复识,羊虎倾低,殆存而已。枝汝又东北流迳胡城南,而东历女阴县故城西北,东入颍水。

蔡冈,在今河南上蔡县东。《方舆纪要》卷50上蔡县: 蔡冈 “在县东十五里,周二十里”[1]

蔡昭冢二碑,此二碑“碑字沦碎,不可复识,羊虎倾低,殆存而已”盖郦氏所亲见也。而或许也正是因二碑“碑字沦碎,不可复识”所以欧、赵皆未著录。(守敬按:此二碑郦氏已言字沦碎不可复识,故欧、赵皆不著录。[2])

胡城,按方位推析应位于汝阴县故城西北一带。结合相关考古资料综合考量,颇疑与阜阳市颍泉区海孜古城址有关。该遗址位于宁老庄镇海孜乡古城村,系春秋、唐遗存,又称海孜古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约1000米,南北长约1500米,面积约150万平方米,但末发现城垣。曾发现陶圈井,采集到春秋、战网时的陶网坠、灰陶豆、绳纹灰陶豆把和汉代夹砂红陶绳纹罐,唐代绿釉、黄釉陶残片、筒瓦、瓦当,以及钱范等。[3]

女阴县故城,即汝阴县故城,位于阜阳市颍州区占楼街道,系西汉遗存,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850米,东西宽约450米,面积38. 25万平方米。夯土筑城墙已毁。[4]

颍水又东迳女阴县故城北。《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曰:高祖六年,封夏侯婴为侯国。王莽更名之曰汝坟也。县在汝水之阴,故以汝水纳称。城西有一城,故陶丘乡也,女阴郡治。城外东北隅,有旧台,翼城若丘,俗谓之女郎台,虽经颓毁,犹自广崇,上有一井。疑故陶丘乡,所未详。

女郎台”又称“花古堆”,位于阜阳市泉颍街道西湖农校西200米,系战国遗存,面积约1万平方米。台高约3米。1978年试掘时出土战国错银铜戈1件。[5]

备注:“女郎台”又称“花孤堆”,位于颍泉区工业园内,西距生态园仅数百米之遥。“女郎台”的由来,有多种传说。之一,言春秋中晚期胡子国国君为其女儿营造公主坟;之二,言胡子国君两女儿曰敬归、齐归远嫁鲁国国君鲁襄公,胡子国国君为眺望以解思女愁苦而高筑此台;之三,言古时未出嫁少女,夭折者均葬于此,多次高垒而名。“女郎台”有史记载,最早见于《水经注》,宋代欧阳修诗词中有“清涟对女郎”吟咏。因有此台,历经上千年风雨,又衍生诸多神话传说不能尽言。(文图摘自阜阳博物馆)女郎台墓展):

玉珌

陶匜、陶盉、陶鼎(从上到下)

△     又东南至慎县,东南入于淮。

颍水东南流,左合上吴、百尺二水,俱承次塘细陂,南流注于颍。

次塘细陂,在今太和县东南。《水经注》卷二二《颍水》:“细水又东南积而为陂,谓之次塘,公私引裂,以供田溉”;又同卷云:”颍水东南流,左合上吴、百尺二水,俱承次塘细陂,南流注于颍。”熊会贞疏云:”次塘本细水所汇,故言承次塘细陂也。”[6]

颍水又东南,江陂水注之。水受大漴陂陂水南流,积为江陂,南迳慎城西,侧城南流入于颍。

江陂  在今颍上县两北。[7]

慎县,春秋楚慎邑。西汉置县,属汝南郡。治所在今安徽颍上县西北江口镇。晋属汝阴郡。后废。[8]慎城城址位于颍上县江口镇汤圩村北100米,系战国、汉遗存,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3千米,东西宽约2千米,总面积约6平方千米。分内外两城,外城环绕内城,平面呈正方形,边长约430米,面积约18万平方米。城垣系夯土筑成,高约5米,基宽约8米,顶宽约3~4米。城内发现了古井、下水道、冶炼灰渣等。采集的遗物有蚁鼻钱,铜印、铜镞、陶豆、陶罐等。城址周围发现有墓葬。据旧志载,春秋时此城为慎邑,秦置县,王莽时改慎治,梁武帝时废。[9]

颍水又迳慎阳县故城南,县故楚邑白公所居以拒吴。《春秋左传.哀公十六年》,吴人伐慎,白公败之。王莽之慎治也。世祖建武中,封刘赐为侯国。颍水又东南迳蜩蟟郭东,俗谓之郑城矣。又东南入于淮。《春秋.昭公十二年》,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盖颍水之会淮也。

慎阳县故城,西汉高帝十一年 (前196) 置,为侯国,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正阳县北江口集。《汉书·地理志》 汝南郡慎阳县注: 师古曰,“慎字本作滇,音真,后误为慎耳。[10]

蜩蟟郭,因汉时郑吉封于慎县,即今颍上之蜩蟟郭筑城。为郑吉封于此蜩蟟郭城,故当地人以姓名城,谓之郑城。赵一清、杨守敬均已指明。(赵云:按《功臣侯表》,宣帝神爵三年,封郑吉为安远侯。《表》云慎县,知此城为吉封邑也。守敬按:俗以姓名城。《通鉴》梁普通六年,裴邃拔魏郑城,即此。[11])相关资料显示郑城城址位于颍上县王岗乡汪郢子村东300米,但却显示是隋代遗存,现城址淤于地下,面积不详。曾在地表下0.8米深处发现有城址砖和完好柜台、瓷器等。据《太平寰宇记》载:隋大业年(606)于郑城置颍上县治。[12]故此汉蜩蟟郭郑(吉)城遗址尚需更深层次的考古发掘报告支撑。

颍尾,即颍口。在今安徽颍上县东南颍河入淮之口,即古西正阳镇。《左传》:昭公十二年 (前530),“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即此。[13]


[1]《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2]《水经注疏》,第1831页。

[3]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安徽分册】下,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3年,第118页。

[4]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安徽分册】下,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3年,第112页。

[5]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安徽分册】下,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3年,第118页。

[6]张文华著,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3.11,第53页

[7]张文华著,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3.11,第53页

[8]《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9]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安徽分册】下,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3年,第132页。

[10]《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1]《水经注疏》,第1883页。

[12]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安徽分册】下,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3年,第132页。

[13]《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0)

相关推荐

  • 代郡桑干城考

    河北刘大帅2021-01-12 19:13:31 原创 代郡云霄 霄霄笔记 摘要:依据<水经注>对漯水水系的记载,结合实地考古调查,发现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龙凤坡村东北的黄土城遗址就是 ...

  • 《水经.浊漳水注》所涉河北沧州等地域考略

    A8 △又东北至乐成陵县,别出北. 衡漳于县无别出之渎,出县北者,乃虖池别水,分虖池故渎之所缠络也.衡漳又东,分为二水,左出为向氏口,渎水自此决出也.衡漳又东,迳弓高县故城北.汉文帝封韩王信之子韩隤当 ...

  • 《水经.浊漳水注》所涉河北衡水等地域考略

    A7 △又东北过下博县之西. 衡水又北,迳邬县故城东.<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三十年,秦封卫鞅于邬,改名曰商.即此是也,故王莽改曰秦聚也.<地理风俗记>曰:县北有邬阜,盖县氏之. ...

  • 《水经.浊漳水注》所涉辉县、浚县等考略

    如<志>之言,钜鹿与信都,相去不容此数也.水土之名变易,世失其处,见降水则以为绛水,故依而废读,或作绛字,非也.今河内共北山,淇水出焉,东至魏郡黎阳入河,近所谓降水也.降读当如郕降于齐师之 ...

  • 《水经.济水注》所涉淄博、菏泽等考略

    <水经.济水注>卷八(六) A10 △又东北过梁邹县北. 泷水南出长城中,北流至般阳县故城西南,与般水会.水出县东南龙山,俗亦谓之为左阜水,西北迳其城南,王莽之济南亭也.应劭曰:县在般水之 ...

  • 《水经.淇水注》里的河南浚县等考略

    淇水右合宿胥故渎,渎受河于顿邱县遮害亭东,黎山西北.会淇水处,立石堰遏水,令更东北注.魏武开白沟,因宿胥故渎而加其功也.故苏氏曰:决宿胥之口,魏无虚.顿丘.即指是渎也. 宿胥,水名,在今河南浚縣西[1 ...

  • 《水经.河水注》卷四华阴县、河曲、船司空县等考略

    △又南至华阴潼关,渭水从西来注之. 汲郡<竹书纪年>曰:晋惠公十五年,秦穆公帅师送公子重耳,涉自河曲.<春秋左氏.僖公二十四年>,秦伯纳之,及河,子犯以璧授公子,曰:臣负羁绁, ...

  • 《水经.颍水注 》所涉漯河市、临泉县等地域考略

    A6 颍水又东南,汝水枝津注之.水上承汝水别渎于奇頟,城东三十里,世谓之大㶏水也.东南迳召陵县故城南,<春秋左传.僖公四年>,齐桓公师于召陵,责楚贡不入,即此处也.城内有大井,径数丈,水至 ...

  • 《水经.颍水注 》所涉沈丘县、太和县等地域考略

    A5 颍水又东,右合谷水,水上承平乡诸陂,东北迳南顿县故城南,侧城东注.<春秋左传>所谓顿迫于陈而奔楚,自顿徙南,故曰南顿也.今其城在顿南三十余里.又东迳项城中,楚襄王所郭,以为别都.都内 ...

  • 《水经.颍水注 》所涉商水县、项城市等地域考略

    A4 颍水又东,㶏水注之,又东南迳博阳县故城东,城在南顿县北四十里,汉宣帝封邴吉为侯国,王莽更名乐嘉. 㶏水,即今河南商水县南沙河,为颍水支流.[1] 博阳县故城(乐嘉城),西汉置,治今河南省商水县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