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育儿:孩童的可塑性很强,抓住这个黄金期,孩子受益一生┃无名
古人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我认为,伯乐无处不在,每个家长,就是孩子的伯乐。
天才画家Akiane Kramarik,八岁开始创作,十年后成为百万富翁。
Akiane出生于贫困家庭,并没有艺术环境,父母发现了她的艺术天分,买了颜料和画布给她,开启她成为画家的道路。
Akiane4岁开始作画,6岁用油彩棒,8岁家人给她买了油画颜料。
她每天早晨四点起床,一周有五六天在画画,每天四五个小时。
她专心画每一幅画,平均每幅画,要花上一百至两百个小时,每年八到二十幅画的出产量。
她完全没有上过美术课,也没有人教她,全靠自己摸索。
一个八岁的孩子,对绘画痴迷到如此境地,实在令人惊讶。
而Akiane的父母,并没有因家庭条件不好,或者因Akiane是小孩子,而忽略她的爱好,更没有以任何理由把孩子的兴趣扼杀在萌芽。而是及时的给与支持和帮助,使小Akiane成为画家。
一
孩子成长的黄金期
科学家将孩子的3-6岁称为“潮湿的水泥期”,意思是说孩子85%的性格、习惯和生活方式都在这一时期形成;将7-12岁称为“正凝固的水泥期“,这一时期孩子85-90%的性格、习惯等已形成。
由此可见,孩童时期可塑性最强,从小培养他的自律习惯、兴趣爱好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下图是孩子从出生到十八岁,成长的32个黄金期。
图中可以看出,孩子出生四个月,听觉已经形成。有乐感的孩子,在这个阶段,就会有所表现,比如听到优美的音乐,会安静下来,仔细倾听。
3岁,孩子的大脑开始清晰的接受外界事物,并进行模仿。几乎所有的启蒙和习惯,都要在这个阶段开始,在孩子不停地模仿,学习过程中,慢慢形成。
这个阶段,是孩子学习绘画、英语等语言、养成好习惯的黄金期。
4-5岁是开始学习器乐的黄金期。
6岁之前,是智力发展阶段。
7岁,品德形成。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曾做过对近千名儿童,从出生到成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5岁前为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如果把17岁的智力水平看作100%,那么孩子在4岁前就已经获得了50%的智力,其余的30%是在4~7岁间获得的,剩余的20%则在7~17岁间获得。
所以,对家长来说,孩子3-7岁这个阶段,必须要密切关注和把握的,因为这个年龄段,是塑造孩子的最佳时期,抓住这个关键期,刻意、科学、合理的培养,对孩子将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
把兴趣培养成习惯
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孩子对某项技能感兴趣,会痴迷。家长要善于捕捉,善抓时机,把孩子的兴趣变成习惯,坚持的越久,越有成果。如果练成童子功,孩子的一生将成功一半。
郎朗两岁半,被动画片《猫和老鼠》中汤姆猫演奏的《匈牙利第二号狂想曲》吸引,对钢琴家的手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无师自通地在钢琴上弹出了基本旋律。
七岁,参加首届沈阳少儿钢琴比赛,获得第一名。
九岁,考取中央音乐学院附小钢琴科。
十一岁,参加第五届“星海杯”全国少年儿童钢琴比赛,获得专业二组第一名。
十二岁,参加德国埃特林根第四届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获得了甲组冠军。
……
美国CBS电视台新闻60分钟播出郎朗的专题报道,在此之前该栏目曾经报道过的唯一中国人是领袖邓小平。
美国中文电视记者采访郎朗:“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钢琴,才是最好的年龄?”
郎朗回答:“如果仅仅是爱好,陶冶情操的话,什么时候都不晚。但走专业,做职业钢琴家的话,四岁左右是开始学习钢琴的最好年龄。”
还有著名钢琴家李云迪。
李云迪在四岁时,在乐器店对一架手风琴“一见钟情”。
而这架手风琴,被妈妈作为四岁生日礼物送给了他,成为了他的第一个乐器。
从此,他对手风琴着迷。
6岁时,就背着120贝司,又大又沉的手风琴,在重庆酷热的夏天里,他身上长满了痱子。
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
作为家长的我们,要及时抓住孩子的兴趣,让他们顽强地入迷,再坚持成习惯,才是我们最应该做事情,也是最值得研究做的事情。
三
养成教育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孩子的养成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3-7岁这个阶段,是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切不可随心随性,让孩子养成一身的坏毛病,后期改正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了。
其实孩子的好多毛病,都是大人惯的。
我亲戚家的宝宝,人越多越闹,除了手机能让他安静,余外时间吵的让人窒息。大人嫌烦只能拿手机哄。但只要爸爸在,他就不敢耍赖。
据我观察,大多数家庭都是这样的。家长们在这两个方面做的不够好,给孩子惯出很多毛病。
01
一哭就妥协。这是大多数家长的毛病,孩子知道,只要自己哭闹,家长嫌吵嫌烦就会妥协。
02
不及时矫正孩子的不当行为。孩子闯祸了,第一次不管教,就会有下一次,只有大人果断做出措施,让他知道错误行为的后果得自负,才能有所收敛。
有句话说得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不能因为是小孩就纵容他的错误行为。错的就是错的,不能做的就是不能做。
我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段子,是个钢琴生写的。邻居带孩子串门,调皮的孩子把食物倒进钢琴里,主人心疼的要命,可孩子家长以小孩不懂事,搪塞过去。钢琴生气不过但没有办法。结果他给了孩子二百元钱,夸奖孩子做的好,并告诉孩子,以后这样做会有更多的奖励。
没过多久,这孩子在琴行犯同样的错误,因是高价钢琴,家长赔偿了十几万。
我在景区看到这样的一件事,孩子要去拿景点上的东西,爸爸说:“别拿,警察叔叔在后面!”
我当时就很不解,不能拿就是不能拿,怎么就是警察叔叔在后面就不能拿了?
真让人无语。
相比之下,朋友对孩子的教育,特别注重方式方法。
她从不在孩子跟前看手机。
按说好的时间看动画片,从不让步。
玩玩具,要求必须让玩具回家。
她们母子每天睡觉前看十分钟书,这个习惯早已养成。
这孩子做事干脆利落,很专注,也很投入。
孩子4岁开始参加钢琴班,现在8岁,已经开始参加大型钢琴比赛了。
四
真是好习惯成就一切
从朋友对孩子的养成教育,大概可以总结几点:
01
不妥协。孩子一哭就妥协是最不可取的。
02
不贪多。学钢琴就不再学绘画,不给孩子过多的负担等。
03
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镜子。比如:她从不在孩子眼前玩手机,喜欢看书等。
04
要求孩子做事有始有终。养成做事干净利落的好习惯。
05
提前训练注意力。如:按步骤专注做完一件事情,从1分钟开始,逐渐增加。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这句话道出了3-7岁,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决定孩子能否转型最重要的人,是孩子父母。
如果这一时期及时加强教育,将会收到最佳效果,对孩子一生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错过这些关键期,不是说不能取得教育成效,而是会增加教育的难度。
孩子没有从头再来的机会,我们要抓住孩子的黄金期,精心塑型,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无名:中学高级教师,汉语言文学大学学历。
朗读者┃小桥流水
小桥流水,辽宁本溪人,现居日本,硕士学历,永远保持好奇心,努力做个斜杠青年,热爱生活,热爱朗读,渴望用声音传递温暖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