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的李白写首诗《峨眉山月歌》,四句用了五个地名,竟成传世名篇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来的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的确,很多名人伟人,都是年少成名。不过,成名并非是他们自己控制早晚,而是大部分名人伟人,都有过人的天资和独特的魅力,能够早早地在芸芸众生之间,脱颖而出。
就像唐朝的李白,早在十五岁的时候,就小有诗名,并得到了当地社会名流的推崇。十八岁的时候,他独自游遍四川,行侠仗义,并在大匡山隐居读了很长一段时间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李白心中的天地,很宽很广。24岁那年,他离开了蜀地,开始向着远方进发。
只是仗剑去国,告别至亲,李白心中难免不舍。泛舟长江之上,李白回首望去,看着峨眉山上的月亮,他挥笔写了一首绝句《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算是李白青年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不过四句,却用了五个地名。峨眉、平羌、三清溪、峡、渝州。若是其他诗人写来,少不得堆砌、杂乱,可是李白这首诗,竟成传世名篇。当然,这并非是后世因为诗仙之名盲目,而是此诗自有过人之处。
首句写月。峨眉山在四川省内,可以说是李白的家山,家山之月,承载着李白的思念和依恋。所以,简单的山月,却蕴含了丰富的感情。“秋”点名了季节,而李白用“半轮”去量化秋,不禁烘托了月之美,仿佛绚烂的秋,都在那半轮月上。
次句的“平羌”是青衣江,大渡河的支流。月影照在江上,似乎随着江上在流动。而李白正在“平羌”之上,所以,在李白眼中,这月影月光,是为他送行的,似乎含有不舍。一个“入”,一“流”字,有延绵不绝之感,又赋予了月一种动态之美。
第三句的“清溪”在峨眉山的附近,指清溪驿,是李白出发的地方,而三峡则是目的地。到此时,情感已由隐约到显露。此去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回家乡。想念你,却无法得见,只能怀着无限的惆怅和思念,向渝州而去。
这里的“君”,就是家山之月。
虽然说,李白用了五个地名,但是如果不是刻意提起,根本察觉不到,不但没有生涩之感,反而极为流畅。这是因为,整首诗的地点,或者说空间,是根据时间而转换的。
李白从家乡离开,这里以峨眉山代指。之后,是平羌的江水之上。他是晚上从清溪出发的,下一站是三峡,大的目的地,是渝州。短短的二十八个字,李白则为读者勾勒了一副千里行舟山月图,整首诗读来,灵动飘逸,不可谓不美。
对于这首诗,戴建业戴教授在《戴老师的魔性诗词课》中有过一番评析。他认为,此诗四句用了五个地名而没有堆砌感,有两点原因:
第一,李白打破了平行结构,根本没有把五个地名完全对称地排列起来。第二,李白使用空间的变动,来展示时间的流逝,有效地把凝固的空间转化成流动的时间。空间在不断变动,李白离家乡也就越远,时间离家乡也就越长。
这番评论,还是十分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