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常识性的知识大全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开创了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其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2、《离骚》《九歌》《天问》《九章》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作品,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杰出诗人,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 3、《尚书》即上古之书,从前称为书经,是记言的古史。 4、《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孔子整理编定。 5、《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史,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编篡。 6、《国语》是第一部国别史,记事简单,而记言则详细,故名为“国语”。 7、《战国策》简称《国策》,是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作者已无可考,后经西汉刘向整理,定名为战国策。 8、《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后学记录有关孔子言行的著作。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以“仁”为核心。 9、《孟子》是孟柯及其门徒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和《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10、荀子,名况,后世也称孙卿,赵国人,为战国后期儒家大师,也是一个教育家,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我们学过他的《劝学》。 11、墨子名翟,鲁国人,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兼爱和非攻。 12、老子即老聃(李耳)是先秦道家学派的先驱,他的《道德经》五千言是简括而有韵的理论文。 13、《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后学的著作,我们学过其中的《庖丁解牛》。庄周是战国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与老子合称“老庄”。 14、韩非是战国后期韩国人,荀子的学生,与李斯同学。他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滥竽充数”、“守株待兔”、“自相矛盾”、“郑人买履”等都出于《韩非子》。 15、《孙子》又名《孙子兵法》,相传为齐国人孙武所作,他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军事家,后人尊称他为孙子或孙武子。 16、《列子》相传为战国时期列御寇所作,“愚公移山”“杞人忧天”等寓言故事即出自该书。 17、《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也是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楚辞体诗歌的出现,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次重大的革新。 18、《过秦论》作者贾谊,是西汉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19、西汉司马迁所写的《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的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鸿门宴》选自《史记》中的《项羽本纪》。 20、《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其主要编撰人是东汉著名文学家和史学家班固。 21、《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22、《龟虽寿》、《观沧海》都是曹操写的著名诗篇,“曹氏父子”即指他和曹丕、曹植两兄弟。 23、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世号靖节先生,又被称作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 24、南朝著名文学家刘义庆写的《世说新语》,是魏晋轶事小说的代表作品,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笔记小说. 25、南朝梁人刘勰所写的文学评论巨著《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文艺理论专著。 26、“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四位著名诗人。 27、唐开元、天宝年间,出现了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产生了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和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 28、白居易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他写了十首《秦中吟》和五十首“新乐府”,有诗集《白氏长庆集》。 29、杜牧,人称“小杜”,他最为出色的一些抒情七绝(如《山行》、《泊秦淮》等),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我们还学过他的《阿房宫赋》。 30、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的咏怀诗、咏史诗和爱情诗最有特色,如《登乐游原》、《无题》等,又诗集《李义山诗集》。 31、唐朝韩愈、柳宗元领导的古文运动,开创了我国文学史上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散文传统,宋朝的六位散文家是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32、《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范仲淹,有《范文正公集》。 33、欧阳修曾和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 34、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散文家、诗人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人。 35、北宋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沈括,著有《梦溪笔谈》一书,是我国重要的文化典籍之一。 36、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37、苏轼的词在文学史上有特殊的地位,与辛弃疾齐名,同为豪放派词人。后者字幼安,号稼轩。 38、陆游字务观,他是南宋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现存诗近万首。 39、关汉卿是中国戏曲的奠基人,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的伟大的戏剧作家。我们学过他的杂剧《窦娥冤》。
40、明传奇在戏曲史上是继元杂剧之后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代表作家为汤显祖,代表作为《牡丹亭》又名《还魂记》。 41、王实甫是元代重要的杂剧作家,代表作是《西厢记》。 42、明代长篇小说代表作有施耐庵的《水浒传》、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吴承恩的《西游记》、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 43、冯梦龙的“三言”指《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凌蒙初的“二拍”指《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44、清代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把我国文言小说推向更高发展阶段。 45、吴敬梓的代表作品《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46、《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该书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 47、清代较著名的戏曲有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 48、李渔是著名的戏曲理论家,他的吸取理论保存在《闲情偶记》中。 49、清朝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是桐城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 50、晚清著名谴责小说有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
文 学 常 识
(国内现代版) 51、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有《朝花夕拾》。 52、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女神》,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诗篇是《凤凰涅盘》、《女神之再生》。 53、茅盾的《子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革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54、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家》、《春》、《秋》,爱情三部曲是《雾》、《雨》、《电》。 55、老舍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是《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代表作有《茶馆》、《龙须沟》。 56、冰心早期著名的散文集有《寄小读者》等。 57、文学研究会诸作家中,最能代表其现实主义特色的是叶绍钧(叶圣陶)的作品,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 58、创造社的重要作家,除郭沫若外,还有郁达夫、我们学过他的散文《故都的秋》。 59、抗战时期著名的新诗有田间的《给战斗者》,臧克家的《春鸟》,艾青的《黎明的通知》等。 60、抗战时期郭沫若的历史剧,成就最大的是《屈原》。 61、抗战时期,张天翼的著名讽刺小说有《华威先生》。 6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新歌剧的代表作是贺敬之、丁毅执笔的《白毛女》等。 63、《讲话》以后,李季写了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 64、《讲话》以后,赵树理写了小说《李有才板话》、《小二黑结婚》等,丁玲写了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乾河上》,周立波写了长篇小说《暴风骤雨》。 65、抗战胜利后,钱钟书写了长篇小说《围城》,对中国知识阶层进行了刻意描绘和无情透视,小说主人公是方鸿渐。 66、建国后十七年间,著名的长篇小说有梁斌的《红旗谱》,杨沫的《青春之歌》,曲波的《林海雪原》,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柳青的《创业史》,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杜鹏程的《保卫延安》等。 67、十七年间,著名的短篇小说有茹志鹃的《百合花》,峻青的《黎明的河边》,王愿坚的《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 68、瞿秋白从“五四”起就从事文学活动。他写过不少散文、杂文、文学论文,翻译过不少苏联的文学论文和文学作品。他为革命牺牲后,他的著作和译文被分别编辑成《乱弹》和《海上述林》。
Ⅱ 语文文学常识复习大全
语文常识——尊称
1、 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
2、 对将军:麾下
3、 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
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称平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
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4、 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5、 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
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死去的帝王:先帝。
6、 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7、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
语文常识——特殊称谓
1、 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2、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 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4、 年龄的称谓:
垂髫:三四岁——八九岁。
总角:八九岁——十三四岁。
豆蔻:十三四岁——十五六岁(比喻人还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时代称为“豆蔻年华”。)
弱冠:20岁。
而立:30岁。
不惑:40岁。
知天命:50岁。
花甲:60岁。
古稀:70岁。
耄耋:80岁、90岁。
期颐:100岁。
语文常识——作家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 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 宋祖:宋太祖赵匡胤 秦皇:秦始皇嬴政 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
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
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A 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B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员。
C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D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附:(表格)
级别
(童试)院试
正式科举考试
乡试
会试
殿试
时间
每年一次
三年一次(秋)
三年一次(春)
会试后同年4月
地点
府(州)县
省城
礼部(京城)
宫殿
应试者
儒生、童生
秀才
举人
贡士
获取功名
秀才
(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进士)前三名为:
状元、榜眼、探花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类: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连登三甲(三元及第):解元——会元——状元古代科举考试。
Ⅲ 语文基础常识有哪些
文史常识是一国基本的文化常识,而常识是非常基础的知识。
近年来出现了公众人物误称“令尊”为“家父”,将“罄竹难书”用来赞赏好人好事等一些令人咋舌的公共文化事件,甚至有人将国外文献中提到的孟子翻译成中文的“孟休斯”,这些都表明我们对自己的基本的文化常识非常匮乏。这还不仅仅是在公众人物的范围,对大众来说,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从实用性上来看,一些文史常识在我们生活当中并没有消失,仍具有积极的文化生命力,仍然为一般大众所知悉。
可以从三个方面区分:一是我们的文字表达,比如我们仍经常用“不刊之论”来形容很难得的见解;二是风俗习惯,比如我们过端午节会跟屈原联系起来;三是历史遗迹,即我们很多的文化遗迹、旅游景观作为文化活化石,会使我们追溯其历史渊源。
(3)语文常识性的知识大全扩展阅读:
学习文化常识可以从阅读入手的话,面对丰富的传统,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入手:
其一,可以挑选《弟子规》、《三字经》、《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千家诗》、《声律启蒙》这类古人发蒙的读物2至3种。这些读物大多浅显易懂,易于记诵,尤其适合小孩。其中《幼学琼林》最好,几乎是传统文史常识的大荟萃。
其二,想要涉猎更深一点的,唐诗宋词可背100到200首,《诗经》、《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可以借助译注反复通读。《诗经》有助于我们得到文化源头的滋润。而唐朝是中国最鼎盛的社会时期之一,其文化在唐诗中得到高度凝结。
熟诵能得到其文气脉络。宋词则具有了部分现代的气息,对于人生终极意义的探讨极富启发性。这些诗词的基础能使我们的文化个性富有自由、灵活、隽永的精神。《论语》是我们文化的本根之一,最好能背。
其三,如果立意于深探国学要义,则《易经》不可不细品,《尚书》、《礼记》、《春秋》不可不熟稔,大乘佛学经典要作深入研阅。其他如诸子中荀子体正用博,可以反复涵咏,韩非子、孙子也值得深入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