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的习惯———关城村往事系列(一)
关城往事系列,讲述我们关城村过去的一些生活中的点滴故事,真实的还原当时生活场景,让中老人年回味一下自己曾经的经历、让年轻人了解一下自己的长辈们在关城这方水土生活的真实状态。
今天的主题是“吃饭的习惯”
关城人的传统是每天只早晚吃两顿饭,中午基本不起火做饭。感觉饿了,就简单吃块饽饽和早晨剩下的菜,而且也不是一家人一起吃饭,谁饿谁吃,不单独做。
这两顿饭,还要以早晨为主。与城市人提倡的“早饭吃好,午饭吃饱,晚饭吃少”有很大不同。城市人三餐能量摄入比例讲究是30%、40%、30%。而我们关城人早饭要有50%以上的比重,也就是说以早餐为主。如果也要分出比重,应该是50%、15%、35%,甚至干脆就是六四开,中午是0,啥也不吃。如果有亲戚来,人家不习惯咱们的吃饭时间,又不好意思催着做饭,那真是:一饿饿个前探,一吃撑个乱转。
至于以前吃的啥,以后会单独介绍。关城吃饭讲究有饽饽、稀滴和菜就好,就觉得吃的“入赞”。通常早晨饭又蒸饽饽又做菜,由于柴禾紧缺,大多就是饽饽、菜和稀饭“一锅出”。锅里添上半锅水,放那么半把大米,饭熟后,这“馏锅水”就变成一大家的稀饭了。锅底下米也有窍门,直接把米放锅里,水烧开后会外溢,蒸的饽饽被水一煮,可就不好吃了。应该把米放在一个碗里,再把碗沉入锅底,这样就可以避免溢锅。揭锅后,把碗里煮软的米再倒入锅里搅和一下就可以。蒸的菜嘛,什么都可以蒸,土豆,茄子,白菜,豆角,萝卜,小鱼,放点葱花,酱油,和盐,鱼类的要放醋。再加腥油,这些菜大锅蒸出来真的挺好啊吃。还是最便宜的萝卜白菜为主,而且菜里没有什么油水。我就特别爱吃各种蔬菜与小鱼一起蒸着吃,这算是极具特色的白洋淀风味吧。记得以前蒸面糊的时候比较多,一个大碗,两把棒子面,一点酱油,加盐加水搅和匀就行了,这个非常省钱,简单又省事。如果有鱼肠子放入粘糊里,甚至再放点豆嘴,那真是好吃。蒸的饽饽以窝头,高粱面戳卷子,锅边贴饼子为主。白面如果不过节不过年的,则很少吃。这样,锅底的稀饭连同饽饽和菜一起蒸熟,这才是最正宗的“一锅出”!
冬季做饭时, 灶堂内住🔥后,锅里冒出的热气飘荡在屋里,拂过脸颊,立刻显得暖暖的。一家人一边聊天,一边等待揭锅吃饭,每个人都充分享受着家的温馨,家的温暖。
以前一大家子兄弟姐妹们多,住房拥挤,老少几代人在一起吃饭,显得比较热闹。开饭时,屋里的大炕上挨着炕沿放一个一尺来高,四四方方的木头桌子,稀饭,馒头,和菜都端上来,一家人围着吃。现在看看这个半平米的小方桌,居然能围着好几口人吃饭,而且挨着炕沿的一面还坐不了人。围着桌子吃饭的,主要是一两个大人哄着孩子吃,占的地方小。一家只有这么一个桌子,肯定都坐不下,老人可以用一个面盆放一个篦连儿当饭桌。不老不少的年龄,也有坐着床子马扎子端着碗吃的,也有坐在锅台一角吃的。到了夏季就好说了,屋里太热,院里哪凉快就在哪吃。比如门台儿,梯子蹬上,甚至去房顶上吃饭的也不在少数。
再说说这个吃饭桌子,形状很简单,却作用很大,吃饭时做饭桌,写作业时就书桌,平时靠边放着可以放凳子来坐。如果翻过来底朝下,桌下再弄一个大擀面棍,把幼儿放进桌里,可以来回摇晃晃哄孩子。也可以拿到院里梳稀苇等。这个桌子,是居家过日子必不可少的家饰。
关城人如果不是有事着急出去,吃完了早饭基本就得过9点来钟,所以,中午不饥不饿的,吃不吃都行。到了晚上,看看早晨的东西还剩多少,有时候完全可以够吃,有时候差点菜,跟同院邻居要点咸菜凑合了。能买块豆腐拌一拌,或者酱豆腐就不错了。饽饽菜啥都不够时,弄点面条的比较多,这个,主要为了省做菜。
“吃咧唛”?
这是关城人见面相互问候时,说的最多的话之一,仅次于“戈莫切”(音译),足见,吃,对我们每个人是多么的重要。还有一点说一下,这个延承千百年的问候语,好像有点瑕疵。如果掌握不好,结局还挺尴尬。譬如早晨六七点在街上遇到熟人,如果你是女的遇见熟悉男人,可得小心。你问他:吃咧唛?对方如果比较圆滑的人,知道这是随便一问,即使没吃,也顺口说一句:嗯,刚吃了。然后各有各的路还好。碰上说实话的,你得到的回答可能是以下几种:
没尼,
还没奏你,
还没䏻你…
如果赶上乡亲论嫂子问小叔子吃咧唛,那后面那个“neng”,语气可能还会特别重!🤗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