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的习惯———关城村往事系列(一)

   关城往事系列,讲述我们关城村过去的一些生活中的点滴故事,真实的还原当时生活场景,让中老人年回味一下自己曾经的经历、让年轻人了解一下自己的长辈们在关城这方水土生活的真实状态。

今天的主题是“吃饭的习惯”

关城人的传统是每天只早晚吃两顿饭,中午基本不起火做饭。感觉饿了,就简单吃块饽饽和早晨剩下的菜,而且也不是一家人一起吃饭,谁饿谁吃,不单独做。

     这两顿饭,还要以早晨为主。与城市人提倡的“早饭吃好,午饭吃饱,晚饭吃少”有很大不同。城市人三餐能量摄入比例讲究是30%、40%、30%。而我们关城人早饭要有50%以上的比重,也就是说以早餐为主。如果也要分出比重,应该是50%、15%、35%,甚至干脆就是六四开,中午是0,啥也不吃。如果有亲戚来,人家不习惯咱们的吃饭时间,又不好意思催着做饭,那真是:一饿饿个前探,一吃撑个乱转。

    至于以前吃的啥,以后会单独介绍。关城吃饭讲究有饽饽、稀滴和菜就好,就觉得吃的“入赞”。通常早晨饭又蒸饽饽又做菜,由于柴禾紧缺,大多就是饽饽、菜和稀饭“一锅出”。锅里添上半锅水,放那么半把大米,饭熟后,这“馏锅水”就变成一大家的稀饭了。锅底下米也有窍门,直接把米放锅里,水烧开后会外溢,蒸的饽饽被水一煮,可就不好吃了。应该把米放在一个碗里,再把碗沉入锅底,这样就可以避免溢锅。揭锅后,把碗里煮软的米再倒入锅里搅和一下就可以。蒸的菜嘛,什么都可以蒸,土豆,茄子,白菜,豆角,萝卜,小鱼,放点葱花,酱油,和盐,鱼类的要放醋。再加腥油,这些菜大锅蒸出来真的挺好啊吃。还是最便宜的萝卜白菜为主,而且菜里没有什么油水。我就特别爱吃各种蔬菜与小鱼一起蒸着吃,这算是极具特色的白洋淀风味吧。记得以前蒸面糊的时候比较多,一个大碗,两把棒子面,一点酱油,加盐加水搅和匀就行了,这个非常省钱,简单又省事。如果有鱼肠子放入粘糊里,甚至再放点豆嘴,那真是好吃。蒸的饽饽以窝头,高粱面戳卷子,锅边贴饼子为主。白面如果不过节不过年的,则很少吃。这样,锅底的稀饭连同饽饽和菜一起蒸熟,这才是最正宗的“一锅出”!
  冬季做饭时, 灶堂内住🔥后,锅里冒出的热气飘荡在屋里,拂过脸颊,立刻显得暖暖的。一家人一边聊天,一边等待揭锅吃饭,每个人都充分享受着家的温馨,家的温暖。
  以前一大家子兄弟姐妹们多,住房拥挤,老少几代人在一起吃饭,显得比较热闹。开饭时,屋里的大炕上挨着炕沿放一个一尺来高,四四方方的木头桌子,稀饭,馒头,和菜都端上来,一家人围着吃。现在看看这个半平米的小方桌,居然能围着好几口人吃饭,而且挨着炕沿的一面还坐不了人。围着桌子吃饭的,主要是一两个大人哄着孩子吃,占的地方小。一家只有这么一个桌子,肯定都坐不下,老人可以用一个面盆放一个篦连儿当饭桌。不老不少的年龄,也有坐着床子马扎子端着碗吃的,也有坐在锅台一角吃的。到了夏季就好说了,屋里太热,院里哪凉快就在哪吃。比如门台儿,梯子蹬上,甚至去房顶上吃饭的也不在少数。

再说说这个吃饭桌子,形状很简单,却作用很大,吃饭时做饭桌,写作业时就书桌,平时靠边放着可以放凳子来坐。如果翻过来底朝下,桌下再弄一个大擀面棍,把幼儿放进桌里,可以来回摇晃晃哄孩子。也可以拿到院里梳稀苇等。这个桌子,是居家过日子必不可少的家饰。

     关城人如果不是有事着急出去,吃完了早饭基本就得过9点来钟,所以,中午不饥不饿的,吃不吃都行。到了晚上,看看早晨的东西还剩多少,有时候完全可以够吃,有时候差点菜,跟同院邻居要点咸菜凑合了。能买块豆腐拌一拌,或者酱豆腐就不错了。饽饽菜啥都不够时,弄点面条的比较多,这个,主要为了省做菜。
“吃咧唛”?
   这是关城人见面相互问候时,说的最多的话之一,仅次于“戈莫切”(音译),足见,吃,对我们每个人是多么的重要。还有一点说一下,这个延承千百年的问候语,好像有点瑕疵。如果掌握不好,结局还挺尴尬。譬如早晨六七点在街上遇到熟人,如果你是女的遇见熟悉男人,可得小心。你问他:吃咧唛?对方如果比较圆滑的人,知道这是随便一问,即使没吃,也顺口说一句:嗯,刚吃了。然后各有各的路还好。碰上说实话的,你得到的回答可能是以下几种:
没尼,
还没奏你,
还没䏻你…
如果赶上乡亲论嫂子问小叔子吃咧唛,那后面那个“neng”,语气可能还会特别重!🤗
(0)

相关推荐

  • 舌诊笔记(八)

    舌为心之苗,心就像是火苗一样,舌苔是胃的外候,舌头一伸出来,我们一看,就知道心的状态,也可以知道胃的状态.胃位于中焦,脾胃为后天之本,通过看舌苔,就能看出后天受到了哪些影响. 胃是腐化食物的,胃就相当 ...

  • 网红餐厅在四线小城市艰难求生

    慢慢解决一个接一个的问题,都会好起来的. 作者 | 咔咔大王  第一眼失望  "阿浈の屋"开在一片老居民区的胡同里,外墙被刷成亮粉色,在一片灰蒙蒙的小店铺和居民楼里显得亮眼又有些突 ...

  • 双城记:滋锅饭和激水胡豆

    双城记:滋锅饭和激水胡豆 作者 ▏ 江一桥 1.滋锅饭 现在方便,老邻居老街坊建了微信群,岁尾便聚一次.相聚时,其乐融融,有摆不完的龙门阵. 最没想到的是,挨边七十的张老大和已六十出头的张老幺,为父母 ...

  • 村庄物语 | 皖北人的茶饭,遗落在了渐行渐远的时光里

    全文1400字,阅读约需8分钟. 茶饭 传统上,皖北乡人说的"茶",其实就是凉水变热水的一碗白开水.邻里串门子,主人家"让"着客人喝茶,给人倒茶,那茶,也都是白 ...

  • 少年说||琪妙(105):琪妙的小厨房

    (妙妙) 盼呀盼呀,我们梦寐以求的迷你厨房终于到货了.我和琪琪迫不及待地冲到箱子面前,小心翼翼地用小刀划开了包装箱.包装箱一打开,里面的小厨具像发着光一样出现在我面前.这些小巧精致的厨具里面有色彩丰富 ...

  • 齐鲁文化的方言有什么奇特的魅力

    语言崇拜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社会现象之一,许多风俗习惯的形式与民俗故事的流传是与语言崇拜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到了胶东,宴席一般要备"吉祥菜"--鱼和炖豆腐.宴席到了最后,如果端上一盘整 ...

  • 飘香炉子锅

    炉子是放在桌子上的炭炉子,锅是双耳的铝锅. 南方天冷,冬天的菜刚一端上桌,很快就凉了.平时只有咸菜度日的时候,咸菜凉了就着热饭.热粥.热糊,倒也算不了什么事,可到了年边上,炉子锅是必须的. 一者是因为 ...

  • 改下这9个吃饭的习惯,影响健康,后悔都来不及

    今天是舒冬陪伴你的第1605天 今日看点 手要扶碗.食不言.筷子不能在盘中挑挑拣拣--餐桌礼仪代代相传,但更重要的健康准则却总被忽视.越来越多人把吃饭当成谈工作.忙应酬.交朋友的场合,不知不觉犯了很多 ...

  • 《兴化古村》系列(三):安丰4个村 范顾村、黄庄;莲花沟、;肖家庄

    <兴化古村>系列(三):安丰4个村 范顾村.黄庄(作者:张从义.张培元):莲花沟.(作者:万德华):肖家庄(作者:徐奎华)(近期连续推送兴化115个古村,敬请关注!)

  • 你会吃饭吗?吃饭坏习惯你有么有中招?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一天的工作.活动,都离不开饮食提供的能量!吃,绝对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了.从小,长辈总告诉我们,趁热吃.吃饭的时候不要乱敲碗筷.要用手扶碗.进食的时候少说话......其 ...

  • 第二届天府大地艺术季(春)三堰村分会场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3月13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届天府大地艺术季(春)正式开启,而位于郫都区三堰村分会场的"梦想与自然"观鸟主题系列活动也于近日随着春天的脚步 ...

  • 关城村的这口大铁钟

    看抖音,才惊喜的发现,原以为早被人当废品处理的西头那口大铁钟,居然仍在一村两委大院内! 这口大铁钟至少有100多公斤重量,原是西堤头周王庙(好像是这个名字)里的,周王庙毁于战乱,庙里的这口钟在闹水灾的 ...

  • 关城村最新信息

    一,由关城四个村两委主办的第二届关城马拉松本周日在关城早市鸣枪起跑,届时将有雄安三县的运动员和志愿者上百人参加.希望全体村民借此展示出我们大关城人的热情好客风采,赛事路段主动避让运动员,同时给他们鼓掌 ...

  • 来看看儿时经历的生活情景(附关城村停电通知)

    停电通知,29号6点至22点关城四个村煤改电停电,请广大村民提前作好准备,尽量减少老百姓的不便. 有人给我留言,怎么那么喜欢怀旧,是渴望重新过那种清苦生活吗?怀旧从不是矫情,更不是自我感动,怀旧,其实 ...

  • 话说火柴盒(附关城村接种疫苗接种新通知)

    通知:今天下午四点在关城二村村委会继续打疫苗. 回归主题:现在的生活中,很多延续多年的生活方式.生活工具.劳作工种都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以后我们将陆续盘点与新时代告别的.那些曾经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历 ...

  • 温馨的关城村,我们的家

    热心人士奉献爱心 慢跑团一跑友200元 贾艳减水泥店200元 乌市的张雪艳200元 二村的张满迎100元 太阳初升,关城村外的麦田即景 又到关城村的麒麟瓜收获季节了,以前关城没有大面积种西瓜的传统.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