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上走着夕阳,与西风悄悄的絮语,就这样一幕平静的展开去。
————青春印记
致青春
闲暇无事儿,整理书架,偶尔翻到高中毕业时期写的文字,不是日记,算是记下自己当时某个阶段思想足迹的一些文字吧!现在翻阅起来,蛮有感触。那时候的青春期,没听说过叛逆,没有任何通讯设备,除了书,电子产品可能就是收音机(一个村子也是寥寥无几),但过得很充实,收音机虽然听起来滋滋啦啦,但还是蛮宝贵的,我就是在这滋滋啦啦声中听完了《平凡的世界》,播音李野墨老师那富有磁性的声音至今让我难以忘怀,从那里我知道了陕北民歌,听到了悠扬高亢,粗犷奔放,扣人心弦、回肠荡气的信天游,从那里我知道了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他们代表着农村出生的热血青年,他们坚韧不拔,奋斗不息、无论面对何种挫折,都能平静接受,对生活充满希望的精神永远在激励着我们那个年代的年轻人。现把那个时期记录的一段文字编辑出来作为当时青春的印记吧!
小花依旧灿烂
有一段时间,没有看到黄河了,没有在长长的吊桥上走过,那份思念,那份寂寞,那份失落,我是该去走走。公共汽车一直开到吊桥头,长长的吊桥两边是很粗的铁绳锁拉着,桥面是很结实的枕木拼成的,走在上面来回的游荡,感觉很美,吊桥跨过黄河,是链接河南河北的交通要道。看到吊桥、黄河,感觉是那样的亲切,沿着桥栏,踏着坚实的桥木板,默默的行走着,下面是浑浊的黄河水向东奔去,天气晴朗,风平浪静,微风吹拂着我的发丝,好像是黄河母亲用她温暖的手在轻轻的抚摸着我,好惬意,好温暖。我走啊走啊,一直走到河的对岸,意味着从河南走到了河北,跨了两个省的地界,满满的自豪感,从桥头拾级而下,我要与黄河来个近距离接触,踏着松软的河线,湿湿的泥沙混合在一起,那么柔,那么软,干脆脱下鞋子,光着脚丫,好凉,好舒服,被水冲洗的泥沙非常的细腻,每踏下一步,就从我的脚趾间咕咕的冒出,凉凉的痒痒的感觉直透心际,弯下腰来,撩起一串水花,拾起小石子打一个水漂,溅起一圈一圈的水晕荡漾开去,慢慢的又融入在河面里,那份轻松,那份自在,那份享受真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了。已是秋季,岸边花生已收的季节,沙土地里偶尔冒出一些落下来的花生新长出来的嫩芽,绿绿的给这片黄色的土地增添了几分色彩,天高云淡,阳光烈而不燥,迎着微风沿着河线走下去,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文明的发源地,等我有了足够的条件,我要沿着这条河线走下去,伴随着黄河水,走到尽头。
河岸上杂草丛生,大部分杂草都已黄了叶子,没有了什么生机。“小花”,侄女在叫我,随着她的叫声看过去,一朵金黄色的小葵花在阳光下迎风招展,小小的圆盘正向着太阳,金黄的颜色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显艳丽,她乐观而又倔强的沐浴在太阳的光辉里,虽然很小,只有巴掌那么大,没有月季的灿烂娇羞,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但它不怕狂风泥沙,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毅力,有着向命运不屈服的精神,环境虽然不好,但它依然可以倔强乐观的生长在哪里,蹲下身来,仔细的看着它,侄女要把它掐下来,我阻止了,“别动它,让它长吧,那么美,它也是个小生命”,侄女很听话,没有动它,默默的站起,又看了看它,依然向前走去。黄河水依旧东流,光阴一去不返,小花与世无争,茁壮成长,独自在这沙滩上默默的开放,发出淡淡的光和淡淡的幽香。临走时我再次转身看它,依旧在阳光灿烂处倔强的、快乐的绽放着它独有的魅力。
作 者 简 介
作者简介:张凤莲,中学老师,网名:一起去看海。喜欢读书、旅行、跑步和瑜伽,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崇尚自由自在,背起行装,云游四方是初心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