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吸金430亿!智能座舱超速上路
1月中旬
文远知行WeRide宣布完成B2、B3两轮融资,而在此半个多月前,文远知行刚完成B1轮融资,B轮总融资达3.1亿美元,成为2021年智驾领域第一笔融资。
1月20日
美国通用旗下自动驾驶公司Cruise宣布获微软20亿美元投资,本轮融资使Cruise估值飙升至300亿美元。
1月25日
1月25日,驭势科技宣布完成金额超10亿元人民币的新一轮融资,并获得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的战略注资,这是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首笔投资。
2月8日
小马智行宣布获得1亿美元C+轮融资,此前最近的一次融资是在去年11月,小马智行获得2.67亿美元C轮融资。迄今为止,小马智行融资总额超10亿美元。
2月9日
地平线宣布完成C3轮3.5亿美元融资,加上此前12月底和1月初分别完成的C1轮和C2轮融资,其C轮融资总额共计达9亿美元。
据相关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开始爆发的智驾融资潮,规模已达431.62亿元,技术的突破和新能源的爆发,引得资本蜂拥入局。动辄数亿元的自动驾驶投资,最终瞄准的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标配——智能驾驶舱。
加速开道
智能座舱“吸金”极具必然性
有业内人士表示,行业融资额的增长一方面是由于流动性充裕的现状向一级市场扩散,另一方面是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落地,行业逐渐被更多资本认可,受到互联网巨头和汽车龙头的重视程度提高。从全球来看,智能驾驶舱产业链的发展正为资本带来新的时间窗口。
系统端:ADAS迎发展
当前,整个汽车产业还没有走到完全自动驾驶的时代,作为自动驾驶的基础,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才是目前的主流。ADAS产业链大体分为三部分:传感器、算法处理器、执行系统,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感知信息、处理信息和执行信息的过程。
智能驾驶舱在数据量上的暴增,是传统机械仪表难以应对的。比如新能源汽车的电量显示、续航里程、ADAS车型轨道偏移等信息,在传统仪表上无法显示,因此更为智能的液晶仪表将成为行车数据爆炸时代的最佳选择。ADAS前装渗透率的快速提升,带动车用信息交互需求的快速提升。
ADAS级别的智驾产业链,基本遵循着传统汽车电子产业链的形式。上游的Tier2和Tier3供应商,负责提供元器件或者次要零部件;中游的Tier1供应商通常以自己的优势产品为依托,整合次级供应商,为整车企业提供系统产品与服务;下游则为整车企业。
从技术角度来说,由于ADAS 功能涉及感知、控制等多个模块,因此需要深厚的系统集成能力。当前,排名全球前十的Tier1供应商均来自欧美或日本,我国在世界级Tier1厂商位置的空缺,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国产汽车电子零部件进入整车体系。
然而近年来,ADAS市场增长迅速,显露出踏足中端市场的趋势,根据 Marketstand 公司预测,从2019到2027,全球ADAS市场年均增速将达到 20.7%。与此同时,许多低技术应用在入门级乘用车领域更加常见,经过改进的新型传感器技术也在为系统布署创造新的机会与策略。这对于国内ADAS来说,将迎来更大的市场空间。
来源:国联证券研究所
产品端:多场景落地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智能座舱可以说是从特斯拉在2012年推出Model S后,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特斯拉为Model S标配了全液晶仪表盘、超大的中控屏,以及车联网模块。在当时,无论是感官上还是操控体验上都远远超过其他车厂。
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所发布的《智能座舱技术发展及应用案例解析》报告显示,汽车智能座舱进化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中控平台;第二阶段是信息娱乐系统集成;第三阶段是智能驾驶集成。当前正是第二阶段的普及期,同时也是第三阶段的导入期。在不少企业发布的智驾产品中,显然也在体现这一点:
长安汽车最新的智能座舱,根据人的行为、体态、驾驶行为作出对应举动,车内温度高于常温自动开空调,车内出现烟味自动开窗;小马智行首批搭载最新系统的自动驾驶汽车从标准化产线正式批量下线,即将加入Robotaxi车队规模化运营;
文远知行的Robotaxi车队已在广州市区运营,在CBD内服务用户超6万人;AutoX在深圳坪山区开展L5级别全无人驾驶车队示范应用;美团、京东、菜鸟的无人配送等。智能驾舱所颠覆的传统汽车,正从一个移动工具转化为智能终端并实现落地使用。
消费端:新式理念
根据此前德勤发布的数据显示,智驾领域的消费群体中,各国愿意为智能驾驶舱技术付费的消费者占绝大多数,其中中国消费者比例占72%。在新能源爆发和智驾技术发展的影响下,新式消费理念诞生。
各国愿为智驾技术付费的消费者占比
来源:汽车之家
以智能驾驶舱为代表的汽车内饰,满足消费者对科技感和舒适性的需求。比如荣威RX5上 市一周年累计销量达到20万,内饰正是荣威RX5三大核心竞争力之一,其高清液晶屏属于同级车中最大,具备支付宝支付、语音开关天窗、实时导航等一系列智能控制功能。
丰富的互联网生态为消费者带来舒适的智能体验,互联网汽车的高品质出行激发消费者购买欲,因此具备科技感的驾驶舱也将成为未来车型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
超速发展
智能座舱迎发展新方向
随着智能驾驶系统对人机交互的需求,原先的车载仪表、中控、娱乐信息等系统将会整合为服务驾驶员与乘客的车辆座舱域,座舱域控制器将成为统筹协调控制器。
简而言之,由一个控制器统一管理中控、液晶仪表、抬头显示仪、后座娱乐显示屏等多个屏幕功能的“一芯多屏”架构逐渐成为行业主流方向。无论是从经济性还是安全性角度来看,其都比原来分散控制更具优势。
而在“一芯多屏”的主流趋势下,原来中控、液晶等各子系统直接对接整车厂商的模式,有望被以座舱解决方案提供商整合次级供应商,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模式所取代,Tier1的出现将分担整车厂商的开发负担。
其中,在中控与智能仪表等方面均有布局的集成供应商将更有机会升级为智能舱解决方案提供商,而随着自主整车企业市场份额的扩大,本土的Tier1有望突围。目前,上市公司德赛西威、均胜电子等均依托其优势产品进行拓展与布局。
而从“一芯多屏”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智能座舱的不断升级,智能驾驶的价值逐渐增加,智能座舱的核心竞争力也由中控向智能驾驶转移,即前面提到的第三阶段。也就是说,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并不割裂,而是高度集成,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座舱成为下一个发展方向。
智能是未来驾驶舱的必然趋势,但是当前的驾驶舱还谈不上完全“智能”,只能说仍处于初级阶段,从概念产品中的座舱走到现实,还有很长一段路。而在之后的第三阶段,谁又能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答案是掌握更多自动驾驶产业链相关技术的企业,而零部件供应商或许会迎来更大发展空间,市场向技术实力强的头部智驾企业集中,毕竟智能驾驶是智能驾舱的价值所在。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facecar、智能网联汽车网等公众号,内容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任何疑问,敬请与我们联系info@gsi24.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