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夫妻卖“救命米”挣钱救子,街头摆摊8个小时,没卖出一袋

“感光计划”为公益摄影师、慈善组织、募捐平台搭桥,发布困境家庭的图片故事,助力募集善款。该计划是由今日头条携手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等具有公募资格的慈善组织联合发起的图片项目联合发起的公益项目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宝山乡,33岁的黄利娜和31岁的段海波夫妻俩起了一个大早去镇里卖米,农用车上装着20袋5斤装的大米,每袋大米卖50元。装大米的布袋是他们特意从网络上定制的,儿子的救命钱就寄托在这些米上。他们来到集镇街头,摆好摊位,然而到了下午5点,近8个小时一袋米都没有卖出去,偶尔有人好奇走过来问一下就走了,黄利娜忍不住落泪。图为夫妻俩街头卖米。

米没有卖出去,黄利娜卖米挣钱救子的希望彻底破灭了,还搭进去了米袋子钱。而此刻,黄利娜的儿子段欣昊躺在家中休养。几天前在哈尔滨医院化疗时,儿子段欣昊做了一个的梦,醒来后不停地哭泣,正坐在边上打瞌睡的黄利娜被儿子哭声惊醒。“我梦到我死了被装进了棺材,妈妈哭得好伤心,我生病花这么多钱害苦了妈妈爸爸,带我回家吧。”当黄利娜听到儿子哭诉时心如刀绞。图为夫妻俩街头卖米。

十一年前,黄利娜和丈夫段海波经人介绍相识结婚,婚后两人种着自家和租的25亩水稻田,一年辛苦下来也挣不了几个钱。2010年儿子段欣昊出生后,黄利娜在家带孩子,段海波就不再种田,将自家8亩水田转租出去,一年有3000元租金,同时四处打零工,一年收入能有3万左右,除了生活开支还能有些节余。图为医院里的一家三口。

转眼段欣昊到了上小学的年龄,为了方便儿子上学,黄利娜在县城租了个车库陪读。段欣昊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这让黄利娜夫妻十分欣慰。然而平淡的生活在段欣昊上二年级时被打乱。2019年4月,段欣昊连续多日高烧不退,黄利娜带着孩子去了市医院检查,医生怀疑是白血病。在医生建议下,4月24号傍晚,夫妻两带着家里全部积蓄10万元,抱着欣昊连夜赶往500多公里外的哈尔滨。图为病床上的段欣昊。

在哈尔滨医院,段欣昊被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2a高危。医院制定了做完三个大疗后再移植的治疗方案,全部费用大概在80万元左右。听到需要80万的治疗费,夫妻俩惊呆了,黄利娜紧紧抓着丈夫的胳膊泪如雨下。段海波根本不知道这大笔费用从何而来。但夫妻俩就这么一个孩子,有钱没钱都得治,随即给孩子办理了住院手续。图为医生给段欣昊治疗。

为了省钱,黄利娜夫妻俩不敢租房住,平时借病友的厨房做饭洗衣,夜晚都是睡在病房地上或者过道,一个疗程结束,10万元就用完了。段欣昊听医生说话时知道了自己的病很严重,也需要很多钱,他对妈妈说:“妈妈,你应该多生个弟弟或者妹妹,我生这么重的病就可以不治了,万一哪天我走了你们还有一个孩子。”听了儿子的话,黄利娜又生气又心疼。图为段海波在洗衣。

之后,黄利娜夫妻靠借钱艰难地给孩子做完三个疗程的化疗,段欣昊的身体状态也达到移植的最佳时期,可移植费没有任何着落,继续待在医院也不是办法,只能选择回家。夫妻俩每天为孩子治疗费发愁,后来黄利娜想到家乡的大米还不错,他们就在网上花了350元订购了100个特制的米袋,打算回老家去收购些大米卖赚点钱,能凑一点算一点。图为段海波在加工大米。

9月20日早晨8点,黄利娜夫妻收拾好行李,带着儿子出院。临行前医生特意来叮嘱说移植不能再拖时间,否则身体出现状况移植会更困难。第二天,回到家的段海波借了一千多块钱,骑着农用车跑了几户村民的家里,买回来460斤稻谷加工,加工厂知道他家的情况,连加工费都没有收。段海波把加工好的大米拉回家,全家所有人都来帮忙装米。图为一家人在装大米。

黄利娜满心期待,能将这几百斤大米卖掉。她算了算,一袋米加布袋本钱要18元,标价50元一袋。价格虽然有点高,但黄利娜觉得救命米价格定高些大家应该可以理解。一袋米能挣32元,要是买米的好心人多生意好,那就继续卖下去,多少能挣点钱。可没想到收米加工忙碌几天下来,一袋米都没卖出去,还搭进去了布袋和收购米的钱。图为孩子的爷爷奶奶帮着装米。

看着堆放在墙角卖不出去大米,黄利娜潸然泪下:“救命米为什么卖不出去?”而一旁段海波蹲在一边垂着头一言不发,眼泪吧嗒吧嗒地掉在地上。而儿子段欣昊默默地帮妈妈擦去脸上的眼泪说,“妈妈,我们不治可以吗?”图为大米堆在墙角,一袋没卖出。

据悉,段欣昊三个疗程化疗历时114天花了26万元,外债欠下14万元,家里已经做了最大努力救欣昊,从孩子生病起段海波无法再去打工失去了收入,双方父母都靠种地为生,为救段欣昊,早已经竭尽全力。如今,经过多方努力,段欣昊终于回到医院进仓,然而后续60万费用遥遥无期,黄利娜夫妻俩哭干眼泪也不知道咋办。图为流泪的黄利娜。(图/周松  刘丽丽  文/周星星)原创作品,严禁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