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的信仰景观——评吴燕的摄影专题《主席雕像》

云南丽江红太阳广场毛主席像

图/吴燕  文/安光系

女摄影师吴燕,用了两年时间,行走于中国很多个城市,将镜头聚焦在公共空间的毛泽东主席雕像,给我们呈列了一道当代社会的政治图景。这些照片,能折射出当下各类空间里的信仰间、思想、文化和艺术景观。她用最简单、直接的拍摄方式,给我们呈现了我们身边的看似寻常实则富有寓义的图景。她以数量来增加摄影的厚度,用扩大地域拍摄范围来增加选题的广度。她大规模、史诗般地拍摄,让我们对身边的公共空间重新进行解读与思考

我们手中的照片,绝不仅仅是按快门那么简单,它反映了一个更大的美学与视觉结构,反映了我们思考世界和观察世界的方式。吴燕的这组照片里,有一些关键词:

“摄影与政治”。首先,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政治选题。政治是一个国家与社会的管理、运作、影响与控制的重要内容。通常情况下,摄影与政治相结合,多呈现在一些重要的新闻图片上,比如一个社会发生重大改变的政治事件、摄影师在关键节点里的新闻摄影。而吴燕在这里,有意避开了新闻摄影的拍摄方式,聚焦在那些非新闻事件或场景里。她选择了场景看似寻常、但实际上在我们生活中每天出现却扮演重要角色的政治景观。她小心翼翼地对这些空间进行凝视,以镜头去探索这些雕像,试图带领读者慢慢去解读它在当代社会里的社会意义。对当代中国政治题材的表达与关注,这是摄影师对相关领域拍摄的一种创新,当值得肯定。

“公共空间与公共建筑”。任何照片,都是摄影师选择、剪辑和控制的连续过程,并不完全是复制一种客观的世界,而是复制了一套意识形态的假设和价值所框定的题材。拍摄之前,摄影师吴燕脑海里已经有了一套以摄影方式去探究当下意识形态、价值观等方面的观念。她拍摄的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的是一个城市或者是社区的公共空间。与此同时,画面的主体则是一个小型的公共建筑与雕塑。这样的场景为我们提供了当下社会的信仰、生活价值、以及当下的审美和艺术形式。这组照片,是她对当代社会城市公共空间及公共建筑的艺术形式进行关注与探索,她以摄影的方式切入现代都市景观,试图让我们静下心来去思考当下人们的思想与社会信仰

如果我们回到美术史里就会发现,城市规划与大型公共空间一直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古罗马人发展了人类最早的公共艺术形式,如2世纪修建的图拉真纪功柱与4世纪修建的君士坦丁凯旋门,它们与中国古代的牌房一样,都被树立在公共场合,目的都是为了提醒人们:过去来之不易,当记住一切,珍惜当下。

“信仰与劝说”。如果我们去细细思量,任何一张影像,都是在对读者进行“劝说”,试图引吸读者去关注什么,思考什么,抑或是相信什么或购买什么。表面上是一张照片,实际背后都有其更深的意义。假如我们去细读这些影像,就会发现,一个个领导人雕像,并不仅仅只是一个艺术景观,它更重要的是给我们暗示了当下社会提倡的信仰。这是照片表现之外的内容,折射的是社会思想图景

摄影是表达我们对世界理解和认知的媒介。吴燕在这里的动机,显然是以摄影为媒介,去试图寻找与中国百姓信仰有关的话题。这是她作为一个摄影师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的重大转变:不再关注表面上的物质生活,而是带我们去中国各地的公共场所,进行安静地凝视,从而让我们去思考:当下社会,民众在被引导的导向。我们该相信什么,社会正在提倡什么,大家该朝什么样的方向走?都是摄影师试图去在选题里寻找的答案。

“淡化光影,强调信息”。在这组选题里,吴燕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没有强调光影的世界。换句话说,没有炫技。这也是折射了摄影师的重大认知改变:摄影不仅仅有光影,它还有更重要的使命。淡化光影,是为了能排除光影与艳丽色彩的干扰,让读者可以更好的去阅读信息。就雕像而言,我们首先可以看到不同的造型,不同的手势、站姿、服装和面部表情。这些设计,目的都是为了唤醒我们对人或某些内容的关注。其次,主体周边的环境也极为重要。正因为如此,当摄影师明白信息的重要性后,就有意去淡化光影在照片里的效果,从而达到强调信息的目的。

如果再进一步去看,我们还会发现:无论拍摄的时间和地点有不同,但整体上来讲,画面主体大小、影调风格,非常稳定。此外,拍摄时构图科学严谨,让图片不变形,都显示出一个摄影师的成熟技巧和高超的影像控制能力

“地域广度”“时间跨度”。为完成这样一个摄影选题,摄影师历时两年,行走了中国江西、云南、贵州、湖南、山东、北京、四川、新疆、福建,江苏等多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在城区或大学校园等地,跨地域大规模拍摄。吴燕以类型学的方式进行拍摄,目的是为了收集和整理这些影像,让读者进行一定的归纳总结,从而得出一定的结论。摄影师雄心勃勃,站在未来的角度,以历史眼光和博物馆考古的视角,给后人留下视觉档案,为一些学者对研究当下社会的政治信仰、公共文化空间提供影像样本

摄影的厚度也因此而增加。

摄影师吴燕的这组作品,反映了中国当下一种独特的文化。她在中国安静地行走,以女性的视角冷静拍摄,给我们呈现了当下社会的政治、信仰、文化和艺术空间。相机作为与特定文化密切相关的使用工具,在她的手里,变成了一种把探究事物的工具和再现手段,引导我们去关注身边容易忽视的景观。这组选题,说出了太多关于当下中国的“镜像”世界,为我们的后代,为未来的各类文化学者和城市文化研究者,对当下的中国社会进行研究和考古,提供了扎实的视觉文献。

附一:摄影师作品

云南丽江,红太阳广场

贵州贵阳,贵阳师大

贵州贵阳,贵阳钢厂

贵州贵阳,市中心广场

贵州贵阳,贵州理工大学

湖南长沙,橘子洲

湖南长沙,湖南大学东方红广场

湖南韶山,毛泽东广场

北京,现代大学

四川成都,市天府广场

山东济南,大辛庄村

山东济南,赤霞广场

江西吉安市,吉水县八都镇

江西井冈山,茨坪

江苏南京,十月村

山东济南,省肿瘤医院

山东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湖南韶山

北京,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中国科技大学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中国煤炭研究院

附二、摄影师和文字作者简介

(0)

相关推荐

  • 学报编辑应成为“学术活动家”

    题目:学报编辑应成为"学术活动家" 来源:2019年第1期"专业人才培养" 作者:刘宏森 单位:<青年学报>编辑部 DOI:10.19619/j.i ...

  • 【思修选择】思想篇内容整理

    好啦! 背完分析题, 现在到选择题的时间啦! 你们总是在后台催我整理思修细细碎碎的内容, 那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学习思修的选择题啦, 我们先从"思想篇"开始, 接下来的内容分为了单选题 ...

  • 社会纪实专题摄影探讨:影像与生活

    影像与生活 社会纪实专题摄影探讨之三十五 作者:占有兵 本文作部图片由纽约街头女王:Helen Levitt 拍摄 前言 每消逝一秒钟,人类的历史又增加一秒钟.生活在继续,影像在拍摄,影像与生活,若继 ...

  • 吴燕蓉: 为母婴带来健康的春风

    吴燕蓉: 为母婴带来健康的春风     她每天穿梭在病房里,轻灵的身影,温暖的语言,给产妇带来爱和希望,带来春天般的温暖.她说,她选择的这份职业,每天都在被感动着.她是吴燕蓉,江苏盛泽医院产科护士. ...

  • 吴燕花║仗刑伺候

    孩子顽皮,屡教不改.不得已,学了法西斯教育,甚至连老祖宗的遗训"棒棍之下出孝子"也用上了. 常常是大人一动气,孩子哭天抢地.事后孩子仍然不长记性.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呢?一次在 ...

  • ​楹联同题:梨花——主评吴爱芹用楹联点评楹联

    楹联同题:梨花 主评 吴爱芹 编审 方留聚 优秀作品8副  1.廉  廷  山西垣曲 白似梅花难历雪: 艳如杏蕊不沾尘. 简评: 丽句清词融笔墨: 杏魂梅骨壮精神. 2.王  衍  广东阳江 带雨妆春 ...

  • 吴燕丽老师和她的越剧往事

    吴燕丽老师珍贵采访视频 二十多年前,我在拍摄大型纪录片<百年越剧>时,片中有一个篇幅是专门介绍越剧在香港地区和台湾省发展情况的,小标题是<跨洋过海来看你>.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这 ...

  • 吴燕花║阿婆(三章)

    [阿婆] 小时候 我总是趴在你身后 随着你的脚步四处走 一把锄头一把汗 汗水湿了你和我 小时候 我笑你总是缝缝又补补 苍白的脸上没笑容 满嘴的牙儿掉了光 吃饭就象小蜗牛 长大后 我才懂得你的苦 丰收果 ...

  • 【广东】廖海彤《读书,使我与众不同》指导老师:吴燕

    读书,使我与众不同 <一生能读几多书>读后感 东莞南城阳光第六小学 廖海彤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想必大家都会说:是的,我喜欢读书.我也很喜欢,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也是日常生活中 ...

  • 评赵燕侠的《荀灌娘》

    作者:陶君起 (此文撰稿于1960年) 以描写晋代十三岁少年女英雄荀灌娘突围求援,大破杜曾的故事为题材的戏,在几十年前曾有京剧<奇女福>等剧目,早就不见演出了.荀慧生先生早年演出的京剧&l ...

  • 社会众生相 时代风云歌 ——评吴振尧长篇小说《南风熏》|陈南先

    09. sept 社会众生相 时代风云歌  --评吴振尧长篇小说<南风熏> ◎陈南先 著名作家吴振尧推出了他约50万字的长篇小说新作<南风熏>.这部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长篇小 ...

  • 吴燕花║那些年那些事

    成年后我们都特别怀念小时候的年,那份期盼,那份满足,那份依恋. 说到底是那时候物质匮乏,一年到头闻不到几顿腥,吃不了几顿肉,穿不了几件新衣.所有的念想攒着在新年实现.大年三十那天,那户人家放鞭炮了,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