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骤降,护理宝宝避开十个误区,别等娃生病才后悔

最近降温冲上热搜,整个朋友圈都是各地的气温度数图。
北方零下十几二十度,南方也跌落个位数,大人每天早上起床都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冬天大人难熬,孩子一个不小心也容易生病,而冬天孩子生病更难好。家长在护理时更要加倍小心,预防孩子生病。

孩子护理避开10个误区,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第1个误区:天天让娃宅家
孩子的生长发育需要运动,需要阳光,需要新鲜的空气,需要外面五光十色的新事物刺激。
天天宅家,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
一岁娃学会走之后,就要多带孩子出去外面走动一下。
在空旷的公园给孩子穿着暖和,让孩子多走动一下,活动活动就不觉得冷了,而且孩子在外面呼吸新鲜的空气,有利于孩子身体的健康。
外面的新事物多,还可以刺激孩子认识更多的东西,刺激大脑的发育。
第2个误区:全天24小时关门关窗
冬天的时候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大部分的时间都呆在家里,大人平时要去上班,回来之后会把外面的病菌往家里带。
长期关门关窗,空气没有办法流通,室内空气里面病菌的浓度越来越高。
孩子经常呼吸着这些高浓度病菌的空气,感冒咳嗽就很容易找上孩子了。
建议每天至少一个小时开窗换气,开窗的时候可以换着房间开,让孩子离开开窗的房间就行了。
第3个误区:不吃水果
在冬天因为天气比较冷,很多水果因为含有水分吃起来有点凉,大人都不愿意吃,也不给孩子吃。
孩子每天吃2-3两的水果是有必要的,不但可以给孩子补充被环境消耗掉的水分,还可以给孩子补充维生素,膳食纤维,以防孩子便秘。
实在觉得冷,可以把果放在热水里稍微泡一下再吃也可以。
比如说苹果可以生吃也可以蒸着吃,但是每天要给孩子吃一点水果。
第4个误区:天天大鱼大肉
冬天很多家庭特别喜欢打火锅,也就是把所有的菜一股脑地往锅里放。
一般火锅是先放肉类,吃饱了肉再放一些青菜。
吃火锅肉会吃得特别多,而孩子吃饭一般会比较早,比较快,很可能孩子吃饱了肉类就吃不上青菜了。
导致孩子鱼肉类吃多了,但是蔬菜没吃多少。
鱼肉类,最主要的是蛋白质,脂肪,孩子吃多这类食物容易消化不良,或者说是便秘。
第5个误区:让孩子睡在父母中间
特别是冬天的时候,小婴儿千万不要放在父母中间睡,很容易导致蒙被综合征。
父母在睡觉的时候,可能会把被子盖过头,孩子可能会不小心睡着睡着向下滑,一是被子盖过孩子的头,孩子又不会翻身,动弹不了,导致窒息,危害孩子身体健康。
第6个误区:天天洗澡
《中国皮肤护理指南》建议冬天比较寒冷时,每5到7天洗一次澡就可以了。
一来冬天天气冷,孩子皮肤干燥,洗得太多会导致孩子皮肤更干燥,反而让孩子觉得皮肤痒不舒服。
本来冬天穿的衣服比较多,一脱一穿之间,万一时间卡得不紧,孩子可能会着凉。
冬天洗澡,水温不好控制,家长想要热一些的水,但是孩子皮肤受不了,稍微凉一点的水很快就冷了。
第7个误区:给孩子又厚又大的外套
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买厚厚的外套,这并不是孩子外套的最佳选择。
因为孩子活动量大,如果热了,我们要及时地减衣服,如果穿一件厚外套,里面只穿一件打底衣的话,不好脱衣服。
冬天最好给孩子多穿几件衣服,不要太厚的,这样子冷了好加衣,热了好减衣。
而且孩子的外套太厚太大,容易漏风,反而不利于保暖。
加上孩子的外套太厚太大,很笨重,影响孩子的运动,特别是比较小的孩子,连走路都容易摔跤。
第8个误区:厚重的鞋子
在北方冬天会下雪,所以大人会穿一些有厚重底的雪地靴,这些雪地靴的底会比较厚,垫得高高的一层,而且也比较笨重。
这样的鞋子给孩子穿不太合适,因为孩子的脚骨骼还在发育当中,穿太厚重太高的鞋子,孩子不好走路,还会影响骨骼的发育。
第9个误区:不注意保湿
北方很多地方有供暖,在供暖的时候室内确实很暖和,但是也很干燥,室内的湿度可能都不到40%。
湿度太低,身体的水分会流失得快,所以在开空调,暖气供暖的室内一定要注意提高湿度。
可以用加湿器,或者在屋子的几个角落放几盆水。最好让室内的湿度达到50%-60%,孩子会感觉到更舒服,更加不容易生病。
第10个误区:给孩子用暖宝宝,电热毯之类的取暖设备
研究发现:人体长期跟45度的温度接触容易造成低温烫伤,而暖宝宝的温度达到52度左右,并不合适孩子用。
晚上睡觉垫着电热毯会让孩子的水分流失更快,导致孩子慢性脱水,不利于孩子身体的健康。
冬天已经来了,春天也不会太远了,冬天护理孩子有诀窍,妈妈一定要避开上面的误区,让孩子健康地成长,整个冬天都健健康康的,不用生病。
(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