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巷寻史

《苏州日报》2021年07月07日 A11版

  陈静

  重回史家巷,是为了去看看由西花桥巷里的缝纫机厂改造成的花里巷产业园。史家巷与西花桥巷是两条平行的邻巷,我小时候住史家巷,在西花小学上学,有同学家长就是缝纫机厂的职工。

  史家巷在苏州众多的小街小巷中并不太知名,但查查资料,即可明白史家巷是一条非常低调的人文老街,据说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都曾在这里住过。它还有个旧称叫“县后巷”,因明代乡贤史鉴居住在此而改名。

  目前史家巷里最出名的一处古迹非“坎泉”莫属,位居古城十大名井之一。众所周知,坎泉是一座三眼义井,呈品字形排列,是乡绅陶耕荪于1936年为其继母朱太夫人七十大寿而开挖,以惠邻里。择地开凿之际,冯桂芬后裔冯公湛闻讯后鼎力相助,不仅让出祖祠照壁边的空地,还留下了感人的《坎泉记》一文,详尽记述了凿井的过程,并赞颂了邻里互助的美德。巧的是,此地恰为泉眼,近百年后,就算当年夜间上锁护井的栏杆早已不在,周边没有任何保护措施,这里的井水依然清冽,还在供后人天天使用。

  陶宅位于史家巷14号,新中国成立后散作七十二家房客面貌。凭我幼时的记忆,14号的门户早在上世纪80年代被改换了,原先的大门在如今门牌号的西边。门房位置是临街人家的公共厨房,穿过它,直行有个小天井,而我家需要右拐,经过一个半开放式过道,露天部分是一条细小的小天井,再左拐是长长的备弄,备弄里分布着几户人家。

  从备弄里推门进去,我家入住的是第三进的东厢房,两家人共用一个小天井。西厢房老爷子姓刘,他有个外孙女叫庞敏。单称庞敏,大家可能不认识,但是说起她曾演过的角色,多数会有印象,就是《渴望》中的产科医生田莉。备弄终端是两户人家,这两家的墙背后就属于西花桥巷范围了。我家屋后和备弄间又有一个大天井,有口无名小井。

  后来14号的沿街部分被拆除了,新建的两层小楼与备弄相连,那是缝纫机厂的宿舍。黑洞洞的拐来拐去的14号被拉直了,备弄里的方砖换成了水泥地面。再后来,老住户越来越少,除了些留守的老一辈,都变成了外来租户。今后,谁还记得这里曾是陶宅呢?

  史家巷与雅园里、书院弄这两条小弄堂纵向相连。雅园里9号门前有两口古井,一口是花岗石井圈,另一口为青石的,青石井圈题有“雅/潘”二字。雅园在古时大有来头,《吴门表隐》中记载着“雅园八景”。书院弄的另一头是旧学前,那座宋时的长洲县学在明嘉靖年间东迁至今天平江实验小学的位置上。坎泉则在史家巷与书院弄的三岔路口,街坊邻居们就直接叫它“三口井”。读小学时,正逢苏州建城2500年纪念,语文老师让我们写写身边的古迹,家住附近的几个同学都写了“三口井”,老师还教我们用纸墨把井边石壁上的几句碑文拓了下来。

  即使居民用水从井水到公用水龙头再到家家有了自来水,但“三口井”却从未卸下担子,井水冬暖夏凉,是自来水无法比拟的。老街坊们习惯一早就到井边忙活,拉拉家常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哪怕14号里自备水井,但是我们一致公认,方圆N里数坎泉的水质最佳。2005年它被评选为名井,但2007年的某个深夜它被偷掉了一个井圈,即使移来的那个井圈也很有些年代了,但终究看起来有些格格不入,何况那井圈还存着我们岁月的记忆。

  史家巷20号是冯桂芬祠堂,41号是单镇故居,46号是吴氏垂裕义庄……好多都已破落,但愿史家巷的古建也能早日得到修复,重焕生机。

(0)

相关推荐

  • 看图识唐诗(917)刘长卿·旧井

    刘长卿·旧井 旧井依旧城,旧井紧紧依靠着旧城, 寒水深洞彻.冰冷的井水深而清澈. 下看百余尺,往下察看有一百多尺, 一镜光不灭.像一面镜光芒不见灭. 素绠久未垂,麻结井绳很久没有垂下, 清凉尚含洁.清 ...

  • 哇塞!清朝从一品赵提督府邸在邵东木林新村

    岁月的痕迹 (散文组章) 曾  恒 故乡的老井 枫树井的年岁悠久,名气很大.刚一进村,人群便挤满了偌大的水井台阶,每个人的手机都在拍照,井台之上瞬间变得热闹非凡. 井台的四周整齐干净,一层不染.井水不 ...

  • 每日名胜|安徽·水东古镇

    在阳光与云层追逐嬉戏的光影里,走在安徽宣城水东古镇铺满青石板的老街上,眼前的景象犹如一幅充满古韵的版画,令人恍惚间仿佛看到历史追上了现实的脚步,生出一种"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时空交错 ...

  • 杭州的南宋古井

    井水,是古代杭州人饮水的主要来源.从四五千年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已发现了古井的遗迹,说明杭州的远古先民已经懂得把生活用水与饮用水分开,这是人类生活的一大进步.一.南宋以前的古井从目前已知的文献记录,杭州 ...

  • 状元故里:虔溪八景与跃龙书院

    虔溪位于湖塘西部.东汉建武四年(公元28年),山东邹县东鲁侯仲俊公之后胡坚从抚州崇仁县路坪移居虔溪,成为虔溪邹氏始祖,这也是湖塘境内最早的先民.虔溪位于湖塘乡西部,一条发源于华山岭脚下的溪水流经村前, ...

  • 资料 | 老戏寻史,亦钗亦弁竺水招

    仿佛搭着618的快车[--]老戏资料也纷纷涌现,看到两张竺水招的旧戏剧照. 比较罕见,至少初一眼都觉得没见过.[后来核对出来什么戏以后发现也见过,只是原来看过太糊对不上号.] -1- 首先是这一张. ...

  • 屯溪河街今安在 穿巷寻埠忆当年

    2014年元旦,笔者独自一人沿着黄山市屯溪区滨江西路,从老大桥往东至三马路,漫步穿行在一条条通往老街的小巷里,脚踩着那一块块饱经风雨的赭红石板,眼望着那一幢幢年代久远的陈旧老屋,触景生情,头脑中不断闪 ...

  • 欧风妙对 | 总184 期 做市石狮,十字街头寻史氏

    本期点评(左起):梵天.任我行 梵天 冠军任我行 184期 - 梵天小语:看惯了阳春白雪,偶尔换换口味也不错哦.一枚小小的场景联,虽无荡起大的涟漪,微波也很震撼,感谢诸师捧场. 封面绘画 / 孙林(美 ...

  • 《南汇嘴·寻史》一只西瓜清凉了一整个夏天

    记 述 惠 南 人 文    讲 好 浦 东 故 事 深视微语 试想一下,如果一整个夏天,没有一只西瓜用来消暑,我们是否会觉得少了些什么? 还好,这些年,一只西瓜常伴着我们纳凉度夏.在今天,我们不必再 ...

  • 资料 | 老戏寻史,《屏开雀选》渣~男!

    这期资料完全由网上的朋友所提供,一并感谢! 相关阅读:资料 |  老戏寻史,亦钗亦弁竺水招 四十年代越剧女小生崛起,短短三数年间女小生由作为花旦陪衬地位至四十年代末五大剧团除雪声均以小生挂头牌,其势之 ...

  • 苏州老街巷之(30)——史家巷

    苏州老街巷之(30)--史家巷 史家巷离观前街不远,东头是宽阔的临顿路,大部分没有被商业改造所蚕食,依然保留着老巷子的样子,很是难得.3米宽,350多米的长度,是值得走几趟的. 史家巷得名于明初一个近 ...

  • 寻迹枕碧楼 | 史宁

    沈家本著名的藏书楼枕碧楼.楼名匾额由徐世昌题写.这里是沈家本生命中最重要的建筑. 早就听说北京金井胡同的沈家本故居开放了,一直想去看看,尤其是内中著名的枕碧楼,总想一窥究竟.最近,有一天中午有暇,便约 ...

  • 史家御医——史敬杰

    史敬杰,男,汉族,1953年5月24日出生.辽宁沈阳沈河区人,出身御医世家,史氏第六代传人和中国御医后代继承人和开发祖辈是宫廷御医,创建了"辽宁鞍山市天宝堂疑难病中药研究所"现任所 ...

  • 北京贾家花园变迁史,昔日豪门花园何处寻

    位于南三环附近的建邦华府,此处原是豪门花园旧址,在小区及周边已完全找不见花园遗存,只可见每栋楼楼牌写有贾家花园几号院几号楼字样,这是贾家花园唯一现存的印记. 贾家花园牌楼 贾家花园最早的起源于金,当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