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胸怀远大志向的年轻人从上海远航法兰西
序
上海,一座有着深厚红色基因的城市。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光辉的历史早已载入史册。然而,在这颗辉映华夏大地的红星冉冉升起的前夜,那一抹晨曦中初露的曙光同样令人难忘。1919--1920年,中国掀起了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怀揣追求真理、振兴中华的梦想,从黄浦江畔远渡重洋,踏上了上下求索之路,至1920年底,共有20批远洋轮船,分别从上海的各处码头起锚,驶向法国。
其间,湖南的新民学会成为这场运动的重要推动者之一,组织大量湖南青年赴法。毛泽东作为新民学会的主要领导者,曾抵沪送别四批学生赴法。这四批学生的出发时间分别为:1919年3月17日,乘日轮“因幡丸”(Inaba Maru)出发;1919年3月31日,乘日轮“贺茂丸”(Kamo Maru)出发;1919年12月25日,乘法国邮轮“盎特莱蓬”号(André Lebon)出发;1920年5月9日,乘法国邮轮“阿尔芒勃西”号(Armand Behic)出发。
赴法勤工俭学的背景
1903年,出身官宦世家的李石曾,随清政府驻法公使孙宝琦赴法留学。到法国之后,李石曾不愿意再继承家族的传统,回朝廷做官,而是去蒙达尔纪市(Montargis,也有翻译为“蒙塔基”“蒙塔日”"蒙达尼")农业学校学习了3年。接着,他又到索邦大学和巴斯德学院攻读了三年化学与生物。1907年,李石曾加入了同盟会。
1909年,李石曾回到中国,不久之后带着从河北家乡招募的30多个工人,来到自己创设在巴黎郊区(加尔那‧哥伦比村,La Garenne-Colombes)的豆腐工厂做工(孙中山先生在1909年路过巴黎时参观了这家豆腐工厂)。李石曾的初衷有二:其一,制作各种便宜的豆制品,以解决食品短缺问题。其二,吸引中国人到法国边工作边读书,“以工兼学”,同等配置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勤工俭学运动由此诞生。
1911年,李石曾回国参与同盟会的革命工作,并开始着手建立留法俭学会。1912年2月,留法俭学会在北京成立,宗旨为“改良社会, 首重教育,欲输世界文明于国内,必以留学泰西为要图”,发起者有李石曾、吴稚晖、吴玉章、汪精卫、张静江、黄复生、张继等人。是年,由留法俭学会组织赴法的青年已有60余位。
勤工俭学生所在工厂分布情况
| 图片来源:保定留法勤工俭学纪念馆
1915年6月,李石曾、蔡元培、吴稚晖等人又发起成立了勤工俭学会,主张以“勤于工作,俭以求学,以进劳动者之智识”。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批法国成年男子参军,导致法国劳动力严重不足,李石曾与法国政府签订合同,在华招募劳工赴法,在工人中推行“以工兼学”。
1916年6月,为促进旅法华人教育,华法教育会在巴黎成立,蔡元培为会长。华法教育会成立后在中国各地设立分会,并成立各类留法预备学校。至1919年,北京、保定、上海、成都等地相继设留法预备学校20余所。
李石曾此后还主导了中法里昂大学的筹办,这可以视为赴法勤工俭学的延续。图为当时中法里昂大学师生合影。图中右手持帽者为李石曾
里昂中法大学男生宿舍
新民学会在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中的作用
当时,除华法教育会之外,全国各地也有一些独立的社团组织致力于推动赴法勤工俭学,新民学会就是其中代表。1918年4月14日,该学会在长沙成立,发起者为毛泽东、蔡和森等人,成立时的宗旨为“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通过杨昌济和《新青年》等刊物,新民学会知悉赴法勤工俭学的消息。是年6月,蔡和森到北京,在李石曾、蔡元培等人的支持下,筹集赴法留学款项。同年8月, 毛泽东、肖瑜、萧三等11名新民学会会员以及李富春、贺果、任理、唐灵运、侯国昌等10余名湘籍青年联袂进京,为湖南学生赴法留学事宜奔波,获得杨昌济、蔡元培的大力支持。该年冬,杨昌济、胡子靖等人在北京成立华法教育会湖南分会,负责湘籍学生在北京就读留法预科班等事宜。
1920年5月8日,毛泽东(左七)与新民学会部分会员在上海半淞园合影
| 注:半淞园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原为吴姓桃园。20世纪初被沈姓富商收购,1917年建成营业性园林,1937年毁于战火。现今原址大部分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用地,留有路名“半淞园路”
新民学会的活动加快了赴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的建立。随着毛泽东等人在北京的积极活动,大批湖南青年抵达北京、保定,华法教育会加快了建立赴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的步伐。保定育德中学、附设于北京大学的高级留法预备班以及保定附近蠡县的初级留法预备班纷纷开办。至1919年2月,共约300名学生进入上述三校学习,其中尤以湖南人居多。可以说,以毛泽东为首的新民学会有力地推进了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的进程。从1919年起,赴法勤工俭学运动逐步进入高潮。
新民学会在组织湘籍青年赴法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19年10月,华法教育会湖南分会筹办的“游法机械科预备班”开学,新民学会成员积极参与其中,组织湖南青年赴法。同年12月,向警予、蔡畅等新民学会骨干成立“周南女校留法勤工俭学会”及“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组织湖南各女校学生赴法。1920年,在长沙成立 “女子留法预备团”,新民学会成员萧三是其重要组织者。据不完全统计,1919年至1920年,新民学会会员74人中,赴法勤工俭学者达19人,赴法的湘籍青年则多达300余名,湖南成为仅次于四川的赴法留学大省。
新民学会中的先进分子在赴法留学期间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走上革命道路。蔡和森等人原本就具有革命意识,在法留学期间,他们进入工厂做工,目睹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平等,阅读了大量无产阶级革命的书籍,对于工人运动及社会主义革命的向往更加强烈。留法期间,新民学会成员大多就读于蒙达尔纪男、女公学(Collège de Montargis,也有翻译为“蒙达尼公学”),以他们为核心形成的“蒙达尼”派在赴法学生中影响极大。1920年1月,这个派别发起“勤工俭学励进会”(后改名工学世界社),这是最早的具有革命倾向的中国留法学生团体,其成员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经过赴法勤工俭学的洗礼,蔡和森、向警予、蔡畅、李维汉、罗学瓒等新民学会成员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走上革命道路,在日后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
毛泽东抵沪送别赴法学生经过
据不完全统计,1919年3月至1920年12月,共20多批学生乘船赴法勤工俭学,其中有5批从北外滩码头出发。作为新民学会的组织者,毛泽东到上海先后四次欢送赴法学生。
毛泽东送别第一批赴法学子
1919年3月15日,毛泽东出席寰球中国学生会举办的欢送会。1919年3月15日《申报》记载,当天下午3点,寰球中国学生会在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51号举办赴法留学生欢送会,3月17日,学生们将乘“因幡丸”出发,1919年3月16日的《申报》又对这次欢送会进行了详细报道。
1919年3月15日《申报》第10版刊登《學生會歡送留法學生》,提及学生乘坐“因幡丸”赴法
1919年3月15日,寰球中国学生会欢送赴法留学生合影
1919年3月16日《申报》第10版刊登的《学生会欢送留法学生纪事》
《毛泽东年谱》记载,1919年3月15日,毛泽东“在上海参加环(寰)球中国学生会召开的赴法留学学生欢送会”。寰球中国学生会成立于1905年,该会为独立组织,在赴法运动中主要负责 “招待留学生出洋及介绍回国留学生应聘等事”。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一八九三——一九四九)上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3年12月版 第39页
第一批赴法学生登船及码头相关信息
1919年3月15日《字林西报》报道,赴法学生将于3月17日,乘坐“因幡丸”(Inaba Maru)邮轮至英格兰,然后转船赴巴黎。1919年3月21日的《申报》记载,时任北大教授的徐悲鸿受教育部委派,搭乘这班“因幡丸”到伦敦再赴巴黎留学的。
1919年3月17日的《字林西报》中关于“因幡丸”的船期到港信息
明信片上的“因幡丸”影像
1919年3月17日的《字林西报》第14版的航班信息提及 “因幡丸”将于3月17日(周一)上午11点,从上海出发。上午10点,驳船将从海关码头(Customs Jetty)出发,把乘客及行李运送到“因幡丸”上。这里所说的海关码头位于三马路(今汉口路)附近,当时也称作税关码头,地处外滩,属现黄浦区境内。
1918年3月《最新实测上海地图》局部(红圈处为税关码头)
1919年3月18日《字林西报》第12版的轮船出发信息表显示,“因幡丸”已于3月17日出发,目的地为伦敦。前一天的《字林西报》轮船到港信息显示,这班“因幡丸”由日本邮船会社派遣,3月15日到沪,停泊于“BVII”。BVII为Buoy VII的英文缩写,即“7号浮筒”。1928年,浚浦总局制作的《上海港口图》显示,7号浮筒位于靠近汇山码头的黄浦江江面上。
1919年3月17日《字林西报》第14版 “因幡丸”到港信息表
1928年浚浦总局《上海港口图》局部。图中标注了各浮筒位置(红色为作者添加的注释)
汇山码头旧影。图中停泊的邮船外侧可见驳船两艘
20世纪30年代的汇山码头明信片。这个“汇山”音译自“Way side”,这里的“way”指的就是“Broadway”,即为百老汇路,也就是现今的大名路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汇山码头是日本邮船会社在上海的主要码头。该码头岸线长850英尺(约259米),前沿水深23英尺(约7米),能够停靠大吨位的国际邮船,主要运营上海至长崎班轮及世界航班,兼具客运和货运的功能。当时的日本船都停靠在自己公司的码头上。
《毛泽东年谱》记载,毛泽东“十七日,送别湖南青年赴法。”。由于这是第一批通过海路赴法的勤工俭学生,勤工俭学会、寰球中国学生会和新民学会都非常重视,不仅举办了隆重的欢送会,更组织专人送别。1919年3月17日《字林西报》记载,赴法学生乘坐驳船登上“因幡丸“。综上所述,可做出合理推论:毛泽东与赴法学生们一同乘驳船,至停泊在汇山码头前的“因幡丸”送别。
毛泽东多次送别赴法学子
正如前文所述,新民学会在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新民学会的发起者和领导人,毛泽东同志对该运动非常重视,自1919年3月17日后,又多次抵沪为赴法学生送行。
1919年3月29日《申报》第10版刊登《欢送第二次赴法国留学生》,文中明确提及学生乘坐“贺茂丸”赴法
第二次送别经过:1919年3月29日《申报》记载:“……又有第二批学生定于三月三十一日乘贺茂丸放洋,今日午后三时寰球中国学生会及法国驻沪总领事在法工部局大厅合开送别会。”《毛泽东年谱》也记载:“二十九日,参加又一批赴法留学生欢送会。”同时又记载:“三十一日送别。”当时的《字林西报》显示,赴法学生于3月30日晚上就乘驳船登上了“贺茂丸”。所以对于毛泽东这次送行的细节,可通过一些历史文献进行合理推论。 1919年3月17日的《字林西报》第14版的航班信息显示,乘客在3月30日下午5点就乘驳船登上了“贺茂丸”。
1919年4月1日《字林西报》第12版的“贺茂丸”出发信息
明信片上的“贺茂丸”影像
关于“贺茂丸”当时停泊的码头,上述资料中未有提及。作者通过查阅资料(下文),1911年4月19日、4月21日的《宗方小太郎日记》、1917年5月22日的《字林西报》、1923年5月14日《申报》及1928年2月7日《申报》都显示,“贺茂丸”在1911年至1928年期间,一直停靠在汇山码头。故此合理的解释是:毛泽东是在3月31日乘驳船至汇山码头的“贺茂丸”,为赴法学生送行的。
1917年5月22日《字林西报》第12版 “贺茂丸”到港信息中标注了其锚泊地点为“WSW”。这就是“Way side Wharf”的缩写,即为“汇山码头”
1923年5月14日《申报》 第13版刊登的《远东运动会华选手昨晨放洋》中也明确提及了“贺茂丸”停泊地点
第三次送别为1919年12月中旬。1919年12月25日,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乘坐法轮“盎特莱蓬”号,从上海赴法留学。这批学生中有新民学会的重要成员蔡和森、向警予、蔡畅、葛健豪等人。根据《毛泽东年谱》记载:“12月中旬从武汉绕道上海为赴法勤工俭学的蔡和森、向警予、蔡畅、蔡母(葛健豪)等送行,由于蔡和森等启程时间推迟,不能久待,即离上海去北京。”因此可见,第三次送别,毛泽东未赴码头送行。
《毛泽东年谱》48页中关于1920年12月中旬为蔡和森、向警予等人送行的记载
航行中的“盎特莱蓬”号(andre lebon)法国邮船
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转运犹太难民的“盎特莱蓬”号。图中有个细节值得注意,当时旅客仍然沿用传统,乘坐小型驳船往返于外滩码头和上客码头之间
| 图片来源:United Nations Relief and Rehabilitation Administration Archives(联合国救济与善后总署档案)
第四次送别为1920年5月8日、5月9日。1920年5月9日,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乘坐“阿尔芒勃西号”赴法留学。1920年5月5日,毛泽东再次来到上海,为即将赴法的新民学会会员萧三等送行,赵世炎等同船赴法。据《毛泽东年谱》记载:“5月8日和新民学会会员彭璜、李思安等,为欢送即将赴法的陈赞周等六位会员,在上海半淞园开送别会。”而对于启程当天的送别,《毛泽东年谱》中只说“道别于黄浦江岸”。
《毛泽东年谱》56页中关于1920年5月8日在半淞园为陈赞周等人送行的记载
1920年5月5日《字林西报》第16版的航班信息显示,法国邮船公司的“阿尔芒勃西号”(Armand Behic)将于5月8日起航。该公司的驳船“黄浦号”将在当天上午10点从公司码头(Company's Jetty)出发,将乘客及行李送上“阿尔芒勃西号”。据1918年3月的《最新实测上海地图》显示,公司码头位于爱多亚路(Avenue Eduard Ⅶ 今延安东路)南侧的外滩沿线。而1920年5月10日《字林西报》第20版的轮船到港信息和起航信息显示,“阿尔芒勃西号”5月8日到港,5月9日起航,目的地马赛。
锚泊中的“阿尔芒勃西号”(Armand Behic)法国邮船
《字林西报》1920年5月8日“阿尔芒勃西号”到港信息。锚泊地点为“BX”,为Buoy X的英文缩写,即“10号浮筒”
1928年浚浦总局《上海港口图》局部。图中标注了各浮筒位置(红色为作者添加的注释)。10号浮筒位于杨树浦码头外的黄浦江面上。杨树浦码头位于今虹口区秦皇岛路西侧,与汇山码头毗邻。1914年,大阪商船会社(Osaka Shosen Kaisha 缩写为 O.S.K. )买下该码头,主要用于停靠欧美、日本及南洋的航班
《字林西报》1920年5月9日“阿尔芒勃西号”离港信息,目的地为马赛
肖子暲在《我们一路怎么样到的法兰西》中回忆道,当日“坐小轮来送行的,仍坐小轮回黄浦滩去,两个船相背而驰,两方的人,挥巾挥帽。”由此可见,当时毛泽东是从公司码头乘驳船至停泊于杨树浦码头前的“阿尔芒勃西号”,送别萧三和陈赞周等人的。
梦想从浦江畔起航
从虹口北外滩赴法的勤工俭学学生,除毛泽东送行的3批外,还另有2批,他们分别于1919年4月14日、1919年10月31日乘船赴法。
1919年4月14日,勤工俭学学生乘坐日轮“伊豫丸”赴法。1919年4月14日的《字林西报》记载,日本邮船会社的“伊豫丸”(Iyo Maru)将于4月14日上午9点出发。4月13日下午5点,驳船将从海关码头出发,把乘客及包裹运至“伊豫丸”。当月的《字林西报》没有登载这班“伊豫丸”的到港及出发信息,但1919年8月12日《字林西报》到港信息显示,“伊豫丸”于8月11日到达上海,停靠在BVII,即汇山码头前的7号浮筒(见前文图)。
“伊豫丸”(Iyo Maru)旧影
1919年4月14日《字林西报》第16版 关于“伊豫丸”的航行信息
| 划线部分原文:
Iyo Maru, April 14 London via HONGKONG, SINGAPORE, PENANG, COLOMBO, SUEZ, PORTSAID, —N.Y.K. Steamer Iyo Maru, Captain K. Asakawa, will be despatched from Shanghai on Monday, the 14th April, at 9 a.m. The tender conveying passengers and mails to the Steamer will leave the Customs Jetty at 5 p.m. on the day before Sailing
| 划线部分译文:
伊豫丸,4月14日 目的地伦敦,途经香港、新加坡、槟城、科伦坡、苏伊士、塞得港——日本邮轮公司的“伊豫丸”,船长K. Asakawa。4月14日星期一上午9点从上海出发。驳船将在起航前一天下午5点从海关码头出发,把乘客和包裹运到“伊豫丸”上
1919年10月31日,勤工俭学学生乘坐“宝勒加号”(Paul Lecat)赴法,其中有李维汉、李富春等人。1919年10月20日《字林西报》第18版航班信息显示,法国邮船公司的“宝勒加号”将于10月31日出发,当天上午,驳船“黄浦号”将从公司码头出发,把乘客送上邮轮。10月30日《字林西报》记载,“宝勒加号”10月29日到港,停靠于BX,即杨树浦码头前的10号浮筒(见前文图)。
20世纪10年代拍摄的“黄浦号”驳船
1919年10月29日《字林西报》“宝勒加号”到港信息
明信片上的“宝勒加号”(Paul Lecat)影像
《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99页中关于第五次赴法勤工俭学的内容
赴法勤工俭学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在法国学习新知,淬炼思想,逐步变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日后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乃至新中国的奠基人。
1919年3月17日,毛泽东送别的第一批赴法勤工俭学学生从汇山码头(今虹口区境内)出发;1919年8月,陈毅等人乘坐法轮“湄南号”从吴淞口(今宝山区境内)赴法;1919年10月31日,李富春、李维汉乘坐法轮“宝勒加”号从杨树浦码头(今虹口区境内)赴马赛;1919年12月9日,聂荣臻等乘坐法轮“斯芬克斯号”从黄浦码头(今杨浦区境内)开赴马赛;1919年12月25日,蔡和森、向警予等人乘法轮“盎特莱蓬号”从上海赴马赛;1920年5月9日,赵世炎等人乘坐法轮“阿尔芒勃西号”从杨树浦码头(今虹口区境内)赴法;1920年下半年,邓希贤(邓小平)、周恩来先后乘法轮“盎特莱蓬号”“博尔多斯号”赴马赛留学。
可以说,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孕育了一批优秀的领导者,上海则是他们人生绚烂篇章的新起点。
明信片上的“斯芬克斯号”(Sphinx)影像。1919年12月9日,聂荣臻等乘坐该邮船从黄浦码头(今杨浦区境内)开赴马赛
1918年租界工部局官方绘制的上海地图中标注的信息。从左至右分别为:日本邮船会社码头(即汇山码头)、大阪商船会社码头(即杨树浦码头)和日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码头(即黄浦码头)。前两处现属虹口滨江,后一处现属杨浦滨江,这三处码头以及吴淞口都是一百年前赴法勤工俭学的年轻人最主要的起航点
——后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和赴法勤工俭学生中的杰出代表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人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他们多次来到当年赴法勤工俭学的出发地——上海。这里是他们伟大革命征程新篇章的起点,也见证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迁。
1953年2月25日,全国青年足球赛在虹口体育场开幕,陈毅市长为赛事开球
1957年7月8日,毛泽东主席乘“港申”轮视察黄浦江,下午在扬子江码头上岸
1973年9月17日,周恩来总理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登上位于大名路北苏州路口的上海大厦,俯瞰上海全景
1983年2月21日,邓小平同志来到虹口区曲阳新村,视察曲阳菜场,关心市民生活
一百年前,黄浦江畔的一声声汽笛,拉开了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序幕。一批批有志青年,怀揣追求真理、振兴中华的梦想,远赴异国他乡。这场运动,为中国共产党储备了一大批优秀干部和中坚力量,为中国科学文化事业造就了一大批栋梁之才。END
注释
本文由虹口区档案局(区地方志办公室)课题组供稿
相关参考文献主要有:
鲜于浩:《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史》,人民出版社2016年12月第1版
鲜于浩:新民学会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求索1993年第5期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上)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清华大学中共党史教研组:《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
《上海港志》《上海地名志》《虹口区地名志》等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申知沪志”小组 诚意分享
如需转载 烦请联系作者 或 本号微信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