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病逝之后,司马懿为何终生不攻蜀国?司马昭一句话道破缘由
诸葛亮病逝之后,司马懿为何终生不攻蜀国?司马昭一句话道破缘由 众所周知,一部《三国演义》真实生动地还原了东汉末年三国乱世的场景,几乎原封不动的给世人再现了魏、蜀、吴三国相互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历史。无论是慷慨悲壮的战斗场面,还是极度鲜明的人格塑造都给世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无数人为之震撼,例如著名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等。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人才济济,论实力而言,曹操领导下的曹魏势力最为强大,而江南的孙权和益州的刘备居于弱势地位。然而,古语有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纵观整个三国之间的征伐历史,似乎都是蜀汉最为积极,不是南下征讨孙权,就是北上讨伐曹操。 尤其是公元223年,刘备病逝白帝城之后,诸葛亮为了能够继承刘备的遗志,帮助后主刘禅完成“统一三国,兴复汉室”的梦想,先后进行了数次北伐。不过,让人可惜的是诸葛亮五出祁山,均是无功而返。
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个让后世争议了近千年的问题,司马懿不是诸葛亮的对手,那么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何终生不敢攻蜀?不敢发动针对蜀国的灭国大战,直到30年后,他的儿子司马昭说了一段话,无意中道破了真相。 6park.com 公元223年,夷陵大战之后的刘备没活多久就在白帝城病逝了,刘备走后一统三国兴复汉室的重任全都压在了诸葛亮一个人的身上。诸葛亮夙兴夜寐、事必躬亲,让蜀国休养生息了多年之后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北伐,从公元228年到公元234年先后进行了5次北伐。
公元前228年春,诸葛亮万事俱备之后,就提兵30万(实际兵力仅有8万),由于诸葛亮出敌不意,导致原属于曹魏的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措手不及,无力抵抗诸葛亮的大军而纷纷向蜀汉投降,消息传到魏国朝堂之上,群臣举国震惊。 然而,就在诸葛亮大军一路高歌猛进、捷报频传的时候,诸葛亮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马谡言过其实失掉了战略要地街亭。街亭的失守导致了诸葛亮的蜀军丧失了全部有利形式,诸葛亮无奈只好引兵退回汉中,第一次声势浩大的北伐就此宣告失败,无意中也暗示了诸葛亮以后北伐的凄凉结局。
此后,诸葛亮又进行了2次北伐,皆是以失败而告终,公元231年,诸葛亮心有不甘进行了第四次北伐曹魏,这一次诸葛亮碰上了自己一生的宿敌司马懿。然而,有着“冢虎”之称的司马懿在老谋深算的“卧龙”诸葛亮面前终究还是略逊一筹,司马懿损兵折将狼狈不堪。 不过,这次北伐最终因为李严运送军粮的不及时,诸葛亮不得已而宣布退兵。司马懿经过了这场战争之后也明白了自己和诸葛亮之间的差距。虽然自己在战场上能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但只要是碰到诸葛亮无一例外的都是败仗,从此以后,司马懿就采取了一种消极避战的方式来应对诸葛亮。
公元234年春,诸葛亮再次集结兵力进行了自己有生以来的最后一次北伐,原本料想毕其功于一役取得北伐决定性胜利的诸葛亮还是打错了算盘,司马懿采取“坚壁清野,闭关不战”的方式,最终成功的将诸葛亮耗死在了五丈原。然而,让世人比较意外的是,诸葛亮逝世之后,蜀汉已经没有人能够和司马懿的智谋相提并论了,为何司马懿不趁此时反守为攻灭掉蜀国呢? 直到30年后,也就是蜀汉亡国的公元263年,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在一次宴请刘禅的时候无意中道破了其中玄机,司马昭说道:“纵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言外之意就是纵使诸葛亮复生也不能保证蜀汉长久,姜维更加不行,没有了诸葛亮之后的蜀国定会日渐衰败,与其劳师远征不如坐观其败。后来的黄皓专权,姜维远遁,就印证了司马氏父子老谋深算确非常人可及!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