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台这20件事,经历过一半以上的,恭喜你老了!
那时候的东台,人民商场,鹤立鸡群地矗立在东台新东路上,是闻名东台的商业中心,一直是东台人的骄傲。但现在人民商场只是一个传说,每次路过时也只是遥望而已。
那时候的东台,有很多古老的职业,修伞的师傅吆喝着:“修洋伞、补雨伞、洋伞雨伞好修”,铜匠的吆喝:“补锅哎,换底啰,有铜壶锡壶拿来焊,钢精锅坏了来换底”,现在这些老行当真是越来越少了。
那时候的东台,没有什么网红美食,买饮料也不需要排长队,学校门口小摊贩卖的冰棒比什么都好吃,站在旁边小心翼翼的吃完,冰棒纸还要收藏起来,现在排几个小时的那些进口冷饮,怎么也比不上那个味道儿。
那时候的东台,鼓楼路还很窄,两边一些梧桐树不是那么茂盛,路上除了步行的人就是骑自行车的了,还有一些踏三轮车的。两旁的房屋低矮,但却是东台的主街道。
那时候的东台,各种计划票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标志。在计划经济年代,凭票供应的远不止粮票(米票、面票),还有糖票、猪肉票、油票、布票、烟票、酒票等等,其中:机动票是限期指定供应的计划商品。那时,家里有了这些计划票心里就踏实多了。
那时候的东台,一到夏天,就有人在街边卖西瓜,又大又甜,只要几分钱一斤,那时候还没有冰箱,晚饭后纳凉,就把在井水里放了一天的西瓜送到嘴边,用网兜和绳子吊到井里的西瓜,那“冰镇”效果,咬上一口爽死了。
那时候的东台,自行车、缝纫机、手表这“三大件”是有钱人的结婚必备之物。那时候对生活的要求很简单,有一台黑白电视已经很幸福了,我结婚时只要一台收音机和一只手电筒两件家用电器。现在什么都有了,但却没有更开心。
那时候的东台,穿在宝宝身上的毛衣,还有布鞋帽子和手套,都是妈妈一针针织出来的。
那时候的东台,像这样的集市,被称为“自由市场”。几块玻璃纤维瓦架起来,就是一个菜场,买菜都用杆秤,从来不会缺斤短两。
那时候的东台, 纺织厂、剿丝厂、食品厂、酒厂,到处能见到像这样扎着两条麻花辫的姑娘。现在去翻翻你妈妈的照片,保准有不少留着麻花辫的照片。
那时候的东台,西溪还是富有老城风格的老街,后来逐步拆了老街,搬走了周围的民居,再造了宋城、董永七仙妇文化园、西溪植物园,才有了现在的西溪的古城,却少了以前的味道。
那时候的东台,学校组织游玩活动,主要去东台人民公园,能到东台公园参加一次集体活动,是很多小朋友向往的大餐,现在学校本身就是一所公园,但再也找不回那时的记忆了。
那时候的东台,夏天走在街头,白短袖、灰色裤的人们随处可见,清一色的穿着,无论在哪里,都透着淳朴的气息。
那时的东台,新东广场是一个转盘,马路上只有很少的汽车,大部分人上班逛街,都是步行或骑自行车,堵车这种事情基本上不会发生。
那时候的东台,长长的市井巷弄里,像这样的小人书店随处可见,下课以后偷偷跑进去看会小人书就很满足,一本1毛钱,没人在意环境。
那时候的东台,出门还没有火车,只有单一的汽车,从东台到南京也就5块多钱。
那时候的东台,下午放学时,总有妈妈骑着笨拙的自行车接孩子回家。坐在自行车上,搂着妈妈的腰,觉得又威风又安稳。
那时候东台,没有城市公交车,出门坐的是三轮车,沿街看着风景、街上的人来人往,就像是看一部电视剧,别有一番滋味。
那时候的东台,每次组织课外活动是学生们最最高兴的事,小朋友们踊跃举手发言,蹦蹦跳跳参加活动。那时候觉得天大地大,未来好远,童年好长。
那时候的东台,我们,玩得那么开心。
只是这样的时代
这样的东台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图片来源:网络
东台时空综合整理发布
东台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