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那些颠倒与错位
从朋友的家长群里看到家长培训的诵读内容,一下子豁然开朗。原来,有些家庭教育出现问题,就是因为家长思维里颠倒了先后,导致教育的错位,才使孩子出现了发展上的偏差。
为了让更多的家长能够有所感悟,我先把这个家长诵读内容分享一下,然后说说我的看法。
《相信相信的力量》
不是从孩子身上看到了希望
我才相信孩子
而是我相信了孩子
我才能看到孩子有希望
不是孩子有了责任
我才开始放手
而是我放手了
孩子才逐步培养起了责任
不是孩子听话了
我才尊重孩子
而是我尊重孩子了
孩子才会听话
不是孩子长大了
我才信任孩子
而是我信任孩子了
孩子才能长大
不是孩子优秀了
我才接纳孩子
而是我接纳孩子了
孩子才能优秀
不是孩子幸福了
我才幸福
而是我幸福了
孩子才能获得幸福
不是孩子可爱了
我才爱孩子
而是我爱孩子了
孩子才显得可爱
爱是一切如是
爱是让我身边的人
按照他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
成为爱本身
爱自己
爱家人
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这些话,我估计不同的家长理解会有差别:有的家长可能不是很认同;有的可能理解不深,觉得有点道理;有的看看觉得道理很好,就是做不到;有的做到了,但是坚持不了。
只有深刻理解,彻底认同,并且坚持去做的家长,才会是一个合格优秀的家长。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往往会把上面的顺序弄反了。比如,看到孩子犯错了,并且一再犯错,家长就觉得孩子未来前途暗淡,于是就开始放弃对孩子的希望,有意无意地开始讽刺挖苦孩子,甚至孩子再有错误,就会变本加厉地批评辱骂,发泄自己的失望和愤怒。
殊不知,越是犯错的孩子,越需要家长的包容与接纳,没有不想上进的孩子,只有赌气逆反的孩子。
为什么赌气逆反?就是因为孩子犯错之后,从家长那里获取不了勇敢面对错误的能量,得不到温暖和肯定,于是破罐子破摔。
所以,上面那句话“相信孩子会有希望,孩子才能带来希望。”“不是孩子优秀了,才去接纳孩子,家长接纳了孩子,孩子才能优秀。”
想一想,确实是这个道理,无论孩子怎样都要继续相信他能够变好,这样孩子才能逐步去修正自己的不足。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家长必须让孩子体会到父母无条件的爱,不管你是有意犯错,还是无意做错,我都是爱你的,即使对你要求严格,也是爱你的表现。一定要让孩子相信家长的爱,要通过平静沟通将这种爱充分表达出来。
家长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以为孩子明白自己是为他好,以为孩子自然知道家长是爱他的。家长的脑子里想的是:“孩子,我怎么能不爱你呢?你是我的孩子,我还能害你吗?我都是为你好啊!”
但是,孩子从家长的呵斥与打骂中,体会到的是一种失望和愤怒,有的孩子开始怀疑自己,开始自责愧疚,但是缺乏改正的力量;有的孩子对家长不理解自己开始怨责,和家长对着干,干脆放弃了努力。总之,孩子很难从家长的态度中体会到无条件的爱,也很难变成家长满意喜欢的样子。
很多家长害怕因为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会让孩子不能辨别对错,不能明辨是非。其实这是一种对无条件的爱的误解,无条件的爱,并不是无原则的爱,不是溺爱,而是无论孩子做错了什么,家长都会想方设法帮助孩子(当然,惩戒也是一种帮助),这种帮助不是纵容,而是用智慧和经验引导孩子走正确的路。
《正面管教》这本书中最核心的家庭教育理念就是“温柔而有边界(和善而坚定)”,这种对孩子的温柔和善就是无条件的爱,同时,爱并非没有界限,并非对孩子无原则地妥协迁就,也要立场坚定。
家长付出了无条件的爱,孩子才能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力量,才会逐步变得更好。所以,这句“不是孩子可爱了,我才爱孩子,而是我爱孩子了,孩子才显得可爱”就是这个意思,很显然,对家长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很多家长为孩子付出了很多,牺牲了很多,甚至自己感受到的是生活的压力和对孩子成长的焦虑。
家长面对孩子,表现出的是这样的心理“我为了你吃苦受累,为了你不怕花钱付出,宁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你吃好穿好,你为什么就不能为父母争口气呢?”
带着这样的心理,家长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自然对孩子出现问题,就没有好脸色,没有平静的心态,有的是更加的愤怒,还有对孩子不知好歹的埋怨指责。
孩子如果处在这样的氛围中,自然也会用怨责来怼回去,因为家长的负面情绪引发的是孩子的消极感受,孩子很难在消极中保持理性。家长越是强调自己的付出和辛苦,孩子越是烦躁,因为他承受不住这种指责和压力。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在压力中放弃。
所以,那句“家长幸福了,孩子才会幸福。”是对家长一个重要的提醒,家长不能把孩子当做自己的全部,也要关注自己的需求,包括兴趣爱好、休息、营养等的需求,这不是自私,而是因为一个幸福的家长才会培养出幸福的孩子。
为了自己有更多的空间,家长也要懂得对孩子放手,不要管的太多,不要觉得孩子啥都不会干,没有责任心。当你放手了,孩子的责任心才会逐步培养起来——不是孩子有了责任,你才放手。
有个家长分享了她的育儿心得:
最近,我胆结石犯了,很不舒服,所以家里的事情,能不做就不做,能不管就不管。
让我吃惊的是,孩子忽然懂事了。
孩子起床后安排早餐,给我添好饭,叫我起来吃;定时给我倒温水,嘱咐我吃药 ;给我打洗脚水让我泡脚,拿擦脚布;晒衣服,收衣服,分类叠好、放好。
此外,扫地、拖地、擦桌子等她力所能及的家务事,都自己主动去做了。
当然我毫不吝啬地表达了我的喜悦,也高兴地鼓励她、奖励她。
我(家长)总结出来一个道理:
家长适当示弱,就是给孩子机会成长和学会担当。
可见,纠正在家庭教育中的颠倒的顺序,矫正错乱的教育思维,对一个家长来说至关重要。
以上是我对《相信相信的力量》的理解,如果家长觉得有启发,别忘了点一下在看啊!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