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然开朗:“伤寒六经”辨惑 !

吴老师:请问你对伤寒论的分经,比如太阳,比如少阴,比如厥阴,就拿太阳这个纲来说吧,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虽说是循行部位的病症,但是治疗就定位在肺了,比如宣肺解表,比如温肺化饮,再讲到营卫,也是说疾病在表,表气不和。那么这个分经辩证的意义究竟何在?能不能给说说啊。看清代一些医家书里液体说过,太阳寒水,顾有一份恶寒就有一份表证之说。再说太阳蓄血证,也和膀胱挂的上勾,比如小便不利,就不是蓄血证,小便自利,其人如狂的就是蓄血证。

吴南京答:

封建社会很多医生,因为受当时皇权专制的影响,对张仲景这位“圣人”的话不敢提出什么异样的声音,只会整天去说王叔和的不是。试想,没有王叔和,那有他们能看到《伤寒论》吗?,《伤寒论》只是张仲景把《汤液经》进行了一次注解而已。类似于现在的某个大学教授,对以前的某本医书进行了注解一样的道理。只是因为中医学史上,《伤寒论》是唯一一本奠定辨证论治基础的书,所以张仲景就成了圣人。

王叔和整理《伤寒论》时,因为条文太散乱,不能把病情的轻重和身体的强弱进行系统的表达,于是进行了疏理,把病情发展到某一阶段时的病症表现进行归纳,再以一个名称来称呼,比如病人身体不是很虚弱又受寒的情况,用太阳病的名称来命名,其实也可以用阿猫来命名的啊;身体较虚弱、阳气较弱,又受了较强的寒邪,见腹泄拉稀的情况,王叔和用太阴病来命名,用个阿狗来命名不也一样。

尊圣,让这些治医的文人思想走不出来,所以中医的温病学停滞上千上,套用《伤寒论》的处方治不了温病,就不敢去怀疑圣人的错误,王叔和针对温病方面,写了“伤寒例”,后人就硬是觉得不是圣人的东西而删除掉,直到后来叶天士等人进行了补充完善。

但现在一些大学教授,一些所谓的专家,为了提升自己的知名度,整天写文章,又回到了以前的尊圣态度上来,用力的批评温病学的社会贡献。

这不是中医学的问题,是社会的问题。

因为病证是以外在的症状来表达的,所以本人认为所谓的六经,就是六个症状综合群。比如太阳病,是以恶寒、发热、脉浮等症状群为定。因为人受寒,毛孔郁闭不通,体内的热不能外达,于是人就觉得怕冷,于是这些医家就弄一个“太阳寒水”来说明为什么会怕冷。

比如中医对毛孔用了玄腑、鬼门等来命名,这些所谓的玄腑、鬼门什么的,说白了,无非是毛孔的别名而已。以前有些医生说“开鬼门”,所指的无非是发汗法。病名说膀胱,不是说病在膀胱,是说明病人的身体较强,病还较浅,还可以用发汗的方式来治疗。因为肺主皮毛,所以治疗上就通过宣肺的方式来达到祛邪的目的。所以虽病名叫膀胱,而治疗用肺药。

你说到的太阳蓄血证,也和膀胱挂的上勾,是让很多中医学子感到疑惑,有的认为是膀胱这个解剖学上的器官瘀血。这主要还是因为命名的问题。如果了解了《伤寒论》中的“膀胱”,只是身体较强受伤的情况命名,就不会认为是解剖学上膀胱这个器官的瘀血了。这指的是人受寒后,在膀胱这个层次所见到的瘀血情况,为了辨别是不是瘀血,就以通过小便利不利为一个重要的临床鉴别诊断症状。

《伤寒论》中说到,小便自利,其人如狂的就是蓄血证。就是一个“如狂”的症状来辨别瘀血的问题。人体是病的受体,受寒后人体所表现再来的一些症状来反映病的本质,所以受病,病的是人体。所以同样的受寒,不同情况的人,所表现的情况也不一样。为什么会见蓄血证,这人的身体本来就是有瘀血存在的。因为寒为阴邪,寒邪的性质是凝滞、收引,血受寒就会流得不畅。本来体内就有瘀血的人,加上受寒,血就更不畅通。加上寒邪是下行的,所以瘀血见于下焦小腹部。这种情况妇女很常见,比如月经期受寒着凉,就会见小腹痛,月经见血块。月经期间受寒严重的,还会见月经内闭不行,这时的治疗就得用活血化瘀的方式,把内在的瘀血排出来。《伤寒论》中用桃核承气汤来治,药用大黄、桃仁、桂枝等来排瘀血。如果瘀血严重的,则用猛药“抵挡汤”来逐瘀血。

但对于瘀血存在,能不能逐的情况,书中还讲到“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也就是说,如果病人还见怕冷、脉浮等寒邪闭表的情况,不能用桃核承气汤来排逐瘀血。因为寒邪伤阳,阳气伤则无力升发,加上外寒没去,用苦寒的大黄来攻瘀血,于是外邪就会内陷,所以治疗得先去外在的病邪。有瘀血存在,又受寒邪的情况,临床上常常见到。比如素有瘀阻的妇女经期着凉,可以用麻黄汤加当归桃仁等为治,内外一起治。去掉大黄的苦寒直下药,温散药加大些就是了。没有必要一定泥于《伤寒论》的,书中所讲到的不能下,但可以用活血化瘀法啊。

当然这种蓄血情况,不仅仅是见妇科或者肠内瘀血,很多气阳两虚的冠心病,病人的气阳虽虚,但还较强,在受寒着凉去,只要见病人有怕冷、脉浮等症状群出现时,也一样可以参照膀胱蓄血来治的。本人对于这种冠心病人的治疗,用桂枝黄芪五物汤加当归茯苓等药为治,效果也很理想。所以对于膀胱蓄血的问题,我们不能把目光盯在小腹的膀胱部位,而是要理解病人原有的瘀血痼疾,和新感受的外邪之间的关系。

《伤寒论》中还讲到小便不利,就不是蓄血证,是蓄水。治疗上,针对阴虚和阳虚的具体情况,用五苓散治疗阳虚尿不畅,用猪苓汤治疗阴虚尿不畅。

伤寒六经,本人觉得只是六种症状群的归类命名,无非是把人体的强弱和受寒邪的轻重进行了归类而已,为了让后人学习便利,弄一个名字罢了。

受了寒邪的程度有轻有重,人的体质有强有弱,那么受其它病邪呢,何尝不是一样的原理。《温病条辨》所讲的也是一样的道理,中国中医发展几千年所讲的也是这样的一个道理,就是西医学也一样是这个治疗原理。有了炎症,体温升高,汗出过多让人的体液丢失,西医的治疗,不也一样是以抗生素来消炎治病,用生理盐水和葡萄糖等物质注入体内在补充内虚,魏长春就直接把这种方式称为“急救其津”。

有人说中医不科学,主要就是因为中国历史的原因,很多医生为了虚荣刻意编写的一些理论让人看不懂,理解不了。比如上文说到的玄腑问题,为什么会把毛孔说成是玄腑???因为中医理论上讲脏是有藏无泄,腑是有泄无藏,以前中国没有放大镜,但看到皮肤有汗出来了,用肉眼又看不到从什么地方流出来,于是就把这个看不见,又能泄汗的地方称为玄腑了。于是一些不了解中医的人,看到这些玄乎玄乎的词语,就来说中医是迷信什么的。

但现在还有很多临床治疗水平很差的人,为了显示高明,也大谈一些玄乎玄乎的理论,自然就让中医越来越玄乎。越来越让人觉得中医是迷信,不科学。为什么一些很简单的中医理论,一定要弄一些让人听起来怪怪的话来写呢。

比如肺结核,中医发展上几千年,有多少论述,但还是一个难治病,才会让鲁迅来骂中医的。

比如有人说我吴南京用来用去只会用一味黄芪,我的空间里这么多文章,为什么其它的不去看下,我为什么会这样大量的用黄芪来治病我也在空间里写得明明白白。看到一个点就来盲目的评论,这些都是社会的风气问题。中医的发展过程中,朱丹溪通过自己的临床实践把中医的理论体系进行了些补充,提出了“相火论”,于就是说他是养阴,为什么不去看看朱丹溪所创的“玉屏风”、“越鞠丸”是不是养阴的处方。

伤寒六经辨证问题,中医界争辩了几千年,还是辨不出个什么来,为什么会有产生这种现象,还是社会问题,尊圣让人失去了自由的心;虚荣让人失去了理智。学中医的目的是什么,无非是为了把病人的病治好。为什么一定要去进行这些无谓的争辩呢。我弄不懂。

吴南京

2012年4月19日星期四

于浙江金华

(0)

相关推荐

  • 经方:抵当汤(子宫瘀血,腹痛)

    抵当汤[原文]水蛭三十个熬 虻虫三十个去 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洗)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按:此乃峻方,用时务求辩证准确.[作者] 张仲景[出自]<伤寒 ...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与桃核承气汤在临床中如何鉴别呢

    今日头条:中医林佳明 荔枝微课:中医林佳明 更新时间:每天更新 温馨提示:因公众号修改了推送规则,推文不再按时间线显示,请加公众号星标,才能第一时间收到推送哦! 今天是我写日记第1140天. 柴胡加龙 ...

  • 《伤寒论》中一员“猛将”,善用者寥寥

    抵当汤新用 抵当汤出于张仲景著<伤寒论>中.原书用此方治疗下焦蓄血证,后世注家,根据原文在本方条上冠有"太阳病"或"阳明病"等语故对下焦蓄血证多分为 ...

  • “伤寒六经”辨惑

    "伤寒六经"辨惑 2021-07-04 08:40·徐小丽LittleLily 吴老师:请问你对伤寒论的分经,比如太阳,比如少阴,比如厥阴,就拿太阳这个纲来说吧,足太阳膀胱经,手太 ...

  • ​“伤寒六经”辨惑

    徐小丽LittleLily 1小时前 吴老师:请问你对伤寒论的分经,比如太阳,比如少阴,比如厥阴,就拿太阳这个纲来说吧,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虽说是循行部位的病症,但是治疗就定位在肺了,比如宣肺 ...

  • “伤寒六经”辨惑 !

    豁然开朗:"伤寒六经"辨惑 ! 医品阁 今天 吴老师:请问你对伤寒论的分经,比如太阳,比如少阴,比如厥阴,就拿太阳这个纲来说吧,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虽说是循行部位的病症,但 ...

  • 伤寒六经用药诀

    至道汇 昨天 痔疮 牙痛 伤寒症传变六经必须熟认 霜降以后春分前,伤寒即病六经②传,传过六经当自愈③,请观素问④不虚言.若然两感伤寒症,一日两经表里病,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之间当殒命.是故伤寒不服药, ...

  • 记熟有大用:伤寒六经疾病的分类和方子!(附伤寒方子归类)

    杏林飘香 公众号 一. 太阳主证 表证 一,伤寒(表实)麻黄汤 二,中(伤)风表虚 桂枝汤 表里同病 一,水饮犯肺 小青龙汤 二,水停心下 (1)表里俱轻 茯苓甘草汤 (2)表里俱重 桂枝去勺加茯苓白 ...

  • 易记易懂:伤寒六经辩证歌诀

    一.<太阳病证> 伤寒经病 伤寒经病邪走经, 六经路径辩证清, 太阳头项强痛紧, 阳明面赤额痛行, 少阳暴聋目赤痛, 太阴腹满肢痛频, 少阴喉肿五方治, 厥阴吐涎痛颠顶. 六经合病, 并病 ...

  • 熟记伤寒六经疾病的分类和方子

    熟记伤寒六经疾病的分类和方子 至道汇 今天 至道汇推荐搜索 六经 阳明病 一. 太阳主证 表证 一,伤寒(表实)麻黄汤 二,中(伤)风表虚 桂枝汤 表里同病 一,水饮犯肺 小青龙汤 二,水停心下 (1 ...

  • 伤寒六经疾病及变症代表方

    伤寒六经分述如下:       伤寒方既可分为虚实.表里.寒热六类,亦可分为阴阳两大类.伤寒的方剂,于是可由阴阳统之.外感风寒引起的的疾病及类似的杂病或变症. 一.感受风寒: 第一阶段:      1 ...

  • 民间高手篇:万病至简对治核心原理!(附:易经四象阐述伤寒六经)

    天地之理,大道至简. 中医济世度人,更是如此.唯以至简,方可度人. 万病至简,精述如下: 人由各种功能构成[吃喝拉撒和思考等等],功能由能量推动,功能的本质是能量变动的体现.能量的最本质特征是&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