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散文名篇鉴赏:《美洲,请不要熄灭你的明灯》[智利]聂鲁达

在我看来,你们的祖国曾历经沧桑,它有别于人类所生息、幻想、获胜、讴歌的其他疆土。在我看来,秘鲁是美洲的摇篮,遍地是被奇特的泡沫销蚀的巨石、奔流于深谷的河流和深深埋在地下的矿藏。历史惊愕地从印加人那里接过的不是一顶火与苦难铸成的小小王冠,而是用最灵活的巧手开凿的广阔空间。这双手能奏出凄楚的和令人肃然起敬的曲调,能竖起面对无限时间的巨石。

印加人还以终年不变的力量,为美洲留下沉思的动人印记,这种细腻、动人的神情在器皿、珠宝、雕像、编织品和有修养的沉默上都能见到,它将永远照耀通往美洲心灵深处的道路。当富饶的印加征服者浪潮般涌进我的国土时,他们给极度愚昧的阿劳科人带来了宗教仪式和服装在纺织方面的联系。当生机盎然的南方防护林接触到神圣的绿松石和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器皿的时候,我们不知道精华之水的渗入,对我国觉醒的影响有多深,对我们地缘成熟的作用有多大。我的诗只是这一成熟的反映。

之后,老征服者的光环使我们神奇的生活变得更加光彩夺目。在秘鲁,土地、黄金和利刃就像地质层那样互相取代。经过耕作的土地变得明亮而又生机勃勃,有如精选的种子迅速生长,盛满大小容器,为人类解除饥渴;黄金超过时间和大洋,从埋藏地下的雕像的隐身处为各地操各种语言的人们带来力量;利刃则以其本质所具有的锋芒,逐渐造成遗恨和种族。

在你们秘鲁大地上,有一种世界性的东西,一种具有强大威力和光芒四射的东西,任何一种时尚,任何一种风格都不能将它湮没,仿佛在你们疆土的地下有一尊巨型卧像,这尊由矿石和磷塑成的卧像坚如磐石,而且是有机的整体,身上仍然披着彩衣,佩戴着珠宝;尽管时间与沙土将它掩埋,它仍然在被人遗弃的石头上,在渺无人烟的土地上露出茁壮的身躯。美洲就是你们的秘鲁,你们十八世纪的和原始的秘鲁。你们的祖国神秘、高傲而又古老;在美洲任何一个国度,我们都找不到凝聚着美洲本质的东西,你们却用斟满黄金与玉米的酒杯,为我们美洲勾勒出一幅神秘莫测的远景。

秘鲁的美洲人,如果我这个来自南方的人已经触及你们的外表,如果我已经剖开你们友爱的神圣果实,请你们不要以为我的心也不向你们的现状与伟大靠拢,便离你们而去。因此,请原谅我这个地道的美洲人对你们的沉默评头品足。

多少年来,在整个沉默的美洲,有两个国家——美洲自由的瞭望塔和发祥地——一直注视着你们。这两个国家一个是智利,一个是墨西哥。

这两个国家地处本大陆条件恶劣的两端。当美洲的生命勇敢地要求墨西哥用我们美洲的基本实体去对付北方求实的大国时,她当之无愧地成了我们的鲜血的桥头堡。当我们整个星球的自由受到威胁,具有高贵血统的北美人起而捍卫的时候,又是墨西哥首先举起了旗帜。

正如西蒙·博利瓦尔所预言的那样,智利获得过自由。我的祖国在贫瘠的土地上流血流汗,而且遇到了极其难以逾越的障碍,尽管如此,它仍以同样的热忱和灵巧劳动着,同我们不同纬度地区的恶劣气候条件斗争着,终于触动了人类的心,把这颗心像一只闪射自由光芒的酒杯那样高高举起。在历史上,我的祖国忍辱负重,苦苦挣扎,一步步走向黎明,至今我们智利人仍然天天在坚持不懈地驱散笼罩在我们头上的阴霾。

我们两个国家,一个地处南部,一个具有音乐性和爆破力,都满怀期望地注视着秘鲁,盼望她肩负起美洲人这个称号所赋予的责任。既然在美洲的艰难历程中,你们亲手燃起了有朝一日可能被晨风永远扑灭的自由之火,那么,不仅为了你们的国家,也为了整个伟大的美洲,你们有责任保存这一具有生命力的火种,并让它永远熊熊燃烧。到明天,如果我们看一下有秀丽河流和壮观火山的美洲地图,我们会看到,在有些地区暴政被困于结成冰的泪水中;我们会发现,在美洲最繁荣、最富庶、最强大的国家里又产生了新的暴君。这些新暴君同昔日我们深受其害的暴君毫无二致,也佩戴着有穗的肩章,手持皮鞭和大刀。我们看到,那些凶残的原始野兽——老虎和鳄鱼,如何虎视眈眈地窥伺着我们所剩无几的自由。因此,秘鲁人、智利人、哥伦比亚人和所有那些呼吸着史前野兽留给我们的自由空气的人们,都要多加小心,要加倍小心。我们要提防那些业已暴毙的古代野兽,尽管它们连同其有防御作用的巨型骨骼、昔日的威风和沾满血迹的肢体,已被分类放置在博物馆里。在当今世界上,仍有统治他人的欲望,仍有蹂躏他人的恶毒用心,我们的刽子手夜以继日地窥伺着我们。同时,也要提防我们内部虚伪的解放者,他们丝毫不理解当今的时代精神,妄图把奉献在人类自由的祭坛上的花束变成暴力。

害怕光明的反动派和精神空虚的蛊惑者都仇视美洲自由的儿子,诸如苏克雷、博利瓦尔、奥希金斯、莫雷洛斯、阿蒂加斯、圣马丁、马里亚特吉。美洲的自由将在我们的行动和思想中诞生。

(王小友 译)

注释:

① 老征服者: 指印加人,也就是上文的“印加征服者”。

② 西蒙·博利瓦尔(1783—1830): 委内瑞拉政治家、军事家、作家。是南美洲西班牙殖民地解放战争的领袖,有“南美洲的解放者”之称。

③ 苏克雷(1795—1830): 委内瑞拉政治家、军事家。

④ 奥希金斯(1776—1842): 智利政治家、将军。

⑤ 莫雷洛斯(1765—1815): 墨西哥教士、爱国者。

⑥ 阿蒂加斯(1764—1850): 乌拉圭独立时期的将军。

⑦ 马里亚特吉(1895—1930): 秘鲁共产党创始人、作家。

【赏析】

文章标题所提及的“美洲”,实际上仅指拉丁美洲。在这篇文章中,聂鲁达以一个智利诗人的身份,向与智利北部接壤、作为拉丁美洲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古国秘鲁所包孕的古老文化致敬,并表明他期望秘鲁能够肩负起传承和引领拉丁美洲文化的重任。

有人说,拉丁美洲的地域特征决定了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诗人所拥有的禀赋,他们依赖的文化背景与其他大洲迥然有别。拉丁美洲不仅为诗人们提供了生活必需的公共名词,而且规范着由这些名词所衍生出来的每一位诗人的天分。因此,在拉丁美洲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诗人,必然共同传承相似的文化血脉。

在这篇文章中,聂鲁达首先肯定了秘鲁作为一片丰饶的土地,其中蕴涵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这是秘鲁能够孕育出成熟灿烂的文明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聂鲁达回顾了印加人征服和重塑秘鲁文明的历史: 秘鲁当地落后的阿劳科人,接受了印加征服者带来的宗教文化以及包括纺织、冶炼和锻造等诸多技艺,此后在秘鲁大地上形成了古老而成熟的印加文化。这种文化经由秘鲁传至智利,也变成了智利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可以说,智利文化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秘鲁印加文化的影响。作为对文化祖先的追认,聂鲁达由衷地说:“我们不知道精华之水的渗入,对我国觉醒的影响有多深,对我们地缘成熟的作用有多大。我的诗只是这一成熟的反映。”

聂鲁达称赞在秘鲁大地上,有一种“世界性”的东西。这种世界性的东西是本质性的,如同一个有机整体。聂鲁达在《元素的颂歌》中描写一切引起他兴趣和关注的日常事物。他认为正是这些平凡的物质构成了大千世界,它们是这个世界的本质。随着聂鲁达的诗歌,不仅智利,拉丁美洲的高山海洋,草原河流,岛屿海港,石头房屋,小鸟花草,海螺贝壳……以及那片土地上的人民全都走向了世界,走进了历史。聂鲁达说,在拉丁美洲,只有在秘鲁才能找到称其为这片土地之本质的东西。换句话说,拉丁美洲的根在秘鲁,秘鲁文明像整个拉丁美洲文明一样,有着“沉默”的属性。也正是在这种像“地下埋着一尊睡佛”一样的沉默中,蕴涵着拉丁美洲文化的未来。

聂鲁达将秘鲁的近邻,墨西哥和智利比作拉丁美洲自由的瞭望塔和发祥地: 墨西哥勇敢地面对外来者的侵略,而智利则无畏地抗拒土地贫瘠和气候恶劣等自然条件方面的困难。在这片土地上,每个国家都各有其分工,各自担负着使这一古老土地繁荣的任务。聂鲁达希望秘鲁能够肩负起“美洲人这个称号所赋予的责任”。他认为,秘鲁文化点燃了拉丁美洲争取自由的火种,也应该将这一追求继续保持下去。

当聂鲁达关注拉丁美洲现实情况时,他提醒人们,自然环境中需要克服的艰难仍在,在国家中也产生了强大的暴君,在外部世界中,仍然有敌对力量没有放弃侵略拉丁美洲的意图。所有这一切,都有可能把自由的花朵转变为暴力。为此,聂鲁达呼吁拉丁美洲的人民联合起来。因为只有联合行动才能使拉丁美洲成为一个整体,拥有保卫自由的力量。这便是这篇散文的主题。

聂鲁达的一生都在呼吁拉丁美洲各个国家的联合。在流亡生涯中,他完成了《漫歌》的创作。《漫歌》标志着聂鲁达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在这部史诗中,他试图写——或说重写——拉丁美洲的历史。聂鲁达认为,并不是殖民者发现了新大陆,拉丁美洲亘古以来就存在,它的土地上生活着它的劳动者——玛雅人、阿兹台克人、印加人、阿劳科人。拉丁美洲的人民有权要求自己的独立和完整。那些反击侵略和反抗本土独裁者的勇士们,始终是聂鲁达称赞的对象。

(阚牧野)

(0)

相关推荐

  • 印第安人在南美建立的美洲最大帝国印加帝国

    12世纪更早的时候,在今天南美的秘鲁高原,生活着一支印第安人的小部落,和南.北美广袤大地上星星点点的印第安人部落一样,过着游牧的生活. 到了12世纪,他们迁徙到今天秘鲁东南方的城市库斯科,建立起一个很 ...

  • 历尽沧桑的诗人聂鲁达

    作者简介:朱景冬,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巴勃罗·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人,社会活动家,本名内夫塔利·里卡多·雷耶斯,生于智利中部的帕拉尔城一个铁路工人家庭,出生的当月母亲便去世,两岁时 ...

  • 聂鲁达和博尔赫斯

    1928年,一位来自拉丁美洲.年仅24岁的智利外交官来到中国,与中国文学界名流进行了友好交流.这位外交官说:"我有三只耳朵,第三只耳朵专门用来倾听大海的声音",这位浪漫的外交官就是 ...

  • 秘鲁发现印加人“谜”一样的绳结,想知道绳结的秘密,却需要时间

    在美洲历史上,曾经有三大辉煌的人类文明,即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前两类文明想必很多读者都耳熟能详,但对于印加文明却知之甚少.上世纪60年代,考古学家们在古文明遗址中出土了一件神秘的印加绳结 ...

  • 印加帝国:年轻的美洲文明,因为制度先进所以迅速崩溃

    古代美洲三大文明中,位于南美大陆的印加,是最年轻的一个,同时又是在国家制度方面走得最远的一个.历史最悠久的玛雅文明止步于城邦,军事最强的阿兹特克文明只是一个准帝国,阿兹特克国王只是墨西哥高原数十个大小 ...

  • 谁不知道聂鲁达

    你的群山.江河和峭壁, 你的天空.云彩和人民-- 这就是坚不可摧的堡垒. --聂鲁达 <中国大地之歌> 远隔重洋的思念 聂鲁达,一个多么熟悉的名字!在中国,提起拉丁美洲诗人,人们不假思索就 ...

  • 外国散文赏析:《我承认,我历尽沧桑》(节选)[智利]聂鲁达

    诗歌 --艺术品真多--世界已容不下--必须把它们挂在房间外面--有多少书--多少小册子啊--谁能把它们读完呢?--倘若它们可以吃的话--如果在一只烹调美味的锅里把它做成凉拌菜,撒上辣椒粉,加上调味品 ...

  • 外国诗歌赏析/《五月的季风》[智利]聂鲁达

    聂鲁达,P.简介 智利诗人.原名内夫塔利·里卡多·雷耶斯·巴索阿尔托.1904年 7月12日生于帕拉尔城.早年丧母,父亲是铁路工人.16岁进入圣地亚哥智利教育学院学习法语.曾任驻外领事.总领事和大使等 ...

  • 外国诗歌赏析/《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选二首)[智利]聂鲁达

    聂鲁达,P.简介 智利诗人.原名内夫塔利·里卡多·雷耶斯·巴索阿尔托.1904年 7月12日生于帕拉尔城.早年丧母,父亲是铁路工人.16岁进入圣地亚哥智利教育学院学习法语.曾任驻外领事.总领事和大使等 ...

  • 散文名篇鉴赏:《白发与脐带》林文月

    林文月(女,1933年-),台湾省彰化县人,作家.学者.翻译家. 害怕整理梳妆台的抽屉,大概是出于一种逃避心理. 在那些瓶瓶罐罐琐物杂陈的后段隐蔽处,有两样心爱的东西,每回见了,都令我十分心痛. 这些 ...

  • 诗歌《聂鲁达肖像》鉴赏

    经常在一切终结         只有音乐黄昏般浮动时         我注意到         他的肖像挂在墙上         高山.野狐掠眼而过         巴勃罗·聂鲁达         开 ...

  • 外国爱情诗赏析:《你的微笑》〔智利〕聂鲁达

    [智利] 巴勃罗·聂鲁达 你需要的话,可以拿走我的面包, 可以拿走我的空气,可是 别把你的微笑拿掉. 这朵玫瑰你别动它, 这是你的喷泉, 甘霖从你的欢乐当中 一下就会喷发, 你的欢愉会冒出 突如其来的 ...

  • 外国文学史上的今天 巴勃罗·聂鲁达逝世47周年

    巴勃罗·聂鲁达,原名内夫塔利·里卡多·雷耶斯·巴索阿尔托,智利著名诗人,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聂鲁达1904年出生于智利帕拉尔城一个普通家庭,母亲在他满月时去世,父亲是一名铁路工人.这位严父 ...

  • 重温经典散文丨聂鲁达:归来的温馨

    人都有那么一天,离开生长的地方,背上行囊,持剑走天涯,去寻找自己的诗与远方,那时"归来"这个词,会带给无数游子,多大的触动呢? 今天我们就跟随诗人聂鲁达的脚步,一起体会他" ...

  • 聂鲁达十四行诗精选|爱人啊,请将你心与我心相系

    巴勃罗·聂鲁达(1904年7月12日-1973年9月23日),智利当代著名诗人.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