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事的背后……
1
产品需要取相应的证书,和认证机构都说好了各个节点。使用部门临时提出各种急迫需求,这次需要加一份证书,下次需要提前拿到证书,和机构说好去现场拿证,电话没撂下几分钟,电话来了说暂时不去拿了……
我是倡导拥抱变化的,但拥抱变化不等于完全没有章法。这些各种临时的改动,说明决策人根本没有整体周密的思考,完全是想到哪做到哪了。可这样导致的问题是接口人倒霉了,付出各种沟通成本不说,连信用都打折扣了。
2
周中和上游部门沟通研发到底要不要去现场的问题,其他部门说研发去现场也耽误不了几天。这样的言论真的是屁股决定脑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对于研发去现场,我永远持开放态度,去现场肯定能发现许多家里发现不了的问题。但去一趟现场,查询、订票、准备、来回路程,基本上3-4天会浪费掉。对于研发,3-4天是一周的几天,可很多事情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事耽误一天,很多事也许会耽误好几周。
3
虽然和其他部门怼来怼去,但对于开发的产品,我们自身确实也有很多的问题。如果是因为经验欠缺而导致的,也不能说什么了。但这个过程,扪心自问,有很多是责任心的问题。
这个就很让人郁闷。被人踩着小辫子,和别的部门吵架都吵不赢。举几个简单的例子,结构不防水、不防震,到现场设备就损坏,调试难度大,这些产品本身的缺陷,反映的是设计的粗制滥造。
4
今天早上看《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其中有个桥段:作者同行的伙伴其摩托车把手变松了,作者建议用啤酒罐的薄片垫一下。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的遥测设备对准激光的固定件,每次他们都是买一听可乐或雪碧,然后垫在固定件上。
对维修而言,垫一个易拉罐薄片,是一种实践智慧,节省时间和金钱。对设计而言,这是一个瓶颈吗?或者于你而言这是一件小事吗?你会看到哪些新的信息?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