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大彬紫砂壶,每一件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
时大彬常与陈继儒讨论品茶试茶之奥妙,一 天,陈继儒建议“把壶从大改小,做成一把可以一手持之,一手捋须吟诗的雅器,那该有多好”。于是,时大彬这开始改制小壶,茗壶才由大而改小,改到了只有300毫升-400毫升。时大彬这一变革,将壶工艺手法和壶形大小规格基本固定下,并流传至今,他与陈氏之论也成为史上一件趣闻乐事。
时大彬制壶技艺在造型、配泥、技法、镌铭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大彬一生为人敦雅古穆,波澜安闲,令人起敬。传世品有圆壶、六方、三足、提梁、书扁、僧帽、印包、葵花、开光方等式,蔚为大观,被推崇为壶艺正宗。他的门下弟 子多为当时的名匠,著 名徒弟有徐友泉和李仲芳,均是当时制壶高手,故有「壶家妙手称三大」之誉。
据称︰时大彬的创作态度极其严肃,每遇不满意的作品,即行毁弃。即打碎十之八九也在所不惜,当时茶风盛行,对壶艺要求很高。
时大彬,明万历至清顺治五年间宜兴人。生卒不详。号少山、时朋子。对紫砂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和铭刻等,都有深入研究。善用各式陶土或在陶土中掺杂砂缸土制作,有“沙粗质古股理匀”的赞语。所制砂壶,具有朴雅坚致的特色。初仿供春,喜作大壶,其后改作小壶。作品千奇万状信手出,巧夺坡诗百态新,为前后名家所不能及。所制茗壶,初期请书家落墨,然后自己用竹刀刻出运刀成书。
时大彬所制的紫砂壶在品相上也不拘一格,紫砂壶的品种有龙旦、四方、梅桩、合菱、八角等,可谓“高低粗细各不同,五彩七色闪金星”,琳琅满目,夺人眼球。就其工艺和调砂的合理有趣,至今尚无人能超越。笔者深有感触,当代的紫砂壶品种虽多,色彩造型千姿百态,但其砂粗质古、肌理均匀、浑厚洗练的气势,无人能超越时大彬作品之右。
时大彬的紫砂壶,一脱尘俗,不务妍媚,朴雅坚致,风格优雅悦目,流畅灵活。“壶家妙手称三大”之一的徐友泉晚年仍自叹“吾之精,终不及时(指时大彬)之粗也”。时大彬是紫砂艺术的一代宗匠,生平活动期在明代万历朝至清代顺治朝之间。他对紫砂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与铭刻,都极有研究,确立了至今仍为紫砂业沿袭的用泥片和镶接那种凭空成型的高难度技术体系。
时大彬制作的紫砂壶目前存世仅有30多件,而收藏于公立博物馆院的仅仅只有3件。扬州市双博馆的这件六方紫砂壶与宜兴陶都博物馆的提梁紫砂壶及北京故官博物院的紫砂胎色漆壶均为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