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城文史 一代丰碑:纪念宋伯良先生百年诞辰座谈会
金色九月,秋高气爽。在全市人民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文化大市”的大环境下,我市民间又传来一项颇具意义的文化活动。
9月16日,《纪念宋伯良先生百年诞辰座谈会》在奎文区隆重举行。由我市文化界、艺术界、老市民组成的老、中、青三代人欢聚一堂,大厅正面悬挂纪念横幅与宋伯良先生的肖像。与会人员一起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畅谈宋伯良老一代文史工作者对记载潍城历史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大家表示,一定继承遗志,薪火相传,为振兴潍坊,同圆“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宋伯良先生
宋伯良先生(1917-2000),名善才,字伯良,以字行。他出生于潍县东关东四平街北魏家巷一书香之家,是一位优秀的知识分子,优秀的工商业者,优秀的文史作家。他撰写了百余篇珍贵的文史文章,真实记录潍城的历史。他的一生,热爱国家,拥护中国共产党,襟怀坦白,光明磊落,有口皆碑。宋伯良先生是潍城文史界的一代丰碑。
与会人员有宋伯良先生儿女、老邻居、
潍坊文化界、文史界的著名人士
座谈会由宋伯良的老邻居、我市著名男中音陈景顺先生主持
潍坊电视台金融部主任、老东关人王静主任介绍宋伯良生平
著名文史作家、潍城区政协文史委员、
潍坊学院王学坚教授
宋伯良先生的女儿:宋国华(淄博市化工工程师)
宋伯良先生的儿子:宋国光(主治医师)
两位老邻居,文化人宋守伦(左)与画家丁连兴
王学坚教授说,宋伯良先生撰写了百余篇民国年间的文章,是我市极其宝贵的文史资料;假设没有这些文章,我市民国年间的历史很多就是空白!
潍坊电视台金融部王静主任,非常认真地聆听着
潍坊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书记于云汉教授做发言
著名女高音、东苑艺术团团长王金华一曲《我的祖国》,为座谈会助兴
青年文史爱好者王帅
青年文史爱好者在发言,薪火相传,文史四代人传承
宋国光致辞,介绍和回忆自己父亲宋伯良的一生
画家丁连兴老师敬献绘画作品《雄风长存》
于家干老师敬献书法作品《潍城文史 一代丰碑》
宋国华老师在深情地回忆着自己的父亲宋伯良先生
与会人员大合影
纪念宋伯良先生百年诞辰座谈会圆满结束
附:于家干老师写的《记宋伯良先生》全文
宋伯良(1917-2000),名善才,字伯良,以字行。他出生于潍县东关东四平街北魏家巷一书香之家。父亲宋彝民(1893-1925),民国潍县教育家,创办潍县东关彝民学校并任校长,曾受到过山东省教育厅的嘉奖。宋伯良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毕业于潍县县立中学师范班。
宋伯良先生天资聪颖,性格温和,在潍县县立中学毕业后,一度执鞭乡里,当过几年小学教员。而后外出闯荡谋生,任过邹平县汽车站站长、济南汽车站调度员等职。“七七”事变后,回故里经商。期间,娶妻李英蕙(1917-2011),字兰卿,她是东关九曲巷殷实商人李尔智(人称十二爷)之女。亦曾当过教师。
宋伯良先生在实业经营中,曾涉足纱布、中药、食品、工业、餐饮、磨坊、油坊诸业。担任过金华饭店经理、育泰铁工厂厂长、大新磨坊经理、阜信油坊经理。在瞬息万变的商海中,他处变不惊,以不变迎万变,显示了不凡的驾驭能力。
潍坊解放后,他曾于1951年夏在市工商联所属的利华土产股份有限公司作业务工作;1954调潍坊市五金公司门市部任经理,转为国家干部。1958年被错定为右派分子,1961年平反。1975年由潍坊市百货五店退休。2000年因患心脏病辞世,享年83岁。
宋伯良一生的履历颇具传奇色彩,虽然在时局跌宕中遭遇坎坷,但正直做人的信念始终不渝。一生踏踏实实,没有任何不良嗜好,天性赋予对世间风情的偏嗜,结识了诸多名人雅士、遗老乡贤、富绅大贾、军政要员,由于他经多见广、城府颇深又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他立足江湖,商海泛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对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宋伯良先生退休后,曾担任过潍坊市潍城区第六、七、八届政协委员、政协文史组副组长等职。期间,他倾心致力于文史资料的编纂工作,并将他一生经历中积累与采访的人文资料,以及搜集挖掘的多篇乡梓典故,整理编纂成文,分别发表于《潍城文史资料》《潍坊市文史资料》《山东省文史资料》;另外在《纵横》《春秋》《山东画报》《联合日报》以及潍坊各报纸上发文40余篇,共计百余篇文章,20余万字。由于他的这些文章大部分来源于他的所见所闻所历,符合全国政协对文史资料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原则,可信度极高。这些文章成为研究民国年间以及解放初期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依据。
1984年初,宋伯良与其他作家合作撰纂的《滕虎忱与华丰机器厂》一文,
成为研究潍坊以及中国北方地区机械工业发展史的重要参考文章,被山东省政协文史委收编在《山东文史资料》第十四辑上。目前潍坊已经成为世界内燃机最大的生产基地,这篇文章显得弥足的珍贵。
在他的文史著作中,有介绍潍县七家染织厂的发展史的资料(包括大华染厂、元聚染厂、信丰染印公司、徳聚染厂、隆丰染厂、大丰漂染厂、利丰染厂)。详细记叙了这些厂子的发起人,集资情况,“七七”事变前后的变化,解放后公私合营的情况等等,再现了中国第一“大染坊”潍县印染业的恢弘。
宋伯良特别钟情教育事业,他撰写了宋书升、杜佐寰、郭恩敷、郭渔山、陈纪元、宋彝民、丁锡田、丁叔言八位潍县教育家的事迹,彰显了家乡学风丕振,文化发达的盛况。
宋先生开过饭店,深谙潍县传统饮食习俗,他撰写的《潍县的饭菜业》《潍县名吃朝天锅》《潍县名吃鸡鸭和乐》成为我市传承发展餐饮文化的教课资料。
另外,他在有关潍县的战争、商务、古城旧貌、市井民俗、名人轶事、民间典故等方面的内容皆有涉猎,其史料具有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统一,语言生动,文字简练,雅俗共赏。宋伯良先生写作的热情与执着,学风的严谨与细腻,成为我市文史界学习的楷模。
1997年,为了让读者方便阅读自己的文章,宋伯良自费将已发表的有关潍坊名人的文章集结,由同窗好友、著名书法家高小岩题签,书法家杜在祯作序,出版了《潍坊名人轶事》一书。这本书出版后,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好评。,这本书印刷质量稍显粗糟。宋伯良遂产生重新整理并将自己尚由于受当时条件的局限未发表的几篇文章一并付梓。正值高小岩来潍,对此极为赞赏,欣然命笔,题签新书名为《潍州近代史话》。2000年2月3日,宋伯良因病离世,该书的出版暂时搁浅。宋伯良之长子宋国光先生退休后,遵照父亲的遗愿,重新梳理父亲的这些文章,2015年11月重新拟定了书名,以《潍州史话》为名付梓出版,宋伯良先生生前夙愿终得实现。
宋伯良先生是一位优秀的知识分子,优秀的工商业者,优秀的文史作家。他的一生,热爱国家,拥护中国共产党,襟怀坦白,光明磊落,有口皆碑。在宋伯良先生诞辰百年之际,仅以此文为纪念。(原载《潍坊电视报》)
原创图文,请勿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