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头条:浅析“脑出血”的中医常用药对

(一)风痰入络,僵蚕、地龙搜风化痰通络

僵蚕味辛、咸,性平。功擅祛风止痉,化痰通络。主治中风口眼歪斜,偏正头痛等,风痰引起的痉挛抽搐之证尤宜。药理研究提示,本品有抗惊厥、镇静、抗凝、降低血糖等作用。

地龙味咸,性寒。功擅清热止痉,平肝熄风,通经活络。主治肝阳头痛,中风偏瘫等。《日华子》:“治中风并痫疾……”动物实验表明,地龙有降低血压、抗惊厥、镇静等作用。两药配伍,加强平肝熄风,化痰通络功效。

(二)瘀热阻窍,栀子、牡丹皮苦泄清肝,凉血泻热

栀子味苦,性寒。功擅泻火除烦,凉血解毒。用于多种热证。能清诸经之热,尤长于清心肝之火。实验研究表明,本品有降低血压、强心作用。

牡丹皮味苦、辛,性微寒。功擅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本草纲目》载:“和血、生血、凉血,治血中伏火,除烦热。”牡丹皮长于凉血化瘀。两药伍用,增强清肝泻热、凉血化瘀之力。

(三)风阳上亢,天麻、钩藤祛风和络

天麻味甘、辛,性平。功擅熄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为治疗眩晕、头痛、半身不遂、肢麻之要药。现代研究表明,本品有降低血管外周阻力、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及冠状血管流量、降低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等作用。

钩藤味甘、微苦,性微寒。功擅熄风止痉,清热平肝。主治肝阳眩晕,肝火头胀痛等,《本草述》谓:“治中风瘫痪,口眼歪斜及一切手足走注疼痛,肢节挛急。”治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常与天麻同用,以平肝潜阳,熄风,方如《杂病证治新义》天麻钩藤饮。

(四)风痰阻络,制白附子、制胆南星祛风化痰通络

白附子味辛、甘,性温,有小毒。功擅祛风痰,通经络。主治中风痰壅,口眼歪斜,经脉拘急,肢节不遂,手足麻木。

制胆南星味苦、辛,性温。功擅祛风止痉,化痰散结。主治中风昏不知人,痰涎上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手足麻痹,风痰眩晕等。倪朱谟:“前人以牛胆制之,名曰胆星。牛胆苦寒而润,有益肝镇惊之功,制星之燥而使不毒。”制白附子与制胆南星配伍,加强祛风化痰之功效。

(五)瘀热阻窍,大黄、石菖蒲凉血通瘀,开窍醒神

大黄味苦,性寒。《医学衷中参西录》载:“性凉,能入血分,兼入气分。”功擅凉血祛瘀,清热泻火,解毒。

石菖蒲味辛、苦,性微温。功擅化痰开窍,化湿行气。主治热病神昏,痰厥等。

《本草纲目》载:“治中恶卒死,客忤癫痫……”实验研究提示,石菖蒲具有镇静、抗惊厥、解痉、增强记忆力等作用。大黄配伍石菖蒲,既能凉血祛瘀,又能化痰开窍。

点击加载图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