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的"罪与罚"|父母无意投射的心理机制
人们常说我们无法回到从前
但我只是想再回去最后一次
因为在这个陈旧的世界里
我迷失了自己
从小时候那个塑造了我的房子里
去去就回
除了记忆
我什么都不会带走
——《The House That Built Me》
by Maranda Lambert
第二次推荐这首歌,真是好听
安慰记作者/店员Tanny
在自我剖析的过程中,原生家庭的影响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人的性格从出生起就开始逐渐形成,而对我们的性格形成起关键性作用的就是我们的家庭。从父母对婴儿哭闹的反应,到父母对孩子的道德品格教育,童年成长的每一个环节都对一个人的自我认同(self-identity)至关重要。
我从小就是一个内向敏感的孩子,自尊心很低,把别人的需求看得远远高于自己。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总是过分在意别人的想法,不断取悦迎合对方而把自己的需求放在最低位。我对于他人情绪中任何微小的变化都十分敏感,导致我在与人交往时常常小心翼翼而疲惫不堪。在逐渐认识自我的过程中,我意识到我拼命取悦别人的背后,是我的低自尊心,缺失的独立人格,及对自己的极度不自信。
这些性格缺陷的源头,很大一部分来自我的原生家庭。我的父亲脾气非常暴躁,一点小事就能让他发极大的脾气,母亲本来是个温和的人,却因为父亲的无理取闹也不甘示弱,导致我家从记事起就是硝烟遍布,父母总是因为鸡毛蒜皮的事情吵得不可开交。父母对我的关心通常止于吃饱穿暖,几乎没有精神层面的交流。长期应对父亲的暴躁性格,让我形成了对他人情绪极度敏感的适应机制,越来越封闭自己,害怕招致否定的眼神而迎合别人隐藏自己。
逐渐长大,逐渐脱离了家庭之后,会受到外部世界的各种影响,来自学校、同辈、社会。我从与外界的交流中学到父母不曾教给我的为人处世之道,学到如何得体,如何体贴共情,这些外界的积极影响渐渐抵消原生家庭带给我的消极影响,尽管无法根除,但我能靠着自己对世界的探索,一点一点重塑自己的内心。
重塑内心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原生家庭会给我们带来哪些负面影响。我们相信天下的父母内心都是希望子女幸福的,但没有人是完美的,他们或多或少都会犯错误。就像电影《请回答1988》里的德善爸爸,平时总是更加关心姐姐和弟弟,却忽视了德善也是需要被爱的女儿。但在德善生日那天,爸爸真诚地道了歉:“爸爸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头一次当爸爸,所以女儿体谅一下吧。”也许我们的父母不曾有机会说出他们的心里话,但我们同样能找到最合适的办法与我们曾遭受的不公对待和解。
父母可能无意识地将自身的情感投射到孩子身上
没有经验的父母很容易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作为标杆,从中得出并不准确的结论。当父母自己没有足够能力应对哭闹的孩子时,他们也许会给孩子贴上“不听话”、“固执”、“任性”等标签。他们拒绝承认自己的不充足的耐心和责任心,反而将矛头指向孩子。一个总是忧虑的父母可能会将这种忧虑投射到孩子身上,从而以为孩子是缺乏安全感的那个,然后以特殊的方式对待他们,将他们看作羞怯而无能的。
对父亲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小学一年级时一次放学后和同学在小区玩耍,碰见爸爸下班回家,当我兴高采烈地去和他打招呼时,他却瞬间变脸,大声斥责我为什么在外面玩。当时同学小声跟我说:“你爸爸好凶哦”,而我只能拼命憋着泪,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也许父亲当时经历了糟糕的一天,把对自己的愤怒投射到了我身上,结果对幼小的我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大多数人都经历过被爸妈打骂的时候,即使有时候并不是我们的错。当父母在外经历了生活的不顺回到家后,缺乏正确情绪管理的父母会将对自己无能的愤怒投射到孩子身上,从而指责孩子的能力不足,比往常更严厉地质问孩子的学习成绩,或更多地否定孩子的价值。尽管有些时候我们能意识到父母只是投射自己的情绪,但更多时候幼小的我们只会误以为父母是因为我们的问题而发火,“我身上一定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父母的反应导致我们形成不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
心理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是自我将外界威胁控制于意识之外以保护自我,减少或避免不安和痛苦的方法。在经历父母的忽视、泄愤、甚至虐待后,我们会由于自我防御而形成一些自我保护机制,以防止我们再次陷入同样的恐惧与不安中。当父母经常性的忽视我们时,我们会更少地表达自己,当我们的表达欲望得不到积极回应时,我们的大脑就会通过减少尝试来保护自己,毕竟更少的尝试意味着更少失败。当父母习惯性的对我们发火时,我们会表现得越来越小心胆怯,因为大脑阻止我们再去做一些引起痛苦焦虑的事。
一个朋友讲述说,他的妈妈是一个非常情绪化的人,在矛盾出现时只会通过发泄情绪而不是沟通交流来面对。对于朋友母亲,这是一种退行(regression)的防御机制的表现,退化成像孩子一样通过发泄情绪来处理问题,而把解决问题的责任推给他人(她的家人)。面对母亲的极端情绪化,他采取了一味退让而非正面应对的防御机制,最终形成了及其压抑的性格,同时对他的情绪管理问题产生了极大负面影响。
这些不健康的防御机制,造成了一些并不属于我们真正自我的性格特点。心理学上认为,我们的自我意识(self-concept)来自于童年的正面经历,来自于无条件的爱和关怀,然而那些负面的、痛苦的经历,会在无意识中形成与真正自我对立的消极性的敌我(anti-self)。我们性格中的缺陷,其实只是童年时对于外部刺激的防御反应。
心理武器
尽管原生家庭的影响无法完全根除,但我们也要相信,这些与外界互动而形成的性格缺陷,同样能通过我们的努力而重塑。长大以后,我们总会渐渐与我们的父母和解,明白了他们也只是普通人,面对生活的重锤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坚强,明白了他们曾经内心的挣扎,因为我们也在经历着。如何减轻原生家庭的影响并重塑自我?接下来的心理武器会提供一点线索。
#1 直面我们内心的黑暗角落
重塑自我的第一步就是直面自我。我们必须停止抱怨原生家庭带来的不公,停止想象“如果我曾经拥有一个更幸福的家庭我现在是不是会过得更好”,抱怨我们无法改变的事会让我们永远止步于此。只有通过真诚、完整的自我剖析,我们才有可能发觉内心真正的不安来源,尽管过程有多么痛苦不堪。
需要直面的角落也许黑暗,但带去一些光亮也许反而会让我们有更大的勇气面对未知的人生。直面的方式推荐回忆录的方式进行,用新阶段的自我来去审视过去的脚印。当然,如果做不到完全靠自己的努力,不要忘了求助也是一种直面的方式。
#2 学会自己抚育(mothering)自己/成为自己的父母
当我们的原生家庭没有做到给予我们足够的爱与关怀时,我们就应该试着按照我们希望的方式照顾自己。用希望被鼓励的方式鼓励自己,学会在琐事上对自己好一点。内心不断暗示自己:我是值得被爱的,我是值得被付出被关怀的。
之前我们经常讨论成为自己的父母,大家的反馈也的确是奏效的,与其执着改变父母,不如自己先成为期待的样子,也许反而能给他们带来一些改变。
#3 勇敢地寻求改变
有的时候外界环境的压力迫使我们不得不改变以往的行事方式,我们会面临内心的冲突。这种时候千万不能退缩,勇敢地拥抱改变吧。人的大脑是有高度可塑性的,当我们通过新的外界刺激来改变思考模式时,我们的自我就拥有了被重塑的可能。
和父母和解也许是漫长的旅程,和自己和解更是一生的课题。我们所受到的原生家庭的罪与罚最终化为了我们背上的石头,每个人背着的石头或大或小,或轻盈或沉重,但我们都得承受着重量在人生的旅途前行。当我们学会接受这重量,笑着告别童年那个脆弱的自己时,我们就能获得前所未有的力量,背上的石头不再是负担,而会是通向荣耀的垫脚石。
如果 你总是疑惑自己的某些特点是怎么来的
如果 你总是陷入自我否定的漩涡
如果 你还想给自己一次重新成长的机会
一定记得尝试今天的心理武器
如果你也想通过文字
在安慰记
将心理学变成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