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乾县修订版】大杨镇(二)

三、名人录

杨振:(1152~1215),字纯夫,金奉天县华严里杨汉村(今杨汉乡杨汉村)人。幼时喜读书,手抄经传,刻苦学习。青年时,在州县衙门任职。复兴郡王收括陕西民田以充军用,选杨振参加括田,并委以重任。杨振对郡王说:“军队和百姓,都是朝廷的属民。夺民田充军,有什么好处?”当时,地方小吏,将开荒种田的山民姓名登记在册,并给其加上“盗耕”的罪名。杨振劝阻说:“夺别人的田地,还强加罪名,这难道是朝廷的意思吗?”这些小吏不得不停止这种做法。

金泰和年间,杨振见官府文书浮泛虚文,连篇累牍,痛切地说:“宋末案牍,不求事实,止以虚文相欺。比来官政,殆似之矣!”他为政务混乱,世事披靡,每况愈下,感喟不已。杨振与蒲城县令祁大举、武亭县令魏文叔、主簿刘彦文、好畤令侯舜臣、富平米显道、延安张用章相处甚好,他们虽处下僚,但杨振很尊重他们。后来祁大举、米显道、张用章等人因事冒犯了上级,几乎遭到算计,经杨振竭力援助,才免遭灾祸。以后这几个人都有所成就。

杨振在家中持重严厉,从未有懒惰的情绪,子弟都望而生畏。一次,他听说村里有人为触犯刑法而处死的父亲做道场,为其消灾免罪,便召集自己的几个孩子告诫说:“那家为他父亲做法事,人说他有孝心,我看纯系儿戏!他父亲与我共过事,他的案情,我完全知道。人有犯法,世人且不肯徇私枉法,何况要贿赂神呢!我平生或许有执法失当的地方,至于故意错判误人,那是死也不肯做的!日后我如有什么错处,我死之后,切莫为我超度,被有识之士见笑。”

杨振为官清廉,平反冤案,深受赞誉。1215年因病逝世,享年63岁。元好问为撰墓碑,肯定了他的为人和品学。

杨奂:(1186~1255),字焕然,号紫阳,奉天县南乡华严里杨汉村(今乾县杨汉村)人。杨奂文思横溢,著述丰富,深受宰相耶律楚材器重,曾任河南路课税长官兼廉访史,晚年告老还乡,创立“紫阳书院”,讲经论道,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被誉为“关西夫子”,其著作《还山遗稿》被收入《四库全书》中。

关于杨奂的名字,有一个来历:说杨奂的母亲生他的时候,梦见日光从东南照射其身,有一个神人给他送了一支笔,他的父亲以为这个梦有文明之象,所以给他取名为奂。"奂"就是盛大、众多,文彩鲜明的意思。杨奂少年时,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三岁时就随口咏唱"白水满长干,紫阳阁下清风细"的诗句,但人问他原因,他却还不能回答。这也许预示了杨奂将来建立"紫阳阁"的命运吧!

1193年,八岁的杨奂出外就学,母亲让杨奂带同学来家,一一过问其志向,将立志好好读书、不愿做官而愿意侍养亲人的留下,与杨奂结伴同学,其余的好言好语遣去。由此可见杨奂的母亲的确很有见识,对杨奂的成长环境和确立志向有重要的影响。杨奂在学校和家庭都受到良好的熏陶教育,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习习惯。1196年,杨奂11岁时,母亲程氏不幸病逝,杨奂十分悲痛,每日疏食淡饭,颂《孝经》为课。后来,杨奂在乡先生吴荣叔门下学习,他潜心读书,将母亲用变卖嫁妆换来的数千卷书悉心披阅,学识一天天长进,"迥出侪辈,有声场屋间"。

金泰和元年(1201)春,杨奂应试长安,中为优等。泰和五年(1205)秋复赴长安应试中选。举业既成,便以余暇多为诗文,曾撰写扶风“福严碑”,翰林院学士宋飞卿读后大加赞赏,以为有奇才,并致书敦勉: “吾知韩欧之门,世不乏人矣!”泰和六年(1206),廷试万宁宫,当时应试者1200余人,皇上亲自命试题为《日合天统》。杨奂座位恰好排在前列,其间,有一穿紫衣的人进入考场,走到他面前,询问姓名、籍贯、年龄及试题难易,杨奂侃侃而答。后来才知道这人便是金章宗完颜璟,但此次应试未能中选。

兴定四年(1220),杨奂再次赴长安应试,中选。次年春,又因贻误下第。泾阳卢长卿等较有地位的人,惜其怀才不遇,劝他在有权势的官府作幕僚,杨奂断然拒绝,回归故里。时关中地震,乾州太守吕子成在祠庙设祭,请杨奂代为祝文,杨奂援笔立就,写成祝诗二十四首,时人称颂。

哀宗正大元年(1224),朝廷想要戒除弊政,革故鼎新,杨奂慨然草写万言策,指斥时弊,辞旨痛切,言人所不敢言,揭露了当权者贪婪荒淫的丑恶嘴脸。他的好友看后,劝告他说:“忠言获罪,此文恐多有冒犯,望君深思!”杨奂亦知当时政治腐败,直道不容,便离京西归,在乡里讲学。后辗转户县郊外,终南山下,建紫阳阁,收门人弟子百余人,植柳千株,号曰“柳塘”。与门人研习古籍,诗唱歌和,长韵短章,传遍长安。

正大八年(1231),杨奂到了汴梁,他已为前辈士大夫们所赏识,为太学诸生之首,同当时的上层名流赵秉文、李屏山、冯璧等交往密切。他开始著《朝政近鉴》(亦名《天兴近鉴》),至1234年完稿,计30卷,被誉为“胡氏之春秋”。

天兴二年(1233)金京城汴梁失陷,杨奂微服北渡,流落到了元好问所在的冠氏赵天锡门下。元好问与杨奂交谊颇深,很受元好问推崇。元好问曾写《赠答杨奂然诗》曰:“关西杨夫子,高晦世所闻。”

杨奂在赵天锡门下,读书致学,吟诗作赋。东平严实喜欢结交寒素之士,久闻杨奂才名,多次相邀,杨奂都拒而不往。他珍视与赵天锡的友谊,不愿朝秦暮楚。

蒙古太宗八年(1236),下诏诸道进士会考,杨奂辞别赵天锡,北上应试。同年八月,以进士及第,是为状元。中书耶律楚材厚爱其才气和人格,推荐他做了河南路征收课税所长官兼廉访使。上任前,杨奂对耶律楚材说:“奂是一介书生,本不聪敏,要管理财政,已非所长。况且正值兵荒之后,遗民无几,若操之过急,势必加重百姓负担,引起民怨。但愿能经过长期治理,使百姓休养生息,逐渐恢复创伤,安居乐业,为朝廷尽绵薄之力。”耶律楚材很赞赏他的主张。

杨奂到任后,便召集有识之士,商讨治理地方良策,并主张从简办事。常在辖区巡视调查。他改革弊政,取消对长官额外的所有馈饷,力行廉政。时官府内有收受贿赂者,不仅责其人,而且没收其受贿财物。有人劝告杨奂,遵循旧例,加大税额,以增加财政收入。杨奂斥责说:“压榨百姓,欺瞒朝廷,难道是我做得的么?”他不但没有采纳这种建议,反而削减原额四分之一。很快政令通行,公私两便。杨奂从政15年,清正廉洁,政绩卓著。

杨奂虽政务繁忙,但颇喜文墨,常于公余之暇,著书立说。当他阅读《资治通鉴》中关于汉魏的记述和议论,大为不平,于是修汉书,驳正其事。后来,又著《正统书》60卷,分清治乱,阐述其封建正统思想。

元乃马真后四年(1245),杨奂已届六旬,居户县养病。宪宗元年(1251),告老还乡,时年66岁。次年,东游山东,先到汶上县,参观王彦章坟及祠。后到兖州,复转至曲阜,拜谒孔庙。孔氏族长率子弟郊迎于孔庙西边。杨奂于阙里为孔府题名并撰写谒庙七言律诗。撰《东游记》、《郓国夫人殿记》、《告先圣文宣王文》、《告先师兖国公文》、《告先师邹国公文》等以述观感。

同年九月,忽必烈召杨奂入阙,任命为参议京兆宣抚司事。不久,他屡次上书请求还乡,获准后即回到故里,修筑“归来堂”,为养老之所。他结交文人学士,同游首阳山、华山、乾陵,吟诗作赋,以度残年。宪宗五年(1255)患病,自感不支,唤侄子秀民等于病榻前,叮嘱他们“孝悌力田,以廉慎自保”,不要舞文弄墨,以免“玷伤风化”。他神情自若,口授遗诗三章,怡然而逝。享年70岁。赐谥文宪,世称杨文宪公。

(0)

相关推荐

  • 《隋唐系列》武瞾革命十八:武则天罢免吉顼与狄仁杰谏止兴建佛像

    久视元年正月(即公元699年唐历十一月)二十八(戊寅),内史武三思罢相,改为特进和太子少保.天官侍郎兼同平章事吉顼也被罢相,贬为安固尉(<旧唐书>说被发配岭南.估计安固或琰川都在岭南.根据 ...

  • [学生习作]杨梓玉:传递

    传   递      2015届(七)班 杨梓玉   千古音韵,六都长安.当春风一缕缕撩动长安,花楼满枝头,绿茵映满眸,传递春的喜悦:当流连贪恋于北方固有的皑皑白雪的冬天,素裹的长安,梅树枝头,白红艳 ...

  • 大明王朝:暴风雨前的郑泌昌和何茂才,想方设法处理沈一石财产

    上一期提到了该剧的搞笑担当县丞田有禄,这个家伙精明到极点,硬是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往海瑞手里塞了一份礼. 面对省里的来人,海瑞直接要求田有禄把那纸文书压下,并明确表示,只需要五天,五天后这份文书就是废纸 ...

  • 网络流传的唐代神秘组织“不良人”,在真实历史中其实是这样

    如果懒得看文字可以听语音版哟~↓↓ (在 [喜马拉雅FM] APP 中搜索"大锤说史"关注收听过往节目) 最近,由不能说出名字的马伯庸马亲王所著小说<长安十二时辰>改编 ...

  • 张汤究竟是大奸似忠的酷吏,还是刚正不阿的贤臣?

    作者:许云辉 烟熏深挖鼠洞,活捉一窝家鼠,缴获被盗肉干,严刑拷打案犯,穷追猛打定罪,行文汇报上级,公开处决群鼠.张汤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儿时,便中规中矩走完了西汉初年的司法流程.这番"掘熏得 ...

  • 【行走在乾县修订版】大杨镇

    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露天蔬菜种植:大杨镇多前年的传统,尤其是大杨村,以白菜.菠菜.红白萝卜为主.近年来随着香菜市场行情的好转,在大杨村,牛池村香菜种植户也越来越多.大棚蔬菜也不断发展,如大杨镇大杨初 ...

  • 【行走在乾县修订版】阳峪镇

    [行走在乾县之修订版]阳峪镇 一.概述 山之南谓之阳,山之谷谓之峪,故得名阳峪.阳峪镇北靠振翅欲飞之五峰山,南对高僧辈出之终南山,东临唐朝太宗之昭陵,西接武皇则天之乾陵,更有关中名刹--法门寺,登高能 ...

  • 【行走在乾县修订版】注泔镇

    三.历史人物: 谈到注泔镇的近现代名人,土匪苟福堂是一个无法绕过的人物,有人说八路军为壮大革命力量,曾多方劝说苟福堂参加革命,先后密遣地下党员"云村四"(峰阳乡云村人,排行老四,以 ...

  • 【行走在乾县修订版】马连镇

    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1.弦板腔与马连: 弦板腔:起源于宋代,是流行于陕西关中乾县.礼泉.永寿.兴平.武功.咸阳.户县.周至一带的地方剧种.据王绍猷先生考证,弦板腔.皮影戏源于秦中乾县.兴平.礼泉. ...

  • 【行走在乾县修订版 】马连镇

    行走在乾县修订版   马连镇 一.概述 马连镇是乾县最南边的一个乡镇.以前人们有一句关于乾县县界的说法:东到礼泉县.西至孟家店.北到五峰山.南至南上官.说的这南上官就是马连镇最南部的一个村子. 说起关 ...

  • 【行走在乾县修订版】薛录镇

    何汝璧,1920 年生,薛录镇高墙人,毕业于西北师范,任职于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著有<西方政治思想史>.<科学共产主义的创立>. 张志明,1920年生,薛录镇薛梅坊人,毕业于西 ...

  • 【行走在乾县修订版】阳洪镇

    强富朝:男,汉族,1944年2月出生,乾县阳洪乡强家东村人.1998.1-2004.1任海军南海舰队副政治委员兼南海舰队航空兵政治委员,海军少将军衔.2004年1月被海南省政协四届二次会议增补为委员, ...

  • 【行走在乾县修订版】周城镇

    周城镇 一.概述 周城乡:周公旦建成设府之地,位于陕西省乾县西南边陲,西接临平镇,东连新阳乡.梁村镇,南与武功接壤,全乡以宝鸡峡五支渠为界,分南北两片.辖:周城府.庄里.南寨.紫邀.王家.红星(包括闻 ...

  • 【行走在乾县修订版】人情风俗录之民间娱乐活动

    民间娱乐活动 民间的娱乐形式非常丰富,但有些东西都已失传,必须要用图文资料保留下来传给后人,这既是对待民俗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和立场,也是对历史的负责. 1.丢方:也叫揪方,丢的意思即"排兵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