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就是父母

前几天,看到一位抑郁症女孩的留言:
女孩的父母是生意人,每天忙到无暇顾及她和弟弟。
她很希望能跟父母像朋友一样谈心,可他们却总是高高在上。
家里每年开两次会,就是成绩出来的时候;爸妈坐在沙发上,她和弟弟站在对面,依次发言。
父母除了关心姐弟俩的成绩,其它的事情几乎一无所知。
他们最常说的话就是:
我们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们。
不然,你们能进这么好的学校吗?
你们吃、穿、住能拥有这么好的条件吗?
父母不知道的是,她发自内心最快乐的日子,却是一家人住在租来的小房子里;那个时候的温暖,与现在的冰冷感受天壤之别。
初中时的她,开始有了自残行为;高中时,自我伤害行为升级了,她不知道活着有什么意义,在厕所割腕。
自杀未遂,她带着伤回到家,父母却没有丝毫察觉。
后来,她跟她妈妈说自己有抑郁症,她妈直接说:“不可能!”
她的心彻底凉了……
这位女孩的留言,给很多人内心产生巨大的冲击。

作为孩子心理问题第一责任人的父母,却有太多人对自己孩子的心理状态、心理问题一无所知!
还记得那个14岁的跳楼男孩吗?
因为上课玩扑克,被叫了家长。他妈妈来了之后,当众扇了他几巴掌。被老师几番劝解之后,妈妈才丢下儿子,独自离开。
身后的男孩,默默地看着妈妈的背影,突然一转身,从护栏一跃而下,生命从此定格在了14岁。
前几天,还看到一则令人胆战心惊的视频,一位妈妈跟孩子起冲突,妈妈把车停在马路中央,孩子立即下车,横穿过马路,毫不犹豫地从天桥上纵身一跃,那位妈妈跟疯了似的边捶打着地面边哭天喊地,只可惜叫天天不应!
类似这样的悲剧远远不止一个、两个,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着。
孩子在极端情绪下,会做出什么?
孩子们极端情绪下的行为表现分为两种:

一种是攻击自己,比如自残、自毁、自杀;
一种是攻击父母。
11月12日晚,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高三男生李某,在家写作业时,遭到妈妈的严厉说教和言语辱骂,盛怒之下的他拿起菜刀,砍死了自己的亲妈。
2020年12月24日,“吴谢宇弑母案”终于迎来首次开庭。庭审上,昔日被称为“宇神”的吴谢宇,戴着沉重的镣铐,理性陈述着自己的心路历程:他之前所做一切,只是为了满足父母,而不是为了自己……
太多人不禁感叹: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是因为他们内心太脆弱、抗挫能力太差吗?
还是他们天生戾气、越长大越泯灭人性?
抑或是如今的讯息太杂、太乱,迷惑了他们幼小的心灵?
为人父母,到底要怎么教育孩子?
在育儿这件人生大事上,父母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焦虑和恐惧,胆怯和不安,无奈和无助。
就像刘娜老师说的,管得多了,是专制,是控制,是裹挟,是情感绑架,是过度期待;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的“施虐”,最终招来叛逆和控诉,甚至导致如上所述的种种悲惨结局。
管得少了?是敷衍,是潦草,是无为,是放任自流,是不负责任;是眼睁睁地看着孩子输在一条条起跑线上,引发新一轮的自责、焦虑,和新一轮的悲剧、惨剧。
与此同时,当大家在抱怨孩子难带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其实孩子的内心,也有很多的苦恼、迷茫、无奈与无助呢?
时代在变,孩子在变,如果父母的育儿理念和教育方式一成不变、固执守旧,不去看到并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那么,必然会养育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孩子”。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心理专家陈默说,现如今的家庭教育之难,难在什么地方?我们的教育有太多的悖论和问题需要面对,首当其冲的是父母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忽视。
新时代的孩子,有哪些心理特征呢?
1. 思考能力越来越强大、深邃。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和居住环境的大大改善,很多独生子女出生并成长在独套公寓里。如今的孩子,带着天生的孤独感来到这个世界。
孤独会给人带来哪些影响呢?
一方面导致人的情绪低落、性格自闭;一方面导致人的思考能力越来越强大、深邃。
我们不愁吃、不愁穿,接下来就开始思考生命的终极意义:
人到底为什么而活?
为了父母的开心?为了家族的荣耀?还是……
现在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开始感叹:“生活好无聊啊!”
为什么无聊?因为找寻不到生命的真正动力和意义。
2. 知识面越来越宽广、丰富。
随着在线网课的迅猛发展,以前的孩子想要接触到名校名师的授课,简直比登天还要难;如今的孩子们,获得顶尖优质教学资源的机会变得越来越轻而易举。
还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交通的便捷,如今很小的孩子就可以被父母带着满世界旅游;回到课上,老师怎么教授学生地理知识?说不定还没学生走过的城市多呢。
于是,家长和老师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失去权威性的大人们愈发焦虑。
如果他们不能快速成长,不能跟上孩子前进的步伐,不能引领孩子成长的方向,反而一味地用“不懂事”、“不听话”来指责、打骂、打击孩子自身发展的积极性,继续跟孩子讲各种无用的大道理,孩子们能不产生厌恶、逆反等心理吗?
3. 虚拟与现实世界交融,现实感缺。
陈默老师强调,我们的孩子从小到大一切现实事务都被替代了,他们只知道好好学习;学校也没有提供给孩子处理事务的可能性,除了学习和补课,没有其他活动。
孩子在现代化的电脑世界里生活,现实感很弱。他们在虚拟的世界体会到真实感,在真实的世界里有虚拟感,这就是他们的特征。
有一位妈妈跟我说,一次带着孩子去看《熊出没》的电影,看完电影出来,只见孩子拿着手里的玩具直奔前方的一棵树,然后学着电影中光头强的样子开始锯树;一旁的她哭笑不得。
孩子很容易把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融为一体。
开头那位女孩说的自残行为,就是现实感缺乏的表现,她必须通过这样的行为才能找到并验证自己真实的存在感。
4. 背负沉重的情感压力。
美国家庭治疗师朱迪斯·P·西格尔在《情绪勒索》一书中说道,情绪勒索,是指以爱为名,通过要求、威胁、施压、打击、沉默等手段,在亲子等关系中争夺控制权,让对方乖乖就范。
为什么情绪勒索很容易得逞呢?
因为情绪勒索者一般都打着“我爱你”、“我是为你好”的旗号,不管是“勒索者”还是“被勒索者”,很容易把它误以为是一种爱的方式。
当孩子们不堪重负时,他们想摆脱父母的操控;可是,内心善良的声音告诉自己:我不能让父母不高兴,我不能让父母失望……
再加上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爱,孩子幼小的心灵无法承受其重。
当两种甚至多种声音和力量不断在头脑中纠结与纠缠、对抗与撕扯,更容易导致情绪的崩溃和行为的失控。
为人父母,如何成为一个称职的父母呢?
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事。
1. 保持相对稳定的情绪状态。
我们有权利远离消极人士,但孩子们却没有能力远离消极的父母。
父母不稳定的情绪,不仅会造成孩子性格缺陷,更是引发心理障碍、语言发育迟缓等现象的元凶。
《父母的情绪影响孩子一生》里说,父母的好情绪能让孩子感到愉快、自信,是促使孩子进步的助推器;反之,情绪不好的父母,会让孩子感到郁闷、自卑,是促使孩子消沉、学业止步不前的导火线。
2. 主动了解孩子的想法。
都说“知子莫如父母”,你们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大家可以试着回答下面5个问题:
最近3天之内,你的孩子最高兴的事情是什么?
最近3天之内,孩子最伤心的事情是什么?
孩子最喜欢你送的哪件礼物,为什么?
孩子的兴趣爱好是什么?
ta崇拜的对象是谁?
你以为的真的是你以为的吗?有必要的话,别忘了回家跟孩子亲自验证一下。
3. 根据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特点,采取不同的引导方法。
3岁左右的孩子,尊重孩子的各种问题,并给予态度上的积极反馈,用行动支持孩子去探索未知。
相信很多父母最头疼的问题是对孩子的道德教育,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担心孩子一不小心走上歪门邪道。
对于孩子的教育,千万不能急于求成,更何况现在的孩子懂得的东西并不比父母少。
父母要经常分析孩子行为的动机,分辨哪一些是真正好的行为,哪一些是由冲动、好奇心而引起的行为,又或是好心办了坏事;
学会换位思考:这件事情如果发生在成人身上,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还要随时警惕,把握好尺度,既不要把孩子不好的行为都看成是过失,也不要过分放大孩子的错误,或者是一味地将其上升到道德的高度。
同时,父母还要分析自己的动机:哪些想法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哪些想法是出于自私,想要控制孩子。
为了教育好孩子,父母必须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性格、脾气等,并不断变化方式,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
 

4. 快乐教育法。

父母对孩子真正的期望是什么?答案是健康和乐观。

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期待和愿望固然是好的,但谁又能真正定义“龙”和“凤”的意义呢?

如果,成功就代表成“龙”、成“凤”,那么,金字塔的顶端毕竟是少数人,孩子成为一个心身健康、积极乐观的“普通人”,不好吗?

什么是快乐教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快乐管教:自己情绪不佳时,不要去管教孩子,因为这种不良情绪很容易发泄到孩子身上;

(2)平静管教:孩子情绪不佳时,或者刚刚哭闹之后,不要立即开始教育或强迫他学习什么,这样常常收不到好的教育效果,也容易让孩子失去信心;

(3)营造快乐氛围: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努力营造快乐的气氛,经常鼓励孩子,让孩子具有成就感和成功的信心;

当然,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努力做一个乐观向上的人;多看孩子的优点,不要只关注到孩子的缺点。当家庭能沉浸在一份快乐而民主的氛围中,管教水到渠成。

5. 引领孩子成为ta们自己。
心理学家霍尼曾说过,人之所以会陷入“应该”思维,是因为我们不断在外在世界中寻找被别人喜爱的“自我”标准,来妄图根据这个标准创造一个“理想的自我”。
鲁道夫·德雷克斯也说过,永远不要替孩子做任何他力所能及的事,当我们以爱的名义解救孩子时,却剥夺了孩子的能力感。
因此,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父母首先需要拥有独立的自我,才不会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强加于孩子的身上,才能引导孩子找寻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总之,没有目标的人,在流浪;有目标的人在奔跑,给自己和孩子一个目标和方向,去共同成长与奋斗吧!
蒙台梭利在《有吸收力的心灵》一书中强调,人是一种有智慧的动物,因而对心理食粮的需求几乎大于对物质食粮的需求。
无须恐吓或哄骗,只需使儿童的生活条件“正常化”;他的疾病将消失,他的噩梦将绝迹,他的消化功能将趋于正常,他的贪婪也将减弱。
他的身体健康会得到恢复,因为,他的心理趋于正常了。
作者:M  T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