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独子活活饿死家中:别用“控制”毁了你的孩子

前一段时间,单位接到一位63岁的老母亲打来的求助热线,称她的儿子今年34岁,大学毕业的第一份工作受挫后就一直待业在家,迄今为止已经在家里呆了11年了。
孩子从小就特别乖,不知道为什么越长大越不听话了,怎么说都没用,自己年纪大了,没几天好活了。万一不在了,孩子可怎么办啊?
老母亲特别想不通,从小听话的乖宝宝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在我们小的时候,应该都听过这样的话“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啊?”、“你看邻居家的小亮哥哥,多乖,你就不能跟他学学?”、“再不听话,我就揍你了啊”。
似乎听话就是一个孩子最大的优点,但是一个事事听话的孩子真的能过上心想事成的生活吗?
乖宝宝们都面临着一个很严重的心理问题——“控制感缺失”
很多父母都习惯于去“控制”孩子的一切。“天冷了,快穿上秋裤”,“你上火了,不准吃火锅”,“桌子这么乱,我给你收拾”,“房间怎么这么脏,我来给你打扫吧”。
这种“为你好”的控制,让孩子犹如被戴上紧箍咒一样痛苦不堪。
他们也会努力的反抗。“我都上高中了,我能不知道冷热?”,“我书桌你别动,我自己会整理”,“我都这么大了,拜托你别再管我了,我能处理好自己的事情”。
可是这种反抗,父母好像看不到,也听不到。
孩子反抗的声音被轻易淹没,追求独立的意志也被压制甚至磨灭,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接受父母的支配,最终变成一个生活上,甚至人格上完全依赖父母的“乖宝贝”。
中国第一懒人杨锁
这样的“乖宝贝”最为极端的例子就是23岁活活饿死家中的杨锁。杨锁是家中的独子,父母非常疼爱,8岁了父母还不让走路由父亲用担子挑着出门。
读书不写作业家长还找老师评理,责怪老师;父母干活也不让他参加,等到父母双亡,自己在家吃了睡、睡了吃,有村民给他食物,等到食物被放臭,他都不愿意做成饭,饿的受不了就出门讨饭吃,最终被堂兄发现自己饿死在家中。
我有价值,因为我能感受到生活的“控制感”

“控制感”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指人们对周围环境的信念控制能力。面对逆境或挫折时,控制感弱的人只会逆来顺受,听天由命;而控制感强的人则会凭借自己的力量克服挫折,走出困境。
马斯洛指出,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对于“控制感”的基本需要。

一方面,让个体觉得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自己的人生发展是可以改变、可以完善的;另一方面,会让他们感受到这个世界是可控而安全的。
我们都是在控制环境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的。
我收拾房间,
于是房间因为我而变得整洁美丽;
我做一顿饭,
于是我能享受自己亲手制作的美食;
我努力学习,
于是成绩因为我的努力而提高;
我坚持锻炼,
于是我因为汗水而拥有健康的体魄;
我乐观友善,
善待他人,于是我也会同样受到他人的善待。
我有价值,
因为我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我的生活环境。
长时间的控制感缺失,会使孩子产生“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行为,是指一个人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当一个人将不可控制的消极事件或失败结果归因于自身的智力、能力的时候,一种弥散的、无助的和抑郁的状态就会出现,自我评价就会降低,动机也减弱到最低水平,无助感也由此产生。
“习得性无助”会使孩子变得不认可自己的能力,甚至不相信能凭自己的力量去生活,自我评价变低,自我价值感严重受损,轻者会让孩子养成极度顺从、缺乏主见的性格。
在生活中总是唯唯诺诺、消极被动,主观能动性和自信心严重不足,重则会让孩子陷入到焦虑、抑郁的情绪中、甚至会有自杀行为。
我曾接过一个热线咨询,来访者今年20岁,在天津一所985院校读大二,最近总感觉生活无望,活着没意思。
原来他妈妈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辞去工作,全心全意的照顾他,不允许他做除了学习以外的任何事情。自己尝试着做些家务,总是会被骂干不好,交的朋友也被骂做“狐朋狗友”,甚至到高三了,上学放学妈妈都会接送。
妈妈的努力是有成效的,他成绩一直都很好,高考也考上了妈妈梦寐以求的985校。
电视剧《以家人之名》
可是他一直都觉得自己活着没有意义,觉得自己长得又矮又丑,什么事情都不会做,一开口说话就得罪人,成绩好也只不过是运气好。
特别是上了大学以后,一下子不知道做什么了,跟舍友的关系很僵,上课也不想去,每天躺在宿舍玩手机,觉得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废物,不知道自己活着有什么意义。
教育孩子要学会放手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变得自信、勇敢、独立、大方,那么我们家长需要做的不是“控制”,而是放手。
放手并不是完全不管,放任孩子自己去面对那些超出他能力范围的困难事件,而是从自己整理房间、自己上学、自己清洗衣物这些小事开始,逐步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让孩子能够控制自己的生活。
遵循个体发育的规律,在孩子成长的不同时期,有针对性的培养相应的能力。具体怎么做呢?
(1)3到7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这是个体生理发育的第一个高速发展期,是他好奇心最为旺盛的时候,这时候家长要去鼓励孩子探索未知的世界,教会他探索未知的方法,不要以“听话”为由打压孩子的好奇心。
(2)7到13岁的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学习兴趣。

以“约定”的方式跟孩子互相提要求,制定规则,然后严格的遵守互相制定的规则,同时在跟孩子户外活动的时候,多问孩子问题,让他感受到自己学习到的知识是有价值的。
陈美玲的教育理念(她将3个儿子送进斯坦福)
(3)13到16岁的初中阶段,教会孩子如何处理同伴关系和情绪问题。
这时候的青少年思维和情绪开始变得深刻了,会有少年的烦恼,家长要跟孩子交朋友,鼓励孩子跟自己讲生活中的烦恼,家长要认真的跟孩子探讨,切忌假大空的讲道理甚至毫无缘由的指责孩子。
电影《狗13》
孩子自己的事,尽量的跟孩子去商量,跟孩子去探讨每个选择的利弊,最后让孩子自己去决策。如果孩子犯错了,不能冷嘲热讽,而要给孩子提供方法,帮助孩子自己去承担错误,弥补过错。
所有的感情都是指向相聚,唯有亲情是指向分离。
家长要做的更多是引导和影响,作为一个脚手架去帮助孩子向上攀登,作为一个灯塔去给孩子指明前进方向,作为一个后盾去成为孩子犯错后温暖的支撑,不再是一个控制者,而是一个坚强的支持者。
这样,孩子才能养成坚韧,自强的性格,勇敢的在挫折中汲取养分,去独立面对这美好又不易的生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