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物语︱村庄里的中国故事,散发乡间特有的土味儿
这是我2015年7月发表的一则短文,放在这里。
突然接到二叔打来的电话。问我啥时候回家一趟。听口气,一定是有事情。
好像二叔还没有给我打过电话。这几年,母亲在家过活,有事都是母亲打给我。何况,我通常十天半月,也会回去的。一般也没有非让我回家不可的事。尤其是二叔,他一个人在家,伺候着几亩薄田,都好些年了。他的儿子、儿媳和两个孙子,都在外地打工,据说这些年干得都还不赖。可不是。看他家盖的两层楼房,里里外外那个讲究,就知道了我那堂弟一家子的底细。二叔能有啥事情,要我回家一趟呢?
第三天上午,我请了假,坐上农村班车。到了离家最近的路口下车,不敢怠慢,加快脚步回家。累得我呼哧呼哧,直喘气。到家后,屁股还没挨着板凳,二叔就循声来了。他的手里,拿着个手机。
你得教教我拼音。二叔说。二叔都66岁了,还学拼音干啥?看我疑惑的样子,二叔解释说,他是想学在手机上写字,发信息。我更加不明白了。学那个干啥,打电话多方便。二叔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说,儿子孙子们一个月都给他打好几个电话。他琢磨着,一个月打电话的时间,总该有个把小时,又是长途,话费肯定少不了,怪心疼的。听说发信息便宜,一条才一毛钱。就这样,二叔萌生了学拼音、发信息的念头。
好在,二叔还有些字面上的底子。年轻的时候,他在村里的识字班,接触过拼音,还在生产队当过记分员呢。只不过,原来记得的几个,大都在后来的岁月中,就馍吃肚里了。
二叔的接受能力蛮强。一个半天,总算吭哧吭哧地把拼音学完了。当然,真的在手机上写起来,很慢很慢。比如“一切都好”几个字,他十几分钟,才写完。他想练习一下发送。点击“发送”,输入堂弟的手机号码,顺手就发送成功了。
才那么一小会儿的工夫,手机响了。是堂弟。他问咋回事,怎么发了个信息。二叔赶紧说,找你大哥教的拼音,以后少打电话,有事就用信息。末了,二叔重重说了两个字“省钱”。说完,赶紧挂断了。
返程的路上,我反复咂摸二叔学拼音、发信息这事儿。它是老家村庄里我的长辈们节俭习性的自然延伸,它兴许还是雄浑的中国故事中,一个生动鲜活的情节呢。顺着这个思路,我又想起今年春节期间,在村子里的一些见闻。比如,发生在三叔家的一件事。
当时,整个村子里,最具“轰动效应”的,就是三叔家门口晒场上,齐刷刷地停着的四辆小车,一辆红色,一辆黑色,两辆白色。一时间,引得一个庄上的老少爷们都来“观摩”、品评。他们对着那四辆小车,七嘴八舌地指指点点;三叔三婶忙里忙外地递烟招待。旁边,就是三叔家贴着艳红春联的大门。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户人家在办喜事呢。
三叔有四个儿女。老大干的是医生职业,老二在上海开个花店,老三在浙江办了个服装工厂,老小是女儿,前年结的婚,在江苏承包了一个汽修店。他们无一例外,都肯吃苦,走正道。多年的打拼,手里有了积蓄,而且未来的收入预期也很稳定,买辆车也就水到渠成了。
其实这几年,村子里的小车,并不稀奇。有小车的人家,一年比一年多。每年春节,都有一批新车开回来过年。人们稀奇的是,三叔一家就有四辆车。算起来,这个普通的皖北村庄,该有差不多五十辆小车了吧。有一次在家,三叔掰着手指头数给我听:村西头有8辆,南头有6辆,东头有9辆……早些年,三叔是最反对买车的。他考虑的是安全,碰了人家,被人家碰了,都是不得了的事。不过才几年,三叔的脑筋就转过弯来了,“有车,就是方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