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与自我疗愈》

其实,任何心理问题,皆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取决于对发生的事情的看法问题,由看法所导致的行为模式的问题,再由不断重复的行为模式所形成的固化的大脑回路的问题。
所谓的“心理治疗”,其实就是治疗师在与病人互动中,改变病人自身认知水平的一种学习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治疗既依赖于治疗师的教学水平,也依赖于病人的学习能力,“治愈”其实是老师和学生的共同结果,而非医学上所指的单方面的治疗结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即使是一个好的“治疗师”,也只是患者改变自我认知的一个好的机缘而已,能不能把握机缘,还是得依靠自己。
反过来理解,任何能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的自我学习,以“重新认识自己”而展开的自我学习,其实都可以被称之为:心理治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自我疗愈。
在现实生活中,主动进行自我疗愈而获得成功的人,远远大于通过被动学习而改变认知的人。
这也正是人需要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真正意义。
其实,任何心理创伤源头上都是认知问题,并不是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而是对发生在自己生命中的事,形成了怎样的看法,在大脑里建立起了怎样的运行机制,在这种机制的影响下有怎样的行为模式。
比如,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个经常使用暴力的父亲。
第一,他有可能在行为上变成一个臣服于暴力的人,认为自己因做错了事挨揍,是天经地义的事;
第二,他也有可能在行动上变成一个反抗暴力的人,用以暴制暴的激烈冲突来对抗,也有可能用虚假的表面功夫来对抗,用说谎、做假、把错误推托和转嫁给别人等等方式来逃避暴力,这是另一种对抗的形式;
第三,他也有可能介于臣服与对抗之间,在两种行为模式之间摇摆不定。
第一种人长大之后,容易接受一切,逆来顺受。但也有可能在心智中留下“暴力可以解决问题”的认知,让自己变成一个施暴者。
第二种人长大之后,容易变成一个黑白分明的人,任何事情都要分对错的人,成为一个容量走极端的人。也容易变成一个善于投机取巧的人,一个非常虚伪的人。
但是,这种人并不容易变成一个施暴者,反而对一切暴力都深恶痛绝。
第三种人长大之后,容易变成一个经常自省的人,既是一个会经常自责的人,又是一个会经常抱怨的人,会成长为一个经常进行自我冲突的人。
这种人既容易吸引施暴的人,也容易演变为施暴者。
这种人最容易发展成人格分裂的精神病患者。
以上举例,是由“因”到“果”的描述。
根据上述的分析,心理治疗,就是由治疗师在与患者的沟通之中,由“果”到“因”,引领着患者去看见自己的“因”,重新认识这个“因”,从而更新自己对自己的认知。
自我疗愈,就是自己去回遡自己的成长,去看见因果,形成对自己全新的认知。
其实,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比自己更了解自己。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都根本不了解自己,这才有了“心理治疗”,需要由一个导师,来指导自己去认识自己。
其实,任何心理问题,皆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取决于对发生的事情的看法问题,由看法所导致的行为模式的问题,再由不断重复的行为模式所形成的固化的大脑回路的问题。
所以,无论是进行自我疗愈还是进行心理治疗,皆是一种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通过改变自己的认知,再改变自己行为模式的过程。
找到自我的认知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认清自己认知中的偏见究竟偏在哪里;它们怎么形成于自己的大脑回路的;它们怎么在人生的过程中影响着自己的言行;找到改善的方法和方向是什么。
其实,每个人的大脑里,都有这样的心灵地图。
所谓的重新进行认知,其实就是去把大脑中的这个地图摊开来,给自己看见。
心理治疗就是在别人的引导之下,去看见。
自我疗愈就是自己通过学习和内观,自己带领自己去看见。
每一种负面情绪在地图上都会显示为障碍物。
每一种偏见在地图上都会显示为绕了很大的弯路。
每一种内心冲突在地图上都会显示为:“正在施工,此路不通”。并且,无其它路可走,人只能停滞。
每一种行为模式都有着一条固定的通路,并且这条路的两旁总是什么风景都没有。
而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则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能不断进行自我创造的人。
如果把他大脑中的心灵地图摊开来看,一定都是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他可以轻松去往自己想去的任何地方,每一条路的两边都风景秀丽。
其实,《半山文集》一直在以文字的方式,做一个心理治疗师。
点击👇直接购买《半山文集》
每周二晚上七点半,半山视频直播,点👇关注视频号“半山课堂”
长按👇,可前往当当网微信小程序购书。

扫👇,邀请加入半山会客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