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林:对话任率英之女任萍女士

对话任率英之女任萍女士

刘晓林

任天行君不息 彩蝶飞秋江遥望洛神先生挥巨椽绘世上瑰卷连环

率群英国岂遗 昭君舞桃扇清和百美仕林祭雷塔道人间至情无限

     创新是方向,允许各种形式探索,我个人认为中国画至少应当让多数中国人看懂,不能脱离十亿人民,走得太远。——任率英

                              

    在任率英先生诞辰95周年之际,我们采访了任先生的女儿任萍女士。刊出了部分作品,以表达对人民艺术大师任率英先生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其后人为继承先父遗志所做的一切努力表示深深景仰。

  刘晓林:众所周知,任率英先生是新中国连环画、年画绘画史上的开创者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工笔重彩绘画史上的杰出代表。然而,仅仅限于此还是不够的。通过访谈,我想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应该是一个更加全面、更加真实、更具深度的艺术家。任先生他理应属于人民艺术大师之列,他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白蛇传》作为中国连环画四大经典之一,更是影响了无数人。请您谈一下任先生当时创作《白蛇传》的时代背景及艺术特色?

  任 萍:清代大画家石涛曾说过:“笔墨当随时代”。事实上,不仅仅是笔墨具有时代气息,很多艺术品的选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时代产物。我父亲是在1951年进入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那时人民美术出版社刚成立。作为国家重要出版社的工作者,当时大家都抱着一个共同目标: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

      《白蛇传》在1953年创作,是父亲在继承和发扬中国工笔重彩画的基础上创作连环画的成功力作。创作这套作品时,父亲为了准确刻划人物,表达故事情节,动笔前反复查阅了有关资料和脚本。在对所描绘对象有了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缜密思考,反复推敲,将白娘子等一系列人物的个性之美、内在之美诉于笔端,最终也深深地留在每位观赏者的心中。作品中人物衣饰、器具的入微刻划,环境氛围的巧妙营造,使得人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内心深处对爱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刘晓林:任先生一生给世人留下了大量的艺术珍品。除《白蛇传》外,还有《秋江》、《蝴蝶杯》、《王昭君》、《将相和》、《百岁挂帅》、《岳云》、《洛神》、《巾帼英雄》……《嫦娥奔月》的作品照片曾陈列于美国航天博物馆,这对全世界的艺术家来说都是极罕见的荣誉。在艺术上,您觉得任先生与同时代的优秀艺术家相比,其特点有那些?

  任 萍:每位优秀的艺术家都有自己的艺术语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父亲也不例外。他十分擅长历史题材的艺术创作,特别重视所表达内容的思想性,在人物刻划上更注重表现内在美。启功先生曾对我父亲的作品作过如下评价:任先生的画没有明清仕女那种病态,而有它的健康美。在父亲的作品中看不到明清仕女的柔弱之态,而多是身披甲胄、飒爽英姿的场景。他作品中的人物洒脱有力,用色艳而不腻。在构图和立意上也常另辟蹊径。在环境氛围的营造上父亲也是十分讲究,我们谈到《白蛇传》中这一点上表现的尤为突出。

    秦岭云先生说:“我国绘画传统,事实上存在两大支流,一则由士大夫所承接,另一则有民间专业行会工匠来延续。而画史记载由文人操纵垄断,偏重前者而轻抑后者。从发展实际情况观察,此举大可不必”。我的老师刘福芳先生说我父亲的绘画起源于民间的“下里巴人”,受到名师名画“阳春白雪”的点化,逐渐形成了具有雅俗共赏的双重特性绘画风格。

  刘晓林:任先生在艺术创作上十分严谨。他对不同人物形象的塑造,常常多次推敲,反复酝酿。他的最后一部连环画作品《钟离剑》,是根据评剧改编弘扬爱国主义的作品。任先生研究原作,数次观摩这部评剧。据说,为了使作品更出色,他专门到与故事有关的绍兴地区体验生活。《钟离剑》的创作成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重要选题。

  任 萍:《钟离剑》花费了父亲很多心血,在那个特定年代,这部作品虽然发稿,但一直未能出版。在2000年父亲的艺术回顾展时,很多人呼吁希望见到这部作品的问世,现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已将这部作品出版发行了。

  刘晓林:对艺术家来说,广采博取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仔细研究,会发现任先生的作品蕴含着很多姊妹艺术的影子,比如说壁画艺术。

  任 萍:中国的书画是一门综合艺术。很难想象,不借鉴不吸收,一心闭门会产生出伟大的艺术作品。父亲对传统文化、民间艺术、各种绘画技法兼收并用。他小的时候就爱听《杨家将》、《岳飞传》、《水浒传》等故事,也喜欢听戏。记得自己小时候,父亲也带着我去听京剧。寺庙里的壁画佛像、乡村舞台的戏装人物都能带给他艺术的灵感。永乐宫、法海寺是他常去的地方。故宫每年一次的古画陈列展,他都去观摩研究。

  刘晓林:关于任先生的艺术,我们谈了不少。现在我们来谈任先生,来谈一下任先生的艺术生涯。

  任 萍:父亲1911年生于河北省束鹿县。自幼喜好民间艺术,对绘画有浓厚的兴趣。10岁时跟随当地民间画师冯老智学画人物和佛像,1937年来到北京。曾跟吴一舸先生学画,后来在雕刻家张志鱼先生引荐下拜徐燕孙先生为师,由此奠立了他从事绘画创作的艺术道路。在追随徐燕孙先生的日子里,他认真揣摩、悉心领会徐先生的多种创作题材及不同的表现方法。并从中吸收了宝贵的创作经验和多种技法,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于20世纪40年代,父亲就加盟了中国画学研究会。后来,因为《九件衣》在新民晚报上连载,在社会上已具有一定影响,他被请入刚成立的人民美术出版社任创作员。在父亲的联络下,刘继卣、王叔晖、陈缘督甚至徐燕孙先生也加入了连环画的创作集体,并共同创作了26集《水浒传》连环画(父亲画了其中的3集)。得天独厚的工作环境,诸多同道相互切磋的良好文化氛围使父亲的创作进入了高峰期,佳作接连不断问世。其中有《水浒传》连环画中的3集(鲁智深、两破童贯和商唐州)。父亲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度过了他的大半生。

  刘晓林:据说,任先生1983年在住院期间创作了有相当影响的作品《穆桂英大破天门阵》,也是在这段时期,他说过“持不恒,巧无能。功之苦,拙可补。”

  任 萍:父亲讲做任何事都要勤奋执着,对艺术更应如此。在这一点上,我们兄妹都受益不少。唐山大地震时,执着于艺术的父亲不住“地震棚”坚持在家里画画,创作了《陈硕贞》,参加了日本展览,赢得了国际声誉。当时我问父亲,地震真的来了怎么办?父亲随口说道,躲到画案底下去。他就是这样为了艺术可以不顾一切。

  刘晓林:作为美术教育家,任先生培育过很多人,影响过很多人。

  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就参加了职工业余美术辅导活动,受聘艺术师范学院教授,与很多年青人成了朋友。他对学生一视同仁,常把画稿借给学生,为学生买资料,自己节衣缩食,把一切都用在普及美术事业、培养绘画人才上。

  很重要的一点,任先生对待艺术没有门户之见,教育学生要博采众长。

  任 萍:有时自己的学生遇到紧要的事情去做,一段时期内把绘画放下了。父亲会不时提醒他们每天都要画几幅。父亲不仅让他的学生多向别的画家学习,博采众长。而且对我们兄妹也是这样。我和二哥就是在父亲介绍下跟随王叔晖先生学画。梦璋大哥是学油画的,父亲也希望他在作品中吸收传统壁画的装饰效果走民族化的路子。

  刘晓林:访谈开始的时候,我说过任先生是人民艺术大师。为什么这样说?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想:连环画也好,年画也罢,还有壁画等等,都应归于中国画这一大画种。当前由于不同的判定标准,导致了很多种不同的分类。连环画是就其表现形式而定,年画是就其用途而定,工笔重彩、水墨画是就其技法而定。诚然,绘画艺术有其时代性和阶段性。尤其是建国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画被不同的标准所界定细分了,以至现在人们常狭义的将中国画等同于水墨画。绘画艺术的本质是什么?我认为跟用何种材质,如何表现等因素是关系不大的。能不能带来美?能不能让人们找到内心深处所需要的东西?能不能净化人们的心灵?这一切才是最重要的。为什么艺术大师说技居画末?是非常正确的。在这里并不是否定艺术技巧。

  任率英先生,包括他同时代的优秀艺术家,画什么是跟国家联系在一起的,不像现在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水墨画艺术的顶尖者是艺术大师,其它绘画艺术的顶尖者也是艺术大师。何况如同上面所提到的,连环画、年画、水墨画、工笔重彩画等的命名多侧重绘画的某一面,实在是一定意义上的概念而已。即使从狭义的中国画定义中去看任先生的作品,线条、笔墨、意境、构图各方面都是精彩至极的。

  人们常说艺术是为人民服务的,如果从这方面来说任率英先生更是当之无愧。另一位艺术大师潘洁兹先生说过:“我不知道有哪一位画家像任率英先生那样,他的作品能拥有如此众多的读者和观众。”据不完全统计,任先生的九种作品全国一次性发行达1700多万张,仅一幅《百岁挂帅》累计达到400多万张。任先生的作品在艺术和民众的沟通上,在艺德和从艺的沟通等方面是结合相当完美,很少有艺术家能与之相比的。

  任 萍:父亲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编著了《怎样画刀马人物》、《怎样学习工笔重彩人物画》、《创作方法12要》及大量的学习资料。然而父亲生前没有出过自己的作品集,直到2000年我们在时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郜宗远先生的帮助下给他出版了《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任率英》。并于当年5月份在中国美术馆圆厅举办了父亲作品回顾展。他以精湛的艺术作品和自身的艺德影响了几代人。《钟馗》、《嫦娥奔月》等作品被毛主席纪念堂、中国美术馆、中南海等重要机构收藏。当然更多的作品存在于大众手里。

  刘晓林:20世纪80年代后,任先生再度进入了创作高峰期,年逾古稀的任先生在去世前几年,以极大的毅力完成了《百美图卷》和《八十七神仙卷》两件巨帧古代人物画的放大设色。启功先生1991年为《百美图卷》题跋称“率英先生摹其全卷,复为点染丹青,观者披图如见宋元妙迹。”《八十七神仙卷》的放大设色意义和价值不亚于此。张大千先生疑《八十七神仙卷》为画圣吴道子之粉本,徐悲鸿先生则称其非宋人高手莫能为。任率英先生以自己丰富的创作经验和对古代绘画的理解,为其放大设色,使得这一古代宗教人物的巅峰之作再现风采。

  在这里顺便谈一下艺术创作问题。什么是创作?是不是有所依就不是创作?显然是不对的。大画家石涛曾说过“我自有我法”,即使我法与前人相似,那也是偶然巧合,而不是有意摹仿。这其实是一种夸张、极端艺术化的说法。事实上,任何人都不能不学前人的。即使是临摹,只要作品中注入自己的东西,有自己的风神,同样是好的作品。在这一点上说,对于任先生完成的《八十七神仙卷》、《百美图卷》已不仅仅是原作风采的再现。它同《嫦娥奔月》一样都是中国工笔重彩绘画史上的巅峰之作。

  刘晓林:我看过很多有关任先生的评价。其中潘洁兹先生称任先生“待人以诚、不务虚名、讲求实际,始终保持着中国人民温厚质朴、勤劳正直的美德。”黄苗子先生对任先生有如下评价“勤勤恳恳、沉默朴实,不务纷哗,多年耕作的老黄牛。”任先生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

       据说傅益瑶女士在回忆傅抱石先生时,谈到父亲对自己的最大影响是使自己学会了自立。任老师您觉得任率英先生对你们兄妹的影响有哪些?

  任 萍:父亲对我们兄妹的影响很多。记得父亲生前常对我们说,对人要热情宽厚。凡是跟父亲有过交往的人都知道他没有架子。只要是朋友、同事甚至陌生人找到他,他都热情接待。为了让父亲多休息,六哥梦强在门上贴条:下午三点以前不会客。父亲知道后非常生气,把条揭下后告诉梦强:永远要把别人放在第一位。

  父亲对我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包括我们走上艺术道路也是自然而然的。他从没讲过类似的话,你必须从事艺术。也许是继承父亲遗传基因的缘故,我们兄妹都在从事着与艺术有关的工作之余,仍不忘绘画创作。大哥梦璋五十年代毕业于中央美院和马克西莫夫油训班,是鲁迅美术学院教授,任教四十余载,创作油画《攻克锦州》现陈列于国家博物馆。二哥梦龙、三哥梦熊、六哥梦强和我继承父业,擅长国画。四哥梦云现任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部长,为海内外文化交流做了许多工作。五哥梦虎,现为大学图书馆管理员。我们的下一代大都从事着与文化艺术有关的工作。做为父亲的后代我们正在努力,准备将来能实现父亲生前的宿愿——举办一次家族艺术展。

  疑是神州八月雪,岂洛水波寒?国心共洗高山水,余响亦入寰。

  朴素莫能与之争兮?先生之艺。高山安可仰兮?先生之德。

  永恒的人民艺术大师任率英!世人共揖清芬。

  附记:

  1、任率英先生在古稀之年回老家办展。他说:“我离开故乡多年,但无时无刻不怀念着养育过我的家乡,我要将自己的一切献给国家和故乡。”

  2、任率英先生热心公益事业,为修长城、非洲灾民、残疾人协会、部队战士捐赠了很多作品。

  3、任率英先生和著名画家刘凌仓、黄均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书画联展。开幕式当天,他把夫人从车里扶出来,体贴地搀着老伴。每当人们提起这件事,都竖起大拇指:任率英先生没得说。

  4、任率英先生与人合影时他总是站在最后或旁边的位置,与人握手时总是与人双手相握。

  5、姜维朴先生回忆,1989年探望住院的任率英先生。任先生尽管自己病重,还询问新建的中国连环画出版社情况,并叮嘱姜维朴先生要注意身体。

  6、广东的陈衍宁和汤小铭两位画家,为画《无产阶级的歌》住进人民美术出版社。隆冬时节,南方人不会生炉火,年事已高的父亲为他们劈柴生炉取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