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五色令人目盲?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防。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一、译注者对于老子经文第十二章的解释与翻译

上面所引用的文字是老子经文第十二章的内容。大家可能对这段文字并不是十分陌生,很多人不仅熟悉它,而且还能背诵。

道德经

可是,如果我要问,这段经文究竟是什么意义呢?恐怕就很少有人能讲得清楚了。怎么办呢?我们先来找一找这段经文注释,看看注家们都是怎样解释的。

高亨在他的《老子译注》一书中解释这段经文如下:

五色使人眼瞎。五音使人耳聋。五味使人口伤。跑马打猎使人神志疯狂。难得的宝物使人品行变坏。因此,圣人要求吃饱肚子,用外物来保养自己;不谋求快活眼睛,叫外物役使自己。这是用目代表耳、口、心、行等。所以抛掉那些有害于身心品德的东西,取得有利于身心品德的东西。

饶尚宽在《老子》一书则解释说:

五色缤纷使人眼瞎,五音繁乱使人耳聋,五味混杂使人口伤,纵马驰骋围猎使人内心疯狂,金玉宝物使人德行败坏。因此,圣人只为温饱生存,不求纵情声色。所以,抛弃物欲,只要温饱。

二、五色使人眼瞎,在经验上不能成立,所以不能用于说理的论据

看到这些解读,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些问题。我举一个例子,将“五色使人目盲”直译为五色使人眼瞎,或者五色缤纷使人眼瞎,就是很成问题的。

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的经验中从未发成过五种颜色使人眼瞎的事情。甭别五色,十种几十种颜色也没有令人眼睛变瞎的道理。

五色使人眼瞎在经验上不能成立,那么使用在经验上不成立的事件又能证明出或推演出多么深刻的道理呢?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要么老子立论有先天缺陷,要么我们对经文的理解有问题。我相信大家一般会选择认为我们对老子的理解有问题,而不会认为是老子说了错话。

既然我们坚定认为是我们的理解有错误,那么将五色令人目盲直译为五色使人眼瞎就不能成立。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理解五色令人目盲的意义呢?

五在我们古人那里是一个很特殊的数字。古有五行学说,在这个学说里对应了五色、五味、五音等观念。所以,在五行学说里,五代表颜色、味道、声音的最繁多种类。所以,五色代表最多种类的颜色,而不是五种颜色。

老子像

举个例子,绘画技艺使用颜色来作为表达思想的工具。为了实现使用颜色表达思想的目的,颜色种类的选择上需要做到重点突出,遵循少而精的原则,而不是越多越好。

如果画师使用色彩时没有遵循少而精的原则,而是努力将尽量多的色彩堆砌在一起,色彩运用上又缺少法度,使观者难以把握重点,就会给人以眼花缭乱,无所适从的感觉。这就是我所理解的“五色令人目盲”。所以,这个“盲”并不是指眼晴瞎,而是指眼花缭乱、无所适从的主观感觉。再繁乱无章的色彩也不可能产生使人瞎眼的结果。

所以,我将“五色令人目盲”一句翻译为:新鲜而炫丽的色彩可以愉悦人们的眼睛,但如果极尽五色之能,使色彩繁多又杂乱无章,反而令人眼花瞭乱、无所适从。

三、不能孤立看待经文内容,需要联系上下文作整体的思考

这里面所包含的道理,老子在其它的地方也有讲过。比如,少则得,多则惑。比如,持而盈之,不若其已。

老子反有为,立无为。少是无为之征,多是有为之象,所以老子讲少而有得,多反滋惑,以此来说明无为优于有为的道理。持而盈之、欲望不休是有为,知止、功遂身退是无为,无为优于有为,所以持而盈之,不若其已。色彩选用少而精是无为,极尽五色之能是有为,有为而有以为,所以五色令人目盲。

问道

大家可能会说了,你绕那么个大弯,将“五色”曲解为极尽色彩之能,将“盲”曲解为眼花缭乱,构造出这么一个道理,反正老子不可能站出来与你辩驳,谁来证明你说的就一定对呢?

严格来说,这样一个证明是不可能存在的。我不能肯定我的见解一定对。但前人通过直译所获取的结论一定不对。这意味着我们除了探索更合理的解读外,没有为外的出路。即使我的解读不对,也不能走回头路,而是要继续探索。

经文八十一章,看似章次混乱,但都服务于核心观点的阐释。所以,对于任意一段经文的理解都不能孤立地看待,必须要与全部经文的核心观点结合起来,探索经文为什么这样说的道理。切记,语言文字是传播思想的媒介或工具,并不是思想本身。同一个思想,完全可以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述。翻译的实质是使用大家都能理解的语言,将同一道理重新表述出来,而不是注释文字语句。

四、经文的意图是要批判统治阶级奢侈荒淫、纵情享乐的生活方式,教人以少私寡欲的道理

同样的道理,五音令人耳聋同样不能直译为五音使人耳聋。不过特别巨大的声响,的确能够击穿耳膜,使人变聋。但那不符合经文中五音的论述。

编钟

五种声音或多种声音使人耳聋在经验中仍旧不能成立。所以直译后的结论也定不能成立。音乐由声音组成,而且古人所讲的五音也的确是组成乐曲的音符。角宫徵商羽,即五音。声色犬马,主要讲贵族的生活,声即是指音乐。据此,我的理解如下:

动人的音符和优美的旋律可以感动我们的耳朵,愉悦我们的心灵。可是,如果我们为满足耳朵的音欲,极尽五音之能。使我们的耳朵终日沉浸在声乐之中,久而久之,我们的听力就会受到损害。这就是“五音令人耳聋”道理之所在。

同理,丰美的饮食,无疑可以一饱人们的口福,可是过分的膏粮厚味,却又能伤害人们的脾胃,使人口不知味。这是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田猎,固然可以放松人们紧张的神经,可是如果过分沉溺其中而不知往返,却又使人的心性发狂而不能脚踏实地。

天下谁人不喜爱钱财,可是如果人们身上携带过多的贵重财货,那么他走路也要提心掉胆,因为害怕别人来偷抢。这里讲的道理其实是“金玉满堂,莫之能守”。所以,解释为难得之货使人变坏是无法讲通的。

皇帝宫城

所以经文所讲的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田猎、贵难得之货,实际上是批判贵族的奢靡的生活方式。

居室金碧辉煌,锦衣玉食,日日声歌燕舞,声色淫目浸耳,驰骋田猎,挥霍无度,这就是统治者们所享受的生活,可是沉浸于其中,最终会令他们玩物丧志,败家败国。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生活方式会激发百姓对于统治阶层的妒忌和仇恨,加深阶级矛盾。谁人不爱慕虚荣?谁人不喜爱财货?谁人不好逸务劳?既然做君王那么好,所以我们也要做君王。

所以,那深知无为而无不为之理的圣人君王,就不过歌舞升平、奢靡淫乱的生活,以诱惑百姓的耳目,而是功成身退,甘愿与百姓同衣食同居室,从而使人民只以饱腹为人生最根本要的追求。

五、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老子的治世方略述要

人们看不到高墙深宫,看不到玉食华服,看不到声色犬马,也就不会发生对这些生活方式的渴望。没有高贵卑贱、贫穷富有的两极分化的生活方式的鲜明对比,人们自然会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太极图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认识到,经文第十二章的内容讲得其实是“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的道理。所谓去彼取此,是指“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在这里一章里,老子又将这一策略概括为“为腹不为目”。

老子主张愚民政治,要使百姓无知无识。而老子所讲的知识是指关于权力、财货,以及奢靡淫乱的生活方式的知识。在老子看来,它们才是破坏社会团结的元凶,务要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彻底根除。

如何才能彻底根除这些事物呢?老子认为,这就需要统治者不追求权力和财富,不过奢靡淫逸的生活。使老百姓对它们不形成知识,不发生欲望。没有诱惑百姓欲望的事物及其知识,也就不会有欲望的发生。这就是“为腹不为目”,即不让百姓看到引起欲望的事物。

五色悦目,但色彩杂乱反令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五音悦耳,但长期浸淫其中,反使人听觉发生障碍;五味爽口,但过多食用膏粱厚味反要害人脾胃。纵马驰骋围猎使人心性发狂,积蓄过多的财货宝物令人戒惧不宁。

声色犬马、膏粱厚味、聚敛财货皆于人们的身心有害。所以圣人治民为腹不为目,只教人以饱腹是务,不示人以可欲。不示人以可欲,则民心不乱。民心不乱则寡欲,寡欲则易知足。所以能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所谓去彼取此者,即为腹不为目。

千人诵读《道德经》

【参考文献】

《老子译注》 高亨

《老子》 李存山 注译

《老子思想初探》 李红振

《中华经典藏书老子》 饶尚宽 译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