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玄德?老子讲: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01【名家解读】

任继愈先生认为,这一章着重发挥了“道”生万物和无为的思想。“道”以“无为”生生养了万物,并不自以为对万物有功。万物在“道”的养育下得到自己的发展。这种品格,老子称为玄德。
高亨先生认为,这一章是老子的宇宙论。主要论点是:道能产生天地,天地又产生万物,养育万物,成就万物,覆盖万物。但它是无私的,不占有万物。无为的,不管理万物。

02【个人理解】

道与德是老子学说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道是自然万物的本原,德则是人类社会根本原理。在老子学说中,道被定义为一种物。它在天地万物存在之前就已经存在,而且天地万物都是由它生成并养育的。
道虽然被假定为真实存在的一种事物,但老子却称它不能直接或间接经验。人类不能用眼睛观看,不能用耳朵听闻,不能用手来触摸。它是人类感知觉机能经验之外的一种事物。
宣称道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同时又宣称它不能被经验到,这本身是一个矛盾。而老子却将这一矛盾统一在道的概念下。道客观存在,但却以“无有”、“无物”的形式存在。所谓的“无有”“无物”,就是指不能被人类的感知觉官能直接或间接经验。
道生成了天地,天地又生成了万物,所以道是天地万物之母。但是道却以“无有”“无物”的形式存在。这样,道生养天地万物就是一个以无生有,以虚生实的过程。
道生成万物,养育万物,但却不以万物主自居,不因功劳于万物而争居万物之上之前,反而以“无有”“无物”的形式存在于万物之下之后。道是天地万物之母,所以道是宇宙中最伟大的事物,最有资格作为万物主。但是道生养万物,但不将万物据为己有,作为于万物但不自恃有功,引导万物但不加以掌控和宰制。所以,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而不居,这就是道的品德。道的品德老子称为玄德。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这是讲道生养万物。“道生之,德畜之”讲的其实是一回事。万物尊道贵德,讲的是哲学最爱讲这两个概念。老子认为,人们重视这两个概念,就意味着这两个概念所对应的事物也必然存在。这当然是错误的。存在着道与德的概念,并不能由此推论道与德事物也必然存在。
道如果不是客观存在的事物,那么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玄德,也必然不存在的。需老子却需要玄德的概念,来为他的无为的政治说法支持。所以,只能假定道客观实在。假设道存在,无生有,虚生实,这个过程才能成立。这个过程成立,才能定义玄德。无生有,虚生实,就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所以,老子论道,并没有任何形而上的内容,也没有任何神秘主义的成分。在老子的哲学体系中,道是一个不可被定义、不可被描绘述说的对象。正如古典原子论中理想原子的不可述说。
道只是被假设为必然存在着的一个事物,以至于经文中讲述道就好像正在描述一个真实存,能够直接看得到、听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一样。道必然存在这一假设,在老子的学说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老子的体系中,道被预设为天地万物之所存在之所以为是的原因和根据。
关于道,唯一可以确定的内容是:道于万物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不居。老子之所以强调道的这一特性,是为了将他的无为法则提高到普遍的原理的高度。这样,法无为,也就是法天道,就是遵循自然万物最根本的道理。
03【试译】
道促使万物发生,德养育万物成长,物类使万物具有形体,自然使万物成熟为器物。道德生养万物如同父母之生养子女,所以万物没有不尊道贵德的。没有人曾赐于道德以尊贵的爵位,也没有人曾命令万物必须要尊道贵德,但是万物却自然而然的以道为尊以德为贵。所以,道主生,德主养,生有万物,衣养万物,成就万物,成熟万物,保护万物,庇佑万物。生养万物,但不将万物据为己有,作为于万物但不自恃有功,引导万物但不加以掌控和宰制。这就是最高深的德性。
参考资料:
《老子绎读》 任继愈 著
《老子译注》 高亨 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