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生活在一个日渐失去活力的“上海”吗?
这两天,我又恢复到乘7号线出行的节奏了,而且还是在上班高峰的时间。满眼望去,都是一张张年轻的脸庞。
我突然有了自惭形秽的感觉。觉得自己好像是混进这个队伍的。
以前, 闲云野鹤的我,偶尔出门办点事,都是在上下班高峰之外。能看到四号线车厢内空着的座位,也能看到老人们拉着小拖车满载而归,还能看到。。。
而早高峰的地铁车厢是类似这样的
车厢里的每个人是这样的
我突然意识到一个很伤感的问题:我已经不再年轻,失去活力了吗?
高峰期地铁出行,对每个人的体力都是个巨大的挑战。在上海,上班通勤时间平均在1小时左右,消耗的体力不亚于一场“迷你马“。
而上海政府在2016年取消了老年公交卡的使用,改以现金补贴的方式,这也未能有效地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
城市是由人等要素积聚而成的。随着上海人口负增长,并进入老龄化社会,我们的城市活力还在吗?
活力是陆家嘴地区,这么大手笔的规划,这么巨型的建筑群吗?
活力是世纪大道100米宽的车行道吗?
也许是,
可中间的世纪公园为什么可达性那么差呢?利用效率那么低呢?
单一的办公业态注定了公园的夜间很少有人光顾,功能复合也许更好 。
活力是上海康城这种超大尺度的规划小区吗?
(总占地约100万平,总建筑面积约200万平,居然没有城市道路分割各个组团,堵死了原本可以为主路分流压力的“交通毛细血管”。)
活力是古北这种“私人花园,严禁入内“的高档社区吗?
未必是,
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
“我国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
“小街坊,密路网”这也许是城市增加活力的有效方式。
活力是简单的将街边的违章小店封掉吗?
显然不是,
封掉小店是最简便的处理方式。但对这些已经存在了几年,甚至10几年的小商户,他们和周边居民生活发生了紧密联系。可能”疏”比”堵”,对城市活力,百姓生活更有利。
我们的城市,随着汽车这一交通工具的普及,变得越来越快。而人和车之间的矛盾越发的突出。
城市慢行系统的提出,就是城市管理者正视矛盾,积极增加城市活力的举措。
城市慢行系统是慢行交通,就是把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等慢速出行方式作为城市交通的主体,有效解决快慢交通冲突、慢行主体行路难等问题,引导居民采用“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的出行方式。
而步行可达可能是“最慢的生活”了 。
在《老年视角下社区服务设施布局适宜性研究——基于步行指数的方法》一文中提到:生活在杨浦区黄兴公园附近(80年代所建的)半开放式延吉社区的老年人 比住在高档的联洋社区(2000年左右)和新建的江桥社区(2011年)有更强烈的幸福感。
按照规划:“至2040年,上海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将达到100%,将加强社区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体育休闲等设施的建设,提供覆盖全年龄段的公共服务保障。”
到底城市活力是什么呢?
我找到了一个非官方的标准来参考
a.经济的成长性 :
除了GDP等硬性指标外,是否能淘汰落后产能 ,腾笼换鸟可能是更重要的。
b.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 :
对一个城市而言,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无疑是对人才的吸引。
c.就业和居民生活状况:
居民的收入水平,居住的环境,就业状况等都是城市有活力的表征。
d.创新能力:
除了创新观念、创新资源投入与产出、创新激励与保护等一般内容外,更主要的是城市能量集聚、能级提升、流量增大的系统性创新能力。
标准太抽象,不妨用点画面描绘下心中的活力城市。
既有步履蹒跚的老人,更有行色匆匆的上班族 。
既有高楼大厦,更有街边小店。
既有超大公园,更有路边小品。
既有超大尺度的车行道,更有有趣的窄马路。
虽然衰老是不可逆的。但行文至此,心中平静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