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徽州74】歙北金村:建于明代的敦(憞)睦堂,那可是国保
【行走徽州74】歙北金村:建于明代的敦(憞)睦堂,那可是国保
司马狂/文
金村,这个地名在徽州地区,有重名的,譬如吾乡岔口里面有金村。但今天要说的金村在歙县北乡,倘若我用它所在的行政村——许村来表达,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恍然大悟,可我这篇文章要把金村独立出来成文。一是因为这个村子挺大的,根据《歙县地名录》记载,上个世纪80年,该村有91户,392人。二是因为金村无论是从地理位置,还是人文历史传承的角度来说,都是值得单独成篇的。
由许村往箬岭方向走,盘山公路的边上,能瞧见一个规模庞大的古村落,那便是金村。村名之所以叫金村,是因为在始迁祖许士由南宋时候入住之前,村子原本有金姓人家聚族而居。后来,金氏败落,许家逐渐成为金村的望族,但许家人没有改动村名,于是村子一直叫做金村,也雅化唤作金川。金村许是歙县许姓西门许的分支,追溯其先祖乃是“许由洗耳”的那位大贤人——许由。根据谱系记载,徽州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许国、许承尧皆为金村许的分支后裔。
(看背篓上的字,昉溪金川)
我去金村的时候,有幸得到村内乡贤许琦老师的招待。此前,我就得知许村的祠堂在2019年已然成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其中便有金村的祠堂。到金村,自然就是为了去一睹金村祠堂的魅力。豪爽的许大姐,听闻我们的目的,不辞辛劳,从保管钥匙的村民手里拿来钥匙,打开祠堂门,亲自给我们做起讲解员。金村原本有六座祠堂,可惜大多毁了,现存祠堂有两座,一座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一座建于清朝。
建于明代的这座祠堂本名憞睦堂,有祠堂内的匾额为证。那匾额的落款是“立功”,立功何许人也?许国之子,许立功。说起这块匾,还有段故事。在几十年前的那场风波中,激进分子们打算砸了憞睦祠的匾。村民许金平悄悄把这块老匾摘下来,藏在谁也不知道的地方。一直到金村修缮憞睦祠,许金平才抬出匾来,当众挂在祠堂。也正是因为这块匾的缺失,村民以讹传讹,才把憞睦堂说成了敦睦堂,而申报文保单位的时候,也就将错就错,一直用了敦睦堂的名字。
憞睦堂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完整保留着明代建筑物的风格,而其中最为难得的,大概就是至今依旧清晰可辩的彩绘画。以前总是用“雕梁画栋”这个成语来形容古建筑,今朝才是真的见识到什么是雕梁画栋。那一幅幅的彩绘,默默向每一个来访者讲述着当年金村许氏的显赫。普通图案也就罢了,憞睦堂里竟然还有一幅“八仙图”,张果老、铁拐李、曹国舅、汉钟离一眼就能瞧出来。对应的应该还有另外四位仙人的图样,但我没有仔细去寻找,若读此文的诸君,有兴趣,倒是可以去实地找找看。
漫步金村,村内虽然多为现代建筑,但亦不乏徽派古建筑。尤其是许琦大姐家前面,有一排房子连在一起,那定然是一个大家族,而且家族先人非富即贵。带着这个疑问,找许大姐询问,许琦信手找出这个家族里许佐廷、许思文父子的资料。原来许佐廷出任过清河知县,为官任上颇有政绩,声名远播。而且许佐廷还与歙县西乡的郑村西园喉科有往来,其医术亦为世人传颂。许思文则是承继父亲医学上的事业,在清江县设有“化奇轩”,当地有民谚“走进化奇轩,如见活神仙”。许佐廷的侄子许继贤也是名医,叔侄二人合编了《活幼珠玑》,那是专门针对儿科的医学宝典。
志书记载,金村出产甘蔗,远近闻名。据说,金村的甘蔗,不需要用刀砍切,直接指甲一掐,两手一掰,就能吃了。村里老人口口相传,说是有苏州商人,过箬岭,途经金村,得尝金村甘蔗,赞不绝口,直夸金村甘蔗:皮白肉嫩甘如饴,皮薄松脆不需力,进口汁多甜似蜜,不是甘蔗是蜜蔗。只可惜,如今在金村,基本找不到甘蔗田。不过,溪边的田地村民们就地取材用鹅卵石垒成的矮磅,倒是挺有古韵。阵阵茶香飘过来,我寻味而往,还找到了村里制作茶叶的小茶厂。
回头说说许琦大姐,在徽州只要是研究徽州文化的,大抵没有不知道她的。虽然我一直称呼她大姐,但其实她已年近古稀。退休后的许琦,回到金村,把祖上留下的老宅,重新翻修,布置得别具文化气息,取名为“和悦居”。和悦居的得名是源自许琦家祖上在大通和悦洲开茶庄,当时许承尧给茶庄题过堂号“悦来堂”。加上许大姐天生豪爽好客,有朋自远方来,岂不悦乎?于是便有了“和悦居”。平日里,许琦一人独自享受着隐居此间的乐趣。偶尔有朋友或是慕名而来者,许琦总是很开心地接待。时日一长,所幸就改成了民宿。而这一改和悦居的名声就传开来了,太多人喜欢这里。读此文,若有外地朋友,或是你有外地朋友要来,和悦居确实是个不错的地方哦。
随着许村的进一步开发,加上箬岭古道日渐为更多旅游所熟知,金村这里想来用不了多久,也会引来更多的游客。昔日“枕山、环水、面屏”,相对封闭的隐居地,是时候走出“闺房”,让更多人知晓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