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洪武盛世”和“洪武大移民”吗?

作为朱元璋一生的又一件重大功业,“洪武盛世”这件事,显得确实低调。各类史料的记录,基本都是聊聊数笔,一语带过。但是简约的记录,却无法抹杀这件事的意义,毫不夸张说,“洪武盛世”,不但是朱元璋执政的重大成就,在整个中国古代经济史上,都堪称是神奇的建设奇迹。其独特的经济思想,至今依旧影响深远。

这件事的重要性,得从明朝开局的境况说起。但凡是一个经历过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最终完成统一的王朝。必然会面临因战乱而经济破败的局面。主要的困难,简单说就是四个字:人少!地荒!中国自古农业立国,有劳动力才能种地,有地种才能收农业税,有税收政府才能运转,王朝才能稳固。人若少,地就荒,地荒了,国家就麻烦。

所以,明朝开国面临的,是历代前所未有的大麻烦。有多麻烦呢?举例几个地区:北方昔日宋朝故都开封,按照地方官的奏报,土地大量荒芜,人口极度减少,山东首府济南,周边大量荒地,招人耕种都凑不起人。西北重镇河州,整个城池大多是废墟,里面尽是白骨堆积。荆州白水镇,元末还有几万人,此时全是一堆瓦砾,连人影都没有。瓷都景德镇,人口减少了九成,房屋大多毁弃,十里八里见不到人烟……这个开国时期经济贫困、民生凋敝、内忧外患、战火不息的明王朝,历经三十年治理,成为一个国富民强,经济繁荣,生机勃勃的国家,这就是朱元璋缔造的大奇迹:洪武盛世。

移民建设,两腿走路

历代封建王朝,打完天下后治理天下,方法基本一脉相承,简单说就是四个字:休养生息。字面意思解释,就是全天下都休息:朝廷爱惜民力,轻徭薄赋,勤俭节约。经济慢慢就恢复。

朱元璋治理天下的主旨,也是“休养生息”,相关的一些政策,更是和前朝一脉相承:比如爱惜民力,明初的官派徭役极少,轻徭薄赋这条,农业税和商业税,都基本降到三十税一,而且大力裁撤元朝时期的各类税收机构,减少税收环节。至于勤俭节约,更是以身作则,自己的饭菜吃的简单,衣服穿的朴素,连出行的车马装饰,都用铜不用金,有官员给他进献奢侈品,不但二话不说砸了,还把送礼的整个半死,如上种种,都成了流传至今的美谈。

但仅靠这些美谈,是很难突破明初困局的:明初经济困顿之深,不是省点零花钱就能解决,大量劳动力的减损和土地荒芜,仅靠轻徭薄赋的自然恢复,更是远远不够。就像一个遭受重创的伤者,如果要想恢复健康,休息和护理固然重要,强心针有时候更是必须。

强人朱元璋面对的问题同样如此,要让这个伤痕累累的帝国,重新焕发蓬勃的生命力,休息远远不够,必须要有强心针。 于是朱元璋,就像当年白手起家的奇迹一样,从登基开始,便运筹布局,以其精准的眼光和坚忍的胆略,为大明王朝的肌体,打入了重要的强心针。

这支强心针,历史上的称呼,叫“洪武大移民”。  即明初开始的移民垦荒运动,也就是为解决明初各地地荒劳力少的难题,利用中央集权的行政能力,将人口稠密地区的农民,整体搬迁移民至人少地区定居。

这办法并非朱元璋首创,在中国古代史上更不稀罕,秦汉时期就有皇帝办过,比如秦始皇开发河套;汉高祖至汉武帝时期,多次迁移中原地区的大族,移居到关中地区居住等,都是历史上著名的移民运动。

但要和朱元璋的“洪武大移民”比,之前的历次移民运动,都可谓小巫见大巫。

朱元璋的“洪武大移民”,对象比较固定,主要是人口稠密的江西,江南,山西三地。但移民的目的地,范围却极其广大:往东到辽东,往北一直到内蒙古地区,往西一直到甘肃地区,往南甚至一度到了云南南部地区,覆盖范围之广,可称历史之最。

由于朱元璋是出自社会最底层,他深知底层百姓的疾苦,深知“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的真谛,他一直秉承〝以民为本〞的思想为宗旨,例如,朱元璋军纪一直非常严明,严禁士兵扰民,北伐战争前夕还颁发六大戒令,在攻克每一座城后,朱元璋第一件事就是令人张贴布告“勿杀人,勿夺民财,勿废农具,勿杀耕牛,勿掠人子女。”用来告诫全体将领士兵。当陈友谅把抓到的俘虏全部杀光时,朱元璋不仅没杀还优待俘虏,赐予他们食物还给他治病,清史学家赵翼说:“明太祖以布衣成帝业,其得力处总在不嗜杀人。”正因为朱元璋这个以民为天的理念,处处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因此得到了当时百姓的拥护与爱戴。

虽然洪武年间因政治原因,朝廷血风腥雨。但广大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开拓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洪武盛世”,实际效果和影响力远大于贞观之治。不仅如此,后来的“永乐盛世”和“仁宣之治”第一功臣当属朱元璋。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明开国后的一百年,是中国历代上老百姓最安居乐业、最幸福一百年!

(0)

相关推荐